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2021-11-27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故事的作文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1

  “嘿,谭馨懿,快点起床,快点!”在妈妈的催促下,我很不情愿地从床上坐了起来,满屋子都是雄黄酒的味道,窗外传来了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他们正在院子里嬉戏打闹。

  原来是端午节到了。

  意识到这点,我兴奋地翻身下床,发现外婆和妈妈已经在厨房里忙碌,灶上的锅欢快地冒着泡,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仿佛也在庆祝这美好的节日,外婆一转身发现了我,赶紧笑呵呵地把我拉到跟前,用粗造的手指蘸了雄黄酒,在我脑门上端端正正地写了一个“王”字,我“咯咯”地直笑,同时嘴里也被妈妈塞进了一个黏糊糊的东西。

  “啊,是蛋黄粽子!”我津津有味地嚼着,真香。“可是,为什么端午节总要吃粽子呢?”心中的大问号不听话地冒了出来。

  “传说当年屈原投汩罗江自尽后,爱戴他的百姓们怕江中的鱼儿吃掉他,就用糯米和其他的食物做成一个包子形,裹在清香的荷叶里,再用丝线缠好投入江中(现在俗名称粽子),以祈求屈原的完整形象。”背后传来舅舅解释的声音。

  “快来看,快来看,龙舟赛快要开始了!”弟弟在客厅里大声地吼着。我来不及怕烫抓起两个刚起锅的粽子冲到客厅扔在茶几上,电视里划龙舟的盛况让我激动不已,因为我们刚学过课文《乐山龙舟会》,这次转播的正是乐山龙舟赛况。

  江边已是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在摄像头的带领下,我看到了江岸挂满了五彩缤纷的彩带,彩带在空中欢快地飘荡,十几张长案上摆满了咸鸭蛋、粽子和各式各样不知名的、五颜六色的食物和水果,我能感觉到这些食物发出的香味,我和弟弟不约而同地相视大笑,赶紧用手擦拭嘴角边快流出的口水,抓起茶几上的粽子美美地吃起来。

  在主持人激动的解说声中,十只美丽的巨龙飞奔入我的眼帘,锣鼓声声,呐喊声声,每条巨龙上一二十个健硕的汉子挥臂如飞,“加油、加油”弟弟已是仍不住大声嘶喊,外婆和妈妈捂着耳朵也跑到客厅,“快,关点声音,耳朵要震破了。”弟弟抓住遥控板躲到沙发后,舅舅用手刚关小了声音,弟弟又按大了,外婆跑到沙发后抓弟弟,弟弟笑呵呵地躲闪着,一时间客厅也热闹了起来,我也兴奋地在沙发上上窜下跳,妈妈似怒非怒地看着我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又回厨房了。

  “三号赢了,三号赢了,耶!”弟弟抱着我使劲地又摇又吼,在这热烈的氛围中,我竟感动到热泪盈眶。

  “明年我带你们去看真正的龙舟赛。”舅舅激动地说。

  五月初五的天空,可能是一年中最灿烂的,人们以这样的方式慰籍爱国诗人屈原已是再好不过,我站起身走进书房,取出《屈原诗集选》默默地品读起来……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2

  端午节悄然走来,端午节早上,我们开始了包粽子,家中环绕着温馨的味道,我与端午节的故事在欢声笑语中拉开了帷幕。

  我自信满满的笑着拿起粽子叶,学着妈妈折成的样子,再放进一把糯米,封上口。眼见就要成功,可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突然粽子叶裂开了……糯米却逃脱了粽子叶的束缚,纷纷滑回盆里,我还没反应过来,粽子却已经只剩几粒糯米了,我只好重新包。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我对挑选粽子叶也上了心。妈妈的粽子叶里,有去年用过的,比较软和,也有今年新买的,很硬。我想:大概硬的比较容易裂开吧,于是就选用了去年的粽子叶。可是由于太软,已经没有了韧劲,轻轻一碰便裂开了口子,我又一次失败了。是我判断失误?我半信半疑的拿起了新粽子叶,可是因为太硬,使劲一折——断了。面对眼前的事实,我无语了。这时,沉默半天的妈妈笑了,妈妈一句话令我茅塞顿开:“傻孩子,你不会两样搭配着用吗?”我照妈妈的话去做,果然好了许多。

