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回忆作文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回忆作文 篇1
回忆彩绳
前两天大连一直阴雨连绵,太阳也没露一下。昨天总算碰上了一个晴天。
今天,从补习班回家,一个人底着头,漫不经心的走着,突然看到地上躺着一根已被剪断的彩绳。据分析判断,这里前一阵子应该是一个小水凼。(端午过后的第一个雨天,要把手上的彩绳摘下来,扔到水凼里。算是一种习俗吧!)这才突然反应过来。端午节已经过去很久了。望着地上此时孤零零的彩绳,不可抑制的想起奶奶。
我的小学生活大多是和爷爷奶奶一起度过的。那时的自己那么无邪,那时的日子那么温暖。
那时,在端午节的前一个晚上,奶奶都会把我搂在怀中,我可以清楚的感到她的体温,和她血液中流淌的爱意。我静静的听着奶奶轻微的喘息声,看她变魔术般的将普通的彩绳,拧在一起,编成好看的结。然后她会用她的大手托起我的小手,认真而小心的将彩绳系在我的手腕上,脚踝上。清楚的记得她的那双大手那么温暖,却那么粗糙。当时的我还会天真的问奶奶,为什么不好好保护自己的双手。而奶奶只是莞尔一笑,不予回答。现在想起,才晓得,那是岁月在奶奶手上留下的烙印,是她经历无数风雨坎坷的见证。系好后,奶奶总是会端详一番,似乎在欣赏她的杰作。而那又是一种怎样的目光啊!宛若三月中微风对嫩柳的抚弄;秋日里月光对修竹的依恋。又似晨曦中露水对小草的滋润;暮霭时夕阳与水面的辉映。奶奶澄澈的眸子中,满满的,都是对我的宠爱。
至今,那种感觉依旧十分真切。仿佛还能感觉到奶奶的体温和目光。
端午节回忆作文 篇2
今年是我最多朋友的一年,因为我性格比较内向,现实生活中并没有什么要好的朋友跟我分享节日的快乐,也没什么友谊值得我珍藏。真的要感谢网络带给我这么多真诚可爱的朋友们。在此我借网络这交流平台,衷心地感谢网络上关心我,爱护我的朋友们,没有你们支持我的作品,分享我的快乐。我还是何欢何乐可言?
在这粽叶飘香,气氛温馨的节日里。网上网下到处弥漫着浓厚的节日的喜庆。人们在谈论着端午节的由来和典故。书写着那千年的传说,把屈原的故事演绎出一篇篇精美的文章,在传颂着那伟大的诗人不朽的神话。桑梓里也在洋溢着包粽子的喜悦,风里到处飘荡着糯米的甜腻,艾叶,菖蒲的清香。
翻开记忆的扉页,三十多个年轮里,曾经度过多少个记忆深刻的端午节?扳指细数,回眸往事。记忆深处最令我难忘的竟然是我身在异乡为异客时,度过的那年端午节让我记忆犹新。
也许是我们山区很难见到龙舟的缘故吧,所以那年的记忆让我久久不忘。一九九二年,我孤身一人在珠江三角洲打工。在东莞高步镇,那里水域宽广,风光秀美,人民淳朴宽厚,对我们这些外地人一点也不欺生。那年端午节,我们公司跟当地政府一起组织搞了一场规模不小的龙舟赛。当年那赛龙舟的热烈场景,让我现在也还感到热血沸腾。那种令人奋进,给人鼓舞,促进人们热情向上的精神还是值得乐道的。
今天早市,看到人们在开始忙着包裹粽子和买卖做粽子的原料,我不由想起很多年以前,跟外婆一起包扎粽子时的那些温馨的画面。小小的我,总喜欢跟着和蔼可亲的外婆转,帮她插大叶艾和菖蒲在门窗上讨吉利和辟邪。帮她舀糯米红豆放进粽叶里让她包裹。
外婆做的粽子小巧玲珑,美观大方,香甜可口。有一年端午节,我专门从学校跑到她家去拿粽子吃,外婆也许太疼爱我的缘故,怕我在学校吃不饱,让我挑了20几个去学校,结果可想而知,我吃坏了肚子,泻了一个星期,泻得我四肢发抖,浑身无力,让我后来提起粽子就害怕。
我们这里过端午节有采草药做凉茶避暑的习惯,人们说端午节是药王晒草药的日子,老人说这天不能天晴,要不这年生病的人会多。所以我们采来的草药经常发霉,跟小伙伴去采过几次都坏了,我再也没有劲头去寻找了。就是这几天出了太阳,草药晒成功了,我也不怎么喜欢喝那东西。
不同的地方过节的风俗习惯会有不同,我想,应该也大同小异吧。明天就是端午节了,祝朋友们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多吃几个粽子吧,但是别贪吃哦!
