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事作文

2021-12-03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事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节的事作文 篇1

  每当五月端午来临时,阵阵粽香总让我想起那一幕感动的情景……

  两年前的端午节那天,夕阳已经完全下山了,我和妈妈还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大街两旁飘来一阵阵粽子的香气,我的肚子早已经饿得咕咕叫了,我是多么想吃到喷香的粽子啊!我甚至幻想此时天上能突然下起粽子雨,那样我就可以饱餐一顿了。于是我向妈妈央求:“妈妈,我要吃粽子!我要吃粽子!”听到我的央求,妈妈立刻说:“好的,可是现在我身上并没有钱。这样吧,我们先把书包放到家里,拿了钱再去买粽子吧。”听了妈妈的话,我不吭声了。尽管嘴里不叫喊了,但是想吃粽子的心情依然十分强烈,有增无减。可是,身边没有带钱,又能怎样呢?我只能等着……

  一到家门口,我们居然发现门外多放了一双鞋子,瞧那鞋子沾满了泥巴,会是谁的呢?妈妈掏出钥匙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奶奶来到我家里了!最让我喜出望外的是我的鼻子闻到一股清新浓郁的粽香,还没来得及和奶奶打招呼,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跑到厨房,从一大堆散发着热气的粽子中拿起一个,解开箬叶,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好像一个干渴的人突然发现一大眼清泉一般……。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奶奶笑呵呵地说:“吃慢点!小心噎着!我就知道你们工作忙,来不及包粽子,所以一大早就起来包好粽子,烧熟了给你们送过来。”

  我一边吃着粽子,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吃!真好吃!真香!”

  我一口气连吃了三个粽子,还觉得意犹未尽。吃着这及时而来的粽子,在看看奶奶那满头的白发,布满皱纹的脸,我突然觉得自己很感动。奶奶已经年过古稀,不仅为我们包好粽子,还专程送过来,真不容易啊!吃着粽子,我仿佛看见奶奶一手拿着箬叶,一手捏着粽子正小心地包着……

  端午节的粽子真香!我永远忘不了那天的粽子,因为它不仅味美,还包含着浓浓的亲情!

端午节的事作文 篇2

  日子在不经意间流淌,恍然间不觉又是一年端午至。猜度思忖间,那是谁的足迹在五月又一次轻轻地踏过了我们的心田,弥漫了这满地的情思?生命是一场懂得,那这满地的情思,又是谁用这温柔的手掌静静地呵护了我们的岁月,煨暖了这五月的端午?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那在这草长莺飞的季节里,我们这颗婉约而柔软的心房又会被谁的情思再一次的所牵绊?往昔的似水年华,残留在脑海里的点点滴滴,儿时散落的记忆,那此刻又是否会在这五月艾风静静流淌的岁月里,暖暖的又一次找回那些仿佛就在昨天的这一幕幕不曾也不愿抹掉的温度呢?

  轻拈光阴,时光流转,记忆在岁月的渡口沉淀,时间在指缝中悄悄地离去。但有些事情有些记忆,虽然已过去了多年,但每每想起却总是让人温暖不已。记得,人们常说: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人很多事,但每年的端午节却总是伴随着我们那些流年往事而渐渐地沁入心扉,在记忆的阡陌红尘中温温的稍稍的停留。故每忆起家乡的端午节,心中难免有丝丝暖暖的感动。故乡的端午节,她浸透着一种浓浓的亲情。

  众所周知,端午节是我们国家的悠久传统,美好风俗。渐而人们在每年的端午节中,也总是用这最虔诚最质朴的心儿寄寓了一些美好的期望,让我们尘世这习惯了“镶”着面具的灵魂得以暂时的回归。那么,所以端午节这一天,不光是我们对节日的期待,对美好新生活的祈愿,同时也更是我们对无微不至照顾着我们的亲人的一种感念。那既然这样,不如就让我们借着儿时星星点点端午的记忆,乘着节日这浓浓的艾风,让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慢慢的渐渐地溢满我们的脑海,让我们在蕴含的真情中“心中有爱,爱中有心”,一点一滴的学会“用心读爱,用爱读心”。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话说的一点也不假。那在五月这个传统的节日里,你又会想起谁呢?但我想到的却首先是我的母亲,一个“性情温顺随和,说话和蔼可亲”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妇女,但恰也正是因为她,让这一个个端午情暖了岁月,也情暖了端午。

端午节的事作文 篇3

  端午节到了,举国欢庆,家家都要吃上美味的粽子。

  包粽子是妈妈的拿手好戏,首先她把粽叶放到热水里浸泡,再准备好糯米、红豆、枣和肉,把瘦肉切成小块用酱油等作料拌好和米等放到用几张粽叶卷成的“小斗”里,再用一张粽叶包一下,用线 扎好,这样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转瞬间,妈妈手脚很麻利,三下五除二就把一篮子粽子弄好了。

