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回忆作文

2021-11-16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回忆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节回忆作文 篇1

  每到端午节,我就会想起小时候学的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快到了,我想隔壁邻居x奶奶又要送来亲自包的粽子。其实我也很想在这美味的节日里自己做上几个粽子,这两天我和妈妈便向x奶奶请教怎样包粽子。

  x奶奶包的粽子既好看又美味,奶奶说首先要把粽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这样比较好包一点。再把长长的粽叶折叠,围拢来,中间放进调好的糯米和肉块,要包出棱角。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觉得好难啊!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而且米会洒下来,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妈妈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我想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经过艰难一番包扎后,稍微有点型、看着顺眼的粽子跟着大人们包的一起放入锅中了,我包的粽子很“显眼”哦!接下来就用猛火煮40分钟,再用文火20分钟就差不多了。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终于时间到了,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看到里面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的端午学会了包粽子,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成果,这其中的味道可真不是一般的美哦!回忆随着味道绵绵充满整个房间!

端午节回忆作文 篇2

  端午节也就是农历的5月初5,我早早地就起床了。仔细的梳洗,精心的打扮,只为了昨天接到了宇的约信。与其说是一封信不如说是一张小纸条。纸条是从四楼教室的窗户上飘下来的。我经过窗户时,听见上面有人喊我,我抬头,看见了宇在四楼的窗台上趴着,手伸在窗外,手里拿着一张纸条。他一松手,纸条就像一只蝴蝶飞了下来,飞到了我的面前。我用手接住了它,迫不及待地打开看,上面就写了5个字:明早竹林见。我受宠若惊,脸红心跳。抬头再看宇时,他已经不见了,只剩下温柔的阳光下明亮的窗。

  雪白色的体恤衫,草绿色的裙子,这已经是换的第五身衣服了。对着镜子端详了好久,左看、右看、上看、下看,360度都无可挑剔了,我满意的露出了笑脸。

  清晨的竹林还带着浓浓的湿气和露水,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竟然来的这么早!郁郁葱葱的竹林浸在淡淡的雾里好像还没睡醒。碧绿的竹叶上挂满了露珠。我情不自禁的伸手去轻轻地摇它,使得露珠就“哗啦啦”的落下,落的我满身是。但我的手静止在了竹竿上,这份轻柔、缥缈、静谧,我怎忍心去打扰!唯有静静地站着,凝视着……

  有人说“最能静下心来的地方是在竹林,而此刻的我却欣喜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不想错过任何一处微妙。原来和心爱的人约会时的景致是如此美极!

  渐渐地,雾散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能翠到心底深处的绿色,这样沁人心扉的绿色也只有竹子能做到了。今天是阴天,虽然没有阳光,但竹林照样热闹了起来,各种鸟儿抖动起惺忪的翅膀,欢快的飞着,叫着,仿佛是在给竹林梳妆。

  不知什么时候,远处传来了笛声,不知名的曲子却拨动着我的心。我站的有点累了,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盯着一根竹子发起了呆。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伴着笛声隐隐约约传来朗诵的屈原笔下的“山鬼”。奥,对了,今天是端午节呀!

  “竹林深处啊暗无天日,道路险峻啊独自来迟。孤身一人啊伫立山巅,云海茫茫啊浮游卷舒。山色幽暗啊白昼如夜,东风狂舞啊神灵降雨。我痴情等你啊忘却归去……”下雨了,我用手接着雨滴,此情此景,我仿佛化身为了山鬼。

  “抱怨公子啊怅然忘却归去,你思念我啊却没空到来。山中人儿就像杜若般芳洁,口饮石泉啊头顶松柏。你想我啊是真是假。雷声滚滚啊细雨蒙蒙,猿鸣啾啾啊夜色沉沉。风声飒飒啊落木萧萧,思慕公子啊独自悲伤……”山鬼痴痴等待的情人没有来到,而约我的他也没有来到,风雨来了,我们都痴痴的地等待着,忘记了回家。

  雨,穿过竹叶打湿了我的头发和衣服,我遥望着进竹林的小路,蜿蜒着伸向山下的城市,空无一人。心中是怨吗?是责备吗?还是带着点浅浅的恨?好像都没有,有的只是一点点伤心。

  也许屈原笔下的山鬼就是写的他自己吧,他痴情的热爱着楚国,却一次次的被流放,当楚国灭亡时他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一步一步,恍然中,已出来了竹林,雨更急的打在了我的身上。我回首,那一大片的翠色里,我化身为了屈原笔下的“山鬼”。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又传来了儿歌,伴着雨声清晰又明朗。

