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结束了,想必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这时候,最关键的日记怎么能落下。可是怎样写日记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风俗日记,欢迎大家分享。
春节风俗日记 篇1
春节是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这历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定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风首春节的风俗,但当时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在我国最古的文字记载中,有许多关于岁首的故事,腊月和新春,正是“秋收冬藏”以后的农闲季节,汉郑玄也说过,岁未年初“劳农以休息之”。拿我们这天的话来说,就是劳逸结合的意思。
那么春节到底是怎样来的呢?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想把节令定准,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树阴下方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日晷仪。但是,天阴雨雾,影响测量,之后,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五层漏壶,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那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时风云的不测,使他很苦恼。一个名叫阿衡的大臣,为讨好皇上,奏称要设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认为有理,便带领百官去祭天,却无济于事,万年明白后,忍不住带着日晷仪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派了十二童子服待万年,祖乙对万年说:“期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光,建立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传旨要阿衡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状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写了一些字,阿衡看见后,明白万年的历法已研究成功,怕皇上重用他,于日派人刺杀万年,结果刺客被士卫抓住了,祖乙明白后,惩处了阿衡,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此刻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道,就叫春节吧。”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之后,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了准确的太阳历,之后为了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日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传说就是为了纪念万年的。
此刻我们过年也有一些习俗,如倒贴“福”字,放爆竹,拜年等等。
春节风俗日记 篇2
春节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全国是上下举国欢庆,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
佛山的春节一般在农历的二十几就开始了。主要的活动包括逛花街,办年货等。佛山人喜爱逛花街,久而久之,这便成了佛山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因此,按历代习俗,都会举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这句是广东话。然后佛山人会在农历二十八的时候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这一年不好的东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来临。年前,佛山人还会开油锅、蒸年糕。开油锅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来年的日子像只油锅,油油润润,富富足足。然后佛山人还爱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这一天,是整个春节的高潮。这一天,孩子们都会到处燃放烟花爆竹。不仅仅如此,大家还会忙于做年夜饭。佛山人对年夜饭的菜色十分讲究,然后既要美味可口,还要好意头。一般的年夜饭都会有鸡,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所以,鸡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应景的菜,例如:鱼,代表年年有余;发菜,代表发财;蚝豉,代表好事……吃过晚饭,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点,人气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会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过午饭后,然后佛山人会到公园去看表演或到亲友家去拜年。拜年时,不论带了多少礼物都不能是单数,因为俗话说好事成双。进了门,首先要对象说不一样的祝福语。对老人要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对有工作的人说工作顺利,然后新年进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拜年时,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利是给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带给他们。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在佛山,然后有这么一个俗语行通济,无蔽翳。这意味着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们都会拿着行运风车和与生财同音的生菜走通济桥,然后祈求身体健康、财运亨通。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吃汤圆,寓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春节风俗日记 篇3
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现辑录数则以飨读者。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然后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然后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然后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然后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渐渐淡漠。
春节风俗日记 篇4
包饺子
关于蒙古族春节的来历说法不一,一是据《黑白算答问》一书所说:“成吉思汗于公元1227年,取西夏国都,盛筵庆功,并以此为蒙历岁首,星宿月遂以正月见称”。星宿月是农历12月16日到1月15日,这与农历前后相差一个月。
而鄂尔多斯地区延续下来的蒙古历是以白月、五月、六月等序数记月。以此看,蒙古历岁首当是农历四月。据史书记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算法,因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由来。接近年底,无论农区还是牧区,家家户户都要立起灯笼竿。
到年三十,要清扫庭院,搞好室内卫生。佛前要设一小小祭坛,把煮好的大块羊肉摆在祭坛上,供上乳制品和面制果品。
祭祖仪式
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以往,在祭祖仪式申,还要进行锻铁活动。蒙古族有个古老的《化铁出山》的传说,人们把它看作是自己民族起源的传说。这一夜灯火通明。有的还请来蒙古民间艺人说唱“乌力格尔”(蒙古书)。青年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不参加歌舞的姑娘们则聚在一起耍“沙哈”(嘎拉哈)。普遍有守岁到午夜的习惯。
汉族习俗
这些年来,蒙古族春节虽与汉族大体一致,并吸收一些汉族习俗,如吃饺子,放鞭炮等,但仍保留许多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如除夕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
大年初一,全家人郡要穿上节日服装,聚于一堂,叩贺新年。
先由辈数最小的,向长辈拜年,依次进行;晚辈叩头,平辈请安;并装烟、敬酒、献哈达。长者受礼之后,要向弟、侄、儿、孙们表示祝福。祝福完毕,要给孩子们一些礼物和“压岁钱”。
等到天一亮,家族亲友间就开始互相拜年。远途的都要骑马或赶车来。叩节、拜年一般到正月十五前就结束。
边远农牧区,正月十六清晨,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常在一起嬉闹的人还有“哈巴德”(打黑墨)的习俗。就是在对方熟睡时,偷偷在他前额上抹黑,涂物多为锅底灰。
“查干萨日”祝福
蒙古族将正月称为“查干萨日”(汉语意为“白月”);草原上的春节活动主要有祭火、祝寿、拜年等,并且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查干萨日)达到高潮。
春节风俗日记 篇5
过年时,你吃过”钱“饺吗?哦。也许你还不知道”钱“饺是什么东西,就是包着钱的饺子。我家过年时就包这种饺子,现在想起这个饺子,我还垂涎三尺呢。不过并不是饺子的鲜美,而是可以吃到钱,并且可以体会到那种喜悦的心情。下面我就给你讲一下我们过年吃”钱“饺的事情吧。
对了,你知道过年吃”钱“饺的寓意吗?如果吃到包着钱的饺子,表示新的一年里大人鸿运当头,小孩子更聪明,所以过年时才会包”钱“饺。
