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味道作文600字

2021-12-15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的味道作文600字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600字 篇1

  清晨,在一股淡淡的艾草香气中醒来,朦胧中向枕边摸索,摸起的是个精致的香包,不用说,端午节又到了。

  以前过端午节时,外婆总是很早就开始准备,从别处摘一些艾叶来晒干,给我们这些孩子们做香包。其实,在街上也有人推着车来卖,不管是做工还是造型,都要比外婆做的好看不少,但外婆却还是每年坚持做给我们。因为,少了外婆的香包,总会觉得这节过的不完整。

  端午节前一天,外婆会在家包粽子。我就坐在旁边的小凳子上看着,帮外婆递粽叶,在呈满香米的粽子顶上放上一颗红枣,与外婆合作包好一个又一个粽子。有时外婆包粽子的香米用没了,我便会将买下的米倒进一个干净的盆中,煞有其事的学着外婆的样子搅着盆中的米。外婆就在旁边看着,任凭我怎样搅动盆中的米。等到差不多了,便叫我将米端过去。当手从水中拿出来时,那股香香的米味就留在手上了。

  外婆继续包着粽子,我便举着双手过去,凑到外婆身边,想与外婆一同分享这香米的味道,闻闻外婆手上也有同样的味道,我笑着跑开了。

  一整个端午节,手上的米味儿退得差不多了,外婆的香包便被我挂在身上,这样,不论我走到哪儿,身上总能带着一股淡淡的艾草香。这味道是清新的,也是独特的。

  那时的端午,总让我期待又回味。那蜜枣的的香甜,配上那糯糯的米,久久不散的味道,还有外婆做的艾草香包的清香。这样的端午,连同那味道,一直在我的记忆中。

  现在,我早就不是当时那个只懂玩乐的孩童,但外婆却依旧做着同样的事。闲下来时,我也会帮忙。还是记忆中的场景,还是记忆中的两个人,还是那股端午节熟悉的粽香和艾草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是那样的清香,是那样的难忘。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600字 篇2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的节日,每到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做香包、挂艾叶,还会组织赛龙舟,而我最喜欢的就是包粽子了。

  粽子不但好吃,而且包粽子的经过也很有意思。每当端午节那天,家里都会买来包粽子的材料,有棕叶、糯米、草绳和红枣。姥姥总是先把糯米浸泡在水里,再把棕叶和草绳洗干净,然后就可以开始包了。姥姥每次包粽子的时候,我总爱在旁边兴致勃勃的观看,只见她先拿起一片碧绿的棕叶,用手捏着两端,然后两只手往里一裹,棕叶就变成了一个圆锥形,像个小酒杯一样,姥姥先把米放到里面,放到一半的时候,再加入一颗又大又红的枣,然后再把米加满,最后用手中剩余的叶子把口封上裹紧,再系上草绳就可以了。看着姥姥姥姥三下两下就包好了一个漂亮的四角粽,我也跃跃欲试。我拿起了一片棕叶,双手一裹,就成了一个圆锥形,再把糯米和红枣都放在里面,然后把口盖上,我想:这还挺简单的嘛!可是当我开始缠裹棕叶的时候,突然发现米从四面八方露了出来,让我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姥姥看着我包的露馅的粽子,笑呵呵的说:“你的功夫还不行,起码还要学三年。”看来包粽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粽子煮出来的时候,又香又甜,晶莹剔透,满屋子都充满了棕叶的清香,姥姥说:“这就是端午节的味道。”

  端午节不光能吃到美味的粽子,而且还能让我们永远的怀念屈原的伟大精神,真是一个美好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600字 篇3

  时值晚春,繁密的枝叶已被春风吹成深绿,再过不久,便是屈原为国捐躯的日子,人们为鱼虾不撕咬他的身体,向河里投入大量包好的糯米,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纪念屈原成为中国的节日——端午节。

