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2021-11-28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故事的作文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1

  今天是端午节,我和爸爸妈妈早早的起了床(其实我是想吃粽子),端午节的来历,可是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屈原被放逐后,走到江边,独自一人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脸色憔悴。一个渔夫看见就问他说:“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里”"

  屈原说:“全世混浊却只有我一人清白,大家都醉了却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夫说:“聪明贤哲的人,不被事物所拘束,而能顺随世俗的变化。全世上都混浊,为什么不顺着潮流推波助澜?众人都醉了,为什么不一同吃那酒糟喝那薄酒?为什么要保持高尚的节操志向,却使自己被放逐呢?”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用手弹去冠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抖掉衣服上的尘土。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入水中,葬身鱼腹,又怎能用高尚纯结的品德,去蒙受世上的尘垢呢?”于是写下了《怀沙》赋,便抱着石头,自己跳到汨罗江死了。

  后来,人们为了保护屈原不会被鱼虾们吃掉,就定了一个日子,一到这一天就纷纷把粽子投到河下;为了屈原不受龙神伤害,就纷纷在船上敲锣打鼓。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叫为‘端午节’,到这一天,人们就吃粽子、划龙舟来纪念屈原。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2

  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发现色彩鲜艳的荷包已经上市了,这时我才意识到端午节马上进要来临。关于端午节,我国有许多凄美的故事,其中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的故事最让我难忘。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因为他才华出众,受到了楚怀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就在楚怀王及继位的顷襄王面前,陷害屈原。楚王继而逐渐疏远屈原,也不采纳他的谏言,最后甚至将屈原放逐。屈原满怀悲愤,流落江湖,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死后几十年,楚国终因谗臣误国为秦所灭。

  但是屈原这位忠君爱国的悲剧英雄还活在人们的心中。据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的百姓很悲伤,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撑起船只,齐心协力划船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这一举动逐渐演变成现在的赛龙舟活动。有位渔夫还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的往江里面丢,为了让鱼虾吃粽子和鸡蛋,而不去咬屈远的尸身。一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了蛟龙,使它不能伤害屈大夫。

  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这些小孩子。这些风俗逐渐的流传了下来,因此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要吃粽子,佩戴荷包,喝雄黄酒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我也要赶紧去买几个粽子到灵台的大溪河畔祭奠屈原,伙伴们,让我们努力学习,更多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3

  作为中国古老文化节日之一,端午节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说到端午节,也就想到了屈原,据说,屈原是在农历五月初五受冤,抱着石头投进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老百姓为了不让屈原被鱼儿吃掉,家家做粽子,把粽子投进罗江中。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它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我们成都,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据说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粽、火腿粽、赤豆粽……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

  包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煮熟。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节目之一。外婆总会买了好多的粽叶,用水少泡着,洗干净码好。粽子的馅儿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五花肉等,煮熟。然后在外婆的一番灵巧忙碌之后,我们小孩便馋猫般围着蒸笼转,等待粽子出笼的时刻的到来……

  据说,端午节还有赛龙舟的风俗,虽然在我们龙泉没有,但是在乐山每年的端午节都要举行赛龙舟比赛。之间江面上各式各样的彩龙在江面游弋,他们齐头并进,欲争群龙之首,健儿们在舟上奋力划桨,真是热闹非凡、喜气洋洋。

  端午节——这是一个趣味十足、让人喜庆的日子,更是一个记载着中国悠久历史与文化,值得我们牢记的节日。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4

  端午节到了,又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了。

  在那一天,我回到了奶奶家。奶奶前几天就告诉我包上了粽子,我心想,回到家看看粽子是咋包的,还要和奶奶学包粽子呢。

  到了中午,奶奶说:“咱们出去包粽子吧。”我说:“好!好!”说完,我和奶奶就出去包粽子了。刚开始包的时候,我总是包不好,有个粽子包了好几次还是包不好,我说:“太难了!太难了!我怎么也包不好,奶奶快来帮帮我吧。”奶奶说:“好,我教教你,可是你要认真看。”我说: “好,这次我可要认真学。”不一会儿的功夫,我包了好几个,看着越来越包的漂亮了,奶奶看了看说:“包的真不错,真棒!”