大年初一的早上,随着一团团白色的热烟飘在空中,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已经盛出来了。饺子端到桌子上,我和爸爸就各抢一碗。我们一口吃掉一个饺子,仔细嚼着,生怕把钱币吞进肚子。我叹了一口气:”唉,怎么没有钱呀。“正当我准备问爸爸的收获怎么样时,发现爸爸的脸上带着得意的微笑看着我,手里举着一个带着几粒饺子馅的一元硬币。哇。竟然第一个饺子就吃到了钱,并且还是这次一角、五角和一元”钱“饺中面值的,太幸运了。
既然爸爸第一个就吃到了,那我吃着钱的机会也绝对不会小。于是,我飞快地吃着。可是我一连吃了五个也没有见到钱的影儿,这时我的舌头都烫麻了。我的运气怎么那么差啊。忽然我脑中灵光一闪,我要智取。饺子是软的,硬币是硬的,所以我可以用筷子扎一扎嘛。嘿嘿,我可真聪明啊。便拿起筷子一个一个地扎起来,碗里只剩下两个完整的饺子了,可是筷子还没有碰到硬币。看着一碗千疮百孔的饺子,我有些失落,但是也要坚持扎下去。筷子穿透饺子的第一层皮,碰到了硬硬的东西,哈哈,皇天不负聪明人,我终于”吃“到了一个”钱“饺,虽然是个五角的,但我还是高兴得手舞足蹈,大呼小叫的宣扬,……
这是我吃”钱“饺的春节习俗趣事,你也来与我分享一下吧。
春节风俗日记 篇6
“爆竹声声辞旧岁,喜气洋洋迎新年。”
随着“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我们兴高采烈地迎来了2022年的春节。过春节,也就是过年。在大年初一的这一天,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
从我记事儿开始,在除夕的晚上,爸爸会在我们家门上,贴上红色的、非常喜庆的春联。妈妈会给我们做一大桌子可口饭菜,我们一家开开心心地围坐在一起,一边吃年夜饭,一边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吃着、看着、说着、笑着、高兴着,时不时还会对节目或者演员品头论足一下。一直到很晚很晚,直到我瞌睡的熬不住了,在妈妈的再三催促下,我才回去睡觉。爸爸妈妈他们到凌晨才回睡觉,人们称之为“守岁”。
大年初一早晨,妈妈给我穿上颜色鲜艳的新衣服,全家人一起,高高兴兴地回奶奶家,给奶奶爷爷拜年。每年春节,我们一家、姑姑一家和大伯一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奶奶家,一起过一个热热闹闹、团团圆圆的新年。进门先是给奶奶爷爷、姑姑姑父、大伯大妈等长辈磕头拜年,他们会高兴地给我发压岁钱。
我特别喜欢过春节。因为,这几天我不用写作业,不用弹琴,什么事都不用干,可以完完全全地放松,就只剩下开心地玩儿了。不管去哪一个亲戚家拜年,都可以得到红包,还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零食,再餐上一顿丰盛的美味佳肴。真可谓是美哉。美哉。
这就是我的家乡过春节的习俗。总之,一个春节下来,我的肚子圆了,腰包鼓了,人也玩儿“疯”了。啊。真“爽”。过年真好,过年真幸福。
春节风俗日记 篇7
要说到春节习俗,最能有“发言权”的要数——包饺子了吧。
三十那天,爸爸妈妈是一大早就开始干活,下午包饺子。他们俩忙的是马不停蹄,包着包着,我灵一机动,说:“爸爸妈妈,今年饺子里还包不包钱了。”妈妈说:“好主意,你快点去拿钱吧。”爸爸却在一旁说:“嘿嘿,还是别包了,年年被我全部吃到呀。”我不服气地说:“这一回不一定是你呦。”饺子包好了,就等着明天吃饺子吧。
初一早上开始下饺子了,边下我还边想:“这回我一定要吃到有钱的饺子。”吃饺子了,这一回我学机灵了,专门挑大的饺子吃,说不定就能吃到。可是,我是吃的肚子都要破了,有钱的饺子还没“现身”。这时,只听“呀”的一声,我顺着声音一看,“啊。”竟然又让爸爸给吃到了,咳。我只能自愧不如,我没有那福气呀。不过,我不能灰心,还有两个钱饺子呢。
第二局开吃,爸爸吃哪个盘里的,我也照葫芦画瓢,吃哪个盘里的。我不甘心我吃不到,吃完了一盘再吃一盘,这下撑的我路都走不动了,钱饺子偏偏和我作对,就是让我吃不到。
最后总结“残局”,妈妈吃到了一个,爸爸吃到了俩个,我却一个没捞着,好不幸运啊。不过,吃饺子真是一项有趣的春节习俗。
春节风俗日记 篇8
中国的春节也就是俗话说的过年。过年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忙碌一年的人们总会放下工作、放下生意,不论多远,都要回家与亲人一起吃顿团圆饭。当然,过年也是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时光,大人总会很大方地给我们买新衣、买玩具、烟花爆竹等。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随着爸爸妈妈到市场上买年货。今年的年货市场比往年更热闹,年货也比往年更丰富。什么新鲜的蔬菜水果、什么鲜活的鸡鸭鱼肉,节日的气氛已完全笼罩着我们的小城市。不一会儿工夫,我们一家人手里便提满了各种各样的年货,周围其他人也笑容满面地拎着大包小包准备回家做年饭了。
做年饭,一家人团团圆圆吃年饭,是过年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今年的年饭对我们一家人来说也特别有意义:大人们张罗了一桌好菜上桌了:红红火火的小火锅、年年有余的大鲶鱼、吉祥如意的大龙虾,鸡鸭鱼牛应有尽有,红酒白酒各取所需,伴随着阵阵鞭炮声,一家人围着餐桌吃年饭了。大人们海阔天空谈工作、谈生活、谈国家大事,我们小孩也不甘心落后,拿起饮料当红酒,敬长辈表决心,敬姐弟共祝愿。说不尽的往事道不完的祝福,其乐融融。
当然,我们的尽情表现也不是白白浪费表情,只为那诱人的大红包——压岁钱。因为我们表现不错,所以大人们都争先恐后地给我们发了丰厚的压岁钱,我们拿着崭新的压岁钱,跑到街上围着火炉吃串串香去,买烟花爆竹:什么“窜天鼠”、“冲天炮”都让我们玩得不亦乐乎。
华灯初上,春节晚会是我们一家人必看的电视节目。全家人坐在沙发上,一边包饺子一边看节目一边守岁。其实我们小孩子并不是真真地要“守岁”,而是等着12点时可以放烟花,整个一座城市笼罩在花的海洋里,沉浸在辞旧迎新的喜悦中。
夜深了,一切慢慢地静下来,我也感到困了,沉思一想:又过了一年,我也大了一岁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开始了,常言道“一年之季在于春,一日之季在于晨”,我将把握住每一天,好好学习,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奋斗。
这就是我们每年的习俗。
春节风俗日记 篇9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与吉利。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舅舅一个,外公一个,外婆一个……我满载而归,手中十几个大红包。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倒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与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春节风俗日记 篇10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节日。这不,春节到了,家家户户贴春联、舞狮子、放鞭炮……可热闹了!最让我们小孩子兴奋的是可以拿压岁钱,你可知道为什么只有在春节才有这些习俗呢?
相传,在古时候有一个叫“年”的怪兽生活在海洋里,每到除夕就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人们每到除夕就逃到深山去。后来,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色、火光、响声。于是,每至年末岁首,人们就在家门口贴红联、放鞭炮、挂灯笼、舞狮子,来驱赶“年”,吓得“年”跑回了海里,再也不敢出来。而这些驱赶“年”的方式被一代代地传了下来,成了我们的习俗。
除夕夜是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不但可以玩,长辈们还会给我们压岁钱。那你们知道为什么长辈要给我们晚辈压岁钱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睡熟的孩子的头,孩子醒来之后也会变成“祟”。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守“祟”。有一对夫妻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与孩子玩。孩子睡了,他们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身边,他们不敢合眼。半夜,“祟”刚伸出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发出了道道闪光,“祟”吓得赶紧跑了。他们把用红纸包八枚铜吓退了“祟”的事告诉了大家,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原来八枚铜钱是人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
知道了这些习俗,认识了这些传统文化,我们更应该守候我们的精神家园,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春节风俗日记 篇11
传说,在古时候有一头怪兽名为“年”。它长着犄角,青面獠牙,身体庞大,在人类面前,它仿佛就是一座山。“年”常常在村子里祸害村民,村民们被害得痛苦呻诉,最后发现一个对付它的办法——在门前贴上红纸,放鞭炮。于是“年”就吓得赶紧跑了,这就是关于春节的传说。
老人们常说,过年一定要穿新衣服,寓意新的一年,节节高升。在我们家乡,过春节拜年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孩子们,早早地准备自己的拜年祝福。因为在我们这里,小孩拜年要给亲戚朋友送祝福语,说得越好,给的压岁钱就越多。所以,孩子们都在准备祝福,好在拜年时大显身手,比别的小孩子技高一等,得到更多的压岁钱,这莫过是孩子们最开心激动的事情了,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刺激。
我也和那些孩子们一样,在拜年的前几天就开始准备新年祝福,准备好了一个大大的钱包。包是一个白绒绒的兔子形状,单肩包,可以放很多压岁钱。夜晚躺在床上,不由得想着明天的收获。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吃过饭后就拉着妈妈和哥哥去拜年。出门后发现街上人很少,但依旧张灯结彩,鞭炮声络绎不绝。我带着激动的心踏上了收红包之旅。先是去奶奶家,看见奶奶我满脸欢喜地奔过去:“祝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一年更胜一年!”接着深鞠一躬。奶奶一听这话就开心地合不拢嘴,脸上也乐开了花。岁月在她的头发上,脸上留下了痕迹,但此刻看来,她就是十八岁的姑娘。她嘴里一直说:“好!好!好!我的乖孙女,来!奶奶给你发压岁钱!”就这样,我收获了新年的第一桶金……
拜完年后我问妈妈:“妈妈,我的压岁钱呢?”妈妈摸了摸我鼓鼓的小兔包包说:“你个小财迷,当然少不了你的份!”
