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粽子作文

2021-08-21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粽子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1

  街边那一个个圆圆的饱满的粽子,散发着香气,我的记忆也随着这味道飘回了一年前。

  美好的一天从早晨开始,暖暖的阳光洒在身上,似乎一切都那么美好。今天是端午节妈妈一大早便带我去菜市场挑选粽叶,妈妈带我来到一个摊位前,买粽叶的是一位叔叔,精心给我们挑选了一捆粽叶,妈妈年年都来这买,他家的粽叶十分新鲜,幽绿的叶子上还带着几滴清晨的露珠。随后妈妈又去买了糯米等其他材料,买好东西我们便回家了。

  妈妈今天要教我包粽子,等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他们都会来我家吃饭。妈妈让我把粽叶和糯米都洗干净,晶莹圆润的糯米在我的手里翻滚着,我用手轻轻擦洗着粽叶,丝丝的冰凉传到我的心尖。我看着妈妈一连串行云流水的动作羡慕极了,妈妈的手仿佛有魔力一般,把透剔光滑的糯米包在一两片小小的粽叶里,还包出了一个美丽的形状。后来外公外婆他们都来了,也参与进了包粽子里,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大家分工合作,齐心协力的包粽子,将丝丝亲情融进了一个个细致饱满的粽子里。

  不过一会儿香香的粽子便出锅了,晶莹的糯米与清新的粽叶包在一起散发出一股独特的清香,我挑了几个剪断绳子赶紧送给爷爷奶奶他们,“爷爷奶奶端午节快乐!快吃粽子吧。”爷爷他们直夸我长大了、懂事了、知道孝顺了,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贪吃的弟弟妹妹按不住性子不顾冷热就往嘴里放,香甜的糯米旱灾口里直呼“烫”,长辈们在一旁细心的把粽子吹冷,再送给弟弟妹妹们吃,不一会儿,几个粽子就被消灭了。

  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粽子,看着电视上直播的赛龙舟比赛,弟弟妹妹们在一起玩着小游戏,爷爷奶奶们互相嘘寒问暖…….那画面好不温馨!

  我将思绪收回,把目光移到眼前的粽子上,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今年的端午节也会如往年一般那么温馨吧!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2

  我的家乡是一座位于长江口的小岛,钟灵毓秀,风光旖旎,物阜民丰。几年前,我背井离乡只身来到上海求学,在这座钢筋混凝土的都市中,我对家乡的思念与日俱增,而除了难以割舍的一份亲情外,令我难忘的还有那清香醉人的粽子。=

  在家乡,端午节一到,家家户户都忙着采芦叶。差不多全村人都出动了,成群结队的,不久,所有的河滩上都洋溢着此起彼伏的笑声了。

  采完芦叶,便回家包粽子了。在我看来,包粽子简直可以说是门艺术:先把采来的芦叶用沸水煮半个小时,取出后用凉水浸泡,再用刀把叶柄切平,便可以包了。粽子的主料是糯米,可以加入花生、赤豆、红枣、蜜饯等,比较讲究的人家还包掺入咸精肉的“肉粽”,味道自然与众不同。母亲是个精打细算的人,不舍得花钱买红枣或是蜜饯,更别提包“肉粽”了,只是用过年时余下来的儿两赤豆包粽子给我吃,但味道也一样香甜。

  粽子的形状更是层出不穷。最常见的要属“宝塔粽”,差不多就是一个立体的方锥形,是所有粽子中个头儿最大的。还有一些也比较常见,像方粽、菱粽、子母粽等,个个美观大方,清香可口。而最为匠心独具的要算“鸳鸯粽”了——把两个同等大小的粽子用红线连起来,美其名曰“千里姻缘一线牵”,以示夫妻相互依靠、恩恩爱爱。

  家乡有送粽子的习俗。每年这时,家家户户都会提着自家包的粽子走亲访友,相互馈赠。开始或许只是一种礼尚往来,可不知不觉中却成了端午节必不可少的内容。

  包好的粽子不仅自己吃、送人吃,还要精心包儿个,用线绑在一起投到河里,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小时候,天真的我也曾问过母亲:“为什么要纪念屈原?为什么要把好吃的粽子白白投进河里?”母亲笑笑:“因为他在善良人的心中永远值得纪念。”当时我对母亲的话并不了解,如今想来,却是富有哲理的。这正是劳动人民淳朴、善良的美好心灵的体现。因为他们的心是雪亮的,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或是嫉恶如仇,或是从善如流,且永远是那么地无私,就如同粽子馅中的糯米那样纯正,又不乏芦叶那般的清香。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3

  星期四是一年一度的传统端午佳节,传统端午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我也跟着我妈妈学会了包粽子。

  我和我妈妈来到家和超市买了包粽子的原料,糯米、红枣、白糖、竹叶。回到家里,我妈妈把糯米、大枣都分别放到锅里煮了一会儿,然后就用竹叶包粽子,我学着我妈妈的样子把竹叶卷起来,形成筒状,再把糯米和红枣装进去,然后包裹成三角形或四角形的粽子,最后用线捆绑起来,粽子就这样做好了。我妈妈把粽子放到锅里蒸了半个钟头。看!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了,我剥开一个粽子,啊!清爽可口,好吃极了!我一连吃了好几个,满脸上都是糯米,简直成了一只花脸猫。

  吃完粽子,我妈妈还为我编了五丝,听我妈妈说,戴了五丝绳就会长命百岁的。

  这个传统端午佳节,收获真不少。我喜欢传统端午佳节,盼望着下一个传统端午佳节快快到来!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4

  十二月二十八日我和我的妈妈送年货给外婆,到了外婆家,看到了粽叶、米、绳子放在那里。我说:“外婆,还要包粽子。”外婆说了一句,你和我的妈妈一起包。哦!

