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端午节作文

2021-10-29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端午节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 篇1

  今天是端午节。我们合唱团的老师和同学一早就要到乌兰恰特剧院为内蒙古电视台录制节目,我和妈妈早早的就从家出发了,因为早,路上不堵车,不一会儿就到了。正在上台阶时,就听到我的好朋友白亿达在不远处叫我,不是吧?他居然比我来的还早!看出我们有多激动了吧!

  当我们排队进入大厅以后,看到舞台上方的一盏盏大灯和几台大大小小的摄像机,我心里像装了十八只水桶一样紧张地不得了,老师安顿我们在看台上坐好以后,节目录制就正式开始啦。

  首先上场的是一个年龄总和超过1720岁的老年合唱团,台上的爷爷奶奶们个个精神饱满,神采奕奕,他们用洪亮的歌声征服了观众,当主持人向我们介绍其中最大的一位爷爷已经有81岁时,全场都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因为这个环节是“红歌代代传”,接下来就要轮我们小朋友的合唱团上场了,我的心里更紧张了,拿着小国旗的手心里不知不觉捏出了汗,生怕唱不好,但是,当歌曲《国家》的伴奏乐响起时,我已经顾不上紧张了,随着音乐很快进入了状态,我们唱的很投入,我也早把紧张扔到了九霄云外,随着乐曲的终了,我们听到台下的阵阵掌声,压在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半天的录制很快就结束了,虽然很累,但是我也挺高兴,因为能来这里表演节目是我的一个愿望,而且我也能向其他的叔叔阿姨那样参加新红歌唱草原这样有意义的活动,我觉得我真的长大了……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 篇2

  又到了飘满棕子香味的端午节了,让我想起了我们家乡端午节的习俗。

  我五岁那年,在湖南老家过了一个端午节。那天上午,爸爸领着我去看划龙舟比赛。还没有到江边,远远地就听到了锣鼓喧天,非常热闹。走近一看,江边插着许多彩旗,岸上人山人海,五条龙舟在江里一字排开,划船手摩拳擦掌在准备着。正式比赛开始了,只听一声炮响,五条龙舟像五支离弦的箭一样向前驶去,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加油声、锣鼓声、欢呼声……异常热闹。

  这时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但是人们一点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这欢乐的海洋里。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有一条龙舟划到了终点,笑声、欢呼声更响亮了。

  我看见岸上看热闹的人往江里扔粽子和鸡蛋,我非常奇怪地问:“爸爸,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把好端端的粽子扔进水里呢?”爸爸说:“赛龙舟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到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以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纪念他。借划龙舟赶走江中之鱼,同时丢粽子等食物喂给鱼吃,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我们家乡的爱国诗人屈原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想必大家都知道,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等。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在这一天,我们都会吃粽子、赛龙舟。可是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那就让我来给你讲讲吧。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来的。古代屈原为楚国投江而死,人民很同情他。因为想尽快把屈原打捞上来,人民争先恐后地划船寻找(后来形成了划龙舟);因为怕江里的鱼饿了会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米团喂鱼,逐渐就发展成为了粽子。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都会吃粽子,赛龙舟,以此来纪念屈原。

  可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觉得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一是为了填饱我们的肚子,二是为了使我们的身心得到放松。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因为我在端午节的时候就很快乐。记得上一次端午节的时候,我吃了好多粽子,虽然已经吃饱了,但是我还是没有停下来,到最后,我硬撑着把每一个味道的粽子都吃了一遍,我撑得都站不起来了,可是,我必须起来,因为我吃得太多了,必须起来活动一下,于是我猛地一站,终于站了起来,想走两步,刚迈开腿,由于重心不稳,我一下趴在了地上,全家人都笑了起来,我也笑了起来,因为我给家人带来了快乐,尽管摔得很痛,但是心里却很开心,这不就是痛并快乐着吗?