一天就这样甜蜜高兴的过去了,现在想起来,依旧是珍贵而又美好的回忆啊!
春节风俗日记 篇12
当北国还在春寒料峭之时,“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大理,山茶、梅花早已怒放争春,桃花、梨花也都次第吐秀,苍山洱海间洋溢着浓浓的春意。大理古城里,家家户户都把盆景摆在门前,搭成一座座“花山”,大街小巷百花尽放,整个古城香风满道,花气袭人,令人如醉如痴。
和汉族地区一样,白族春节的序曲在腊月底就已开始,主要活动是杀年猪,腌制腊肉、火腿和白族风味食品“猪肝鲊”。大年二十九合家打扫卫生,清除当年的年画、对联等。
大年三十早上写春联。白族很早就使用汉字,写对联的历史也十分悠久,是我国著名的对联之乡。不仅村中的长者都能写出工整对仗、意境高雅的对联,家家户户的人都以贴上自编、自写的对联为荣。更有趣的是借用汉字写成的白语对联。中午,白族主妇到村寨中的本主庙里祭祀本主。本主意为“本境之主”,是村寨的保护神,也是白族特有的宗教信仰。到了晚上,全家人团团圆圆地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席上一定要有白族特色菜“酸辣洱海鱼”,表示年年有余;用糯米糍粑蘸糖吃,表示来年生活甜蜜。晚上,白族妇女要准备好第二天的菜肴,并将家里的水缸挑满水——按白族习俗,初一全天不能再动菜刀、挑水和扫地。男主人则选取上好的猪肉,用小火炖熟切碎,精心做成白族春节的特色菜肴“肉冻”。夜深了,全家人围坐在温暖的火塘边,在温馨和喜悦中共同迎来新的一年。
初一当天,按习俗不能到别人家,但可以到外面玩。早上起来,白族主妇先在院子中祭拜天地,再到堂屋中祭拜祖先,最后到大门口拜祭,之后方可出门。清晨,家里的老人早早地生起火塘,烤好白族“三道茶”的第二道“甜茶”,在茶中加入红糖、核桃仁、爆糯米花,香甜爽口,全家老小每人喝上一杯,寓意新年甜甜美美。家中主妇则忙着包元宵。吃完元宵,大人小孩便纷纷出门参加各种庆祝活动。到处鞭炮齐鸣,村村寨寨响起了欢快的白族唢呐,小伙子敲着八角鼓,姑娘们唱着白族调,打着霸王鞭,在村寨中心的大青树下且歌且舞。群众组织“洞经会”、“莲池会”引领舞龙队伍和财神走街串巷,各家各户争着把龙和财神请进家中歌舞一番,以讨吉利。每当财神唱出吉利的祝词,人群中就爆发出“谢金口!”的欢呼,一时鼓乐齐鸣,村寨中处处洋溢着欢乐和喜庆。
初二这天,可以走亲串友,小孩子们终于可以盼到亲戚朋友给的压岁钱了。这一天的白族习俗活动丰富多彩。腊月里结婚的新人要去拜望男女双方的亲戚,俗称“请新娘客”,各家亲戚要给新娘子送各种礼物。洱海附近白族当天往往成群结对到洱海东岸的青山村观看古老的白族宗教祭祀活动“上刀梯”。在十几米高的梯子上,绑着数十把锋利的钢刀,刀口朝上。巫师手抱公鸡,赤脚爬上刀梯顶端,口中念念有词,向四方祭拜,祈祷四时清吉。待到回到地上,手脚均毫发无损。远处三塔挺立,苍山含黛,山顶积雪和山腰的玉带云相映成趣,在碧波万倾的洱海上,点点帆船如在画中。
春节期间,白族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朝山会。鸡足山是佛教名山,全山共36寺,72庵,与峨眉、五台、普陀、九华齐名,为迦叶尊者道场。佛教传说,释迦牟尼涅槃后,其大弟子迦叶尊者来到鸡足山守衣入定,等待弥勒佛下界成佛。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为朝山会。虽是初春,但鸡足山上已是山花烂漫,春意浓浓。朝山者来到鸡足山,在各个寺院给佛像敬香供果,捐献功德。朝拜者最后要到鸡足山顶峰金顶寺,东观日出,西观苍洱、北眺玉龙,南看祥云,极目千里,但见春和景明,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春节前结婚的白族新人,也成双成对来朝山还愿,祈求生活幸福,爱情甜蜜。
春节风俗日记 篇13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又是一个春节来到我们身边。
除夕的这天下午,全村人都穿上了红似火的新衣。家家户户的门口都贴上了新的对联和年画、
奶奶买回了甘蔗,贴上了红纸,放在门口。她说,这叫做“门蔗”。方言中,“蔗”同“佳”。贴上红纸是希望来年家里的孩子如甘蔗一样生长,预祝来年家和万事兴过得甜甜蜜蜜。
到了除夕的这一晚上,家族的人都会来家中吃饭。一楼二楼,个摆上十几桌。桌上的菜各式各样:有一块有一块的白斩鸡,有一大锅的粉丝;又新鲜的鱼汤。不过,必备的食品——就是碗糕。
万高很想红馒头,但是比红馒头更甜,每一块万高上都有一个红点,大概是祝来年喜气洋洋。而且碗糕吃起来松松蓬蓬,很有嚼劲,令人喜欢。
吃完团圆饭,大家都会坐在一起聊天。大人们在这时会给未成年的孩子们包上压岁钱,然后互相祝福。
到了深夜,几乎没有人睡觉,大家都要守岁。每到这个时候,孩子们都是站着也可以立刻入眠的状态。而大人们一个劲儿帮孩子们转移注意力。
十二点准时一到,家家户户都会点燃鞭炮。雷鸣般的鞭炮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火花好似一句有一句的祝福,飞向各地。
每当这时,就有一朵又一朵的烟花点亮黑暗,有的如同一朵朵展开的菊花,有的好像星星点缀夜空,还有得好死丝绸从天而降,五彩缤纷、各色各样。
接着人们会在家门口摆上桌子,桌子上有香、三牲、果合、清茶等,这是要迎接灶神下凡。家中每一个人都必须去拜。到了正月初一还要去祠堂,和全村人再一次迎接灶神,这叫做“团拜”,男女老少,缺一不可。
闽南的春节真是令人难以忘怀啊!
春节风俗日记 篇14
我国古代的春节我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我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我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汉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我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废除旧历改用阳历(即公历),用民国纪年。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称元旦。但民间仍按传统沿用旧历即夏历,仍在当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一)过传统新年,其他传统节日也照旧。有鉴于此,1913年(民国二年)7月,由当时北京政府任内务总长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开始施行。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
现在的春节常常都是有挂春联,发红包,放鞭炮等等活动,当然还有春晚。那么在古代的时候,人们都是怎么过春节的呢?