端午节回忆作文 篇3
每到端午节,我就会想起小时候学的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快到了,我想隔壁邻居x奶奶又要送来亲自包的粽子。其实我也很想在这美味的节日里自己做上几个粽子,这两天我和妈妈便向x奶奶请教怎样包粽子。
x奶奶包的粽子既好看又美味,奶奶说首先要把粽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这样比较好包一点。再把长长的粽叶折叠,围拢来,中间放进调好的糯米和肉块,要包出棱角。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觉得好难啊!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而且米会洒下来,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妈妈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我想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经过艰难一番包扎后,稍微有点型、看着顺眼的粽子跟着大人们包的一起放入锅中了,我包的粽子很“显眼”哦!接下来就用猛火煮40分钟,再用文火20分钟就差不多了。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终于时间到了,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看到里面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的端午学会了包粽子,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成果,这其中的味道可真不是一般的美哦!回忆随着味道绵绵充满整个房间!
端午节回忆作文 篇4
端午节也就是农历的5月初5,我早早地就起床了。仔细的梳洗,精心的打扮,只为了昨天接到了宇的约信。与其说是一封信不如说是一张小纸条。纸条是从四楼教室的窗户上飘下来的。我经过窗户时,听见上面有人喊我,我抬头,看见了宇在四楼的窗台上趴着,手伸在窗外,手里拿着一张纸条。他一松手,纸条就像一只蝴蝶飞了下来,飞到了我的面前。我用手接住了它,迫不及待地打开看,上面就写了5个字:明早竹林见。我受宠若惊,脸红心跳。抬头再看宇时,他已经不见了,只剩下温柔的阳光下明亮的窗。
雪白色的体恤衫,草绿色的裙子,这已经是换的第五身衣服了。对着镜子端详了好久,左看、右看、上看、下看,360度都无可挑剔了,我满意的露出了笑脸。
清晨的竹林还带着浓浓的湿气和露水,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竟然来的这么早!郁郁葱葱的竹林浸在淡淡的雾里好像还没睡醒。碧绿的竹叶上挂满了露珠。我情不自禁的伸手去轻轻地摇它,使得露珠就“哗啦啦”的落下,落的我满身是。但我的手静止在了竹竿上,这份轻柔、缥缈、静谧,我怎忍心去打扰!唯有静静地站着,凝视着……
有人说“最能静下心来的地方是在竹林,而此刻的我却欣喜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不想错过任何一处微妙。原来和心爱的人约会时的景致是如此美极!
渐渐地,雾散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能翠到心底深处的绿色,这样沁人心扉的绿色也只有竹子能做到了。今天是阴天,虽然没有阳光,但竹林照样热闹了起来,各种鸟儿抖动起惺忪的翅膀,欢快的飞着,叫着,仿佛是在给竹林梳妆。
不知什么时候,远处传来了笛声,不知名的曲子却拨动着我的心。我站的有点累了,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盯着一根竹子发起了呆。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伴着笛声隐隐约约传来朗诵的屈原笔下的“山鬼”。奥,对了,今天是端午节呀!