  可谁曾想,“刚出狼穴,又入虎口”,在加糯米的问题上,我又遇到了困难,粽子叶折成的筒下面有一个小洞,总是会漏出少许糯米。我正焦头烂额,忽然瞥见妈妈总是先用一小点糯米严严实实堵住那个口,再添糯米,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做,果然不再漏米了。

  虽然主要的问题都解决了,但是还有一些小问题,我慢慢克服,终于弄出了粽子形状的一个东西。接下来该捆绳了。我在捆的过程中,由于太用力,粽子叶又再次裂开了。我赶忙又贴了一张粽子叶,当“补丁”,然后重新捆上绳子。生怕它会漏米,于是给我的小粽子来了个“五花大绑”。

  粽子入锅了。怀着期待和忐忑的心情,过了一段时间,从厨房中是不时传来粽叶与糯米的香甜味,环绕在家中,有说不出的温馨感。说期待,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包粽子,说忐忑,就是害怕我的小粽子在几个小时的过程中熬不住,变成一锅粥。

  在焦急的等待中,我似乎度“秒”如年的感觉等待着粽子的出锅,迫不及待的我直勾勾的盯着锅,白色的热气一直在锅盖上方窜起。突然一个声音传来:“好啦,可以出锅啦。”我便兴奋的站起来,打开锅盖,一团白色的热气涌出。香气扑鼻而来,我要开始享受这顿美餐……

  这就是我与端午节的故事,平凡而又美好,简单却又幸福。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3

  那是初夏,家乡的小河边,芦苇已长出长剑一般的叶子,满眼的绿啊!闻着苇叶清香,我和小伙伴欢呼雀跃:端午节就快到啦!我们可以吃粽子啦!

  端午节那几天,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征得长辈同意后,我们便三五成群,一个个手挽着竹篮去采摘叶。“苇叶何田田”,我们总会满载而归!

  傍晚时分,大人们会将我们采摘来的`粽叶洗好,一片一片晾在庭院里。大人们又是浸泡糯米,又是清洗稻梗,又是剁肉拌馅,忙得不亦乐乎!

  我最爱吃奶奶包的粽子了!奶奶总是一大早就起来忙活。奶奶总是不紧不慢地挑选两片合适的粽叶,把粽叶挽成一个漏斗型,底部非常的密实,然后放入一点点糯米,再放入馅料,最后再放入糯米,用糯米将馅料完全盖住,同时还要注意不能放地太多,需要和粽边持平,最后再用粽叶包裹住,自上而下,又由下往上,左右相绕。我至今搞不懂,奶奶是用了什么魔法,将几片粽叶和一些糯米,变成了一个个梭角分明、小巧精致的四角粽子的。

  小的时候,我就纳闷,为什么我们要在端午节吃粽子,为什么用粽叶包些糯米就成了粽子。于是奶奶边包粽子,边和我讲了屈原的故事。

  从奶奶的讲述中,我知道了,原来屈原是位爱国诗人,在五月初五,因为亡国之恨而投江自尽。百姓为了纪念他,将祭祀用的食物投入江中,为了不让鱼儿吃掉,就采江边的苇叶来包裹,久而久之,就有了粽子。

  后来,我读到了屈原的诗,加深了对屈原的了解。每次包粽子,我会忍不住感慨,也常常想,我何时学会包粽子,亲手将粽子抛入江中,纪念一下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奶奶很赞同我的想法,也常常和我念叨,一个人即使离家再远,也不能忘记自己的家乡,也不能忘记家乡的风俗文化啊!