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我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古代的贺年卡
现代社会通行的贺年卡在我国古代已经实行。早在宋代,皇亲贵族士大夫的家族与亲族之间已使用专门拜年的贺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贴”。它是把梅花笺纸裁成约二寸宽、三寸长的卡片,上面写上自己的姓名、地址。各家门上粘一红纸袋,称为“门簿”,其上写着主人姓名,用以接收名刺(名贴)。拜者投名刺(名贴)于门簿,即表示拜年。其意义与现代贺年卡一样。
年画
年画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而门神画早在尧舜时期就出现。据东汉《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的“神荼”、“郁垒”升像。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的《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习称《四美图》。
另一说:始于唐代。沿至宋代才普遍流行,但仍以张贴门神为多,故年画可以包括门神在内。
明初年间,日本人曾在甘肃发现两种宋朝的年画:一幅就是《四美图》,都作高客长袖的宫装;另一幅是灶王爷和关圣帝君。两幅画上都盖有“平阳姬家雕郎”的店铺字样,足见在宋时人物年画已具规模。
当时朱元璋提倡过新年要贴春联,这样发展下来,年画也就特别发达起来。今日被保存下来的,还有明万历年间最流行的彩色套印的木刻福绿寿三星图、天官赐福图等,刻工颇精致,迄今仍为民间所师法。还有实用的历画,如:春牛、灶马、芒神等;更有历史故事的“孟母教子”、“岳飞枪挑小梁王”。“牛郎织女”,“白蛇传”等。至于三国演义、水浒等古典文学名著,也被采用作年画题材。及至明末崇祯间,天津杨柳青的年画极为驰名,图画内容也愈见丰富。
清代人才辈出,年画的题材更加广泛,除了人物、花卉、山水等艺术作品外,还有“老鼠嫁女”、“王婆骂鸡”等讽喻画,以及用歇后语构成的连环图画,予人以一种幽默感。印制方面亦有各种各样,有木板、有石印、有胶版、有国画、有水彩、有图案、有单线平涂。有炭彩、有仿古、有创作,甚至有翻印西洋画的,例如姑苏年画中之“西洋之剧场”就是。
民间年画、门神,俗称“喜画”,旧时人们盛行在室内贴年画,户上贴门神,以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年画因一年更换,或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年画是我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每值岁末,多数地方都有张贴年画、门神以及对联的习俗,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爆竹
放鞭炮贺新春,在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最早的爆竹,是指燃竹而爆,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
《神异经》上说:“西方深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以竹著火挂熚,而山魈惊惮。”这是爆竹起源。最早的记载,说明当初人们是为了驱吓危害人们的山魈。据说山魈最怕火光和响声,所以每到除夕,人们便用爆竹把山魈吓跑。这样年复一年,便形成了过年放鞭炮、点红烛、敲锣打鼓欢庆新春的年俗。
自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磺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鞭炮)。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春节的爆竹声也烘托出过年的喜庆氛围。
春节风俗日记 篇15
这几天,过年的气氛是越来越浓了,这不,昨日上午在拥有400年历史的大方岳第,“老墙门、新居民———月湖人家拜新年活动”热热闹闹地开场了,他们要按照传统方式提前共度“大年初一”。
甬上文物保护志愿者杨古城、市文艺学校原副校长虞秀玲身着喜气的唐装,他俩俨然就是慈祥的太公太婆;扎着冲天辫、顶着瓜皮帽的女孩男孩们“爷爷奶奶”叽叽喳喳叫得欢;老宅子的堂前更少不了前来串门大拜年的月湖周边7个社区的居民代表。
老底子阿拉宁波人过年咋过过?且听天一阁里人称“洪太公”的民俗专家洪可尧先生打开他的话匣子:现在阿拉的春节是指农历的正月初一,本义应是元旦,即一年的第一日。广义的春节泛指年初一前后的一段“过大年”的日子,最长可从腊八直到元宵,但宁波人习惯上从正月初一开始算,到了正月初五,“出门人”要启程上路,春节基本结束……
过年风俗多多,还是看一看现场的民俗演示,再从老人家口中仔细领教一下其中的讲究和说法吧:
贴春联
研上浓浓的墨,一挥而就的是饱含深意的“春之祝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甬上书法好手沈元魁、裘颖、龚烈沸、沈师白等人所书的火红春联转眼间挂满了天井廊下。按照老底子的规矩,春联是在除夕夜挂到大门口的。
开门炮
大宅门缓缓打开,穿红着绿的孩子们簇拥着太公太婆走出来,“嘭”的一声,开门炮冲天而起。大人们互相道贺新年,“猴年大吉”的大红剪纸前,提花灯、踢毽子、吃冰糖葫芦的孩子展开笑脸。开门炮是欢度春节的第一个信号,这一习俗在农村尤甚,它表示这家主人在新年的第一天依旧保持着开门出工的勤劳习惯。
祭祖拜年
拜年真的是要拜的,太公太婆拜的是祖宗,晚辈们是给长辈拜岁。麻饼、芝麻糖、瓜子、花生、红枣、桂圆、桔子、苹果摆了满满一桌子,这些都是招待小辈孩童的零食,称“盘手果”。未成年的晚辈行拜岁礼后,可以得到拜岁钱,因此这是孩子们的开心一刻。
吃汤团
“吃了汤团,团团圆圆”,以白糖、猪油、芝麻粉做馅的猪油汤团是家家户户必备的,也是大年初一早餐必吃的。宁波有一首儿歌这样唱道:“拜岁拜嘴巴,坐落瓜子茶,猪油汤团烫嘴巴。”汤圆是整个春节期间宁波人待客的主要点心。
全家福
在大方岳第明堂街沿前,二三十人围在一起拍一张“月湖人家全家福”,大人小孩一起欢欢喜喜留下这新年的吉祥和喜悦。
除了现场模拟的以上几种方式外,宁波人过年的花样还有不少:譬如“祭灶”、“谢年”、“发压岁钱”、“走人客”、“闹花灯”等等,这些有趣的事以及神秘的规矩,孩子们往往掰着手指头也数不过来。
“老墙门、新居民———月湖人家拜新年活动”由市文保所、海曙区月湖街道等单位联合主办,主办方称,通过这一活动,将再现宁波的年节文化,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本活动由宁波电视台现场录制,将在正月里播出,有兴趣的市民不妨通过荧屏感受一下现场的欢乐。
春节风俗日记 篇16
浙江人的春节世俗有:
(一)腊月二十三,小年。农村人一般要大扫除,办年货,送灶君菩萨上天,也有些地方在这一天祭祖。过年拉开序幕。
(二)大年三十,除夕夜。贴对联,放鞭炮、烟火,吃年夜饭,守岁,祭天地菩萨,有些地方在这一天开始给“压岁钱”了。年夜饭是比较隆重的,家人要团聚,饭菜要丰盛,要有鱼,取“年年有余”之意;除夕饭不能全吃完,要留饭于初一吃,取“吃剩有余”之意。守岁一直到晚上12点,新岁到来,烟花庆祝。
(三)正月初一,过大年。首先是“开门炮”,初一凌晨,家家户户争先恐后打“开门炮”,一般认为,越早越好。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打“开门炮”有讲究,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疾病灾难,并表示接新年。三发鞭炮越是声音宏亮清脆,越是吉祥。一般鞭炮的外皮和里皮均一色通红,燃放后红花满地,喜气洋洋,此时,年味最浓。