  早在很久以前,人们就不进行向河里投粽子这种浪费的事情,端午演变成一家团圆,享受美味的节日。

  南方人吃肉粽,在乳白的糯米团里放上一颗肥腻的肉块,我倒不怎么喜欢这种口味,油腥味掩去糯米的清淡,失去原有的滋味。

  家乡的甜粽味道清香,不加修饰,更易品出屈原澄澈真实的想法。晾干的芦苇包裹住清香的糯米,偶尔向其中塞入一颗甜枣,折叠成锥体,绑上纤细的苇杆,载入锃亮的瓷盘,锅中沸水掀起一股股白浪,如龙王的怒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斜端瓷盘,大块浓绿被这波涛淹没,于是又拿起灶台上的锅盖,轻轻扣下,叫他接受洗礼,散发香气。

  苦痛炽热的煎熬总是漫长的,待火光熄灭方才发现,苇杆不知何时变得色深柔软,棕叶绿得油亮,颇有食欲。捞入盘中,松开棕叶之上的束缚,抄起筷子,夹住一端棕叶,慢悠悠地将白玉般的糯米自棕叶退下,忽然眼前一亮,在深绿的粽叶下,糯米光滑的身躯更显洁白明亮。

  放在盘中托在手上,轻捷地将它们摆在桌上,一家人围坐在方桌几面,面前摆上载着白糖的小蝶,大人身旁附上一杯白酒,夹起粽子蘸少许糖,就着白酒的辣味儿拉起家常,平日工作的劳累一挥即散,仿佛回到古时田园的小家,食物简洁却真情四溢,总觉得这就是屈原先生向往的生活。满嘴溢着甜味,嗯,端午的味道。

  纵使时间老去,年代老去,我们老去,但有一样东西永世繁盛,那就是祖国传统的节日,先人的愿望,我们的和谐,将永不散去,端午的味道,真情的味道,永远都不会改变。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600字 篇4

  话说古代有一个叫屈原的大作家,因为自己报效君王的抱负不得施展,忧心如焚,无处发泄,就写了大量抒发忧愤的诗作,最后在绝望中投汨罗江自尽。百姓怕屈原的尸体被江里的鱼吃掉,于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人们为了纪念他,所以在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就流传下来了。这一段历史是我刚刚受了教训后查到的,因为我忘记了这段历史却得到了一个“吃干饭的”骂名!事情还是要听我从头说起。

  “屈原为什么要投江呢?他怎么那么废材呢?”妹妹好奇地问。

  我快速地搜素记忆,但还是记不清楚,于是回答道:“我也忘了。”

  妹妹气呼呼地说:“你是吃干饭的?这么重要的事你都敢忘?”一听妹妹这么说话,我就生气了,一把抓起笤帚,追着要打她。她一边躲闪着一边还说:“你个吃干饭的,你敢打我?你还够资格!”说着就咯咯地笑着跑出了房间。

  “我怎么就成了吃干饭的了呢?”我在心中愤愤地想:“这小丫头,说话也忒狠了,她老哥的面子可要当抹布了。”

  过了一会儿,我的气还没消的时候,她又笑嘻嘻地走过来,对我说:“哥,别生气了,我们玩个游戏吧,我把你捆住,看你能不能跑?”说完,她又奸诈地笑了笑。我并没有看出其中的诡计,说:“好啊!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大的能耐!”

  五分钟后,我已经被她捆成了大粽子了,正当我要想办法逃生的时候,只见妹妹她拿起笤帚,向我的屁股打去,一边打一边还嚷嚷着:“我打死你,什么都能忘,你这吃干饭的!”由于我被捆的很紧,一时半会还弄不开,只好被她打个痛快!

  大约打了十分钟,她把我放开了,但我的屁股却痛的像火烧的一样……

  教师评语:小作者形象地描写了他经历的一次戏弄。通过对调皮的妹妹的动作、语言等细节的刻画,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更增添了一份顽皮与不屑,对于推进事件的发展,也起着促进的作用。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600字 篇5

  我的家乡是个鱼米之乡,特有的特产数不胜数,例如:八蒸糕,粉蒸肉,芡实糕……每逢过节也是有许多特色的东西。记得过端午节外婆会合邻居婆婆一起包粽子。大家必会想,端午节吃粽子很平常,并没有什么特色啊!嘿嘿,你想错咯,我外婆包的可不是普通的粽子,而是家乡的特产一口粽,也是我最喜爱的一样!

