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回忆作文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回忆作文 篇1
我生在离成都只有八十多公里的一个小村里,我那里属于丘陵地带,从小到大,在我的印象里我们那里的端午节一定要喝雄黄酒(在头一年将中药雄黄浸泡在酒瓶里,到了第二年端午节就可以用喝),小孩还要在额头擦一点雄黄酒。同时在当天中午自家要煮吃鸭蛋,记得小时候每年我们都要吃2个,因为我家条件不好,平时是很少有机会吃到蛋的,那时的我挺喜欢过这节,因为不光可以吃鸭蛋,还要吃粽子,虽然从小到大我都没有看到过我妈包粽子,但是我们姐弟俩却从来没有少吃一次,每年都是吃外婆送来的。
记得我家刚建完房子的那一年,由于家里的储蓄全用完了,还欠了不少债,父母只好从节约上出发,那一年,我婆也到小姨家去过节了,我想肯定吃不了,结果邻居家的大妈专给我们姐弟俩送来几个,从那以后我对粽子和鸭蛋总是百吃不大厌,甚至到了现在,我都爱吃这两样食品,条件好了,我也工作了,有能力购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了。也就是在去年,我苏州一个朋友结婚,去她家才真正第一次看到包粽。因为她们那里有一种习惯,结婚时要吃粽子。
还有一次,那是在我过生日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外地读书,那天我特想吃粽子,就去超市里买了几个粽子和鸭蛋,同时请我同学吃,她们还笑我说,那有这样过生日的人呀,太对不起自己了,同时也说我小气,不请她们吃大餐。而今天也是我的生日,我却不能吃到粽子,虽然有太多好吃的东西,以及礼物,但是,从内心来说我还是想吃个粽子。可是没有人会请我吃,所以我昨晚专门去买了粽子,做为自己送给自己的生日早餐。
端午节回忆作文 篇2
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走过别人家的厨窗,飘来粽叶的清香把我又带回到久远的那年那月那个地方,粽叶的香味带给游子们想家的甜美,也是粽子的淳朴味道让我更想家。
童年的端午节,妈妈会带上我去山上找粽叶(芦竹的叶子)。在找粽叶的时侯,妈妈也会在山上带我去找些艾叶,菖蒲,桉树叶,栀子花,独头蒜等回来,找回来后妈妈会把叶子洗干净放在一口大锅里煮软待用。煮叶子的间隙,妈妈就把采回来的艾叶,菖蒲等用稻草一小扎一小扎地挂在每道门上,据说这样是可以避邪(我们老家是嘉陵江支流边上,每年端午节都会发洪水,也是这样的洪水时不时会破坏我们的庄稼,还会偶尔让某家的小娃娃溺水,记得我们家有一片地靠在水渠的边上,每年端午节涨了大水,长在边上的南瓜丝瓜白瓜等都被淹在水里,瓜蔓上都是红泥,每次涨大水大人们都是特别的心痛,所以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避邪,也用粽子去献给河神,祈求她会保佑我们平安健康)。
粽叶煮好了,妈妈再清洗一遍泡在盆子里,另一个盆子上面有一个竹做的器皿,可以把糯米里面的水份滤掉,糯米边上还会放上几碟红豆绿豆花生红枣等,再配上高脚板凳 (把绑粽子的绳子系在高脚凳上,绳子也是从山上扯来的灯芯草,呵呵,是不是很环保,完完全全正宗的绿色食品)。一切准备就绪,妈妈就开始包粽子了,一张张绿油油地叶子经过妈妈灵巧的手把白白的糯米红豆绿豆红枣花生等象变魔术一样地包成一个个的金字塔,(包粽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要包至少100个以上,那年那月,众乡亲间都有着淳厚的友谊,妈妈会多包一些,等粽子熟了,妈妈会叫我送去给曹妈雷妈杨妈宋妈家,这送的过程中妈妈是想让我们多给大家交流,多学些待人处事的道理,多去关爱身边的长辈,因为是众乡亲看护我们长大的,要懂感恩,哎,妈妈真是用心良苦)。
