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粽子作文

2022-01-07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粽子作文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1

  端午节前夕,路边的店家里又传来了粽子的清香。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这个从来不吃粽子的人,开始对端午节充满了期待。

  记得小时候,除春节外,我最喜欢的节日是中秋节。因为过中秋节就有月饼吃。那时候的月饼按个卖,选好个数后,店主会用一张黄牛皮纸将月饼包成筒状,然后用细绳捆好,根本没有现在这么精美的月饼盒。单个月饼也是用一张腊纸包着的,纸往往被油浸透,上面画着嫦娥的图案,写着“广式月饼”、或“苏式月饼”几个字。我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字与图案都是鲜红色。咬一口月饼,皮就会松散,用纸接着,吃完月饼后还会将落在纸上的皮吃干净。那时候的我觉得,这真是一种多么美味的食品啊。80年代的农村,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家里的月饼还不可能由着自己的喜好吃个够。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年少的我对月饼一直十分痴迷。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家里买的月饼个数越来越多,月饼本身也悄然发生了变化。首先是包装变得精美,用纸包的月饼越来越少,直至现在完全消失,全部改用塑料包装。最主要的变化是月饼本身。月饼的品种越来越多,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月饼皮也不像以前那样一咬就散。而我,也越来越找不着以前的那种味道了。童年时代我爱吃的月饼,正离我越来越远。现在,每年的中秋节,我更关心假期是在哪几天,至于月饼,则变得可有可无了。

  粽子,恰恰与月饼相反。小时候我从来不吃粽子。我觉得,剥开外面的竹叶,飘出的那股青味实在难闻,而里面的糯米团更是难吃。那时我很迷惑,这么难吃的食物,竟然会在每年的端午节前出现,竟然还有人爱吃它。在很长的一段岁月里,我都不喜欢吃粽子,属于一口都不会吃的那种。直到成家后,老公会在吃粽子时让我也尝一两口。最开始是我对粽子不那么抗拒了,但也没有觉得它好吃。后来,我发现自己喜欢上了X米排骨这道菜。有段时间在外面吃饭时,只要菜单上有,我都会点。再后来,我发现自己喜欢上了X米,而用X米做的粽子,我也开始喜欢了。到今年,是很喜欢、很痴迷。

  从我自己的经历我知道了,每个人的喜好总是会变的,不管我们喜欢,还是不喜欢,我们身边的那些食物始终都在那里。每一种食物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因为每一种食物,都会成部分人记忆中的美食,就如同对我而言,那曾经的月饼、现在的粽子。这种记忆、这种痴迷、这种期待,会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滋味。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2

  今天,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广场。(告诉你,因为端午节这几天广场上有3个大粽子我和小伙伴们吃的是香肠的和肉的.,我看到黄新阳手拿黏液(把棕叶剥开外层黏黏的)每爬一步,吃一口真像蜘蛛在缠丝。朱梦研更好玩她只吃肉,如果另一边还有肉她就像蜘蛛侠一样跳来跳去。我呢,就像饿了三天三夜的小饿鬼。我们吃的和猪没俩样。回到家妈妈开心的说:“诺诺来吃我为你做的超大粽子。”“什么粽子,还超大的晕快跑呀!我的肚子撑破了谁负责啊!”

  五月粽子香

  三角四楼房,珍珠里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

  ——谜语

  一阵骤雨,带来初夏湿热纷乱的躁动。农历的五月,雨后潮湿沉闷的空气里,总是带着薄薄的竹叶香气。端午节的粽子在异乡的街头重又出现,一种许久不经触碰的感伤,默默涌上心头。祖母熟悉而亲切的笑脸在脑海中的印记依然清晰,她小而轻健的身影却仿佛隔着五月的雨雾,朦胧而遥远。

  许久以前的那些五月,我是一个尚未涉世的少女,在故乡古老的瓦屋中,在祖母温柔的疼爱里,稚嫩而单纯。

  我总是在初五这一天清晨,挽着祖母爬满皱纹的手,踏着雨后的湿泥,来到村边那片翠翠的竹林,采摘鲜嫩的竹叶。青草湿了裙裾,衣袖沾满雨滴,我心里有一股香甜的气息晕染开来,和着微雨和泥土的湿气。采回一篮子沾满雨水的嫩叶,放在井台旁边。祖母搬来年代久远的木桶,打上清冽冽的井水,把一片片竹叶洗得青艳欲滴。那滴水的屋檐,清凉的井水,竹叶泛着的微绿的光,以及祖母在井台旁边轻轻搓洗的身影,多年以后的今天想起,总以为是一场梦,一场温情而生动的梦。

  祖母说,五月初五这一天的溪水是“龙须水”,正午时分到溪边清洗便可洗去晦气。我在旷野中的小溪旁,把脚轻轻探入水中,似乎有许多小鱼在脚指头上轻轻咬动,麻麻的,痒痒的。一把乌黑的长发在清澈透明的溪水中轻轻游动,祖母柔柔地帮我搓着,那时的我总相信一切的不愉快都会随着溪水的游走而流向远方。少女满怀的梦和甜蜜在这种古老的慰藉中愈加鲜活。