“竹林深处啊暗无天日,道路险峻啊独自来迟。孤身一人啊伫立山巅,云海茫茫啊浮游卷舒。山色幽暗啊白昼如夜,东风狂舞啊神灵降雨。我痴情等你啊忘却归去……”下雨了,我用手接着雨滴,此情此景,我仿佛化身为了山鬼。
“抱怨公子啊怅然忘却归去,你思念我啊却没空到来。山中人儿就像杜若般芳洁,口饮石泉啊头顶松柏。你想我啊是真是假。雷声滚滚啊细雨蒙蒙,猿鸣啾啾啊夜色沉沉。风声飒飒啊落木萧萧,思慕公子啊独自悲伤……”山鬼痴痴等待的情人没有来到,而约我的他也没有来到,风雨来了,我们都痴痴的地等待着,忘记了回家。
雨,穿过竹叶打湿了我的头发和衣服,我遥望着进竹林的小路,蜿蜒着伸向山下的城市,空无一人。心中是怨吗?是责备吗?还是带着点浅浅的恨?好像都没有,有的只是一点点伤心。
也许屈原笔下的山鬼就是写的他自己吧,他痴情的热爱着楚国,却一次次的被流放,当楚国灭亡时他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一步一步,恍然中,已出来了竹林,雨更急的打在了我的身上。我回首,那一大片的翠色里,我化身为了屈原笔下的“山鬼”。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又传来了儿歌,伴着雨声清晰又明朗。
20多年了,宇给我的小纸条依然保存的像当年从四楼飘到我的手里的一样,字迹清晰页面干净。我小心翼翼的把它放进书里夹好。初恋是很刻骨铭心的!每个人的初恋都是心理无法抹去的永恒的回忆!初恋很纯洁,就是纯粹的没有任何利益的爱情!那么份美好,是永远无法代替的!留在记忆中,宁静的回忆。以后会遇到能和你厮守一生的爱人,那是另一种幸福!若干年后的端午节,回忆起美好的初恋!回忆起那年的端午节,我化身为了屈原笔下的山鬼,存到现在已是精神是思想是美好的记忆,是渐行渐远的梦了。
端午节回忆作文 篇5
小时候,记得端午节是非常隆重的。门口要悬一束艾叶、菖蒲避邪,节前还要紧闭门窗,拿铁簸箕装上苍术、白芷之类的在房中薰燃驱虫;正日子的,小孩都在胸前挂上用丝线编织的蛋兜(会编的哦,不过记了,嘻嘻),装个咸鸭蛋,还在额头、颈后点上雄黄,泯一口黄酒。蛋要节后吃,小P孩们比比谁的鸭蛋大,谁的蛋兜漂亮,还撞来撞去看谁的蛋结实;比赢的兴高采烈,比输的不开心啦,心里会恨恨地想:你的鸭蛋大,考试也吃鸭蛋;撞碎的眼泪汪汪跑回家去了;不过,小孩子的喜怒哀乐来得快去得也快,没一会儿就烟消云散了。
主角是粽子。早月,外婆就把宽窄整齐的粽叶泡在水中,把的猪肉肥瘦分开,切成小方形浸渍成酱油色,米也拌匀了。一桶粽叶、一锅米、一盆肉、一堆麻线,外婆就坐在小板凳上包粽子啦:拿两张粽叶并排整齐,折成漏斗状,舀一勺米,夹一大块精肉和一小点肥的,用米盖上,手指捋平,粽叶[来源]翻来覆去包紧,再扯根线一头咬在齿间,一头绕几圈扎紧,扣个活结就成了,干净利落。包出的三角粽、枕头粽都边是边、角是角,绝散开,小赤豆粽更是连麻线都省了,直接把粽叶的末梢插入叶边就结实了。一大家子都住在一起,外婆要忙活天才够大家尝鲜。外婆包的肉粽是我最爱吃的,煮熟肥肉都化开了油腻,粽子则咸淡适中,糯而不烂,最解馋的肉。
那一年端午后三天,忍着阵痛生下了我,特意起了各类致的单名:康熙字典上解释为“驱邪的草”,了我和端午的渊源吧。
当传统越来越遥远而被淡忘时,端午适时地国定假日在生活中;儿子的床头挂上香囊,冰箱里有送来的粽子和咸蛋,明天周末,留出拿店里买来的'药材薰一薰房间,回忆端午的味道,回忆童年的味道。
端午节回忆作文 篇6
时令已进入了农历五月,卖棕子的忽然多了起来:形状不同大小各异的棕子,外面包着的曾经鲜绿的苇叶煮熟后已成了黄褐色,牢牢地裹着里面的糯米,还有各种各样的馅。虽说苇叶颜色已变,但那清香却逸散开来,那应该是棕子独有的味道,唤起人们心中的记忆,借此牵扯人们的视线。
长大以后,我很少吃棕子,或许因为它既是一种甜食又是一种粘食吧,那过浓过腻的口味总让我敬而远之。虽然不喜欢吃棕子,但每每看到棕子,我还是忍不住好好端详一阵,把它们与自己记忆中的棕子进行一下比较,总是试图找出这些棕子的不完美,前些年每次都能如愿。近些年来,棕子的商品化已让它们身价倍增,它们的外观也空前漂亮起来,完美得让人几乎找不到一点瑕疵。无论那些棕子怎样精致,它们依然难与我心中的棕子匹敌,因为那是带着母亲味道的棕子啊,天下没有人能替代母亲在儿女心中的地位,母亲亲手包出的棕子,什么样的棕子可以比得上?
