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传统的作文

2021-10-20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传统的作文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端午节传统的作文 篇1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可端午节又是怎么来的呢?

  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 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 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 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 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 着我们。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就拿我们中山来说吧,每到这一天,农村家家户户 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听老人说这样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一个个引人垂涎三 尺。小时候,外婆包的粽子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蕴含着她对我无限的爱。还没等粽子出笼,馋嘴的我早已掂起脚,准备大吃一场了。现在,外婆已不在了,可每当我 嚼着妈妈包的粽子,总会回味着那浓浓的亲情……

端午节传统的作文 篇2

  我的家乡在湖北,时至五月,家乡的空气里弥漫着粽子的香味。是啊,端午节到了!端午节在湖北俗称端阳,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喝黄酒,龙舟下水喜洋洋!正如这首民谣所唱,在每年的端午节,湖北各地均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黄酒、悬艾草的习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在宜昌市秭归县端午龙舟竞渡,非常隆重,还有祭祀、招魂等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活动。

  查看史书,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纪念直言敢谏的伍子胥之说、有同情孝女曹娥之说、有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之说。而在家乡,千百年来,尤以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占据主流地位。

  据史书记载,屈原为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天的湖北宜昌市秭归)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被去职与流放,却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的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国家被侵略,含恨报石投江,楚国百姓闻讯奋起驾舟营救,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又怕江河里的鱼吃屈原的身体,就纷纷拿米团投入江中,后来便有了包粽子的习俗。每年的端午节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祭拜习俗,体现了百姓对爱国诗人的敬佩与思念。

  从20xx年起,我国将端午节规定为法定节假日。20xx年,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这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

  千山万水粽是情,千秋犹怜屈子心,诗人仰天出门去,世间难觅离骚人!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文化源远流长,其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是中华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其高雅的文人气质和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

  又是一年端午节,随着知识的增长,我对端午节的来历和意义有了更深的了解,其风俗习惯及文化传承,增强了我们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4端午节作文

  每当端午来临时,每当粽子飘香时,总少不了一番趣味!

  端午是有趣的。在端午来临前,人们就开始包粽子。我奶奶可是包粽子的高手,一些普普通通的粽叶,一些普普通通的糯米,一根普普通通的绳子,在奶奶的手里,翻来折去,最后打上结,一个正三角形的粽子就完工了。不一会儿,桌上就出现了许多粽子,远远看上去,粽叶嫩得发亮,漂亮极了。粽子下锅了,煮粽子大约需要一小时,我静静地坐待着,聚精会神地看着。毕竟我只是一个五岁的孩子,因为太困坚持不住,就蹲在地上睡着了……

  乍时,一股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醒了过来。只见竹篮里放着一些热腾腾的粽子,我立刻站起来,跑到竹篮边,拿起一个粽子,烫得我来回走动。我把粽子放在桌子上。粽子冒着热气,散发香气,粽叶上还有点点水珠。我小心翼翼地剥开墨绿色的粽叶,

  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

  我一口咬下去,米团黏而不腻,像雪从口中划过,只留下淡淡的清香。粽子实在是太好吃了,吃得我嘴上都是糯米,像一只大花猫,奶奶看到我这个样子,不由得笑了起来,我不知道奶奶为什么笑,就也跟着笑了起来。

  在父母的那个时代,端午是忙碌的,因为麦子熟了,该丰收了,于是,人们纷纷拿起镰刀,只顾收麦当然没有干劲儿,所以来了个“割麦比赛”。“三——二——一,开始!”大家你追我赶,耳边不停传来“嘶嘶”声。他们的手变黄了,大汗淋漓,心里却是喜悦的。他们深情地望着一望无际的天空,露出了甜蜜的笑容。

  端午是忙碌的,端午更是有趣的!

端午节传统的作文 篇3

  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为了纪念屈原,都要划船到江里把米饭给鱼儿吃,免得鱼儿吃了屈原的尸体,可是担心米饭太小了鱼儿看不见,人们就用叶子把米饭包成了粽子,人们把粽子扔进江里,鱼儿大口地吃了起来。直到现在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船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我最喜欢吃粽子了,粽子有绿豆味、红豆味、豆沙味等口味的,但是我最喜欢吃奶奶亲手做的桂花粽子,吃一口真是好吃啊!

  我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节,这样我就能天天吃粽子,天天和小朋友玩了。

  端午节真像一个快乐而美味的节日啊!

端午节传统的作文 篇4

  中午,锅里冒着热气腾腾的热气,饭桌上,我们正说说笑笑地吃着﹑谈着。咦!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呀!我们正欣赏昨天的劳动成果—粽子哩!