  五月的午后总会有阳光,葡萄架上的蛛网不时地反射几缕,映着祖母的银丝发线以及额头上皱纹缝隙里渗出的汗水。她将一把咸草系在窗栏上,把那些泛青的竹叶和雪白的糯米包成一个个精巧玲珑的小粽子,再用咸草系牢。一串串棱角分明的小粽子吊在窗栏上,不像食物,倒像是艺术品,可爱而诱人。我坐在祖母旁边,学着她用咸草缠绕着小粽球,学了许多个年头却总不及祖母包得精巧,而且祖母所包的粽子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当老屋里的大灶上冒出腾腾的蒸气,竹叶香、糯米香便弥漫在空气中。自她离开以后,这种香味我便再没有感受过,无论我再怎么努力地模仿那所有的佐料和做法,那种香味也只能永远存活在我的记忆之中了。

  祖母离开时也是将近农历五月,也是那样骤雨骤晴的天气。那一年的端午节,我在空荡荡的老屋里猛然间发现一切都消失了。那一年我搬离了老屋,住进了城里,那曾经的一切,只剩下记忆,在一些不经意间的触碰之中闪出些许伤感而又甜蜜的感觉。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3

 提起粽子,大家都会想到端午节吧,我非常喜欢吃粽子,自然就非常盼望端午节的到来。

  端午节要到了,今天妈妈买了三捆粽叶,准备回家包粽子。我却突发奇想地说:“妈妈,让我包一个粽子自己先吃,行吗?”妈妈说:“好呀,先看我包一遍。”

  回到家,只见妈妈把粽叶先洗干净,然后拿出几片卷成漏斗状(底端不要有孔),把米倒进去,再把顶端用粽叶包好,然后用绳子一捆扎好放入锅里。妈妈说包粽子有好多包法,她包的是东台包法。我按照妈妈的包法,包出一个“四不像”的粽子,虽然这个粽子“奇形怪状”,可我却感到很开心,因为这是我的劳动成果。

  妈妈把所有的粽子放入锅里,又倒进冷水开始煮,我焦急地等待着。大约过了半小时,我闻到了浓浓的粽叶香。又过了一会儿,妈妈说熟了可以开锅了。妈妈拿出我包的粽子教我等等,冷一下再吃,我只好耐心等。终于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叶,细细品味了我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现在真盼望端午节快快到来啊,到那时我可以大吃特吃一顿了,而且端午节我们都要到爷爷奶奶家吃团圆饭,我还可以和哥哥,姐姐一起玩。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4

  今天,端午节到了,我和妈妈去华联超市买了四包粽子,我妈妈还买了五谷香莲。

  回到家,妈妈就开始煮粽子,只用了十分钟,香甜可口的粽子就出锅了,我咬了一口,只见里面有甜甜的糯米、有胖胖的花生、还有鲜嫩的玉米粒呢!那味道香香的、甜甜的,可好吃了!

  我喜欢这样的粽子。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5

  今天是周六,我们去姥姥家玩,正赶上姥姥包粽子,我便自告奋勇报名跟着姥姥学包粽子。姥姥包粽子可真有套本领、手艺,只见她用手把粽叶卷好,用汤匙在盆子里挖些糯米倒进粽叶桐里,然后用桑皮、线将粽子缠紧,让后放进锅里,姥姥抱的粽子可真好看,有三角形的、菱形的,还有用簸箩叶包成的椭圆形的……各式各样,有趣极。

  我看着姥姥那熟练而轻松的样子,禁不住诱惑,我也学着姥姥的样子依样画葫芦,哎呀,只顾看姥姥怎样包,自己一不留神,糯米稀粒啪嗒落到地上,我又小心的重新挖一勺糯米,小心翼翼的放进粽叶里,模仿者姥姥的样子用线绳将它缠紧……姥姥一边包粽子一边问我:“小杰,你知道为什么要包粽子吗?”“嗨!不就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吗?”姥姥又提醒我说:“屈原跳江自杀后,江边人们就拿些馒头、窝头之类的东西扔进江里让鱼儿、虾儿吃饭吃米,别咬屈原。”姥姥又问:“那屈原是几月几日投江的?”我不加思索的回答:“当然是五月初五,又叫端午节。”姥姥满意的点点头说:“小杰长大,还真学不少知识来”。我听姥姥的话,信心十足,又大胆的学着包几个,尽管没姥姥包的精致,可总算会包。

  吃晚饭的时候我抢先坐下,一口气吃三四个粽子,我觉得这次的粽子比哪一次也好吃,以前只知道每年的端午节前后,经常从姥姥家带回粽子来吃,可从没亲子学过、实践过、尝试过,今天我即学到手艺又显露才能。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6