  一口粽,顾名思义便是一口就能吃完的粽子。别看它这么一点点,好处还是挺多的,同样的料比做大的粽子多得多。这么小巧玲珑就特别讨小孩子喜欢。我九岁的妹妹对它可是“情有独钟”,每当外婆包好粽子忘家里送,吃的最多的一定是妹妹了,也不知道她是因为觉得这一口粽有趣,还是真的觉得好吃,总之就是特别地喜欢。当然,这么好的东西,我是一定要和妹妹“抢”的,等到那时候妈妈就会又从厨房中拿出一袋一口粽,乐呵呵地说:“好了,好了,别抢了,外婆就知道你们会不够吃,就多准备了一袋!”哈哈,我们会欢呼不已。不知是外婆心灵手巧还是家乡物产丰富,一口粽的馅总是多种多样。一袋粽子中,绑红绳的是豆沙馅的,绑黄绳的是香芋馅的,帮黑绳的是肉馅的……应该还有很多,但一时也说不上来。

  听妈妈说,我三四岁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吃这个一口粽,那时我要吃两口才吃得完,从小就接触它的我,对一口粽似乎有一种“不可分割”的情感。现在当地的镇上也有卖,一般是卖给旅客的,当然一口粽都是本地人亲手包制的,还给外观上添了点新花样,就更惹人喜爱了!

  家乡美食——一口粽,我的最爱!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600字 篇6

  好香呀!

  早晨起来,一股特有的粽子香味飘溢在空中,渐渐在空中慢慢四溢开来,满屋子都是粽子的味道!

  原来是昨天妈妈连夜包的粽子!让我们一家提前感受端午的味道了!

  回想昨天,妈妈拿了五种颜色的丝线,分别是红、黄、绿、蓝、白。她先把这五种线捋好平放在桌子上,然后再搓成小绳,还巧妙的打了一个结。四根五丝绳做好了。妈妈告诉我这叫长命缕,她又小心翼翼的分别给我戴在手腕和脚脖上。还特意嘱咐我说:要爱惜,等戴上后下第一场雨的时候,摘下来扔进雨水里。这样长命缕就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通过端午习俗的小事,我体会到了妈妈的良苦用心。

  接下来要包粽子了,我见妈妈拿了竹叶,包上糯米,中间还放上两颗大枣。然后又熟练地折叠竹叶包裹糯米。还用五丝线捆扎起来,妈妈一连包了十几个。

  妈妈又把包好的粽子放到了锅里,后来我就睡了。

  今天早上,蒸上了十五分钟。我刚一睡醒,就闻到了阵阵香味扑鼻而来。我一跃而起,围着盘子闻了又闻,着急的等待着粽子降温。过了一会儿,终于可以下口吃了。我剥开竹叶,白里透红的馅儿玲珑剔透,我咬了一口,粘甜滑爽,好吃极了!我们一家人边吃边笑,因为我们都看到了彼此嘴上的白胡子。

  粽子吃完了,爸爸说:端午节是有说道的,就这个名称就五花八门,夏节、玉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蜡、诗人节等等。

  妈妈说:除了吃粽子,戴长命缕之外,还有插艾草、撒白糖、赛龙舟等习俗。

  我想,这个传统节日还有不少的学问哩!这个端午节不仅仅吃到了粽子,还增长了不少见识。

  其实,更重要的是,粽子中我闻到了妈妈的味道!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600字 篇7

  夏天最期待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看着那三角形的粽子,就直馋人;闻着艾叶淡淡的香味,也沁人心脾。划龙舟,赶鸭子,都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娱乐。雄黄酒的传奇故事,熏苍术的祝福,都透露着节日的喜庆。

