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

2021-09-15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作文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作文 篇1

  听父亲说,他小时候糯米一般是买不起的,只有端午节才吃得上粽子。正值收麦的季节,奶奶提前将粽子包好,等收麦收累了,就从怀里掏出一个粽子,粽子下肚,便忘记了劳累,继续干活。有时候晚上回到家,再把粽子用凉水一冰,一天的疲劳被抛于脑后。吃粽子,俨然成为了一年中不多的享受。

  多年过去,家里不仅能买得起糯米,已经连包好的粽子也买得起了,如今粽子的品种更是多样:肉粽、蛋黄粽、水晶粽……可家里依然保留着包粽子的习俗,包的依然是最普通的粽子。

  父亲买好粽叶、糯米,母亲剪好细线。准备工作做好后,一家围在餐桌旁,开始包粽子。我包的时候总是包不紧,母亲就来教我包粽子的方法:卷粽叶的时候下面不要留空,米要牙得紧一些……一次次的尝试后,我也渐渐成为了包粽子的能手。父亲一向点子最多,会包三角粽了,就来学习怎么包四角粽,再向粽子里添些枣、豆沙、肉松……我和母亲也乐于学习,包四角粽时容易漏米,于是就两片粽叶合着包;不能最后再放枣,应该先放一层糯米,再把枣放进去,最后再盖上一层糯米……不断创新,也不断探索,导致家里每次过端午都有不同的粽子。

  等粽子蒸好后,将粽子包开,一个个晶莹剔透的艺术品便呈现在眼前。品尝着自己包的粽子,心中洋溢着快乐与满足。

  但其实比起品尝粽子的美味,更令人享受的还是一家人在一起包粽子。包失败了一起大笑,然后再一起思索。包的时候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也许放在平时,我们没有这样的时间一起聊天,一起欢笑,我有紧张的学业,父母有繁忙的工作。是端午,是粽子,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能够和家人一起,包着最普通的粽子,说着最平常的话。

  粽子是甜的,它包含着家人们之间的爱;粽子是黏的,它将一家人的心,牢牢地黏在了一起。

端午节作文 篇2

  照我们鸥涌的老规矩,端午节差不多在五月初一就开始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端午节便成了人们的一大盛事。在端午节的来临之前,人们早已准备充足了。男人们都准备着龙舟这项事项。女人们在家召集了亲戚们来包棕子。记得儿时,我常蹲在妈妈身旁,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妈妈的一举一动:只见妈妈首先把蕉叶放进大锅里煮熟;然后把蕉弄成圆锥形;接着放进各种馅料;最后用绳子包起来,煮熟再装起来。为过端午节时准备的。

  孩子们过端午节,第一件事就是买各种水果,有荔枝、龙眼、榴莲……孩子们特别喜欢吃这些端午节特有的水果。第二件大事就是买新衣。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烟花爆竹等。

  到了端午节那天,就显示出万象更新的景象。家家赶做龙船菜,空气里都弥漫着酒肉的香味。孩子们纷纷跑出街买各种玩意儿。街上满是一派热闹的景象:只见街头巷尾满是人,满是鞭炮。人们穿着新衣服,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到中午时分,必赶回家,因为在我们鸥涌得请亲戚朋友来吃饭。

  吃过午饭后,大家就更忙了。

  无论是男女老少都聚集在河边旁。人们的眼睛都期待着前方的龙船的来临。“啪、啪、啪”这意味着龙船的来临,把人们逗得更加兴致勃勃。不一会儿,只见一队身穿红色短衫和红帽,手持龙船棒,整齐划一,秩序井然,毫不混乱。河边的人们高呼着,点起了鞭炮,好一派热闹景象!整条龙船绕着村子来回几趟,高呼万岁,喜庆的气氛洋溢在空气里。

  家乡传统的端午节,在政府政策的春风沐浴下,显示出喜气洋洋。

端午节作文 篇3

  今天是端午节,在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

  早晨,我一大早起床便闻到粽子香喷喷的气味,心想,哈哈,今天又有顿大餐。再看看我的手脚都系上五丝。

  到餐桌上,我拿起一个豆沙的粽子,这可是我最爱吃的粽子。我尝一口,味道确实不错。

  在吃粽子时,我想到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当年屈原含冤而死,老百姓为保护他的尸体不让鱼虾吃掉,所以家家户户都做粽子去喂鱼。可见屈原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有何等的重要啊!主席的那首诗写得好“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端午节吃粽子忆屈原,就这样,我度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