其次,穿新衣,祭祖拜神。农村城市,男女老幼,都换上新衣。农村一般摆上香案和祭品,中堂挂起祖宗图像,先拜祖宗,再拜六神(灶神、檐头神、白虎爷、井神、土地神、财神),主要祈求全年人口平安,家业兴旺。
拜年。初一晨起,先在家内,晚辈给长辈拜年,从初二起,邻里和亲友之间,往来拜节。按旧习,温州人正月初一不走亲戚。拜年时间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或延至十五。初一不拜年的习俗在浙江部分地区还保留。
(四)春节期间的习俗。新年鼓:春节期间,民间娱乐活动较多,如新年鼓和吹打乐。新春天亮,小孩结队成群,沿街敲锣打鼓,叫“新年鼓”。有些村子则集合村民,演奏各种乐曲,有吹打曲,也有清唱,欢乐而热闹。
春节风俗日记 篇17
五岁日
莆田人的“春节”是从初一过到初五,俗称“五日岁”,这独一无二的习俗与抗倭有关。
明嘉靖41年11月间,倭寇进犯兴化,杀戮掠夺,至次年正月底始退,城中尸骸遍地,惨不忍睹。
农历二月初二日,出外避难的人陆续回来,悲喜交集,既为幸存者庆幸,又为死者悲伤。此时亲友之间急先互相探望,然后擦干眼泪,重过春节,补做大岁,庆贺光复。
因家家都没过大年节,便决定在初四夜补过。以后为了纪念那段惨痛的历史,民间相约以除夕为小年夜,正月初四为"大年夜",亦称"做大岁"(仙游则是在初五"做大岁")。并以正月初二为"探亡日",这一天互不登门,以示对死难亲人的哀悼。
后来因感到春节期间互不登门,终究不便,就变通为初一日如已到亲友家拜年过,初二日就不必忌讳了。
白头联
全国各地春联均为一色满红,唯独兴化春联有一段两寸长的白色联头,红白相间,格外醒目。
相传清兵入关后,实行高压政策,滥杀无辜,不少人家因办丧事贴了白联。时值春节,清廷又强令家家户户贴红联,以饰"国泰民安"。有人在贴红联时,有意让门上的白联露出一小截,以示心有余哀。各家起而效之,遂成"白额春联"习俗,流传至今。
车鼓
车鼓表演是莆田市喜庆节日常见的民俗文艺表演形式之一,目前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据《兴化府志》记载,莆田车鼓的产生也与抗倭有关,戚继光曾数度率领戚家军入莆抗击倭寇,一次作战时,由于兵力分散,戚继光便邀请民间勇士以车载鼓参战,鼓舞士气,倭寇果然吓得弃械而逃。从此,莆田人便爱上了具有战鼓之风的车鼓,并在民间喜庆节日时表演。
莆田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五,俗称“五日岁”。
初一这天,人们吃面、拜年、游春。清晨起来大家换上节日盛装,燃放鞭炮,家家以线面、“福饭”(干饭)祭祀祖先,祭毕煮线面,寓意“福寿绵长”。第一口不喝面汤,俗称“初一早喝面汤,出门逢雨衣不干”之说。吃面后,亲邻戚友互相拜年,主人以红桔、瓜子、糖果、蜜饯、寿面飨客,告辞时主任要馈赠红桔一双,表示福吉。是日,人们到城镇或山村游览名胜,叫做游春。
初二不串门。初二在莆田是禁忌日,人们不敢互相串门。此习俗源于明嘉靖年间,倭寇攻陷兴化府城,莆人被杀者众多,人们纷纷出外避难,直到抗倭英雄戚继光勇歼倭寇,收复兴化府城。避难的人们这时才于次年二月初二日返家收殓遭难的亲属,串门都是吊丧的人,因此初二串门就成为不吉利之事,此后又改为正月初二不串门的习俗。
初三为祭井、开张、回娘家日。因初一、初二两天闭井不打水,初三早晨才祭井神开井门汲水。此习俗已被自来水供水所破。有经营生意者,初三放鞭炮开店门,开始新一年的营业。新嫁女在这一天由老公作陪,回娘家向父母拜年。
初四莆仙特别的风俗,就是“正月初四做大岁”。每年正月初四的那一天,莆田民间家家户户重过一次年,俗称“初四做大岁”。此习俗同源于倭寇窜犯莆仙,百姓连夜逃难,没有在家过“除夕”,翌年二月初一才回家园,于初四夜补过“除夕”,为了纪念这一大事件,莆田地区都把时间改为正月初四晚重新过年,叫做“做大岁”,把大年除夕晚称为“做小岁”,相沿至今。
初五如同初一,早饭每人吃一碗面,然后出门游春或探亲访友。
初一至初五,不扫地(寓意怕扫走财神,此俗已破),不打骂孩子,不说不吉利的话,不损坏日常用品(尤其碗罐陶瓷之类)。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在春节里,除了拜年、探亲访友、出游外,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问题活动,如在上世纪黄石镇西洪村,连续开展“春节篮球比赛”;黄石镇江东村开展的梅妃故里迎春书画展等,为春节注入新的民风民俗,延伸了春节风俗内涵。所以,能弘扬和提升传统节日,可以极大地激发人们爱国爱家爱乡的感情,必须大力传承和发扬。
福建其他地方的春节习俗
厦门
厦门的民俗很多,随着时代的进步,近年变化极大。为了入乡随俗,特介绍如下:
正月初一,黎明开门,梵香燃爆,曰"开正"。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粪土不倾户外。
正月初三,为丧家清新愁(即烧新床)之日。凡在初一、二未到过之友家,是日应勿往访,访即为不敬。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
正月初四,奉佛人必焚纸帛与马,接神,系迎接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送神。
正月初九,玉皇诞辰,香案敬神。惟丧家要停祭两年。
正月初十,地诞。是日不砍柴、不掘土。并以普通物品祭敬。
正月十三,关圣帝君诞辰,商家均有祭敬。
正月十五,上元或日元宵,即三官大帝诞辰,闹花灯。
泉州
“敬天公、贺正”泉州过新年风俗。敬天公:子正之时(零点)一到,四处爆竹声响成一片,人们即在家中厅堂设案,摆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点烛,恭拜“天公”,敬祀祖先。这种祭祀一直持续到初四。贺正:清晨,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早餐合家吃面线加鸡蛋,吃蛋去壳,意在除霉气,迎吉祥,面线则象征福寿绵长。早餐后即出门走访邻居亲友,笑脸相迎,首次见面皆要互道“恭喜”,俗称“贺正”,亦拜年之意,一直到元宵。有客上门,要奉上糖果、蜜饯,或喝甜茶、咖啡,让客人“甜一下”,以示有个甜蜜的开端。
禁忌
正月初一,新年伊始,凡事以纳吉迎祥为准则,禁忌很多:
忌饮茶水,忌吃稀饭,如此即可避免以后外出“半途遇雨”。
早餐吃干饭,以整叶煮的菜为佐,俗称“长命菜”。
忌打骂孩子,忌和别人吵架,忌说不吉利的话,不得讨钱逼债。
忌操刀切物,以示戒杀。所有食物如须刀切者,除夕即已准备周全。
忌用扫帚扫地,意谓新年迎祥纳福,惟恐一扫而空。
忌穿旧衣裳,要穿新衣,曰“去旧迎新”;忌赤足,行走时足被刺伤即为不吉。
忌打坏器皿、碗碟之类,否则一年福气均被破坏;如不慎打破,则将碎片投入井中以镇压之。
除夕夜、初一夜、初五夜、元宵夜均不熄灯,寓祥光永驻。
春节风俗日记 篇18
在我们荆州民谚说:“叫花子也有三天年”,除夕到年初一,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喜笑颜开。参加迎春纳福大年拜贺,如“开门礼俗”就有开门炮、出行、拜年、拜年酒、贴春联、贴年画等。
“玩春景”的活动就包括玩龙灯、舞狮子、采莲船,荆州民间在元宵节张灯观灯,可谓源远流长,早在汉代就有了灯事活动,隋、唐、五代到汉代,出现了各种制作精巧、独具匠心的花灯。其中镂刻金箔的“鱼形灯”最引人注目。还有鱼虾灯、莲花灯等,可能荆州自古是鱼米之乡的缘故。
农历腊月二十四,小年,又称为“小过年”、“小除夕”,荆州民谚说:“腊月二十四,家家小团圆”。这一天,“吃坏吃好,一人不少;有吃无吃,团圆一席”,一家人必须在一起吃团圆饭。
最讲究过年年俗的要数农村,以大年三十、正月初一、正月初二为最。
年前,要把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张蜘蛛网也不留,这叫“打弹尘”,“打弹尘”后接着就贴春联及门神。男女老少除夕夜前要洗个热水澡,洗掉一年的浊气,初一换上新衣新鞋,要理发也要年前趁早。因为一些地方习俗是正月里整整一个月都不能剪头发。