  端午节,一个快乐的节日,一个充满着欢笑的节日,我爱端午节!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 篇3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三大传统节日中的一个,还称重午节、端午节。

  传说在古时候有一为受人爱戴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因故投江自尽,于是老百姓自发地划着龙船去捞救他,还向江中抛撒粽子。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去咬屈原的遗体。后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都要赛龙舟、吃粽子,来纪念这为伟大的爱国诗人。

  每当这一天来临的时侯,人们总是要把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个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我想是想让孩子们长命百岁吧!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怪不得一到端午节,奶奶就去菜市场买许多艾草和蒜泥,在中午12:00时放在太阳底下晒,说艾草、蒜泥能消毒,还在家中用艾草煮。我想:端午节的风俗可真多呀!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 篇4

  在所有的节日里,我最喜欢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相传,屈原因为国亡而跳进汩罗江自杀了。后来,人们往江里扔粽子,就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不去吃屈原的遗体,划船是为了捞屈原的遗体。渐渐地,这些事就演变成了吃粽子和赛龙舟,这一天也就成了端午节。

  因为端午节少不了粽子,所以,我们家里就出了一个包粽子的高手,那就是我的妈妈。妈妈包粽子的材料不算多,但包出的粽子却能让我吃得满口生香,赞不绝口。

  妈妈包粽子的材料有:芦苇叶、糯米和蜜枣。首先,妈妈把芦苇叶、糯米、蜜枣洗干净。接着,妈妈把洗干净的芦苇叶煮一下之后铺在手中,做成一个形状,然后往里面放糯米,放到一半的时候,再放一颗蜜枣,再放点糯米,最后,用芦苇叶裹上,再用细线绕起来,一个粽子就大工告成了。只要再等一会儿,其它的粽子就会陆陆续续地“登场”了。妈妈把它们放进锅里煮了大约20-30分钟,香喷喷的粽子就会出锅了,那味道绝对会让你吃了还想吃。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 篇5

  童年,是一叶载满糖果的小舟,甜的、酸的;童年是一支能画出彩色的笔,绿的、蓝的;童年又是一支欢乐的歌曲。童年是多么有趣,童年又有很多趣事。

  我现在就是一个童年快乐的孩子。

  去年端午节,爸爸妈妈带我到奶奶家。奶奶正在利索的包粽子,我看了心里痒痒的,就对奶奶说:“奶奶,我来包包看。”奶奶原先不同意,但后来还是被我的花言巧语迷住了,便同意了。奶奶告诉我,先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的样子,然后往里面加入米,再将粽叶包起来,最后用麻绳把粽子裹紧。我照奶奶的样子,一会就学会了。我就有模有样地包了起来。前面几步我包得很好,妈妈在旁边不停的夸奖我“璐璐包得真不错,真能干。”奶奶也在旁看着我包。见我包得那么好,奶奶乐得笑开了牙。最后一步了,奶奶叫我用线把粽子捆起来扎紧,然后打个死结。说完后,奶奶和妈妈出去了。我把粽子捆好后想:打死结太丑了,我来打一个蝴蝶结吧。于是我把包好的粽子打成蝴蝶结,并把前面的粽子都打成蝴蝶结。做完后,我向外喊道:“奶奶,我包好了。”奶奶应声走了进来,看我包的粽子,连连夸道:“璐璐包得真好看,味道一定不错。”于是,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了起来。

  到了时间,奶奶把锅打开一看,锅里成了一国粥。原来是我粗心,非要把死结改成蝴蝶结。这下好了,一锅粽子变成了一锅粥。那天晚上,本来要吃粽子的,可却改成吃粽子粥了,真有趣。

  每当想起去年端午节的这件事,我都乐得“哈哈”笑起来。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 篇6

  “五月五,粽飘香,插艾叶,挂荷包”。在无数孩子盼望中扳着指头数了无数次后,端午节终于来了。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日子。提起屈原,相必大家都不陌生,我们都知道,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虽然屈原已经去世了很久,但是,我们应该学习他那爱国精神,这样,才是真正让他永远活着!

  有一种精神,是屈原精神,它可以让我们的国家更为强大,让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伟人。放眼全中国,虽有人不具备爱国情怀,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将屈原当作学习的榜样,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习惯了对祖国怀有深深的爱。从精神意义上来讲,有没有屈原这个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留给我们这种屈原精神,这种爱国情怀!屈原留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有无数诗词,还有他那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而在端午节与姐姐的嬉戏更是引发了我的思考。