  粽子包完了,奶奶放蒸笼里,又把它们一个个蒸熟。一拿开盖子就能闻见一股香味来,奶奶拿了一个给我吃,放到嘴里又香又甜,真是好吃极了。奶奶说:“回去的时侯多带点。”我说:“太好了!太好了!”今天可真昙太高兴了,希望每天都能吃粽子呢。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5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了,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今天就让我来给大家讲一个动听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雨季到来之前,所有的草都是棕色的,又干又涩,根本嚼不动,所有动物都又热,又饿,又渴,只有坏脾气的鳄鱼除外。在干干的河边,鳄鱼整天躺在一棵孤零零的芒果树的树荫里,吃着多汁甜美的芒果,“嚓、嚓、嚓”,亮出尖利的大牙齿,所有的动物见此情景,都只能对芒果视而不见,乖乖地溜走了……

  这年农历五月初五,动物们实在热得受不了了,于是猴子带着大家想到了一个办法,他们七手八脚,用糯米做了一个米团,然后把米团塞到芦苇叶里,再用绳子系起来,然后就丢去,给贪吃的鳄鱼吃。鳄鱼见了喜笑颜开,立刻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突然,鳄鱼的牙齿动不了了。这时鳄鱼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

  以后,人们每年这天都会吃粽子,来纪念动物们的聪明。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6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中午刚吃完饭,我就在妈妈的指导下开始包粽子。

  妈妈一边准备等会儿要用的一边对我说:“宝贝,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我点点头说:“恩,我还知道屈原,知道他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呢!”“然后呢?”妈妈笑眯眯地问我。我不好意思的摇摇头。便听妈妈讲起来:当年,屈原提出联齐抗秦,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等地。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悲愤地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哦,原来端午节还隐含有这样一个凄美的故事啊”!我不禁惊叹道。

  妈妈的食材准备好了,我们也开始包粽子了。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妈妈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可当我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调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排着队地跳出来。妈妈见了,连忙替我“解了围”——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哈哈,经过重重困难,总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这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小KS,终于到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突发奇想。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然后自作主张地用棕绳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还觉得妈妈包的老土,不怎么好看。哈哈~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那短的一部分,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晶莹剔透的糯米们好像掉了线的珠子似得,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我只得按妈妈那“老土”的方法重新又做了一遍。妈妈说,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三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

  恩,我们大功告成,现在该煮了。妈妈告诉我,煮,也是有学问的。要先用大火,等到高压锅发出“磁磁”响声时,然后关成小火再煮,过一个小时妈妈就把火关了。我迫不及待的看着秒针一圈一圈的转着。三、二、一,高压锅里果然散发出了诱人的香味。粽子熟了,妈妈说,要等高压锅的气漏完了才能拿出来。又过了十分钟,香喷喷的粽子总算出笼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吃起来感觉就是不一样。“妈妈,明年我们还要自己包粽子,”我说道:“因为只有自己努力取得成果才是最开心的。”

  啊!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吃到了自己包的粽子。朋友们,你们还知道端午节的故事吗,那么也给我讲讲吧!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7

  唐人词曰:“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在临近仲夏时分,白天越来越长的时候,端午大约就要到了。

  端午节到了,我吃着从超市买来的各种馅的粽子,没有所谓的氤氲,也没有满口的清香,也没有过节的味道。这是我想起了奶奶的粽子,还记得那年端午节……

  农村保留着古老的习俗,端午节吃的粽子都是自己做的,当然我的奶奶也不例外。那年,端午节前一天,奶奶就开始摘竹叶,洗净晾干,在厨房里忙活,而我则是一边写作业一边看。

  奶奶面前,大盆小碗,草绳,竹叶摆了一溜。奶奶把原料都放在盆里拌匀,之后她把一片竹叶放在一只手里卷成漏斗状,接着舀入糯米和配料,再用筷子捣几下,使其结实,奶奶从始至终眼睛都没有离开过粽子,之后又在外面加了一片竹叶,另一只手拿着草绳,一叠,一折,一捂,一绕,一系,不一会儿,一个粽子就出现在了奶奶手里,这是她看向我笑了笑,并对我说:“这第一个粽子是你的。”之后奶奶又聚精会神的包粽子,一个又一个,她不时的擦擦头上的汗,之后又七手八脚的包了起来,忙的不亦乐乎,不久,盆里就躺满了粽子,让人越看越喜爱。