  20多年了,宇给我的小纸条依然保存的像当年从四楼飘到我的手里的一样,字迹清晰页面干净。我小心翼翼的把它放进书里夹好。初恋是很刻骨铭心的!每个人的初恋都是心理无法抹去的永恒的回忆!初恋很纯洁,就是纯粹的没有任何利益的爱情!那么份美好,是永远无法代替的!留在记忆中,宁静的.回忆。以后会遇到能和你厮守一生的爱人,那是另一种幸福!若干年后的端午节,回忆起美好的初恋!回忆起那年的端午节,我化身为了屈原笔下的山鬼,存到现在已是精神是思想是美好的记忆,是渐行渐远的梦了。

端午节回忆作文 篇3

  现在的端午节越来越没有什么味道了。小时候的端午节穷是穷过,但是过得开心点。

  印象最深的当属“碰蛋”。可能现在的小孩子都没有这样的乐趣了。小时候不象现在,想吃多少蛋就有多少。没有逢年过节的,哪里有好吃的。所以端午节每个人分了2个用艾草叶煮熟的鸭蛋,用毛线织的袋子装着。拿到学校去,与其他的同学碰,看谁的鸭蛋最硬。赢的人(没有被碰坏的)兴高采烈的,输的人也不见的沮丧,早点吃就是了。那时候的蛋可宝贵了,都舍不得吃。有时候藏了半个月再拿吃来,都坏了,不能吃了。

  小时候喜欢过端午节还因为过节有新衣服穿。现在的小孩子什么时候都有新衣服,所以也就不希罕过节了。

  还有就是赛龙舟。大家热热闹闹,河里的人在划,岸上的人在喊。现在呢,大太阳的,9点多了,什么领导才姗姗来迟,一讲话,罗嗦1个多小时才开始。但是划龙舟就划短短的几分钟。现在的划龙舟带有很大的功利性质了,而没有以前那么单纯了,也就失去了以前的吸引力了。

端午节回忆作文 篇4

  我生在离成都只有八十多公里的一个小村里,我那里属于丘陵地带,从小到大,在我的印象里我们那里的端午节一定要喝雄黄酒(在头一年将中药雄黄浸泡在酒瓶里,到了第二年端午节就可以用喝),小孩还要在额头擦一点雄黄酒。同时在当天中午自家要煮吃鸭蛋,记得小时候每年我们都要吃2个,因为我家条件不好,平时是很少有机会吃到蛋的,那时的我挺喜欢过这节,因为不光可以吃鸭蛋,还要吃粽子,尽管从小到大我都没有看到过我妈包粽子,但是是我们姐弟俩却从来没有少吃一次,每年都是吃外婆送来的。

  记得我家刚建完房子的那一年,由于家里的储蓄全用完了,还欠了不少债,父母只好从节约上出发,那一年,我婆也到小姨家去过节了,我想肯定吃不了,结果邻居家的大妈专给我们姐弟俩送来几个,从那以后我对粽子和鸭蛋总是百吃不大厌,甚至到了现在,我都爱吃这两样食品,条件好了,我也工作了,有能力购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了。也就是在去年,我苏州一个朋友结婚,去她家才真正第一次看到包粽。因为她们那里有种习惯,结婚时要吃粽子。

  还有一次,那是在我过生日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外地读书,那天我特想吃粽子,就去超市里买了几个粽子和鸭蛋,同时请我同学吃,她们还笑我说,那有这样过生日的人呀,太对不起自己了,同时也说我小气,不请她们吃大餐。而今天也是我的生日,我却不能吃到粽子,尽管有太多好吃的东西,以及礼物,但是是,从内心来说我还是想吃个粽子。但是是没有会请我吃,所以我昨晚专门去买了粽子,做为自己送给自己的生日早餐。

端午节回忆作文 篇5

  我生在离成都只有八十多公里的一个小村里,我那里属于丘陵地带,从小到大,在我的印象里我们那里的端午节一定要喝雄黄酒(在头一年将中药雄黄浸泡在酒瓶里,到了第二年端午节就可以用喝),小孩还要在额头擦一点雄黄酒。同时在当天中午自家要煮吃鸭蛋,记得小时候每年我们都要吃2个,因为我家条件不好,平时是很少有机会吃到蛋的,那时的我挺喜欢过这节,因为不光可以吃鸭蛋,还要吃粽子,虽然从小到大我都没有看到过我妈包粽子,但是我们姐弟俩却从来没有少吃一次,每年都是吃外婆送来的。