  在吃过了粽子以后,我和姐姐便压不住孩子好玩的天性,吵着要出去玩。而出去了,却又感到没什么可玩的了。姐姐提出了唱歌,我们便一起唱起来。

  一唱歌,我便有些害羞。就我这五音不全长时间只听《斯卡博罗集市》的人怎么跟得上姐姐们那潮流的步伐呢?在默默听姐姐唱很久后,姐姐终于体谅我,问:“萌萌你会唱啥?一起唱。”于是,我就害羞的起了个头: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虽然姐姐们都很惊讶的盯着我,但是她们还是跟我一起唱了起来。接下来,便是少先队员队歌。与姐姐一起无忧无虑的唱歌,我真的感觉无比快乐,仿佛整个人都被洗刷了一遍,什么都不想的唱着,仿佛我从出生以来只做过唱歌这一件事情似的,这种专注的感觉真的很美好。

  如果屈原知道今天的人们是如此幸福,他一定会很高兴的吧!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 篇7

  曾经,有一位叫屈原的诗人。他身为一个楚国人,不忍看到自己的祖国被秦国攻破,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附近楚国百姓得知,纷纷前来凭吊屈原大夫的死,渔夫划起渔舟来打捞屈原大夫的真身。

  一个渔民把糯米制成的饭团抛向水中,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据说糯米可以粘住鱼的嘴,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划龙舟分游江、招魂、竞渡、回舟四个程序,有一整套的锣鼓和唱腔,其中竞渡虽然热烈,但招魂最为感人。端午节这天,屈原故里人们主要的活动就是看龙舟,吃完早饭,便身着节日盛装,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往西陵峡“屈原沱”汇集,倾城出动,争看竞渡。端午阳的屈原沱两岸,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江上七条龙舟飞渡,岸边数万名群众观战。场面之壮观,气氛之热烈,令人惊叹。

  每当这时,我不禁在心里默念起屈原大夫的绝作:

  《怀沙》:怀沙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

  眴兮杳杳,孔静幽默。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 篇8

  一转眼,眼看就要到端午节了,因为今年是闰二月,所以端午节比平时晚了一个月,记得小时候端午都在六一节前的,这两个节在一起,显的颇有特色。

  记得,我家后面大坝下有条河.我到现在都忘记它叫什么河好象应该是洮儿河!在它的上游就是我们整个城的人欢度端午节的重要**场地.这个**完全是自发的',不知道从何年开始.好多年没有回去了不知道今天它是否更壮观.

  在我小的时候,每到端午节前夕,家家都叠起五颜六色的葫芦,准备在端午这天早上挂起来,用树枝挂在屋檐上,大门上,远远看去,绿色的树叶,红色的,黄色的葫芦随风飘荡,是那样牵挂我的心,让我今天仍难以忘怀!那似乎就是家乡春天的开始!

  我看到别家叠的葫芦是那样的漂亮,羡慕极了,无奈就龌瘥一回,在早上把别人家挂好的葫芦偷走挂在自己家的屋檐下,来满足自己的平衡心.

  我和我的几个小玩伴,在端午节的前夕就商量好,在节日的这一天凌晨1点多就起身一同来到河边的大桥上,虽然早,可是这里的人已经不少了 ,我们家乡的习惯,节日这一天是必须在这个河边洗脸的,年轻的人跳起欢快的舞蹈,在那个年代,真是时兴迪斯科的时候,我们不懂就看热闹!顺便折几根柳枝,回家挂葫芦去,由于我当时10岁左右,记得回家的路由于天早的过,好象特别的远.到家后,家里把鸡蛋都煮好了,我们这些孩子纷纷拿出鸡蛋开始磕,看谁的鸡蛋最硬,谁就是最厉害的,这样的推荐到学校进行战斗,通常学校里最厉害的鸡蛋由于舍不的吃,都以放坏为结局.

  在外面多年,我始终有个心愿,那就是回老家去过个端午节,去河边洗一下我这好多年没洗过的脸啊,去喝一口家乡河的水!去起一回大早去看看家乡的河家乡的景!去看看家乡的葫芦,顺便偷几枝带回来~!现在长大了,过节的气氛也没有以前浓郁了,好怀念以前的日子~!

【【推荐】端午节端午节作文集锦8篇】相关文章:

1.【推荐】端午节端午节作文集锦六篇

2.【推荐】端午节端午节作文集锦9篇

3.【推荐】端午节端午节作文集锦九篇

4.【推荐】端午节端午节作文集锦4篇

5.【推荐】端午节端午节作文集锦6篇

6.【推荐】端午节作文

7.端午节作文【推荐】

8.【推荐】端午节端午节作文三篇

上一篇:端午节的趣事作文 下一篇:我爱家乡的端午节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