  然后,再把它们放到锅里煮熟。这时,我就专门盯着锅,没多长时间,从锅里飘出一阵阵清香, 这股袅袅升起的热气浓香扑鼻,把我馋得口水直流三尺,不住咽唾沫。急不可待揭开锅,拿出一个恨不得一口吞下,可又烫又馋,不住用嘴吹气,用手扇,那馋样把全家都逗乐了。

  妈妈说:“不要急,还有各式各样,各种口味的粽子等你,形状有枕头状的,圆桶形,煮熟了,放那,随时吃,既方便又美味。

  端午包粽子是特有的习俗。

端午节的事作文 篇4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瞬间又到。想想出来十多年了,还是比较怀念在老家的端午节,甜蜜而又温馨。在老家过端午节最好的记忆,就是看到笑弯了腰的麦秆——-麦子熟了,端午节也就来了。

  端午节在老家里是最繁忙的节日了。翻滚的金色麦浪,来来往往的人们,戴着一顶顶黄色的草帽,迎着炎炎烈日穿梭于田埂之间,他们边劳动边欣赏着这大自然的美景。有的深一脚浅一脚的紧紧跟随收割机后面,有的在田间地头等着满仓而归的收割机,满脸的灰尘和汗水也掩盖不住农人欢欣鼓舞的赤铜色脸。远观气势磅礴,似千军万马,成为老家乡村一道亮丽、灿烂的风景线。

  端午节当天,天刚蒙蒙亮大人就要到沟头河边,用镰刀去采割带有露水的七种不同的枝条,比如艾草、柳条、榆树条等等,放在家里晾干,说如果有摔伤可以烧水疗伤。每家每户在自己家的房门顶插满艾草,端午节前几天大人就给自己的孩子准备五彩线,端午节当天天不亮前就要给睡梦中的孩子系在脖子、手脖、脚脖上,这一切就是为了庇护一家老小的平安——避邪。

  现在居住在城市,超市琳琅满目的粽子,有水晶粽、桂圆粽、咸肉粽、火腿粽等等,虽然多种多样,但是最怀念的还是老家的粽子。东邻西舍的,你家包好送给我,我家做好送给你,花样繁多,虽说就是来来往往的几个粽子,却更能浸透出浓浓的乡情与亲情。我觉得最好吃的应该是用新下来的小麦,用大的石臼捣去皮,在锅里加点碱,放上几片芦苇叶煮出来的麦子粥,入口品尝,更能用舌头“捕捉”到粽子的味道,那种香味常在唇齿间萦绕。

  回忆起老家的端午节,心里别有一番滋味。乡村的空气里,飘散着粽的香甜,让人充满了希望,忘却烦恼,这是城市无法感受到的。

  记得小时候听老师讲,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江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有关端午节的传说多种多样,赋予端午的释义也越来越多,无论什么样的传说,都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作为端午节的代表——粽子,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亘古弥香的美食之一。又是一年端午节,我们将绵延千古的爱国情怀。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

端午节的事作文 篇5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在那天,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气氛里。

  这不,今年的端午节又到了,在这一天,学生们放假,大人们也不用上班,全都在家休息,可以说端午节是让所有人都开心的日子。街上处处飘着鸡鱼的香味,让孩子们大饱口福。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吃粽子,听说这其中有一个故事: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位著名的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当初因为国破家亡,悲愤不已,抱石怒投汨罗江里。人们知道了,怕江里的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便包了许多美味的粽子扔进了江里,希望这样鱼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正好那天是五月初五,善良的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把这天定为端午节,以示悼念。

  在端午节除了吃粽子的习俗以外,家家还都在自己家的窗户上挂五颜六色的葫芦,那个喜庆,听奶奶说,在端午节这挂葫芦不仅喜气,而且,还消灾解毒,让人们平平安安的生活。还有些大人会给自己的孩子买一个葫芦,挂在孩子的脖子上。

  朋友们,你们喜欢过端午节吗?我们欢迎你们来到我的家乡音德尔镇来过端午节,你们一定会大饱口福,眼福的!

  指导老师评语:

  真是一个有意义的节日!那五彩的葫芦真吸引人,那屈原的故事更是感人。(费艳春)

端午节的事作文 篇6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处处充满了民族、民俗的文化,在此,我们借助这个契机进行家园共育。