  记得我家刚建完房子的那一年,由于家里的储蓄全用完了,还欠了不少债,父母只好从节约上出发,那一年,我婆也到小姨家去过节了,我想肯定吃不了,结果邻居家的大妈专给我们姐弟俩送来几个,从那以后我对粽子和鸭蛋总是百吃不大厌,甚至到了现在,我都爱吃这两样食品,条件好了,我也工作了,有能力购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了。也就是在去年,我苏州一个朋友结婚,去她家才真正第一次看到包粽。因为她们那里有一种习惯,结婚时要吃粽子。

  还有一次,那是在我过生日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外地读书,那天我特想吃粽子,就去超市里买了几个粽子和鸭蛋,同时请我同学吃,她们还笑我说,那有这样过生日的人呀,太对不起自己了,同时也说我小气,不请她们吃大餐。而今天也是我的生日,我却不能吃到粽子,虽然有太多好吃的东西,以及礼物,但是,从内心来说我还是想吃个粽子。可是没有人会请我吃,所以我昨晚专门去买了粽子,做为自己送给自己的生日早餐。

端午节回忆作文 篇6

  每到端午节,像艾蒿、五色丝线、芦苇叶、香囊等物品,还有那些与端午节有关的人、事、景都会浮现眼前,从而勾起很遥远的情思。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屈原。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以致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屈原在流放期间,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他的诗作独具风貌,影响深远,至今一直流传于人们的心中(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据说,公元前二百七十八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其他人见后纷纷效仿。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来保护屈原的身体,这就慢慢发展成现在的粽子了。

  很多年以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屈原,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

  艾蒿。记得小时候的端午,爷爷一大早叼着旱烟袋,手里拿着一把镰刀,肩上背着他自己编的竹篓,急匆匆地离家了。不一会背回一篓艾蒿,然后分别插在四个儿子家的大门两边,当然还有四合院的大门,剩下的都用来煮洗澡水。

  割艾蒿,这是每年端午节爷爷忘不了的一件事,这种避邪的方法,已成了我们那每家每户的习俗。不知过去多少年,爷爷的旱烟袋不再升温,可烟雾却仿佛在不断地缭绕,而割艾蒿这件事从此失去了规律。

  五色丝线。五色,吉祥的象征。小时候家里虽然很穷,但在端午节这天,奶奶无论怎样都会积攒点钱,买来五色丝线,烧好一大锅开水,水里放上许多种驱毒的树叶、药草,等水温适中时,把大伯家的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二伯家的一个哥哥、两个姐姐;还有我和两个弟弟(爸爸排行老三)以及小叔家的一个小弟,一个一个洗得干干净净。当然,哥哥姐姐们都是自己洗的,奶奶只帮他们擦去后背上的水珠,然后将五色丝线,系在我们的手腕、脚腕、脖子上。

  据说戴上五色丝线的小孩,可以避开五毒蛇虫的伤害,或许因此,我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吧。如今五色丝线幻化成五彩缤纷的梦,梦里有天堂、有奶奶的微笑。

  芦苇叶。离家大约三公里的地方,有一片很大的芦苇荡,每当芦苇叶长到两指宽的时侯,条件好的邻居就去釆摘一些回家包粽子吃。那时候,十多岁的我闻到了粽香味,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回家硬是扯着妈妈衣襟,央求妈妈也包一些粽子,可是妈妈说要到端午节才能包,因为保存的糯米仅够端午节时包,否则,端午节就吃不到粽子了,听了妈妈的解释,我只好咽了几下口水。

  在我的期待中,端午节终于到了。就在前一天的中午,妈妈和我背起草蒌去芦苇荡采摘芦苇叶。不一会,妈妈说:回家吧,叶子够包粽子了。其实我只釆到十几个叶子,还不是很嫩绿。走出芦苇荡,妈妈赶紧把我搞乱了的头发理了理,还用衣角帮我擦了擦汗水。

  回到家不一会,生产队上工的钟声响了,妈妈赶紧去上工。晚饭后,妈妈把芦苇叶洗净,然后放在开水锅里煮一下,把泡好的糯米塞进芦苇叶,还有年前自家枣树上长的、晒干了的红枣,包成三角形,再上锅煮。煮好后要盖好锅盖焖一夜,到第二天早晨才最好吃。

  端午节一大早我们就起床了,妈妈把热好的粽子和新煮的鸡蛋端上桌,我和两个弟弟美美地吃了个大饱,然后高高兴兴上学去了。

  不一样的粽香。自从我嫁人后,妈妈总是担心我在婆家有太多的不习惯,特别是端午节我最喜欢吃的粽子。

  在节日的前一天,母亲无论怎么忙,都会亲自去芦苇荡采些芦苇叶,然后包好多粽子,并上锅煮熟后送给我吃。

  那些年的端午,我一直吃着妈妈包的粽子,可是,自从妈妈离逝后,我没有尝过其他人包的粽子,仿佛失去了胃口、粽子也不再飘香。看着一家人,吃着婆婆用咸肉包的多角粽子,我悄悄躲进被窝,唯有泪落千行。

