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

2021-11-25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的作文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端午节的作文 篇1

  农历五月初五,是处处飘扬着美食香气,弥漫着火热气氛的日子。每家每户都不约而同地在门上挂上了碧绿的艾草、菖蒲,洒黄酒,驱蚊虫,以求端午平安。

  天色明朗,大地升腾着燥热之气。兴奋的人们聚到江边,手持用艾草叶包成的香气扑鼻的粽子。有的是芝麻馅,而叉烧馅也是有的,都津津有味地吃着。有浅尝辄止,而后慢慢品味的,也有大口狼吞虎咽的……总之,每个人脸上都全不无满足之意。

  鼓吹擂响,江上早已千帆竞发。人们个个聚精会神,生怕是有错过了什么精彩的一幕;用楠木板精制而成的龙舟上,早已有十几个壮汉在上亟待着。只听得发令枪一声巨响,龙舟应声而出。也顾不得欣赏两岸屏风,人们全都将目光聚集在了那形如巨龙的龙舟上;水花四溅,巨龙腾飞,场面甚是壮观,令人啧啧称奇。冲线之时,全场高呼,场面之壮阔,气势之磅礴,是你说不出也想像不到的,已禁不住叹服了。

  端午时节,还为的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楚国被攻破后,他可是带着满腔的热血和浓浓的亡国之恨,毅然投入了滔滔不绝的汨罗江中。“既莫足和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这句千古绝唱,屈原所作《离骚》之意,又怎能不让我们悲之泣之呢?

  端午,现早已不是一个节日,一种习俗,祭拜屈原之际,或是藉由这来让文人墨客们挥毫的日子。其实啊,端午节的这种精神早已深入我们心中。就像那热热腾腾刚出来的粽子一样,那种扑鼻的香气,早早便沁入心田,萦绕在口耳之间,代代相承了。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每年端午节,我们都要包粽子,粽子是用绿绿的竹叶,馅是用白白的米和红红的红豆。

  吃粽子的时候只要轻轻的咬上一口软软的,不仅吃着香,还爽品味上溜。心里爽爽的。

  传说吃粽子人的们还有一个传说:有一天做粽子的人,给皇帝做粽子,可皇帝不愿吃粽子,做粽子的人由于太过伤心,认为自己的手法不对,可皇帝是不愿意吃,最后粽子的人认为自己做粽子不精,所以跳江自杀了。

  后来人们都用粽子来献给他,并且每年端午节有些人会把粽子献到江里作为他的献品。

  怪不得每年端午节会讲这个传说给孩子们听,也吃着香喷喷的粽子。端午节不仅有粽子吃,粽子的形状也是跟着不同风俗的风格来做的,他风格独特,又好吃又入口。

  不过在吃粽子的时候也要少吃点,因为太好好消化。

端午节的作文 篇3

  前278年,五月初五。鸡的啼叫划破了长空,唤醒了尚在梦中的人们。小院中,一身暗蓝粗服的妇人抚了抚用桃木簪挽住的发,嘴角勾起了温柔的笑。半晌,她转身进了屋。

  屋内,一个孩童睡得正香,轻微的咕哝着梦话。“阿瑜,该起了。”妇人轻轻摇了摇孩子,将衣物放在他枕旁。“阿娘先忙,我马上起。”阿瑜答着,眸却还是紧闭的。

  “你今日不是约了好友?”妇人无奈,又揉了揉阿瑜的脸,“失约了可不好,你看,你做的簪,娘都依你用上了。”

  一番话让躺在床上的人儿立刻惊醒,一个鲤鱼打挺,扯起身边衣物。看着手忙脚乱的人儿,妇人掩嘴笑起来:“娘做了米粽,来吃吧。”

  二人正闹,一声声惊呼破了一室温情。

  “屈大夫!跳江了,快去救人啊!”