煮粽也是一个等待的过程,妈妈会在灶里加上很多大块的木柴,让柴火自己慢慢燃烧。这期间妈妈会找来针线帮我们串项圈了,看到这你肯定不知道是啥,那就是把最早采回的艾叶尖儿,菖蒲根(用刀切成一个个小圈儿,栀子花,独头蒜串成一个圆,然后挂在我们的脖子上。若刚巧那年家里有一个年满12周岁的娃娃,还得用红布包些棉花做成一只俏皮的猴子一起挂在脖子上。记得那年小妹12岁时,妈妈亲手做的一个乖巧好看的红猴子,妹妹戴出去,满村的婶子大娘们都夸妈妈手巧呢)。然后妈妈会把从街上买回的雄黄放在白酒里面磨成雄黄酒,听妈妈说雄黄酒是百虫的克星,妈妈就用雄黄酒涂在我们的额头正中(很象一个美人点),下巴,胸口,背上,腿上等,等这些做完锅里的粽子熟了。
锅里不时飘出来的粽香早都把我们这帮娃娃们馋得不行了,妈妈把头天晚上特制的红糖浆端出来倒在青花瓷碟里,然后从锅里为我们捞上一串饱满的粽子,剥开绿色的粽叶儿,跳入眼睑的是如水晶一样晶莹剔透的金字塔,绿豆红豆就那么害羞地晕染开来,把一个个水晶透莹的糯米点缀得极有食欲,极不可奈地用筷子串上一个在糖浆里打个滚儿,使劲儿地咬上一口,糯滑,香甜,美极了。只三口就把一好好的金字塔给吞了。粽子的香味儿也招来了小伙伴们,每个小伙伴们都馋涎欲滴地望着锅里的粽子,妈妈总是乐呵呵地为每个小朋友们剥上一粒,用筷子串上递给他们。一群小家伙吃饱后,妈妈也会把磨好的雄黄酒替没有抹上的小伙伴们抹上,一边抹一边也会念叨:请河神保佑娃儿们健健康康地长大,不生疮不害病。
吃饱了,妈妈就用竹筐装上包得最好最好的粽子去拜河神,河面上是各村备好的龙舟。每家每户都把上供河神的供品放在龙舟上,然后由最权威的那个首领带去河最深的地方投下河。等一切上供结束,就是那天的龙舟赛了,一个个身强体壮的小伙儿用尽全身力气划呀划呀,首先到达岸边的勇士们一个个笑开了花,夺冠都那么神彩飞扬。
儿时的粽香还在脑海里回味无穷,现在属于我的端午节在哪里?!我期待那淳厚浓郁的粽香,也感恩生我养我的母亲,更想在每个端午节我都能回到那年那月那个地方!
端午节回忆作文 篇3
现在的端午节越来越没有什么味道了。小时候的端午节穷是穷过,但是过得开心点。
印象最深的当属“碰蛋”。可能现在的小孩子都没有这样的乐趣了。小时候不象现在,想吃多少蛋就有多少。没有逢年过节的,哪里有好吃的。所以端午节每个人分了2个用艾草叶煮熟的鸭蛋,用毛线织的袋子装着。拿到学校去,与其他的同学碰,看谁的鸭蛋最硬。赢的人(没有被碰坏的)兴高采烈的,输的人也不见的沮丧,早点吃就是了。那时候的蛋可宝贵了,都舍不得吃。有时候藏了半个月再拿吃来,都坏了,不能吃了。
小时候喜欢过端午节还因为过节有新衣服穿。现在的小孩子什么时候都有新衣服,所以也就不希罕过节了。
还有就是赛龙舟。大家热热闹闹,河里的人在划,岸上的人在喊。现在呢,大太阳的,9点多了,什么领导才姗姗来迟,一讲话,罗嗦1个多小时才开始。但是划龙舟就划短短的几分钟。现在的划龙舟带有很大的功利性质了,而没有以前那么单纯了,也就失去了以前的吸引力了。
端午节回忆作文 篇4
时令已进入了农历五月,卖棕子的忽然多了起来:形状不同大小各异的棕子,外面包着的曾经鲜绿的苇叶煮熟后已成了黄褐色,牢牢地裹着里面的糯米,还有各种各样的馅。虽说苇叶颜色已变,但那清香却逸散开来,那应该是棕子独有的味道,唤起人们心中的记忆,借此牵扯人们的视线。
长大以后,我很少吃棕子,或许因为它既是一种甜食又是一种粘食吧,那过浓过腻的口味总让我敬而远之。虽然不喜欢吃棕子,但每每看到棕子,我还是忍不住好好端详一阵,把它们与自己记忆中的棕子进行一下比较,总是试图找出这些棕子的不完美,前些年每次都能如愿。近些年来,棕子的商品化已让它们身价倍增,它们的外观也空前漂亮起来,完美得让人几乎找不到一点瑕疵。无论那些棕子怎样精致,它们依然难与我心中的棕子匹敌,因为那是带着母亲味道的棕子啊,天下没有人能替代母亲在儿女心中的地位,母亲亲手包出的棕子,什么样的棕子可以比得上?