  不知过去几年,端午节这天,婆婆硬是把她包的粽子,塞进我手里让我尝一下,说如果不好吃就不吃,我不好拒绝婆婆的好意,就接过粽子勉强地咬了一口,或许是多年没吃的原因,感觉非常柔嫩、清香、爽口,但在心里仍有一丝难过。现在妈妈已离开我们十几年了,而在心中那份思念永远抹不去。

  香囊。一晃不知过去多少年,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也不知从哪个端午节开始,我学着前辈的做法,用一块不大的绸丝布,把它缝制成一个小袋,然后装进各种碾碎的香草药,再用五色丝线系扣成索,让我幼小的儿子女儿带在身上,希望清香四溢的香囊,能伴随着他们健康地成长。

  还有,我用几根两尺长的彩色毛线,把它拧在起,从一头打个结,然后编织成一个三寸长的小网,把煮熟的鸡蛋或鸭蛋放在里边,从放蛋的入口把毛线拧在一起,再打个结,然后平分开毛线挂在孩子们的脖子上,他们想吃的时候随时取出。可是孩子们挂了一天也不舍得吃,以致邻居家的孩子们羡慕了很久,后来我把这方法教给了他们的母亲,让他们也高兴一下。

  如今皱纹已悄悄地爬上我的眼角,而对逝去的亲人,那种深深地怀念之情,永远烙在心底,还有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赞颂。

端午节回忆作文 篇7

  小时候,记得端午节是非常隆重的。门口要悬一束艾叶、菖蒲避邪,节前还要紧闭门窗,拿铁簸箕装上苍术、白芷之类的在房中薰燃驱虫;正日子的,小孩都在胸前挂上用丝线编织的蛋兜(会编的哦,不过记了,嘻嘻),装个咸鸭蛋,还在额头、颈后点上雄黄,泯一口黄酒。蛋要节后吃,小P孩们比比谁的鸭蛋大,谁的蛋兜漂亮,还撞来撞去看谁的蛋结实;比赢的兴高采烈,比输的不开心啦,心里会恨恨地想:你的鸭蛋大,考试也吃鸭蛋;撞碎的眼泪汪汪跑回家去了;不过,小孩子的喜怒哀乐来得快去得也快,没一会儿就烟消云散了。

  主角是粽子。早月,外婆就把宽窄整齐的粽叶泡在水中,把的猪肉肥瘦分开,切成小方形浸渍成酱油色,米也拌匀了。一桶粽叶、一锅米、一盆肉、一堆麻线,外婆就坐在小板凳上包粽子啦:拿两张粽叶并排整齐,折成漏斗状,舀一勺米,夹一大块精肉和一小点肥的,用米盖上,手指捋平,粽叶[来源]翻来覆去包紧,再扯根线一头咬在齿间,一头绕几圈扎紧,扣个活结就成了,干净利落。包出的三角粽、枕头粽都边是边、角是角,绝散开,小赤豆粽更是连麻线都省了,直接把粽叶的末梢插入叶边就结实了。一大家子都住在一起,外婆要忙活天才够大家尝鲜。外婆包的肉粽是我最爱吃的,煮熟肥肉都化开了油腻,粽子则咸淡适中,糯而不烂,最解馋的肉。

  那一年端午后三天,忍着阵痛生下了我,特意起了各类致的单名:康熙字典上解释为“驱邪的草”,了我和端午的渊源吧。

  当传统越来越遥远而被淡忘时,端午适时地国定假日在生活中;儿子的床头挂上香囊,冰箱里有送来的粽子和咸蛋,明天周末,留出拿店里买来的药材薰一薰房间,回忆端午的味道,回忆童年的味道。

端午节回忆作文 篇8

  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走过别人家的厨窗,飘来粽叶的清香把我又带回到久远的那年那月那个地方,粽叶的香味带给游子们想家的甜美,也是粽子的淳朴味道让我更想家。

  童年的端午节,妈妈会带上我去山上找粽叶(芦竹的叶子)。在找粽叶的时侯,妈妈也会在山上带我去找些艾叶,菖蒲,桉树叶,栀子花,独头蒜等回来,找回来后妈妈会把叶子洗干净放在一口大锅里煮软待用。煮叶子的间隙,妈妈就把采回来的艾叶,菖蒲等用稻草一小扎一小扎地挂在每道门上,据说这样是可以避邪(我们老家是嘉陵江支流边上,每年端午节都会发洪水,也是这样的洪水时不时会破坏我们的庄稼,还会偶尔让某家的小娃娃溺水,记得我们家有一片地靠在水渠的边上,每年端午节涨了大水,长在边上的南瓜丝瓜白瓜等都被淹在水里,瓜蔓上都是红泥,每次涨大水大人们都是特别的心痛,所以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避邪,也用粽子去献给河神,祈求她会保佑我们平安健康)。