  妇人听了,有些怔,片刻,她拉起了还在吃东西的阿瑜:“快,去帮忙!”“阿娘!屈大夫是谁?”阿瑜跟着妇人往江边跑,手中吃的都忘了放下。

  “他是位大人,是百姓的贵人。”

  娘儿俩到了江边,江面上有不少人在打捞。良久,无果。妇人垂眸,眼中竟有些晶莹。阿瑜不懂娘为什么哭,不过,他不愿娘难过:“阿娘,我把米粽放到水里,这样鱼虾就不会吃那位屈大夫了。”

  孩子一语,让所有江边的人有了反应,纷纷效仿。妇人摸着阿瑜,也取了些米粽投进江。阿瑜靠着母亲,只觉得今日的太阳,实在有些毒,毒辣的让人心里有些灼。

  20xx年五月初五

  “妈妈,端午了!”小男孩扯着妈妈出了家门。大街小巷都氤氲着粽香,孩子腰间的香包,随步子摇晃,散着好闻的艾叶的味道。

  “今天,是纪念屈原的日子哦。”女人蹲下,拍了拍小男孩的头。“屈原?是谁?”“是楚国,一位很伟大的人。”

  阳光正好,风抚过,送整街清香。

端午节的作文 篇4

  我最喜欢的节日有许多。比如:儿童节、国庆节、母亲节……可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是端午节。

  端午节是农历初五,那一天,人们都要去包粽子、划龙舟,给孩子们的头上写个“王”字……你知道为什么吗?包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人屈原,人们在江河里放粽子是因为不让鱼虾只吃粽子,不吃屈原的躯身。划龙舟是因为谁划得快,就可以把龙舟上的粽子放在江河里,在孩子上写王字因为王代表百兽之王,所以蛇和蚊子都不会吃他们了……在这一天里,这些就变成了端午节的一些习俗。

  在傍晚里,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来吃,妈妈在包粽子的时候,我也想学习,我对妈妈说:“我也想包粽子?”妈妈说:“你真的想学的话,就一起包吧!”妈妈先把粽皮卷成一个圆,再把馅放进去,接着就是把上面的口包起来,最后就是把粽子包起来。可是我太笨,总是学不会,妈妈不厌其烦得教我,至少教了十几遍,我才学会了。我学会了之后,就和妈妈包了四十个粽子,我们俩包完之后,就放到锅里边去煮了。

  我爱包粽子,更爱端午节,端午节真是一个愉悦的节日。

端午节的作文 篇5

  童年,最喜欢的就是过节:喜气洋洋、安定祥和的春节;举家踏青、祭拜先人的清明;粽子飘香、龙舟竞渡的端午;万家团圆、其乐融融的中秋……这一幅幅多姿多彩的“中华节日图”,总那么让人难以忘怀!

  令我特别神往的是端午节!一想起粽子香喷喷的味道,我便会垂涎三尺。孩提时代,每逢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便天天吵着妈妈包粽子,催着她快点包粽子。“粽叶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从大老远就能闻见我和伙伴们吟唱的歌谣,大人们都笑我是只“小馋猫”。粽子包好了,我一连可以吃好几颗,一点儿都不觉得腻。江边那激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总如磁铁一般,把我吸引住了。每每,我总是看得津津有味,乐而忘返。闲时,我还常常带领小伙伴们学着大人们划龙舟比赛的情景,还像模像样地分出谁输谁赢呢!

  往事总是令人回味无穷。如今,我已经长大了,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可喜欢端午节的情思却从未减退。盼啊,盼啊!五月初五端午节终于来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我可以进厨房帮妈妈包粽子,享受“粽叶香,香厨房”的乐趣!

  我们先准备材料,这可是关键。我负责淘米,我把雪白剔透的糯米放进水里清洗,洗干净后,浸泡一会儿,小心翼翼地捞出来。阳光透过窗子射进来,糯米发出耀眼的光芒,好似一颗颗耀眼的小珍珠。姐姐正在旁边浸泡绿豆,她专心致志地挑着、拣着,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盆子里的绿豆,哪怕一个小脏物、一个发黑的绿豆,都逃不过姐姐的“火眼金睛”。“调料大师”妈妈正在调理佐料,嘴里轻声念叨着:“鱼露、味精一两,蘑菇半斤,蒜头二两,虾仁八两……”她先拿来几十朵浸泡过的蘑菇均匀地切碎,放进盆子里,接着又切蒜头、葱……手里的刀剁个不停,瞧!她多么专注。在大家的忙活下,材料准备齐全了,并把所有配料和在一起。