  端午节这个民俗的节日中蕴含了很多的教育价值,在这个隆重的节日到来之际,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邀请家长参与课程,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包粽子》,让孩子们更好的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在此之前,我们邀请了会包粽子的家长,主要以奶奶爷爷为主,积极地参与了进来,同时,在活动当天我们准备了充足的'包粽子的材料,如:粽叶、糯米、蜜枣、花生等等,活动在小朋友的期待中拉开了序幕,大家围坐一起,爷爷奶奶们首先和小朋友们分享了端午节的各种习俗,小朋友先说,爷爷奶奶来补充,如:赛龙舟、食棕、带香囊、端午插艾等等,接着爷爷奶奶很细致很认真的给小朋友们讲解并实践了包粽子的方法,从小朋友的表情中看到了满脸的崇拜,眼神中透出了迫不及待,终于轮到小朋友开始,一个个小家伙带着大胆尝试不服输的精神,小手不断摆弄着,一次不成功再来,有的小朋友直接走到奶奶的身旁举起自己的小粽子说:“奶奶这样对不对,奶奶再怎么做?”当奶奶对着这群可爱的孩子们竖起大拇哥时,孩子和家长的脸上都露出了快乐的笑容,同时这里面还有幸福的音符,整个活动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进行着,开心、有序。大家齐动手,满满一桶粽子完成了,看到自己亲手所做的成果,无比的开心。

  在这个活动中,不仅有家长对端午节的讲述,还通过视频的方式向大家呈现了端午的由来及习俗,让孩子在看、听中更加深入的了解了端午节。

  活动到此并没有结束,下午我们活动继续进行——《品粽》,吃着自己所包的粽子,流露出了浓浓的香味,不仅包的过程开心,吃的过程更是温馨。

  通过这次家长参与让孩子们收获颇多,不仅知道了包粽子的方法,增加了对民俗的了解,同时,亲身体验了生活,总之,本次活动快乐多多,幸福多多,温暖多多,期待下一次家长的参与,我们会继续努力,做到更好。

端午节的事作文 篇7

  端午节的起源是什么?我好奇地问妈咪,妈咪笑了笑说,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为什么要纪念屈原?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于是,我查阅资料,原来,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抱石投汨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在我的家乡,端午节这几天,家家包粽子,响鞭炮,插艾叶。这不,一大早,妈咪就煮好了粽子,好香啊。一层一层剥开,香气越来越浓郁,食材好多呀,有香滑的糯米,五香花生,多味红豆,蛋黄瘦肉。咬上一口,沁人肺腑,再咬一口,绵润悠长。香香的粽子,黏黏的亲情;香香的粽子,悠悠的乡情古韵。

  中午时分,我们又去逛超市,人好多啊,川流不息,熙熙攘攘,真是过节啊!买粽子的,买鱼的,卖鸡鸭的。

  今天是端午,好快乐!获得了知识,享受了美食!你呢?

端午节的事作文 篇8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我们都很开心。屈原投江的故事,流传至今,大家都还是能耳熟能详。而我也因为内心有期待,迫不及待的迎接端午节的到来。

  屈原投江的故事,据说是因为古时候有一个皇帝非常喜欢屈原,而其中有一个大臣忌妒他,那一个大臣就向皇帝一直说屈原的坏话,让皇帝把屈原开除,屈原因此过度伤心,农历五月五日中午在汨罗江投江自杀。屈原投江的故事从古自今流传着,也有悠久的历史了,这个故事在我心中,也一直给我深刻的印象。

  在端午节的前一天,也就是农历五月四日,我和妈妈一边包粽子,一边谈天,包着包着,也到晚上了。亲戚朋友全都我家,大家都玩得不亦乐乎,享受着天伦之乐。玩累了,大家就决定留下来住一晚。第二天,也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一早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今天的行程,经过一番讨论之后,终于有个结论了,中午先去看龙舟比赛、下午去溪边玩水、晚上再去吃当地小吃。爸爸说:“既然已经决定好了,那就二话不说,快走吧!”,就这样,开始了一天的行程。早上我们开了一小时的车,到的时候刚好中午十二点,我们就坐在湖边看龙舟比赛,我听到画龙舟的人喊着“加油!”“加油!”非常卖力。我要感谢画龙舟的人给我们看这么精彩、好看的龙舟比赛。接下来该去一探究竟溪边的景物到底长的怎么样子?到了溪边,果然是景观优美、碧水萦回。这里让我们身心放松,可以好好的休息。而我和表姐用石头打起“水漂儿”,有趣极了!玩着玩着,到晚上了。我们一起到夜市吃小吃,我的肚子一直“咕噜”“咕噜”的叫着。当一桌丰盛好吃的菜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迫不及待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大家也都津津有味的吃着、吃完以后,我们一起逛夜市、买东西,最后一起拍照,为今天,今年的端午节留下一个美好的句点。

  这次的端午节让我非常开心,希望下次也能像这次端午节一样快乐。

  

【关于端午节的事作文汇编8篇】相关文章:

1.关于端午节的事作文汇编6篇

2.关于端午节的事作文汇编7篇

3.【实用】端午节的事作文汇编6篇

4.精选端午节的事作文汇编5篇

5.【精选】端午节的事作文汇编7篇

6.【精品】端午节的事作文汇编九篇

7.【推荐】端午节的事作文汇编10篇

8.有关端午节的事作文汇编九篇

9.精选端午节的事作文汇编五篇

有趣端午节的作文300字 难忘端午节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