  接下来就是蒸煮了。粽子要慢慢煮,需要耐得住性子,不是添加柴块,我迫不及待的坐在锅前,看着火焰忽明忽暗的舔着锅底,仿佛在跳着一曲欢快的舞蹈,映着我们的笑脸。有时拨火不小心,或会伸出长长的舌头,把我的头发烫成“卷”状。

  不久,就从锅里飘出了清香,氤氲弥漫整个屋子,恨不得马上就吃,但是还是不得不等到明天——端午节。、

  端午节到了,早早的起了床,睡眼朦胧的就到了厨房里,看见了早早就在厨房了的奶奶,看见我,立刻就拿一个热腾腾的粽子给我,看着奶奶深深的黑眼圈,顾不得烫,一口一口的吃着,品尝着过节的味道……

  现在,已经很久没有回老家了,和想念那个味道。老家虽然缺乏物质条件但是每个节日都过得快乐充实,而现在虽然什么都不缺,但是却没有节日的气氛,所以过节不一定要丰富奢侈,而在乎的是过节的心情。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8

  今天是端午节,在妈妈催促声中起了床。妈妈端上了一盘茶叶蛋作早餐。“为什么呀!”我问道,“今天早上怎么改吃鸡蛋了?”妈妈笑着说:“端午节吃鸡蛋可以祝福你逢凶化吉、平安无事啊!”“是嘛!”我赶紧拿起一个鸡蛋剥起来。“我小时候外婆还把鸡蛋染成红色,用自己变得网兜装着,挂在我胸口呢!”妈妈边说边回忆着。

  在去外婆家路上,我看见处处洋溢着端午节气氛。超市贴出了一张张关于端午节促销活动大海报。很快到了外婆家,走上楼梯,看到外婆家大门上悬挂着几簇绿色植物。只见这些植物有着细细茎杆,叶子长长。“这是什么呀?”我问来开门外婆。“这是艾叶和菖蒲。”外婆回答。“为什么要把它放在门口呢?”“这样可以防止蚊虫进到家里,还可以避邪呢!”

  一走进房间,厨房里飘出粽香令人馋涎欲滴!

  外公外婆正在熟练包着粽子,我也想来一试。便开始对外婆说:“让我包一个粽子吧!”外婆摆摆手不肯,我又说:“我要试试看嘛!”这时外公发话了:“要包可以,不过先得告诉我们,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哈哈!正中下怀!我滔滔不绝讲了起来:“这是为了纪念战国末期大诗人屈原。他是春秋时期楚怀王大臣。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始终不舍弃祖国,于五月五日,抱石跳进汨罗江自杀。屈原死后,百姓们哀痛异常,都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尸身。发展成划龙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外婆说:“够了够了,过来吧!”

  外婆教我包粽子了。先把粽叶卷成圆锥状;把卷好粽叶卡在左手虎口,舀一勺泡好糯米倒入粽叶卷中,舀一小匙拌好肉馅放在米上,再盖上一层米;将叶尾盖下来,叶尾捏笼,将多余叶尾上卷,接着用叶丝系牢。最后,剪掉多余叶尾。啊!我终于包出了一只粽子,虽然没有外婆那样好看,可我还是觉得很好。

  这个端午节过得真高兴!我既学会了包粽子,又尝到了美味,更关键是,小小粽子让我感觉到了祖国博大、深远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我更为自己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9

  为什么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要举行端午节?为什么端午节会有这么多习俗?比如:赛龙舟,端午食粽,挂艾草等等……其实,这背后还有一个故事呢!

  故事与楚国大夫屈原有关,当时各诸侯国联合攻打楚国,大败楚军。秦王继位后,很客气地给楚怀王写信,约他去武关,两国当面订立盟约。

  楚怀王接到信,思前想后,惴惴不安。大夫屈原认为,不应该去,楚国已被秦国欺负也不止一次了。这次,肯定同样不怀好意,去了,会中圈套;可楚怀王的小儿子子兰一个劲劝楚王去,楚王只好动身了。

  楚怀王来到武关后,果然不出屈原所料,楚怀王被秦王押到咸阳软禁起来,让楚国大臣拿土地赎人。大臣们拒绝割让土地,并将太子立为新国君,楚怀王受苦一年多,逃出来没多久,又被抓了。最后,连气带病死在了秦国。