  我们开始了包粽子。我们把箬叶折成一个尖角的形状,犹如一个下面没有孔隙的漏斗,我们舀了几勺调配好的糯米放进箬叶里,妈妈在一旁嘱咐:“糯米不能放太多!不然粽子超大,会漏米!”我们遵照妈妈的嘱咐,放了适量的糯米料,包起了粽子。瞧!妈妈小心翼翼地舀起绿豆、糯米放进箬叶里,全心全意地包裹着,她包的粽子那么精致、小巧。突然,她停了一会儿,眼睛注视着粽子,若有所思,我迷惑不解,“妈妈,你在想什么?”“此时此刻,我想起这粽子里面包含的,不仅仅是糯米和一些配料呀!”妈妈深情地说道。想了一会儿,我恍然大悟:是呀,古代的人们为了赶走江中的蛟龙及鱼虾,不去吞食爱国诗人屈原的尸体,而家家户户裹粽子投入江中,祭奠忧国忧民的大诗人。这是端午包粽子的由来。记得唐代文秀诗《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不正表达对屈原的赞颂吗?这粽子里饱含着人们对爱国诗人屈原的尊敬、怀念,及对所有爱国爱民人士的深深崇敬之情!

  我和姐姐更加专注地包着粽子,放好了调料,合上了箬叶,左右对折,把糯米裹得严严实实,包成有尖角的三棱形角黍,每个角酷似菱角。最后系上细绳子,粽子就包成了。我们把包好的粽子放到蒸笼里蒸,不一会儿,香喷喷的味道从蒸笼里传出,真让人垂涎欲滴!

  吃过粽子,我兴奋地到江边观看赛龙舟。一幅激烈紧张的画面映入我的眼帘;双方队员竭尽全力地在比赛,好一股势不可挡的气势!甲方队员用力地划动手中的木桨,船在快速地前进。乙方队员不甘示弱,眼看甲方队员快要超过他们了,全体队员团结一致,集中注意力,竭尽全力划动水中的木桨,水在木桨的划动下,泛出粼粼波光。队员们身上不知是水还是汗,可他们仍全心全意地划着浆,整齐雄壮的口号从他们的嘴里喊出来:“育杭,育杭……”甲方队员更是精神百倍,手中的桨在有力地挥动着,人们的目光随着龙船的划动而移动,两条船的距离越来越短。观众们在拭目以待着这最紧张的时刻,甲方队员更努力了,他们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划动着手中的长桨。果然,他们不负众望,在最后的时刻加倍努力,战胜了乙方。我的心还久久徜徉在刚才那激烈紧张的比赛中。北京奥运会的脚步已迈进了我们的生活,这永不放弃,力争上游的精神难道不正是奥运精神的体现吗?

  传统节日是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也照亮了中华民族美好的明天。这古朴纯正、博大精深的传统闪烁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

端午节的作文 篇6

  看着那东升的太阳,又迎来了一个端午节的早晨。

  从睡梦中醒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从人们的笑声中美好的遐想中感受到了端午节的美好和神圣。端午节的早晨既让人锻炼了身体,又让人们知道了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盼望。

  吃完了两个鸡蛋,我们便背着包袱来到了三角山的脚下,我们顺着山间那蜿蜒盘旋的小路,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看到了庞大的岩石、强壮的绿树、香气扑鼻的鲜花、活泼的昆虫、清澈的小溪,绿油油的小草。

  走着走着,终于走到了三角山的山顶。站在山顶眺望远方,俯视下方,人们常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站得高,望得远。看到了那幢幢高大的楼房,条条川流不息的街道。。。。。。。,站在山顶上,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令人流连往返。走了一段路,我们都筋疲力尽了,就坐在大岩石上,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吃着香喷喷的的饭菜,让人更加贴近大自然,体会出大自然的神秘和绚丽。伴随着人们的呐喊声,天空中的无数“小水兵”羡慕极了,也来到了人们的身边,天空中虽然下着蒙蒙小雨,但大家一点都不遗憾,而且更加喜欢三角山了。