  这样忙个一上午,奶奶就包满了整整两大竹篮的粽子。这时候,爷爷就会升起灶火,将粽子放入铁锅,倒上一大锅子的水,开始煮起了粽子。

  炊烟袅袅升起,粽子的清香飘散开来,飘进了那片芦苇地,在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慢慢弥漫开来……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4

  今天是端午节,在妈妈催促声中起了床。妈妈端上了一盘茶叶蛋作早餐。“为什么呀!”我问道,“今天早上怎么改吃鸡蛋了?”妈妈笑着说:“端午节吃鸡蛋可以祝福你逢凶化吉、平安无事啊!”“是嘛!”我赶紧拿起一个鸡蛋剥起来。“我小时候外婆还把鸡蛋染成红色,用自己变得网兜装着,挂在我胸口呢!”妈妈边说边回忆着。

  在去外婆家路上,我看见处处洋溢着端午节气氛。超市贴出了一张张关于端午节促销活动大海报。很快到了外婆家,走上楼梯,看到外婆家大门上悬挂着几簇绿色植物。只见这些植物有着细细茎杆,叶子长长。“这是什么呀?”我问来开门外婆。“这是艾叶和菖蒲。”外婆回答。“为什么要把它放在门口呢?”“这样可以防止蚊虫进到家里,还可以避邪呢!”

  一走进房间,厨房里飘出粽香令人馋涎欲滴!

  外公外婆正在熟练包着粽子,我也想来一试。便开始对外婆说:“让我包一个粽子吧!”外婆摆摆手不肯,我又说:“我要试试看嘛!”这时外公发话了:“要包可以,不过先得告诉我们,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哈哈!正中下怀!我滔滔不绝讲了起来:“这是为了纪念战国末期大诗人屈原。他是春秋时期楚怀王大臣。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始终不舍弃祖国,于五月五日,抱石跳进汨罗江自杀。屈原死后,百姓们哀痛异常,都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尸身。发展成划龙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外婆说:“够了够了,过来吧!”

  外婆教我包粽子了。先把粽叶卷成圆锥状;把卷好粽叶卡在左手虎口,舀一勺泡好糯米倒入粽叶卷中,舀一小匙拌好肉馅放在米上,再盖上一层米;将叶尾盖下来,叶尾捏笼,将多余叶尾上卷,接着用叶丝系牢。最后,剪掉多余叶尾。啊!我终于包出了一只粽子,虽然没有外婆那样好看,可我还是觉得很好。

  这个端午节过得真高兴!我既学会了包粽子,又尝到了美味,更关键是,小小粽子让我感觉到了祖国博大、深远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我更为自己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5

  作为中国古老文化节日之一,端午节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说到端午节,也就想到了屈原,据说,屈原是在农历五月初五受冤,抱着石头投进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老百姓为了不让屈原被鱼儿吃掉,家家做粽子,把粽子投进罗江中。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它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我们成都,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据说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粽、火腿粽、赤豆粽……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

  包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煮熟。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节目之一。外婆总会买了好多的粽叶,用水少泡着,洗干净码好。粽子的馅儿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五花肉等,煮熟。然后在外婆的一番灵巧忙碌之后,我们小孩便馋猫般围着蒸笼转,等待粽子出笼的时刻的到来……

  据说,端午节还有赛龙舟的风俗,虽然在我们龙泉没有,但是在乐山每年的端午节都要举行赛龙舟比赛。之间江面上各式各样的彩龙在江面游弋,他们齐头并进,欲争群龙之首,健儿们在舟上奋力划桨,真是热闹非凡、喜气洋洋。

  端午节——这是一个趣味十足、让人喜庆的日子,更是一个记载着中国悠久历史与文化,值得我们牢记的节日。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6