小时候家里很穷,能吃饱饭就不错了,没有人会奢求吃上美味佳肴。那时的节日似乎只有春节家里才过,父母太高兴了,可能会在中秋节时给我们几个孩子一人弄上一块月饼,至于端午节,我们的思想里是没什么概念的。虽说家乡哪里都是池塘,池塘里生满了芦苇,但对苇叶与端午节的关系我们却一直都不知道。每年端午时芦苇已长得一人来高,苇杆粗壮,苇叶肥硕,宽宽的,厚厚的,泛着碧绿的油光,看着怪着人喜欢的,有时忍不住会摘上几片苇叶编上一顶帽子(命名为帽子,只是有个大致样子,那外形实在有愧于这个名字),装模作样地戴上,还得用手扶着,恐怕一个不小心,那帽子就会四处飞散。有时母亲会让我们多采一些苇叶带回家,她用来铺屉。但那时小小的我从不知道苇叶还能用来包棕子,甚至对棕子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何止不知道棕子,甚至那时还可笑地把“棕子”与“凳子”两个词混为一谈。
知道棕子是从母亲的口中。母亲记忆力极好,口才极好,特别善于讲故事,什么样的故事到了她嘴里都那么生动有趣,总是让人听不够,我的童年似乎很多时候总是坐在母亲身边,听她那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现在回想起那些时候,我常常疑惑基本不识字的母亲是从哪里得来那些故事的呢?或许有听来的,有些可能就是她自己编出来的,只是母亲健在时,自己从没想过这个问题,更没问过母亲,如今想问也没处去问了,这也就永远成了一个谜。
早已忘了是什么缘由,母亲会讲到棕子,可能是她回想起曾经的生活,回想起棕子的甜美吧。母亲绘声绘色地说着,于是棕子的香味在我们头脑里弥漫开来:香喷喷的糯米,粘粘的,带着韧性,一粒粒被丝丝缕缕纠缠着;红艳艳的大枣,甜甜的,裹在米中,咬开棕子时会从里面露出来;而棕子外面包的竟是碧绿的苇叶,家乡到处都是的苇叶,只是这扁长的苇叶怎么可能裹住米呢?虽说母亲已说得很详细了,但我们那有限的想象力仍然不能想出棕子是什么样的,何以苇叶能包住米。虽然还是不知道棕子是什么样的,但关于棕子的美味想象却异常丰富起来,看到芦苇时就会忍不住想到棕子,幻想什么时候家里也能包上一次棕子,也能真的尝尝棕子的味道。
后来上学了,家里还是很穷,还是包不上哪怕一次棕子。可能是小学一年级吧,老师给我们讲了棕子的来历,说是为了纪念屈原跳江而亡。母亲虽然有许多故事,但她毕竟没上过学,认字太少,她不知道屈原,也不知道棕子的来历。当我把这棕子和屈原的关系讲给她时,她认真地听着,就如我们听她讲故事一样睁大了眼睛。母亲生在那个年代,没能上学,上学一直是她心底的痛,也正因为那个原因,她对我们上学非常支持,她不想让她的痛苦延续到我们身上。母亲听完我讲的棕子和屈原的故事后,非常郑重地说,哪年家里条件允许了,端午时一定要包许多棕子,既可以纪念那么好的官儿,又可以让我们几个孩子也尝尝棕子解解馋。
没想到母亲说这话不久,家乡就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很快家里的吃饭不成问题了,那一年端午节前,母亲不知从哪买来了米和枣,于是家里第一次要包棕子。
母亲吩咐我们兄妹几个采苇叶,告诉我们小心些,尽量找宽大些的叶子,别把苇叶弄劈了,想着棕子的甜美,我们几个兴高采烈地奔向苇塘。五月的苇塘如一片碧海,芦苇喜欢生得挤挤挨挨的,一颗颗颀长笔直,干相依,叶交叉相连,即使风来,也难钻入其间。我们拉开密密的芦苇,小心不把它弄断,拣肥大的叶片完完整整地摘下来,一片片码放整齐,在心里,这苇叶早已变成了棕子,裹满了白白的糯米,甜甜的红枣。