  楚国人因为楚怀王受辱而死,心里十分不平,屈原更是愤怒,他劝楚顷襄王搜罗人才,远离小人,鼓励将士,操练兵士,为国家和楚怀王报仇雪耻。可没想到,屈原被小人子兰、靳尚等人陷害了,天天在楚顷襄王面前说屈原坏话。此后,屈原革了职,被逐放。

  屈原极其愤怒,他经常在汨罗江一带游走,唱着悲愤的歌。那附近的老百姓知道他是忠臣,很同情他。有一天,屈原在江边碰到了一个渔夫。渔夫对屈原说:“您不是楚国的大夫吗?怎么会弄到这等地步呢?”屈原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渔夫不以为然地说:“既然别人都是浑浊的,您何必自命清高,既然别人都喝醉了,您为何不同去喝那一碗浑酒?”屈原反驳道:“我听人说过,刚洗过澡的人总是喜欢掸掸衣服上的灰尘,我宁愿跳进江中,葬身鱼肚,也不能让自己干净的身子跳到污泥里去染一身脏。”说完,屈原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自杀了。乡亲们得知这个消息,纷纷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怎么也找不到。乡亲们很难过,面对江面想把竹筒里的米饭撒下去,以免江中的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此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当地的百姓都划着小船,用竹筒盛了米饭撒到水里去祭祀屈原。渐渐地,盛着米饭的筒子被改为粽子,划小船改成了塞龙舟,一直世代相传,就演变成今天的端午节。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10

  “天苍苍,野茫茫,不吃粽子是瞎忙;水弯弯,路长长,龙舟划起桨飘扬。祝你端午安康”一条信息跳了出来,吵醒了还在睡梦中的我。“谁呀,这么早”,睁开朦胧的睡眼,映入眼帘的是端午安康几个大字。“啊,今天是端午节”。睡意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穿好衣服,给五彩绳沾上露水系在手上。

  既然是端午,就一定少不了粽子。最初,屈原投江自尽,百姓为了不让让鱼龙虾蟹去咬的屈大夫的身体,将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现在我就要和爸爸一起包粽子。爸爸先把四、五片粽叶稍稍重叠平放在一起,然后再把它卷成圆锥状,再向里边放上准备好的糯米、大枣和花生米,再用余下的粽叶把口封住,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出来了。然后,还要用绳子把粽子紧紧地绑住。看着老爸包了一个又一个,也挺简单的。拿起一片粽叶,照葫芦画瓢地包起来。谁知道,看和做不是一回事。不是用力过猛粽叶碎了,就是包着包着糯米调皮的跑了出来。爸爸在一旁急的直说,终于包好了一个,还是用了好几片粽叶,五花大绑包好的,样子和老爸包的差远了。“算了,能吃就行了。”

  粽子下锅了,满屋子都弥漫着粽叶、糯米的清香,让我垂涎欲滴。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香气更加浓郁。要出锅了,掀开盖子,浓郁的糯米的香气扑面而来,勾起了我的食欲。我飞速地拿起一个粽子,用剪刀小心翼翼的剪断绳子,再剥开粽叶,看到的是是白色的糯米里包着一个小小的蜜枣,像是蜜枣穿着一件厚厚的棉袄。我慌忙咬了一口,甜甜的,香香的,滑溜溜的糯米和甜甜的蜜枣吃在嘴里,甜在心里,让我回味无穷。

  端午不止要吃粽子,还有更多的习俗。每年的端午都不同,但都一样有意义,去纪念伟人,感受端午文化,多好。今年的端午,我和老爸、老弟度过,学会包粽子,和家人一起品粽子,为记忆的相册再添上一页。

【【推荐】端午节故事的作文汇编10篇】相关文章:

1.【推荐】端午节故事的作文汇编7篇

2.【推荐】端午节故事的作文汇总六篇

3.【推荐】端午节故事的作文汇总8篇

4.【推荐】端午节故事的作文300字3篇

5.【推荐】端午节故事的作文锦集9篇

6.端午节故事的作文汇编七篇

7.精选端午节故事的作文汇编八篇

8.【精华】端午节故事的作文汇编五篇

9.【精品】端午节故事的作文汇编九篇

上一篇:端午节传统的作文300字 下一篇:端午节传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