大年三十年饭之后到大年初三,垃圾都不能扫出去。一般是把垃圾扫成一堆,堆在堂屋正门靠右边的角落,这叫“聚财气”,垃圾越多越好。
年夜饭也叫团年饭,一般是等一家人聚齐了在中午或下午吃,桌上少不了鱼(年年有余),花糕(节节高)等。以前还要凑齐“四盘四碗”(四季顺)。年夜饭菜上起之前,先要祭祖,盛了饭菜,斟了酒杯,象征性地让先人来享用。将最好吃的菜放在灶头处,烧香、烧纸给已过世的长辈,也叫祭灶神,然后再放鞭炮,吃团年饭。祭祖的酒浇在堂屋,饭菜让孩子们吃下,据说可以得到先人在天之灵的保佑。
年夜饭之后,就开始守岁,守岁,要扯起屋内所有的灯,不能熄灭,这时更不能节约,要的就是通亮通亮。
大年三十晚转钟后要放鞭炮,一般都是抢第一响,于是千里同响,或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这叫“开财门”,“震财神”,鞭炮声越大越好。一次点燃,且中途不断最好。否则就会觉得来年不吉利。鞭炮放完后就要关大门,这叫“紧财门”,紧了财门之后谁来了都不能开门,以免“财气”跑了。
拜“跑年
从大年三十开始,全家族所有亲戚成员就要聚集在一起过年,直到所有的家庭轮遍为止。“大部(bu)队”挤得满满的,小孩嘻笑声、打牌叫喊声、厨房炒菜声、电视音响声,热闹不已。第二天,“大部(bu)队”就全部转移到其他亲戚家,继续闹年。其他亲朋故交,春节期间一直到元宵节,就是您请我,我请你,吃“春饭”的时节。
大年初一开门茶
北方有“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初四烙饼卷鸡蛋”之说。荆州、沙市一带,第一餐吃鸡蛋,叫“石滚蛋”,吃了“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三个煮得很嫩、透过蛋白能看到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镀银”,“得金得银”。天门一带,要吃几个“汤圆”,意即新的一年都能得“宝”石滚蛋”不能白吃,晚辈端给长辈的可是要“茶钱”的,懂行的就把茶钱压在杯盏底下。丈母娘给新女婿的“年茶”,是可以白吃的,而且你不吃或不吃完,丈母娘还不高兴。
小孩子给长辈跪地拜年,说吉利话,现在说的最“遛巴”的是“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向长辈讨口彩。
也有地方初一兴喝白开水就点心过早,这里的年俗是初一早上不开灶。
还有的地方大年初一早餐必须是汤圆。不能吃面条,如果吃了,就意味着新的一年做事情会不顺利。
初二的早餐必须是面条,不能吃别的主食。如果被长辈发现没有吃面条,那就是犯上。
初一不能出远门,只能相互串门送恭贺,叫做“拜跑年”。初二,才可以送媳妇回娘家。
有地方也把北方“规矩”带到南方,主妇要在大年三十夜里包一种饺子,给家人初一早晨吃。饺子里放了硬币、糖、板栗、红枣、花生等东西,吃到硬币的新年里有财运,吃到糖的甜甜蜜蜜,吃到板栗的有力气干活,吃到枣寓意要起早劳动,花生在山东叫“长果”,因此吃到花生的寓意长寿
大年初五炸跳蚤
大年初五,家家户户放鞭炮,家里做了楼房的,要提着鞭炮,从楼上噼啪噼啪一直放到楼下。放鞭炮的同时,还要在院子里堆起一堆青柏树枝,用燃放的鞭炮将其点燃,能发出阵阵清脆的响声。可以把家里所有的跳蚤都烧光,传说这样的年俗在荆州已延续了数千年。老人们说,以前的卫生状况差,跳蚤多,其实现在哪里还有跳蚤啊,可这是一种民俗,一代代传下来了,不能丢。
春节风俗日记 篇19
年三十包饺子,作为年夜饭,要在即将到来新的一个农历年的凌晨放鞭炮,抢彩头,这个时候大家会听着新春晚会中念到“新年的钟声即将...”外面鞭炮就噼里啪啦响起来了。
大年初一早上要在门口放一根木棍子,见人要问过年好,男的一起,女的一起,分别到供着老祖的同姓家里跪拜。大年初一晚上要在老人家里聚餐。
大年初一、初二,按照老的风俗流传下来,在这两天中的一天送家堂,也就是送走回家过年的祖辈们。
大年初三走娘家,女儿家要到娘家去。这和时候一般带上老公和小孩子,去看看老母亲和老父亲。
年初四以后开始走亲戚,看朋友,七大姑八大姨等着你去看,自己的好朋友也可以聚在一起了。
年初六基本就过完年了,准备上班了,但是以前的时候过年要一直到正月十五以后。
过年的饭菜从年前一周开始准备,一直吃到年后正月十五,特别是莱芜香肠、手工大馒头、莱芜煎饼,特别好吃。
春节风俗日记 篇20
贴挥春
挥春是粤语中的叫法,实际上它指的就是过年时贴的春联、门联、福贴等。但近年来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的渐渐不再仅限于春联、年画,取而代之的是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舞狮、舞龙灯
舞狮、舞龙灯等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但在市区街头上很难看到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吃港味年菜
最具港味的招牌年菜当属“盆菜”,这道菜是在盆状食器内加入鱿鱼、冬菇、花胶、大虾、发菜、红烧猪肉等丰富食材一起炖煮而成,象征合家团圆、满堂吉庆的寓意。而“发菜蚝豉”则是使用发菜与牡蛎干一同焖煮而成,取发财好市之寓意;象征年年高升的年糕,更是香港春节期间少不了的传统美食。
香港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全盒”来招待客人,以象征吉祥圆满之意。内有数小格,装有多样带有好兆头的糖果小食,例如瓜子象征抓银子、糖莲子象征连生贵子、糖莲藕象征佳偶天成、糖椰丝象征有爷有子、油角象征荷包满满等,真可谓是美味与美意兼得。
团年饭,逛花市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
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相信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讨“利是”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讨”利是的欢笑声。“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亲人之间不可缺少的习俗。
春节风俗日记 篇21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主要活动为打发老灶忽爷爷(灶君)上天,通常在傍晚进行,一般扎纸马,连同灶君一块洒酒焚烧,口中念念有词,让他上天多说好话,并摆有贡品,灶君像旁的对联通常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
大年三十中午开始帖春联,并上林请先人回家过年。到了晚上,家家点亮天灯,一个大家的男人们一般聚在一起喝酒熬夜,而妇女则会在一起包水饺,包完后一般就睡觉了(我们那里没有晚饭一说,都不吃)。
大年初一,男人们在凌晨四点左右就把全家人喊起来,都穿上新衣服,祭老天爷爷,还有门神,放鞭炮,发马子,下水饺吃早饭。而后家中留下一中年人照顾老年人,接待拜年的人。而其他人则会出门拜年,一般先到近门近族家拜年,给长辈磕头。
然后近门近族聚在一起到别人家中拜年。就不用磕头了,见面问的第一句话往往是吃扁食了吗?然后抽棵烟,喝口茶,吃点瓜子,同老人聊聊天。从村西拜到村东,不管姓什么,只要家中有老人,都拜一遍。这些活动都在天亮之前完成。东方发红的时候,都已经拜完年了。然后可能有人会到其他村子给同姓人拜年。这是初一,给本家及本村人拜年。
到了初二,开始外甥到姥娘家拜年。初三四到姑姑家,初五初六到老丈人家。特别初六,一般新姑爷都在初六上门。初七初八开始到姨家等等。初三还要吃水饺,还有初五,都有说法的,我一时想不起来。
春节风俗日记 篇22
图吉利、讨头彩、盼来年
王涌坚(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中心顾问):老南京过春节可以概括为三句话、九个字:图吉利、讨头彩、盼来年。除夕那天,老南京人要祭祖、守岁、吃年夜饭等等。守岁时,要吃一种甜羹,又叫福寿汤。这汤由红枣、莲子、荸荠等熬制而成,取“增福添寿”的意思。初一吃饺子不是南京人的传统,而是吃“元宝蛋”(就是茶叶蛋),客人来了,一定要吃一个。另外,要给客人端一碗糖水,里面放上一个“欢喜团”(把糯米粉蒸熟以后晒干,搓成一团),寓意甜甜蜜蜜、欢欢喜喜。