  端午节吃粽子是从古传承至今的一个重要习俗。粽子的传统型转一般都是三角形的,人们会更据棕馅为粽子命名,全是糯米的叫糯米粽;糯米里掺和小豆的叫豆棕;掺枣子的`叫枣粽。剥开那层墨绿的衣裳,露出米肉,这香味,早已将我的馋虫勾起来了。美味的粽子这就是端午节的味道。

  端午节门上挂艾叶、蒿草、白芷等植物,也是端午节的一个习俗。先煮两个鸡蛋,煮好以后,从中间剥开蛋白,取出蛋黄,在原本淡黄的位置放入用艾叶或蒿草包住一件银饰品,合上鸡蛋,用布包住,塞到嘴里,可以治咳嗽。艾叶的清香是端午节的味道。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来纪念屈原,借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遗体。龙舟对屈原的纪念,这也是端午节的味道。

  传说屈原投江后,屈原家乡的人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投入江中。一位老医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可以药晕蛟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把蛟龙拖上岸,抽其筋,剥其皮,又把龙筋缠在孩子的手腕和脖子上,在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熏苍术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活动之一,就是民间传统用苍术消毒空气;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会散发出清香,还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雄黄的传奇,熏苍术的祝福,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千年的传统延续至今,每一样习俗都被传承,端午节的味道也被记忆。甜糯的粽子,奋勇激进的赛龙舟,清香的艾叶,传奇的雄黄,神奇的熏苍术……这都是我记忆中端午节的味道!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600字 篇8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端午节,一个大家再熟悉不过的节日了。每当粽子的清香在家里弥漫时,我就知道端午节要到了。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投汩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

  过端午,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线是必不可少的,只记得端午节那天早上醒来,手脚与脖子上便被妈妈系上了五彩线。

  端午节,经常与家人来到江边洗脸,说是为了消灾祛病,站在江边,仿佛看到几千年前屈原为国捐躯的悲壮画面,一股敬佩感油然而生。我经常在返回的途中摘几片艾叶,插在家里的门窗上,艾叶如一个个绿色的精灵般,浑身散发着清香,使人心旷神怡。

  回到家后便要煮粽子,我是特别喜欢吃粽子的,用翠绿的粽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艳的红枣。煮熟后,慢慢地剥开粽叶,一股清香夹杂着红枣的香甜扑面而来,只见洁白的糯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的宝石,令人垂涎三尺。

  家里煮粽子时还要煮些鸡蛋鸭蛋,据说吃五月粽子锅里的煮鸡蛋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鸡蛋鸭蛋放在正午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可我并不喜欢吃鸡蛋,拿了鸡蛋无非是与家人一起顶鸡蛋,可至于端午节为什么顶鸡蛋,我并不清楚,只知道顶鸡蛋这一活动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快乐与小小的成就感。每当早饭完毕,桌上总会剩下顶碎的大大小小许多鸡蛋没有人吃,最后只好扔掉。

  在家乡,我并没有看到几次赛龙舟,可也能从“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破突出人齐?,跃浪争先鸟退飞。”中读出它的气势宏伟,想象到那壮观的场面。

  “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端午时节,我们带香囊,吃粽子,插艾蒿,欢乐的节日气氛充满在大街小巷之间,愿这祥和的端午节气氛在祖国的每一个角落里洋溢,同时也祝愿祖国的明天越来越美好!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600字锦集八篇】相关文章:

1.端午节的味道作文300字锦集7篇

2.端午节的味道作文300字锦集6篇

3.端午节的味道作文600字锦集五篇

4.【推荐】端午节的味道作文锦集九篇

5.【推荐】端午节的味道作文锦集7篇

6.实用的端午节的味道作文锦集7篇

7.【精华】端午节的味道作文锦集十篇

8.有关端午节的味道作文锦集七篇

9.关于端午节的味道作文锦集十篇

端午节由来作文400字 端午节的传说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