端午节作文 篇4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站在过山中心小学教师宿舍楼里眺望远处的田野时,到处是一片夏收农忙的景象。几处早收的田块里,已栽满新秧了,同环抱村庄的树影一起,涂抹成一幅淡淡的农村田园风景画,我的身体里一时也沉静下来,思绪飘飞到儿时的记忆里。

  童年的时候,这样的季节,在我的家乡,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村庄里、河堤上、堰塘边,树草都拥来满目肥厚的绿色,同远山一起,勾勒出村庄的轮廓。田野中,待收的麦子,成熟得羞下了头,宛然一位即将出嫁的新娘,只等心仪的人来掀起她头盖,顽皮的风儿却等不及了,提早来撩开真容,她们便含情脉脉闪眼滚动起一道道长睫麦芒的.金光,欢跃向前,惹人满眼的欢悦和怜爱。不久之后,麦子收尽,勤恳的农民就魔法般很快地变换出遍布的秧苗嫩绿了,漠漠水田的上方时而还翔来几只闲逛的鹭鸟,播下声声悠啼;村舍中,四处溢满着童趣,红黄的蜻蜓穿梭飞来禾场的上空,追跑得伙伴措手不及,彩蝶停歇在墙角的草丛里,蹑足静守起几处好奇的孩子们;菜地里,各色蔬菜滋滋竟长,红苋绿蕹伸展出手掌似的叶片,紫茄青椒藏掖着叶底下不断膨胀的果实,黄瓜藤攀爬到高端,金银花缠绕篱墙,绽出满鼻馥郁的幽香…,无处不是令人欣喜的田园景象。

  最欣喜的还是我们孩子。陶醉在这无限美景中的孩子们早掐指算好,一日后,端午节就要到了,那时自然就有很多口腹的享受,甜软的糯米粽子,喷香的新麦馒头,醇浓的米酒,泛光的油条…然而我那时最难忘却是随母亲到自家竹园里采摘新鲜的粽叶来包粽子,母亲便给我重复讲述她所知道的这端午节来历:屈子和他的行吟泽畔,昏聩的楚君,以及奸佞的小人等等,我却不能理解这么美好的世界里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险恶的事情,于是小心眼里又生发出许多悲天怀古的忧思。

  在屋旁的蒿草地里拔起青艾时,我看到欢快的鸟儿叽喳蹦跳在高枝,碎碎散散的阳光从葱茏的树叶里筛下来,林下幻出缕缕七彩的光丝,这世界是多么的美好啊,千古里的忠臣为什么要悲凄地赴死呢,为什么有那么多只有用艾叶才能插门避趋的鬼魅呢,那该是多么不可理解啊,我惘然了,许多个黄昏,我就一个人仰着小脸呆看天空,疑惑这世界的纷繁复杂,在吃着端午节殷殷母亲做的蛋汤油条时,在慈爱奶奶无微不至的呵护当中,在兄弟互勉的温暖里,在父爱如山的关爱下,我终于深信这绚丽世界没有理由也不应该不美好。

  在这个充满欢乐的端午节,忆起幼稚童年的端午节,寄托了太多美好的愿望,将是我一生回味不尽的根源。

  总有一种精神支撑着我们前进 --观看廉政教育片《杨善洲》有感

  是他给同村的老李挑水,是他在烈日炎炎的田间地头组织群众抗旱,是他给大亮山披上了绿色,总被这温馨感人的举动和细节感动着,公而忘私。在为施甸、保山的发展和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而殚精竭虑,任劳任怨。路过岳母家门都抽不出时间探望,帮助山村的教师转正却帮不了自己的女儿转正工作岗位,是怎样的一种力量支撑着他前行,是该有怎样决绝的勇气而忽略了家人为穷苦的百姓奔走劳碌。

  在退休时原本有优厚的条件可以安享晚年,但他却毅然拒绝了上级领导的好意,扎根大亮山,兑现在职时给家乡父老的诺言,植树造林,建设家园。他知道,自己的阵地就是在为百姓办事的过程中,他只有在为群众办事时才会开心和快乐,离开群众对他而言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我的视线被定格在了影片的每一秒钟,我要把这部影片深深的存入我的大脑。在我前进的道途上,在我被现实的困窘围绕时,我会毫不犹豫的用这部影片清洗大脑里浊世的污泥,荡涤灵魂,激越心灵,还原我最初的童真和勇气,这样,我还会沿着原来的路前行。