  吃了中午饭,我看见我的妈妈真的在那里包粽子。我过来一看,我的妈妈熟练地包着,她先把粽叶卷起圆锥形,在里面放一些米,然后用粽叶包住,把绳子绕在上面捆紧,一个粽子包好了。

  我看完了,拿起粽叶像模像样地包起来。我放米时,米从小洞里漏出来,当我塞住这个洞,那个洞又流出米来……我弄了好多时间才包好。

  过了一会,我表哥在外面玩也回家了,看见我和我的妈妈在包粽子。表哥迫不急待地过来拿起粽叶,问阿姑怎么包,叫轩来教你,好吧!我说:“你看着我包,马上就会。”他拿起棕叶,把粽叶卷起来在里面放满米,也不要太满,再把粽叶包住,最后把绳子捆紧,一个粽子包好。我我的妈妈说:“两个人真棒!”一看就会,是一个既顽皮又聪明的小伙子。听到我的妈妈的夸奖,我俩很高兴。我们三个人包着包着很快就包好了。

  到了三点钟,外公和外婆把粽子放进锅里,再倒满水,然后盖住。烧了很长时间,总算烧好了,打开锅盖一看有些粽子露出了白白的大尾巴,原来是漏馅了。

  我和我的妈妈要回家,外婆拿了好多粽子叫我带来,我非常高兴。谢谢!外婆。外婆明年过来我家哦!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5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到了。

  说起端午节,当然免不了吃粽子。但平常懒惰的我今年竟然想学包粽子。于是,妈妈帮我准备好材料,便开始教我包粽子。首先,妈妈拿出两片粽叶,三下两下,粽叶便成了一个圆锥形。我也不甘示弱,拿出粽叶,卷了卷,却成了个“漏斗”。在妈妈的指导下我才完成了第一步。

  接下来就是往粽叶里加上豆沙、糯米、鸟蛋。这个步骤很容易,我顺利“通关”。可接下来把竖立在上头的粽叶包上时,里面的馅料却像个淘气的小朋友似的想把自己的“头”露出来。这时,妈妈才告诉我:“哎呀!你的糯米包多了。”这时,我取出一点糯米,再包上去。哈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啦!

  最后一步,就是绑绳子啦。看妈妈那高超的技术,一下子就完了功。我便信心满满,可绳子就是不听我的指示,绑了就滑下来。妈妈说:“这个要靠的角”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6

  进入六月,端午节将至。每到端午,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是怎样的,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来看下面的详细介绍。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我们所知道的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实际上据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节吃粽子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只是反映民众的心里愿望而已。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而且各地的风味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另外还有南国风味的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粽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7

  今天是端午节,是吃粽子的节日。下午我就要和妈妈学包粽子了,我感到特别的高兴。

  到了下午,妈妈拿出了早已经准备好的糯米、蜜枣、粽叶和稻草。妈妈先教我怎样摆粽叶,我也跟着妈妈的样子摆起来;妈妈又教我怎样包粽子,先抓一把糯米,放在刚摆好的粽叶上,再把两边的粽叶向中间折,下面的折上去;接下来,就是捆粽子了,把包好的两盖粽子,扣在一起,用稻草先缠好一头,再缠好另一头,一定要系紧哦!我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但是米全散了。我又连续包了三个,结果,不不是漏了米就是没包紧全散了。这是,妈妈说“没事,不要急,你一定能学会的,加油!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报到第十几个的时候,已经包的像模像样了。

  今天我学会了包粽子,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凡事都要坚持,才能成功!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8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小孩子哼唱这首儿歌时,就是端午节来到之日。

  又到了五月初五,本是我最盼望的节日,可这个端午节我过的却不太快乐。中国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民族英雄屈原而由来的,但年年过端午都是一种模式,吃粽子。基本端午前吃,端午吃,端午后吃。甚至让人吃得呕吐,想一想身边的人更喜欢过洋节,比如圣诞节。这是为什么呢?我在思索最后我总结出了三点:一是因为大家没过过觉得十分好奇,二是以为国外的节日形式丰富多彩,在圣诞节让小孩子会得到礼物,三是人们都觉得国外什么都好,这种崇洋媚外的思想日渐侵蚀着我们的大脑。所以人们觉得洋节好。但中国的文化历经千年的沉淀,才演变成为民族之魂。那怎样才能让人们参与进来呢?也许只要把内容在丰富一下,就会让更多的人来参与,比如在端午节时,在江边举行吃粽子比赛,包粽子比赛,寻粽子比赛。可以激发人们来踊跃参加,这样不但可以让这种文化承传下去,还很有趣。

  让我们把中国的传统节日传承下去吧!我相信,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有一种相通的味道,属于中国人的味道,这淡淡的芳香围绕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身边,如同粽子一样绵软、香甜。

【【推荐】端午节粽子作文汇总八篇】相关文章:

1.【推荐】端午节粽子作文

2.端午节粽子作文【推荐】

3.【推荐】端午节粽子作文汇总5篇

4.【推荐】端午节粽子作文汇总六篇

5.【推荐】端午节粽子作文汇总7篇

6.【推荐】端午节粽子作文汇总五篇

7.【推荐】端午节粽子作文汇总9篇

8.【推荐】端午节粽子作文汇总九篇

上一篇:端午节趣事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见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