  在那个穷乡僻壤的地方,我的家乡也算得上是繁荣,所以每逢端午,必定热热闹闹的一派景象。蜿蜒交错的窄巷中,屋檐下,就地摆满着各色小吃,到中午人们饿了,椅子一摆,几个人凑上一桌,讲讲吃吃,整条巷子就满满当当都是谈笑声。

  在家乡,人们大多懒得自己办吃食,上酒楼置上几桌,节日就这么晃过。但端午节的粽子,定要“自食其力”的。把浸在桶里的竹叶摆在一边,咸草串进门圈,再将忙一早上才切好的香菇,腌好的五花肉等料子整齐地码桌上,木凳一放,就可以在门槛边忙上好几个小时,还可以跟对面的人家聊上几句。棉湖的孩子都是幸福的,没说有谁的母亲不会做小吃,包粽子。在母亲忙活时,他们便捞上几片叶子,扯下几条咸草,装模作样地填上几把糯米,几粒花生,用草胡乱绕上几圈,倒也还看得过去。但肉等料子他们定是不敢乱碰,要是打翻了盆子,弄脏了地板,隔天的“教育”逃不过的。家乡的女人爱干净,再怎么忙碌,都要干净。待母亲绕足一串,便放进锅里,用火烧上半小时左右。若母亲欢喜,还能将自己捣鼓了好一阵的“粽子”放进去。等待美食的时间往往是难熬的,孩子们便蹲在一旁剪一下竹叶头,跟母亲讲讲学校好玩的事,再呆不下去了,骑着高到胸前的自行车,在四通八达的巷子里晃悠或结拜到商店买根冰棍舔舔,这都是可行的。

  但无论怎样,在粽子煮熟时拿着瓷碗恭候着,是必须的。家乡的粽子总是小巧精致,由母亲细长的双手利落地将紧裹的竹叶掀开,有三个圆润小角的粽子,一骨碌滚进碗里,便是白白嫩嫩的一片,。将几颗花生粒挑去,悄悄掷入母亲碗里,张嘴就是一大口,糯米有嚼劲却不黏牙,藏在粽子中的香菇虾米鲜味十足,有时舍不得吃掉它们,就津津有味地啃掉糯米,剩下的再慢慢品尝。这样粽子可以连吃好几天,待到新鲜感过去,门上挂着绿棕也剪完了。家乡的端午倒是闲适得无趣了,但端午节的粽子,那淡淡的下午,遗留在舌尖的美味,是久久都无法忘怀的。

  初二:xxx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7

  我们的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民族最多一个国家,民族不同,风俗习惯也自然不同,今天我就来和你讲一讲我家乡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在端午节的前几天,人们就开始准备包棕子的材料,妈妈也不例外,妈妈把糯米泡在水里,又买来了大枣、芦苇叶与马莲草。到了端午节这天,人们要在屋檐上悬挂葫芦,还要在院中摆放刚采回来的艾草驱赶蚊虫。妈妈要包粽子了,妈妈把前几天泡好的的糯米和买来的芦苇叶、红枣、马莲草放在桌子上,把桌子洒上水,再把三片芦苇叶平铺在桌上,然后卷成锥形,放入几个大枣和一把糯米,再把粽子用马莲草紧紧缠住,以防漏米。这样一个形似小金字落的粽子就包成了。过了一会儿,心灵手巧的妈妈就把粽子全包完了,妈妈把棕子放在锅中蒸煮。煮了20分钟锅中就飘出了粽子的香味。“妈,妈熟了没有啊?要不……我尝一个,就一个。“你这个小馋猫,离熟还早着呢!没听说过‘心急吃不了热豆吗?’锅中的水咕噜咕噜的沸腾着,我肚子的叫声像极了锅中沸腾的声音。”妈,妈我饿了,能让我先吃一个吗?”“不行,粽子还没熟呢!你就先闻香欲饱吧!”“那,一会儿我要吃四个粽子!哎,何时才能吃到粽子呀!

  不知又过了多久,粽子终于熟了,妈妈把粽子剥去芦苇叶放在盘中,我夹起一个粽子,醮上糖,塞进嘴里,甜甜的、粘粘的,这粽子可真是美味呀!如今我终于吃到它了。除了吃粽子,人们还要去河边或水库里投粽子。听妈妈说,大诗人屈原在端午节这天投江自杀了。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他的尸体,所以人们就向河中投粽子。

  这就是我家乡端午节的风俗,我多想再吃一口那美味香甜的粽子呀!

【实用的端午节粽子作文集锦七篇】相关文章:

实用的端午节粽子作文集合七篇01-03

实用的端午节吃粽子作文锦集七篇01-05

实用的端午节吃粽子作文汇总七篇01-05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300字集锦七篇01-06

端午节吃粽子的作文(集锦8篇)01-04

关于端午节粽子作文合集七篇06-29

【实用】端午节包粽子作文300字集锦五篇01-03

【实用】端午节包粽子作文300字集锦8篇01-03

【实用】端午节包粽子作文300字集锦9篇01-06

【推荐】端午节包粽子作文合集七篇12-13

我家的端午节的作文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