  影片里杨老是那么的淳朴,和群众在一起时脸庞上漾溢的是来自心灵的微笑,回到影片的最初是杨老带领群众抗旱保生产的画面。持久的大旱让这个以农业为主的保山一直被烈日煎熬,旱情一天比一天严重,再这么下去,今年粮食就要绝收了,杨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天灾面前我们不能低头,杨老的话铿锵有力,向天灾发起了一场持久战,随即组织群众抗旱保生产。田间地头都是他来来去去忙碌的身影,在搭建在斜坡空地的指挥部里他发出最豪壮的声音,为群众加油鼓劲,时常挽起衣袖飞快地加入提水的队伍,一桶桶水带着必胜的信念浇灌着禾苗,浇灌着人们久旱盼雨露的心田,他相信,灾难会过去,等待人们的必将是幸福的生活,天空中久久飘荡的是他那句“从此后,不靠天,不靠地,我们自己做龙王”。

  最幸福的事是为群众办事,那怕是再小的事,在他看来,人的每一天要充实而有意义。在大旱肆虐的时刻,他毅然召集地委委员召开临时会议,决定把建设地委办公楼的项目停下来,用来抗旱保生产,把钱用在最需要的地方。由于地形地貌的原因,保山耕地多以山地为主,面对人口粮食需求与耕地单产的矛盾,摆在他面前的是如何使现有耕地生产出更多的粮食。为此,最切合实际的做法就是修筑梯田,蓄水积墒,把旱情的损失降到最小程度。一架架打井设备在田地上轰鸣,一米,十米,三十米,往年很容易出水的田地今年就是不出水,只有零星的几口井溢出了细流。

  旱灾依旧,用水日见困难,旷野田畴,村社小道,试验基地,他忙碌的身影在这些点上穿梭而行。在试验基地他勉励育种专家攻坚克难,要钱给钱,要水给水,培育出优良的作物品种,科研专家被他无私大爱的精神所感染激动的说“保证成功培育出西南一七五号,让所有的田地长满高产的作物”。

  成就一段婚姻要走漫长的路,想想已然对不住妻子,留下她在家里独自照顾老小,那么对女儿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尽过一天的父爱。今天,一定要参加女儿的婚礼,让她开开心心的走上未来的路,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依靠。他要让所有的人知道,女儿是有父亲的,就在今天,父亲会亲自送女儿出嫁,送女儿到另一片天地。然而,父亲还是没能在女儿出嫁时给她美好的祝福,女儿收到的也只是一套红花被套,一个瓷盆。虽然父亲没能参加婚礼,但更多的人会得到父爱,女儿也后也会明白,那个瓷盆里盛放的是满满的父爱。

  作为农民的后代,回到生养自己的水土才是归途,杨老退休后扎根大亮山植树造林,用农民最朴实的行动回报乡亲的养育之恩。在没有资金和树苗的困境下,撂下斩钉截铁的话语,办法总比困难多。背上竹篓到大街上捡拾果核,蹒跚的步履丈量遍了大大小小的巷道,一颗颗果核就这样积累,直到参天大树。那郁郁葱葱的树木有您多少的汗水,那繁茂的枝叶吸收了您撒施的多少粪肥,那崎岖的山道上您拄着拐杖踽踽独行的背影树儿们懂得,郁郁葱葱的成长就是对你精心照料与呵护的回馈。山风拂过,枝叶婆娑,沙沙生响,飘荡的是对您的留恋和不舍;那枝头摇曳的依旧是和你儿时一样的梦,就这样活下去。

  有益于群众的人才会被群众被铭记,生病住院时,群众自发的前来看望,倍增战胜病魔的勇气,这样的生命是才是光辉耀眼的,人的一生就要在光亮中行走。而那些腐蚀国家肌体的人,侵吞国家财富的人,侵害群众利益中饱私囊的人,必将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被唾骂和鄙视。

  杨老,请允许一个后辈就这样亲切的称呼您,您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您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会穷尽一辈子的光阴去品尝和回味。

【实用的端午节作文集锦四篇】相关文章:

1.实用的端午节作文集锦7篇

2.实用的端午节作文集锦5篇

3.实用的端午节作文集锦五篇

4.实用的端午节作文集锦六篇

5.实用的端午节作文集锦6篇

6.实用的端午节作文集锦4篇

7.实用的端午节作文集锦9篇

8.实用的端午节作文集锦8篇

9.实用的端午节作文集锦八篇

上一篇:传统端午节的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见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