  等回到了家,已经七点多了,吃着妈妈包着美好愿望的粽子,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在那美好的端午节的早晨,我们又盼望着明天,我们每个小朋友的节日————“六一”儿童节。

  我国传统节日比较多,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其中端午节我最喜欢。

  端午节的一大特点就是吃粽子。每到端午节,人们都会吃粽子,有的自己包,有的上街买。我非常喜欢吃粽子。我还听过一个关于粽子来历的故事:在古代,有一个人叫屈原,他在战场上战死了。人们为了纪念他,做了一个透明棺材,放进了水池里。为了给屈原敬一些贡品,就把用糯米做的糖棒一一扔进水池里。过了几天,人们才发现水池里有鱼,那些糖棒都被鱼吃掉了。人们很生气。这时,有一个人叫道:“大家伙们,鱼最怕菱角,可以用干净的草叶去包糯米糖棒,做成菱角形的!”以后,人们将包好的糖棒扔进水池,鱼看到糯米糖棒以为是菱角,就不敢吃了。所以人们把糯米糖棒叫成“粽子”。

  煮熟的粽子又香又好吃。有绿豆味的,有蜜枣味的,有香肠味的.等等,我们家通常包的就是这三种。这三种我都喜欢吃。

  粽子和端午节是亲密朋友。因为我喜欢吃粽子,所以我也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 篇7

  这个星期一,老师教我们包粽子,并讲了许多关于端午节的传说。

  五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跳入汩罗江。当地居民听说后,便把煮熟的米饭团、鸭蛋、鸡蛋都投进汩罗江中,避免鱼、虾、龙、蟹咬坏屈原的尸体。后来,每到五月初五,人们用包粽子的习俗纪念屈原,代代流传就形成了我国历史上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五月节。

  老师还说传说五月初五生的孩子都不能养大,因为这一天是“恶日”。如果养大了,女孩害死母亲,男孩害死父亲。五月初五不能盖房子,如果盖了房子,一家都秃头;还不能升官发财……

  在古代,由于科技不发达,古人认为五月初五这天蝎子、毒蛇、蜈蚣等五毒就会出来害人。还有一些妖魔鬼怪也人间来纠缠伤害人类,而这些东西怕雄黄酒、艾草、菖蒲等。所以,那一天家家都喝雄黄酒并在门口挂艾叶、菖蒲等,用来赶走妖魔鬼怪。

  另外,端午节还有二十多个名称: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女儿节等。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知道了这些传统习俗后,我们开始包粽子,材料有:糯米、粽叶、系粽子的线绳。

  陈老师先拿了一片粽叶,然后把粽叶的圆头往里一卷,就变成了一个沙漏的形状,把糯米往里装。装满后,再把米弄平,再用余下的粽叶盖住有米的漏斗面。最后用绳子绕紧系一个结,一个漂亮的粽子诞生了。

  老师做完示范后,我就跃跃欲试。拿起一片粽叶像老师一样,把圆头往里一卷,也成了一个沙漏的形状,只是与老师的比起来大了许多。然后,我也像老师一样把米装满,弄平。再用余下的粽叶盖上,可就是盖不上。于是,我仔细回想老师怎么做的发现我的“沙漏”比老师的大了许多,我又把米倒进盆里重新做。就这样,我做了很多次都没有包出来,不是系不好,就是系的时候散了。最后,快放学的时候我找陈老师帮我弄好一个粽子。我非常开心,拿着粽子在教室里到处炫耀……

  这节课,真是非同凡响!既让我们学会了包粽子,又让我们懂得了许多关于端午节的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端午节的作文 篇8

  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包粽子,小朋友们戴上香喷喷的香囊,手腕上。脖子上。脚脘上,都扣着五颜六色的彩线,一边吃着美味的粽子,一边听着爷爷奶奶讲述屈原的故事。