小时候家里很穷,能吃饱饭就不错了,没有人会奢求吃上美味佳肴。那时的节日似乎只有春节家里才过,父母太高兴了,可能会在中秋节时给我们几个孩子一人弄上一块月饼,至于端午节,我们的思想里是没什么概念的。虽说家乡哪里都是池塘,池塘里生满了芦苇,但对苇叶与端午节的关系我们却一直都不知道。每年端午时芦苇已长得一人来高,苇杆粗壮,苇叶肥硕,宽宽的,厚厚的,泛着碧绿的油光,看着怪着人喜欢的,有时忍不住会摘上几片苇叶编上一顶帽子(命名为帽子,只是有个大致样子,那外形实在有愧于这个名字),装模作样地戴上,还得用手扶着,恐怕一个不小心,那帽子就会四处飞散。有时母亲会让我们多采一些苇叶带回家,她用来铺屉。但那时小小的我从不知道苇叶还能用来包棕子,甚至对棕子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何止不知道棕子,甚至那时还可笑地把“棕子”与“凳子”两个词混为一谈。
知道棕子是从母亲的口中。母亲记忆力极好,口才极好,特别善于讲故事,什么样的故事到了她嘴里都那么生动有趣,总是让人听不够,我的童年似乎很多时候总是坐在母亲身边,听她那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现在回想起那些时候,我常常疑惑基本不识字的母亲是从哪里得来那些故事的呢?或许有听来的,有些可能就是她自己编出来的,只是母亲健在时,自己从没想过这个问题,更没问过母亲,如今想问也没处去问了,这也就永远成了一个谜。
早已忘了是什么缘由,母亲会讲到棕子,可能是她回想起曾经的生活,回想起棕子的甜美吧。母亲绘声绘色地说着,于是棕子的香味在我们头脑里弥漫开来:香喷喷的糯米,粘粘的,带着韧性,一粒粒被丝丝缕缕纠缠着;红艳艳的大枣,甜甜的,裹在米中,咬开棕子时会从里面露出来;而棕子外面包的竟是碧绿的苇叶,家乡到处都是的苇叶,只是这扁长的苇叶怎么可能裹住米呢?虽说母亲已说得很详细了,但我们那有限的想象力仍然不能想出棕子是什么样的,何以苇叶能包住米。虽然还是不知道棕子是什么样的,但关于棕子的美味想象却异常丰富起来,看到芦苇时就会忍不住想到棕子,幻想什么时候家里也能包上一次棕子,也能真的尝尝棕子的味道。
后来上学了,家里还是很穷,还是包不上哪怕一次棕子。可能是小学一年级吧,老师给我们讲了棕子的来历,说是为了纪念屈原跳江而亡。母亲虽然有许多故事,但她毕竟没上过学,认字太少,她不知道屈原,也不知道棕子的来历。当我把这棕子和屈原的关系讲给她时,她认真地听着,就如我们听她讲故事一样睁大了眼睛。母亲生在那个年代,没能上学,上学一直是她心底的痛,也正因为那个原因,她对我们上学非常支持,她不想让她的痛苦延续到我们身上。母亲听完我讲的棕子和屈原的故事后,非常郑重地说,哪年家里条件允许了,端午时一定要包许多棕子,既可以纪念那么好的官儿,又可以让我们几个孩子也尝尝棕子解解馋。
没想到母亲说这话不久,家乡就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很快家里的吃饭不成问题了,那一年端午节前,母亲不知从哪买来了米和枣,于是家里第一次要包棕子。
母亲吩咐我们兄妹几个采苇叶,告诉我们小心些,尽量找宽大些的叶子,别把苇叶弄劈了,想着棕子的甜美,我们几个兴高采烈地奔向苇塘。五月的苇塘如一片碧海,芦苇喜欢生得挤挤挨挨的,一颗颗颀长笔直,干相依,叶交叉相连,即使风来,也难钻入其间。我们拉开密密的.芦苇,小心不把它弄断,拣肥大的叶片完完整整地摘下来,一片片码放整齐,在心里,这苇叶早已变成了棕子,裹满了白白的糯米,甜甜的红枣。
母亲把我们采回的苇叶又检查一遍,洗净表面的尘土,放入开水中微微汆了一下,翠绿的苇叶成了深绿色,却变得柔韧了许多,用手卷动再也不裂开,母亲把汆好的苇叶放入冷水中浸泡,端来早在大盆里泡好的米和红枣,找来洗好的稻草,开始包棕子。
母亲在左手中铺开三四片苇叶,用右手捞一把米,再加上几个红枣,上下左右折几下,扯过一颗稻草系上,一个严严实实的大棕子就包好了。我们几个在旁边看着,觉得母亲的手太神奇了,怎么那么几折苇叶就裹住了米呢?于是我们就吵着让母亲教,可能家里终于能包棕子了,母亲的心情也格外好,特别有耐心,一遍遍讲着,演示着,我们用心地学着,但终归是手太笨,不是苇叶根本包不住米,就是虽然勉强包在一起了,但不是这里漏了,就是那里破了。我们互相取笑着,互相鼓励着,于是满院子都是母亲的笑声,我们的叫嚷声。
虽说我们包的棕子丑陋异常,母亲还是给我们留了下来,并做了记号,说等棕子熟了时,让我们自己先挑自己做的吃,我们觉得自己也会做棕子了,都很开心。