  粽子又香又甜,深受人们的喜爱。“粽子是怎么来的呢?”我好奇地问妈妈。“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他不满楚王的残暴的统治,愤然投江自尽。老百姓们为了纪念他,就在每年屈原投江的日子—端午节,人们包粽子投入江中,这个习俗一直沿续到今天。”妈妈语重心长地说道。

  粽子出锅时,还带着一股清香。外公告诉我,这是粽叶的香味。粽子刚端上桌,我就迫不及待地解开长长的粽绳,剥开软绵绵的粽叶,露出了里面鲜嫩又光滑的粽肉。我用筷子夹起粽子,小心翼翼地放进嘴里。哇!一股甜甜地汁水立刻流了出来。酸酸甜甜,甜甜酸酸,还散发着阵阵清香。我张口阿乌阿乌吃了好几个。外婆见了,笑我是个“馋嘴猫”。直到打了一个饱嗝,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饭桌。

  端午话粽子端午节的风俗是吃粽子、赛龙舟、扎艾草、喝雄黄酒……我呀,最喜欢吃粽子啦!

  粽子的形状各式各样:有三角形的、有长方形的、还有一种粽子叫迷你粽。迷你粽小巧玲珑的非常可爱,粽子的叶子碧绿碧绿的、细细长长的、尾部尖尖的、就像绿色的丝带,又像花朵散发着阵阵清香。奶奶包粽子可真有一手啊!她先把几片粽叶灵巧的围成一个漏斗形,然后向里面塞上糯米,接着向变戏法似的裹了几道,最后把线扎好,呀!一只香喷喷的粽子就包好了。我左看右看真想咬一口,粽子的馅可丰富了,有豆沙的、有肉的、还有香肠的呢!我最喜欢吃豆沙的,因为它非常甜。

  过端午节真快乐,我希望天天都是端午节。

端午节传统的作文 篇5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民间有着许许多多传统风俗,如:清明节、元宵节、重阳节、中秋节…在这么多的传统风俗中,我最喜欢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我为什么这么喜欢端午节呢?就让我先讲讲端午节的由来吧!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爱国诗人屈原。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楚怀王的大臣,因受到楚怀王重用,而被小人嫉妒,在楚怀王面前毁谤屈原,屈原渐渐不得重用,最后甚至将屈原流放,屈原满怀悲愤,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投江自尽。而端午节这个节日,就是为了表达楚国人民对屈原的爱戴之情,我也很尊敬屈原这就是我喜欢端午节的原因。

  说到端午节的主要习俗,自然是赛龙舟啦!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都要划龙舟,寓意为:用划龙舟驱散江中的鱼,追赶屈原,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还记得去年端午节,我们一家起了个大早,这是阳光明媚的一天,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出发去郊外的一座山上,寻找端午节必备的一种植物。正值初夏,真可谓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初夏的山中,山花烂漫,花草清香。站在这天然氧吧中让人心旷神怡。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山上的一个拐角处,我们找到了我们这次目标——艾草。艾草生长在土埂上,从上到下都是细细的.一条,它们簇拥在一起,微风吹过时可以看到叶子的正面是绿色的,反面看起来像白白的绒毛,我们高兴地扑向了它,把它裁了下来,立刻飘来一股淡淡的清香,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去,把艾草挂在了家门口。

  回家后,我们立刻开始制作端午节最期盼的食物——粽子。大家都忙碌起来,有的泡粽叶、有的淘糯米、有的洗花生,有的剥红枣,忙得不亦乐乎。包粽子时先把粽叶折成漏斗形,然后再把糯米倒入再加上一些红枣、花生点缀,然后捆绑起来就完工了,没一会儿就把所有的粽子都包好了,看着一排排的粽子就像是一块块的绿宝石。这时候就可以下锅煮了,当水沸腾时,屋里弥漫着粽叶的清香,糯米的米香。让我们很期待粽子能马上出锅。

  这就是我喜爱的端午节!

端午节传统的作文 篇6

  早上起床后,我兴冲冲地跑下楼吃早点。待我坐在餐桌边一看,“啊,全是粽子!”咸的,甜的,肉的满满一大桌。“对了,今天是我们传统的端午节,所以必须吃粽子!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我们家“老学究”又要开始卖文了……

  一边吃着粽子,一边听老爸讲叙端午节由来的故事。原来,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都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屈原大夫呀!想象着两千多年的今天,一个人郁郁孤独地徘徊在“汨罗江”边,然后,纵身一跃……想到这里,于是我向老爸建议“等下我们去看‘划龙舟’时,也带一点粽子去投到江水中!?”只见老爸犹豫了一下后,“当然可以!但为了更好地纪念屈原,待会我们要先学一首屈原的诗赋”。

  吃完早餐,老爸选了屈原的《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哎!读起来拗口得要命,但听老爸说屈原的《离骚》,不仅是我们中国文学的奇珍,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看来不得不“重视”了。于是,认真地听着老爸“一字一句”的解释后,又开始学着古人“摇头晃脑”地背了起来……