  相传,古代有一位爱国诗人屈原,因为反抗坏人的残酷迫害,于五月初五那天投江自杀了。百姓们便组织小船到江中寻找屈原的尸体,同时,为了不让诗人被鱼虾吃掉,就将粽子投到江里喂鱼虾,好让鱼虾吃饱不去吃诗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五月初五这天叫做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洒雄黄酒,佩香囊……在家乡,端午不仅仅是因为要纪念屈原了,还有包粽子的乐趣,吃粽子的甜蜜,赛龙舟的振奋……

端午节的作文 篇9

  农历五月初五,是处处飘扬着美食香气,弥漫着火热气氛的日子。每家每户都不约而同地在门上挂上了碧绿的艾草、菖蒲,洒黄酒,驱蚊虫,以求端午平安。

  天色明朗,大地升腾着燥热之气。兴奋的人们聚到江边,手持用艾草叶包成的香气扑鼻的粽子。有的是芝麻馅,而叉烧馅也是有的,都津津有味地吃着。有浅尝辄止,而后慢慢品味的,也有大口狼吞虎咽的……总之,每一个人脸上都全不无满足之意。

  鼓吹擂响,江上早已千帆竞发。人们个个聚精会神,生怕是有错过了什么精彩的一幕。用楠木板精制而成的龙舟上,早已有十几个壮汉在上亟待着。只听得发令枪一声巨响,龙舟应声而出。也顾不得欣赏两岸屏风,人们全都将目光聚集在了那形如巨龙的龙舟上。水花四溅,巨龙腾飞,场面甚是壮观,令人啧啧称奇。冲线之时,全场高呼,场面之壮阔,气势之磅礴,是你说不出也想像不到的,已禁不住叹服了。

  端午时节,还为的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楚国被攻破后,他可是带着满腔的热血与浓浓的亡国之恨,毅然投入了滔滔不绝的汨罗江中。“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这句千古绝唱,屈原所作《离骚》之意,又怎能不让我们悲之泣之呢?

  端午,现早已不是一个节日,一种习俗,祭拜屈原之际,或是藉由这来让文人墨客们挥毫的日子。其实啊,端午节的这种精神早已深入我们心中。就像那热热腾腾刚出来的粽子一样,那种扑鼻的香气,早早便沁入心田,萦绕在口耳之间,代代相承了。

端午节的作文 篇10

  在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中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而我最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那天,有些地方的人们挂菖蒲,艾草,据说可以驱除蚊子等害虫。端午节必不可缺的就是包粽子,有糯米粽子,赤豆粽子,还有火腿粽子等等。记得一年端午,我们家自己包粽子,我也参与一回。可惜技术水平实在不高只好做旁观者。看着妈妈熟练的动作,心里真是有佩服又羡慕。粽子包好就可以下水,随着开水沸腾而冒出来的水蒸气飘荡在房间,让房间充满竹叶和糯米特有的清香。馋的我直流口水。粽子一出锅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去拿,妈妈在一旁直笑我是个馋猫,但还是帮我把粽子剥开,蘸白糖给我吃。还告诉我,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原来是古时候人们为不让鱼儿吃因为爱国而投江的屈原的尸体,而把粽子扔进江中。听着妈妈的讲述,我不知不觉又吃一个粽子,觉得好甜好甜。

  几年过去,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还是没有改变,只是现在的粽子都是直接从市场上买来的方便并且选择的品种也多。但是吃着粽子总是怀念那一年满屋子的清香……

【【推荐】端午节的作文集锦10篇】相关文章:

1.【推荐】端午节的作文集锦9篇

2.【推荐】端午节端午节作文集锦六篇

3.【推荐】端午节端午节作文集锦八篇

4.【推荐】端午节端午节作文集锦九篇

5.【推荐】端午节端午节作文集锦9篇

6.【推荐】端午节端午节作文集锦4篇

7.【推荐】端午节端午节作文集锦8篇

8.【推荐】端午节端午节作文集锦6篇

上一篇:端午节快乐的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的风俗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