棕子终于包完了,母亲把它们一个个码在大锅里,开始煮棕子。煮棕子可不是一件轻松事儿,五月天气已热了,母亲坐在灶前烧火,非常耐心地,身上都是汗。棕子里的米是生的,又被苇叶包在里面,要煮好久才会煮熟,包完棕子时已到了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了,母亲整个晚上就要守在灶前煮棕子。我们本来都在盼着吃棕子,就都围在母亲身边守着锅。母亲也不烦我们,一边烧着火,一边给我们说着谜语,讲着故事。我们的心情都在棕子上,母亲的故事再好也听不进去,总是不停地问母亲棕子熟了没有,还得等多久?母亲总是说过一会就行了,可是一直等到我们的眼皮开始打架,实在忍不住粘在一起时,母亲还在往灶里添火。于是棕子的香味飘进了我们的梦里。
第二天早上,在母亲呼唤起床的声音中我们睁开眼时,母亲早已摆好了饭桌,桌上是剥好的棕子,我们爬起来,一骨碌下了炕,就要去抓桌上的棕子。母亲挡住我们的手,让我们马上洗了脸,一起来吃。那棕子真的是太好吃了,又甜又香,吃得我们的小肚子都胀起来了,母亲不得不喝住我们,告诉我们再吃会生病的,我们在不舍中住了嘴,但眼睛还在那些棕子上转。
后来几乎年年都包棕子,我们对棕子也不再那么亲了,但还是喜欢吃母亲做的棕子,好象那棕子总带着母亲的味道一样。其实何止是母亲包的棕子呢,母亲做的任何一种饭,我们都觉得好吃,母亲确实手巧,似乎什么东西经了她的手,都会有滋有味的,只是后来母亲生了病,不能给我们做饭了,但她还会指挥我们做这做那,因了母亲的悉心指导,我们兄妹几个做饭的手艺都很不错。但母亲生病后,家里再也没有包过棕子,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工作了,没有时间去做那么麻烦的事,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都觉得自己不可能包出母亲那么漂亮那么好吃的棕子。家里不包棕子后,我也不再喜欢吃棕子了,本来我就不喜欢吃甜食,别人包的棕子与母亲曾给我们做的棕子好像味道差了许多,我对棕子也就彻底失去了兴趣。
今天母亲离开我已快十二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好像还如昨天看到的一样清晰亲切。走在街上,看到棕子时,我还是忍不住去看,去与记忆中母亲的棕子比较,但我知道母亲的端午节再也不会回来了,再也不会了!
端午节回忆作文 篇5
每到端午节,我就会想起小时候学的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快到了,我想隔壁邻居x奶奶又要送来亲自包的粽子。其实我也很想在这美味的节日里自己做上几个粽子,这两天我和妈妈便向x奶奶请教怎样包粽子。
x奶奶包的粽子既好看又美味,奶奶说首先要把粽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这样比较好包一点。再把长长的粽叶折叠,围拢来,中间放进调好的糯米和肉块,要包出棱角。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觉得好难啊!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而且米会洒下来,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妈妈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我想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经过艰难一番包扎后,稍微有点型、看着顺眼的粽子跟着大人们包的一起放入锅中了,我包的粽子很“显眼”哦!接下来就用猛火煮40分钟,再用文火20分钟就差不多了。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终于时间到了,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看到里面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的端午学会了包粽子,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成果,这其中的味道可真不是一般的美哦!回忆随着味道绵绵充满整个房间!
【端午节回忆作文集锦五篇】相关文章:
1.回忆端午节作文
2.端午节的回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