  粽叶煮好了,妈妈再清洗一遍泡在盆子里,另一个盆子上面有一个竹做的器皿,可以把糯米里面的水份滤掉,糯米边上还会放上几碟红豆绿豆花生红枣等,再配上高脚板凳 (把绑粽子的绳子系在高脚凳上,绳子也是从山上扯来的灯芯草,呵呵,是不是很环保,完完全全正宗的绿色食品)。一切准备就绪,妈妈就开始包粽子了,一张张绿油油地叶子经过妈妈灵巧的手把白白的糯米红豆绿豆红枣花生等象变魔术一样地包成一个个的金字塔,(包粽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要包至少100个以上,那年那月,众乡亲间都有着淳厚的友谊,妈妈会多包一些,等粽子熟了,妈妈会叫我送去给曹妈雷妈杨妈宋妈家,这送的过程中妈妈是想让我们多给大家交流,多学些待人处事的道理,多去关爱身边的长辈,因为是众乡亲看护我们长大的,要懂感恩,哎,妈妈真是用心良苦)。

  煮粽也是一个等待的过程,妈妈会在灶里加上很多大块的木柴,让柴火自己慢慢燃烧。这期间妈妈会找来针线帮我们串项圈了,看到这你肯定不知道是啥,那就是把最早采回的艾叶尖儿,菖蒲根(用刀切成一个个小圈儿,栀子花,独头蒜串成一个圆,然后挂在我们的脖子上。若刚巧那年家里有一个年满12周岁的娃娃,还得用红布包些棉花做成一只俏皮的猴子一起挂在脖子上。记得那年小妹12岁时,妈妈亲手做的一个乖巧好看的红猴子,妹妹戴出去,满村的婶子大娘们都夸妈妈手巧呢)。然后妈妈会把从街上买回的雄黄放在白酒里面磨成雄黄酒,听妈妈说雄黄酒是百虫的克星,妈妈就用雄黄酒涂在我们的额头正中(很象一个美人点),下巴,胸口,背上,腿上等,等这些做完锅里的粽子熟了。

  锅里不时飘出来的粽香早都把我们这帮娃娃们馋得不行了,妈妈把头天晚上特制的红糖浆端出来倒在青花瓷碟里,然后从锅里为我们捞上一串饱满的粽子,剥开绿色的粽叶儿,跳入眼睑的是如水晶一样晶莹剔透的金字塔,绿豆红豆就那么害羞地晕染开来,把一个个水晶透莹的糯米点缀得极有食欲,极不可奈地用筷子串上一个在糖浆里打个滚儿,使劲儿地咬上一口,糯滑,香甜,美极了。只三口就把一好好的金字塔给吞了。粽子的香味儿也招来了小伙伴们,每个小伙伴们都馋涎欲滴地望着锅里的粽子,妈妈总是乐呵呵地为每个小朋友们剥上一粒,用筷子串上递给他们。一群小家伙吃饱后,妈妈也会把磨好的雄黄酒替没有抹上的小伙伴们抹上,一边抹一边也会念叨:请河神保佑娃儿们健健康康地长大,不生疮不害病。

  吃饱了,妈妈就用竹筐装上包得最好最好的粽子去拜河神,河面上是各村备好的龙舟。每家每户都把上供河神的供品放在龙舟上,然后由最权威的那个首领带去河最深的地方投下河。等一切上供结束,就是那天的龙舟赛了,一个个身强体壮的小伙儿用尽全身力气划呀划呀,首先到达岸边的勇士们一个个笑开了花,夺冠都那么神彩飞扬。

  儿时的粽香还在脑海里回味无穷,现在属于我的端午节在哪里?!我期待那淳厚浓郁的粽香,也感恩生我养我的母亲,更想在每个端午节我都能回到那年那月那个地方!

【关于端午节回忆作文集合八篇】相关文章:

1.关于端午节回忆作文4篇

2.关于端午节回忆作文5篇

3.关于端午节回忆作文六篇

4.关于端午节回忆作文10篇

5.关于端午节回忆作文四篇

6.关于端午节回忆作文九篇

7.关于端午节回忆作文八篇

8.关于端午节回忆作文9篇

上一篇:端午节的事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的来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