腊月二十四就开始忙年
周爱玲(江心洲旅游商会会长):我们江心洲从腊月二十四就开始忙年了。炸萝卜圆子、豆腐圆子,做年糕、蒸馒头、准备各种菜肴,一直忙到年三十。在江心洲过年,鱼是每家必备的。三十晚上要烧两条鲫鱼两条鲢子鱼。烧好的鱼放到家里的箱几上,等到过了小年(元宵节)才能吃。此外,每家至少还要买8条活鲫鱼养起来,以此寓意年年有鱼(余)。年三十中午开始,家家清扫门窗,贴春联、窗花。然后是祭祖、放鞭炮、吃年夜饭、包饺子、守岁。
每乡每镇都有跑龙灯
芮经贵(溧水县洪蓝镇何林坊村龙灯会成员):在我们溧水,过年时,每乡每镇都有跑龙灯的习俗。我们有一条龙灯,长40米,共18节,需要60个人一起舞。这60人,村上每家都有,都是从上一代传下来的。王涌坚:溧水是南京的龙灯之乡,有几十条龙灯,其中最大的龙灯有数百米,是江南第一大龙。这条龙灯要等石臼湖水干了,在湖床上才舞得起来,场面非常壮观。按照习俗,初七不出(龙)灯,初八才上灯,十八下灯。
金陵灯会
灯节在正月十五,又叫元宵或上元节。南京灯节前后历时10天,初八上灯,十八落灯。明代灯节最盛,从笪桥至评事街,鱼龙纷沓,五光十色。届时老少看灯,万人空巷。后来集中挂灯区移到了夫子庙一带,至今每到灯节这一带仍很热闹。旧时讲究“上灯元宵落灯面”,是说南京人灯节期间的食俗。
爬城头
爬城头在正月十六。每年这一天南京人都要和家人或三五好友登城览胜,俗话叫“走百病”、“踏太平”。过去游人主要登三山、石城、聚宝(中华)、通济四城门。现在只有聚宝门(中华门)可以爬上。正月的南京,天气回阳,外出走走,换换新鲜空气,焕发精神,对身体不无好处。
春节风俗日记 篇23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得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得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得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得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得气氛,是节日得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禹时代就有春节扫尘得风俗。按民间得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得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霉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得愿望和辞旧迎新得祈求。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得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得《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拜年
新年得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得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得方式多种多样,有得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得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得“贺年片”。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得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得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得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啦许多兴旺欢乐得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得一种古老得民间艺术,反映啦人民朴素得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得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春节风俗日记 篇24
过苗年
苗年是苗族自己的年纪,各地方的苗年时间很不一致,多数地区是“岁首以冬三月,各尚其一。”岁首即每年的开头,也就是指过年。有的在十月,有的在冬月或腊月。近年以来,绝大多数苗族过年以改在正月过年,过春节,但苗族的风俗习惯仍然保持不变。
过年是最大的节日,要准备丰富的食品,如杀年猪,熏腊肉,打糍粑,炒炒米,还要杀鸡祭祖,“守岁”,开“财门”,敬“年神”,从的冬天初一到初十五都要休息。在此期间,要举行传统的娱乐活动,汉译为“踩花山”,“跳场”,“跳年”,“跳月”,“吃排家饭”等。湘西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称“赶年场”,主要内容有打秋千、百狮会、玩龙灯、唱花灯等。
百狮会
过苗年最有趣的民间活动莫过于百狮会了,周邻四乡苗胞舞着近百匹或数十匹狮子云集传统的村寨或集镇,敲锣打鼓,放地铳、打火枪,简直要把天地翻过来。百狮会的名堂蛮多,有迎狮,有盘狮,考狮,抢狮,狮子登高等内容,土里土气,苗味十足,藏着厚实的文化底蕴。
苗族喜爱舞狮跟远古的传说和图拜相关联,相传洪荒时代,妖魔横行,为害苗山。一群从森林奔出的金狮赶走了吞食牛羊、庄稼的恶魔,使苗家重享太平。后来,狡猾的魔王想出了一条毒计,谴魔女用五彩绣球把群狮诱入波涛汹涌的东海。勇敢的苗家后生亚果为救乡亲们出苦海,不畏千辛万苦,翻山涉水,终捞起了飘浮在海浪上的绣球,把吉祥的狮群重新引回苗山,荡平了作恶的妖魔鬼怪。苗民们欢天喜地、敲锣打鼓涌到寨头迎接吉祥的金狮们,从此,苗乡就有了“百狮会”。
神话是生活折射。原始荒蛮的阳光穿越历史的云层,照射当今。“百狮会”的其实是苗族远古的大迁徒。《迁徒谣》唱道:“我们的祖先在东海,翻过九十九道溪,浩浩荡荡走过……”那些妖魔鬼怪指的是一路遇的自然灾害。
百狮会举办的时间多在春节正月初三后,百狮狂舞,挨家挨户给苗家拜年。
接龙
苗家接龙可分为大型的村寨接龙和家庭接龙。两种活动仅是规模大小有别,其过程基本相同。
“接龙”多在黎明时分进行,仪典隆重而热闹,新居的堂屋燃满灯烛,一铺开大竹簟,摆好红、黄、黑、白、青五匹彩布、五色纸,闪亮的吃排家饭
过苗年最有趣的还有“吃排家饭”。苗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千百年来,苗族人民都遵守这样一条规矩:即同一村寨里,不管哪一家来了客人,也不管客人的数量多少,全村各家各户都必须轮流请之,尽自家所有,热情地招待来宾。被请的客人,绝不能借故推辞,否则就会被人认为是瞧不起人。
客人接受邀请,也不必带什幺礼品,直到每家每户都吃到了,方能告别回家。苗族人把自己的这种待客方式叫作“农列壤”,直译为汉语叫“吃排家饭”。谁个村寨的户数多、留客吃“排家饭”的时间长,谁个村寨的声誉就高。不但说话有人听,做事多人帮,就是小伙子找对象也比别村容易得多。
凡读过晋代大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的人,无不深深地被其中这样的一段描述所吸引:“见鱼人,便邀之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由于这种特殊的待客方式,使得那位“渔人”不得不在桃花源里“居数日”而后才“辞去”。
欲遂当年渔人愿,苗山就是桃花源!