  端午节是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节日,时间是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在端午节这一天大家吃粽子赛龙舟,在门上插上艾草和菖蒲叶子还要喝雄黄酒。关于端午节有很多的民间故事和传说,最广为流传的一种就是说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

  传说称当年屈原担心国家的兴亡却又满腔热血无处洒,政治抱负得不到认可,满身的才华和能力没有用武之地,于是郁郁寡欢。在有一天屈原披散着头发来到汨罗江畔吟诗,在留下了一片千古绝唱离骚在江边后便绑着石头在身上沉江自尽。从此就成了汨罗江里的亡魂。

  将变得乡里百姓都知道屈原的才华出众,也知道他报国无门满腔热血无处洒,大家都敬重屈原也为他感到不值。

  于是人们纷纷从家里拿来粽子投入汨罗江中喂鱼,防止鱼儿把屈原江底的尸体吃掉。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把屈原投江的那一天作为端午节。

  每天的这一天汨罗江畔的人民就会包粽子吃纪念屈原,还会把粽子扔进汨罗江中几点屈原的亡魂。久而久之这个吃粽子的习惯就流传到了全国各地,人们也都纷纷以自己的形式来庆祝端午和纪念屈原。到现在庆祝端午节的形式就是更加的多种多样了,当然吃粽子这个习惯是一直保存下来流传至今的。端午节蕴含的不仅仅是吃的文化也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一个代表,别的国家要抢也是抢不走的。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7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粽叶飘香,华夏大地处处弥漫着温馨,炎黄子孙陶醉在粽叶淡雅香味中,陶醉在屈原不朽精神中。真可谓有水地方就有龙舟鼓声;有岸地方就会楚歌四起。

  两千三百年前,一位清瘦老人——屈原,在汨罗江边徘徊,他仰望苍天,对当时社会腐败十分不满,他愤怒、哀伤,最后,他吟诵着“世人皆醉我独醒”,带着满腔悲愤抱石跳入江中,以死来扞卫正义。当地渔夫知道此事后非常痛心,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米撒向汨罗江喂鱼以保全屈原尸首。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包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以此来纪念屈原。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食物能像粽子一样寓意丰富,粽子形状棱角分明,象征着屈原人格棱角分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粽子里面包着一颗红枣,象征着屈原赤胆忠心…………总之,粽子表达了人们对屈原无比敬重。

  今天一早,和左邻右里一样,妈妈便去菜场买包粽子材料:糯米、粽叶、红枣……妈妈先把糯米泡好,把粽叶和红枣洗净,洗好后,再把红枣切碎,用调料把红枣与糯米拌在一块儿,过了一小时,妈妈开始包粽子了,她先把粽叶折成一个陀螺形,把拌好糯米用勺子盛在粽叶里,再用灵巧双手左折右叠,最后用绳子层层缠绕,很快一个精致粽子便诞生了。

  开始煮粽子了,那一个个小巧玲珑粽子就像一个个小鸭子,在水中快乐游泳。大约一小时后,满屋飘香,粽子煮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用嘴吹吹,轻轻解开绳子,剥开粽叶,哇!露出泛黄米粒,咬一口,满嘴都充满着粽叶清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大枣馅儿。糯米清香与大枣香甜结合在一起,别有一番滋味。

  在这粽叶飘香节日里,我深深感受到炎黄子孙对屈原尊重和对祖国热爱,立志做一个爱祖国、爱人民、有理想、有抱负小公民。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汇编七篇】相关文章:

1.端午节的故事作文(汇编8篇)

2.【精华】端午节故事的作文合集七篇

3.精选端午节故事的作文合集七篇

4.端午节故事的作文汇编6篇

5.精选端午节故事的作文汇编8篇

6.端午节故事的作文汇编十篇

7.【精品】端午节故事的作文汇编7篇

8.精选端午节故事的作文汇编9篇

9.【精华】端午节故事的作文汇编八篇

上一篇:端午节吃粽子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包粽子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