  “摇晃”了一上午后,终于可以去看“划龙舟”了!按奈住激动的心情,拎着一包“粽子”和老爸出发了。只见清澈的漓江上,几条挂着彩旗的龙舟漫不经心地“游戈”着。“我们桂林的龙舟赛是‘五年一小划,十年一大划’,今年既不是‘小划’,也不是‘大划’!”老爸在旁失望地说道。

  唉!看来是我的“运气”不好,哪怕是“小划”也行啊。听老爸讲九八年的那次“大赛”,光参“赛”的龙舟就有一百二十多条!漓江两岸挤满了观赛的人群,还有来自国际上的龙舟队呢!那,该是何等壮观啊!

  这时,远处江面划来一条插着三角形彩旗的大龙舟。对了,船中间还有一顶庄严的“黄罗盖伞”,还有“蟠桃树”,披红挂彩的龙头上还“长”着长长的龙须呢!随着阵阵鞭炮声,一支高亢、悠扬的“唢呐”声也冉冉传来。这,大概就是老爸说的“龙舟唢呐调”吧……

端午节传统的作文 篇7

  今天 是端午节,我把所有作业都做完了。搞了一会复习,然后就开开心心的玩去了。

  早上爸妈带着我和哥哥到一个划船的地方去玩,端午节就是要划船吗,我刚走到那个门口,那里就人山人海,尤其是那里的小朋友特别多,那里可热闹了,那里好多船啊,我和表哥选了一条红色的船,只可以两个人坐,刚刚好,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那些小朋友一开始就猛冲,我和哥哥在落后,我跟哥哥说:“我们得加把劲赶上他们,哥哥说嗯,我们最后来一个冲刺吧”。快到终点的时候我们用我们全身的力气冲刺,最后我们得了冠军,没想到还有奖品我真是太开心了,是粽子妈妈说端午节就是要吃粽子,中午我们们桌子上都堆满了粽子,几乎都是粽子,没有什么别的啦,我和哥哥的肚子都变大了,吃的太多了,妈妈说我们下午要回长沙了,我们大概休息了一个多个小时,就回长沙了,我和爷爷奶奶,还有哥哥们打了声招呼就走了。

  我真是太舍不得离开这里还有今天上午的那件事,想起就想笑。

  放心吧!我还会回来的!

端午节传统的作文 篇8

  今天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当地最隆重,最有特色的节日。

  当然,在端午节这一天,我的妈妈要给孩子戴上五丝线,五丝线饱含着母亲对孩子的渴望,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命百岁。我的我的妈妈也给我戴上了五丝线的长命缕。

  在端午节,人们都要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两千多年以前的五月初五,人们站在汨罗江便往江里扔食物,是为了不让鱼虾等海底动物把屈原的尸体吃掉。

  今天中午我们吃饱了饭以后,我的妈妈带着我一起去了超市,我的妈妈给我买了香包作为端午节的礼物送给了我。

  我今天过得非常开心!

端午节传统的作文 篇9

  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都会挂上菖蒲、艾草,包粽子、吃“五黄”。我们嘉兴的端午习俗可丰富了。今年端午的前一天,我和妈妈一起来到了梅花洲,参加了很多有意思的端午民俗活动。

  那天我们早早地起了床,开车来到了梅花洲。这里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息,街道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商店门口挂着菖蒲、艾草,还有各种形状的香囊。有的像鼓鼓的小粽子,有的像两角翘起的元宝,一个个小巧玲珑,做工精致,还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妈妈说这是因为香囊里放着柠檬干片、野金银花等,具有驱虫辟邪的作用。

  恋恋不舍地离开香囊店,我们继续往前走,来到照壁广场,观看了子胥祭祀仪式,盥洗净手、献帛敬酒、宣读祭文等传统仪式一一呈现,让我大饱眼福,学到了很多礼仪知识,更领略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一直从上午九点玩到下午三点,感受了嘉兴端午的浓浓节日氛围。回到家,奶奶包的粽子新鲜出炉,让我这只“小馋猫”又大饱了口福,这个端午过得真是太幸福啦!

【【推荐】端午节传统的作文9篇】相关文章:

1.【推荐】端午节传统的作文三篇

2.【推荐】端午节传统的作文四篇

3.【推荐】端午节的传统作文三篇

4.【推荐】端午节传统的作文4篇

5.【推荐】端午节的传统作文3篇

6.【推荐】传统的端午节作文4篇

7.【推荐】传统端午节的作文4篇

8.【推荐】传统的端午节作文五篇

9.【推荐】传统端午节的作文三篇

上一篇: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下一篇:快乐的端午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