苗家刀梯
上刀梯是苗族人民的传统风习,每当赶年场或重大民俗节日,都有勇士表演上刀梯。刀梯器材是一根高十米以上的木杆,杆上凿开三十六把钢刀,钢刀长一尺五寸、刀背厚零点五至一厘米,刀刃锋利,刀口向上,装成刀梯,加闩固紧。一尺一梯为三十六刀梯。桩杆四周拉线固定,刀梯上端系多种彩布小旗,象征希望和胜利。
上刀梯者,必有胆识、技巧和武功。从第一级往上爬,刀子一把比一把锋利,爬至梯顶头发往刀上一搁,即断成两截。登梯者要在刀梯上表演倒挂金钩、大鹏展翅、观音坐莲、古树盘根等节目,旋展全身本领。上刀梯是惊心动的表演,是英雄所为,是苗族人民过去生活的显现,有血有汗,有甜有美。观者无不惊叹。
春节风俗日记 篇25
满族的传统节日大致上跟汉族相一致,所谓“奉省岁事,满汉旧俗不同,久经同化,多已相类”(《奉天通志》卷九十八)。但是“满汉旧俗不同”,满族年节有特殊的风情。
春节:节前要做满族传统糕点——萨其玛,张贴对联、窗花、挂笺(按旗属分别贴红、黄、兰、白色)、福字(沈阳市新民县辽滨塔村瓜尔佳氏家中有印福字的桃木印板)。满族喜戴荷包,春节节前宫廷要例行赏赐王公大臣“岁岁平安”荷包,民间也互相赠送。除夕下午和元旦上午要祭祖、祭天。除夕要接神,接神后在大门口放一横木以阻鬼魅进来。除夕也挂门神,以驱邪避鬼,这是吸收了汉族风俗的结果,门神约分为“将军门神”、“福禄门神”、“判子门神”、“娃娃门神”等。今沈阳故宫藏有宫廷门神。除夕夜分发“神纸”,其后晚辈男子到族内各家“辞岁”。除夕半夜子时家家吃饺子,还要把几枚铜钱暗放饺子中,吃到者则“终岁大吉”。接神、辞岁要燃放鞭炮。除夕夜家家院内竖灯笼杆,高挑红灯,由除夕至初六,夜夜不熄。宫廷中于腊月二十四日挂“天灯”,每夕上灯,到第二年二月初三日。
元旦,俗称大年初一,人家皆早起,穿戴新衣冠,互相恭贺新春,谓之“拜年”。
吃饺子叫"揣元宝"满族春节撷趣。
满族春节古称"元旦",满语称"阿涅业能业",是满族传统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举行。节期一般为三至五天,旧时有的地区延至正月十五日。流行于全国各地满族地区。
满族春节来源于汉族习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进入辽阳、沈阳地区,在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下,满族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皇太极即位后,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山海关定都北京,大批满族居民迁移关内,与汉族杂居共处,在经济文化彼此交流,互相影响,关系密切。天长日久,汉族许多习俗文化被满族人民所吸收,春节便随之而成为满族与汉族共俗的传统节日。
节前,人们积极地置办年货,清扫庭院,张贴对联、挂笺(亦称挂旗)、窗花和福字,蒸年糕、烙粘水勺。初一凌晨子时,家家户户鸣放鞭炮,辞旧迎新。同时,在自家西墙祖宗板下摆设供品、点燃鞑子香,叩拜祖宗,祈求神灵保佑全家大小在新的一年中平安无事,万事如意。新年伊始,全家团聚吃团圆饺子,俗称"揣元宝"。煮饺子的时候,家主要吆喝:"小日子起来了吗?"其他人同时回答:"起来了!"他们把饺子从锅底浮起来比作日子起来了。然后让小孩爬上柜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个高"。
这天晚辈要向长辈叩头拜年(旧时女性行跪拜抚鬓礼)家长要给小孩守岁钱。宗族近亲也要互相拜年,亲朋好友则筵宴相邀,一起叙旧话新。男孩子成群结队鸣放烟花、鞭炮,玩耍木爬犁,或兴高采烈地溜冰;姑娘和少妇们则身着盛装,玩耍嘎拉哈(用猪或牛膝关节骨制成的玩具)。
歌舞是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据《渤海国记》记载:官民岁时聚会作乐,先命善歌舞者,数辈前行,士女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婉转,号曰"踏追"。踏追即踩高跷。至今,此俗仍沿袭不衰。初一至初五,人们都相聚一处,唱歌、跳舞、踩高跷、尽情娱乐,有的地方,年轻人还自发组织演出队,走村串屯进行表演,祝贺新年,节日气氛越发浓郁。
满族过年,习惯用精粉、鸡蛋、糖、芝麻、青红和瓜仁等原料制做"萨其玛",其色美、味香、可口,是人们喜爱的具有独特民族风味的节日佳品。
春节风俗日记 篇26
陕北人是爱清洁的,平素窑内窑外都很干净。过年时,陕北人更要把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把家中的各种家具摆放得整整齐齐、有条有理,揩拭得亮亮丽丽。
首先要打扫窑洞。窑洞内的打扫要仔细认真,把屋子里的坛坛罐罐、炕席被褥都搬出来晾晒晾晒,然后把窑顶、地板都打扫一遍,把炉坑的灰渣倒掉,把炉灶也要好好泥一次,爱好的婆姨用鸡蛋皮儿、鸡蛋清儿等在灶口周围砌上花花图案,还在炕上贴上花花绿绿的炕围纸,好看极了。窑内打扫好了,然后把坛坛罐罐、箱箱柜柜好好揩拭一下,重新摆放好,把放米、放面的纸囤囤也用新纸裱糊一下,铺上新席子、新毡,贴上新年画,连锅盖也要换成新的。一切都是新的,新年就讲究“新”,窗户上贴上了白格生生的窗纸,然后配上红格艳艳的窗花。
然后打扫院子。打扫窑洞一般是婆姨们的事,打扫院子则是男子汉的活儿。把旮里旮旯的尘土、死柴烂草打扫得干干净净,把院子里堆放的柴草重新堆放一次,把大路小路也打扫一遍,有坑坑洼洼的地方垫上土,连猪圈、羊圈、鸡窝、狗窝都要打扫一下,在圈内垫上土,到处给人一个干净、舒适、美好的感觉。
打扫完院子、窑洞的卫生,还要讲究个人卫生。衣服要换洗,指甲要剪,身子要洗,清清爽爽过个干净年。有钱没钱,不能连毛过年。男子要理发,正月不能理发,理了发,是要克舅舅的。故而,赶除夕前,一定要理一次发。婆姨女子更注重梳洗打扮,要剪头,要描眉画眼,要涂脂抹粉。还要把脸上的汗毛去掉。民间常用的办法是用三根白线交叉,弹来弹去,就可以去掉脸上的汗毛。而今,有了美容院,妇女进了美容院,请人烫发甚至染发,打扮一下,风光多了,体面多了。
孩子是家中的宝贝,也是小皇帝,更要打扮。穿新衣,戴新帽,蹬新鞋,还买来新玩具,花枝招展,令人喜爱。
春节前,打扫卫生,家家如此,年年如此。谚语云:腊月里,二十四,卫生是大事;腊月里,二十五,扫房掸尘土;腊月里,二十六,家家擦灯树;腊月里,二十七,里外洗一洗;腊月里,二十八,农具擦一擦;腊月里,二十九,脏土都搬走。现在,有了电视机、录像机、洗衣机、沙发、组合柜等新式家具,大家更讲究卫生了,春节前总要把这些家具认真、仔细揩拭一遍,有的还置办了新罩子。
过新年,一切都是崭新的、干干净净的、亮亮丽丽的,这是陕北人多年来保持的传统习俗。
【春节风俗日记(精选26篇)】相关文章:
春节风俗作文初中11-30
壮族春节风俗作文09-03
家乡的春节风俗06-01
春节风俗的初中作文11-29
家乡风俗春节作文7篇07-10
家乡春节风俗作文15篇03-12
家乡春节的风俗初中作文09-04
关于春节风俗的作文范文09-03
春节的风俗作文700字08-31
我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