母亲把我们采回的苇叶又检查一遍,洗净表面的尘土,放入开水中微微汆了一下,翠绿的苇叶成了深绿色,却变得柔韧了许多,用手卷动再也不裂开,母亲把汆好的苇叶放入冷水中浸泡,端来早在大盆里泡好的米和红枣,找来洗好的稻草,开始包棕子。
母亲在左手中铺开三四片苇叶,用右手捞一把米,再加上几个红枣,上下左右折几下,扯过一颗稻草系上,一个严严实实的大棕子就包好了。我们几个在旁边看着,觉得母亲的手太神奇了,怎么那么几折苇叶就裹住了米呢?于是我们就吵着让母亲教,可能家里终于能包棕子了,母亲的心情也格外好,特别有耐心,一遍遍讲着,演示着,我们用心地学着,但终归是手太笨,不是苇叶根本包不住米,就是虽然勉强包在一起了,但不是这里漏了,就是那里破了。我们互相取笑着,互相鼓励着,于是满院子都是母亲的笑声,我们的叫嚷声。
虽说我们包的棕子丑陋异常,母亲还是给我们留了下来,并做了记号,说等棕子熟了时,让我们自己先挑自己做的吃,我们觉得自己也会做棕子了,都很开心。
棕子终于包完了,母亲把它们一个个码在大锅里,开始煮棕子。煮棕子可不是一件轻松事儿,五月天气已热了,母亲坐在灶前烧火,非常耐心地,身上都是汗。棕子里的米是生的,又被苇叶包在里面,要煮好久才会煮熟,包完棕子时已到了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了,母亲整个晚上就要守在灶前煮棕子。我们本来都在盼着吃棕子,就都围在母亲身边守着锅。母亲也不烦我们,一边烧着火,一边给我们说着谜语,讲着故事。我们的心情都在棕子上,母亲的故事再好也听不进去,总是不停地问母亲棕子熟了没有,还得等多久?母亲总是说过一会就行了,可是一直等到我们的眼皮开始打架,实在忍不住粘在一起时,母亲还在往灶里添火。于是棕子的香味飘进了我们的梦里。
第二天早上,在母亲呼唤起床的声音中我们睁开眼时,母亲早已摆好了饭桌,桌上是剥好的棕子,我们爬起来,一骨碌下了炕,就要去抓桌上的棕子。母亲挡住我们的手,让我们马上洗了脸,一起来吃。那棕子真的是太好吃了,又甜又香,吃得我们的小肚子都胀起来了,母亲不得不喝住我们,告诉我们再吃会生病的,我们在不舍中住了嘴,但眼睛还在那些棕子上转。
后来几乎年年都包棕子,我们对棕子也不再那么亲了,但还是喜欢吃母亲做的棕子,好象那棕子总带着母亲的味道一样。其实何止是母亲包的棕子呢,母亲做的任何一种饭,我们都觉得好吃,母亲确实手巧,似乎什么东西经了她的手,都会有滋有味的,只是后来母亲生了病,不能给我们做饭了,但她还会指挥我们做这做那,因了母亲的悉心指导,我们兄妹几个做饭的手艺都很不错。但母亲生病后,家里再也没有包过棕子,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工作了,没有时间去做那么麻烦的事,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都觉得自己不可能包出母亲那么漂亮那么好吃的棕子。家里不包棕子后,我也不再喜欢吃棕子了,本来我就不喜欢吃甜食,别人包的棕子与母亲曾给我们做的棕子好像味道差了许多,我对棕子也就彻底失去了兴趣。
今天母亲离开我已快十二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好像还如昨天看到的一样清晰亲切。走在街上,看到棕子时,我还是忍不住去看,去与记忆中母亲的棕子比较,但我知道母亲的端午节再也不会回来了,再也不会了!
【端午节回忆作文集锦6篇】相关文章:
1.回忆端午节作文
4.端午节的回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