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安康作文

2021-07-10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安康作文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端午节安康作文 篇1

  农历五月初五过端午,可谓极“乐”。

  端午之乐,“乐”在热情奔放的赛龙舟。“咚咚、咚咚咚”,河上,四条颜色各异的龙舟正在飞快地行驶着,在河面划过一条曲折的水痕。河旁,围满了观赛的男女老少,他们的心也被赛情紧紧牵动着,还不时为其呐喊助威:“加油!加油!”此刻,一条火红的龙舟奋起加速,从四船中脱颖而出,遥遥领先驶在最前头。舟上,助威者狠狠地击着鼓面,频频的鼓声响彻云霄;划舟手匀速地划动着船桨,激起朵朵水花,它们的心也如火般“燃烧”着。“乐”赛龙舟,怎不令人激情澎湃?

  端午之乐,“乐”在趣味横生的包粽子、吃粽子。每逢端午,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会挂上“肉嘟嘟”的粽子——那时,就是大伙儿晒手艺、晒幸福的日子了。粽馅有各式各样的:放肉的咸粽、放蜜枣的甜粽……最有意思的就属包粽子了!包粽子前,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糯米、水、馅料、粽叶等。首先把浸水的粽叶对折再对折,制成一个立体的三角形;然后将糯米装进粽叶内,再放入自己喜欢的馅料。最后,把装满糯米的粽叶压平整,用细绳扎紧,放入锅内蒸煮一会儿。

  半晌,粽熟了。夹出热气腾腾的粽,我深吸一口气:嗯——好香!咬一口咸粽尝尝:哇塞!太美味了!那又软又粘的糯米,香喷喷的肉,完美融合——真是美食CP啊!“乐”吃香粽,怎不让人味蕾绽放。

  端午之乐,“乐”在插奇香无比的艾草和菖蒲。文天祥有诗曰: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支艾。人们在端午节,常悬挂艾草于门外,希望驱邪、驱虫、祈求一生平安的美好寄托。“乐”插艾草,怎不令人憧憬美好?

  如此趣过端午,怎一个“乐”字了得?

端午节安康作文 篇2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端午节已经过去了,想必大家对今年的'端午节记忆犹新吧!你可知道端午节的一些习俗?现在就让我来讲述一下关于端午节的习俗吧!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而演变成中国汉族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已成为国人普遍行为。“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早中”,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中国有很多端午的故事,比如水漫金山,白娘子喝雄黄酒。这是一个很悠远的民族的节日。屈原选择在端午节殉国,把端午节的人文精神提升了。本来这是一个伸张正义的节日,表现的是对龙的图腾崇拜,是出于人们对自然的恐惧;而屈原,赋予了这个节日新的意义,《离骚》是千秋绝妙词,“若无泽畔行吟苦,哪得千秋绝妙词”。这个古老的民族的习惯,因为屈原,得到了新的意义。一本《离骚》,使中华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一个端午节,使中华民族拥有传奇的一面;一种爱国情怀,更使中华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你——屈原。

  我为你而骄傲,又为你而悲哀。骄傲的是我们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而自豪;悲哀的是时代的背景让你的才华无法施展,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你是何其不幸地遇到这样的“主”啊!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在此送上迟来的祝福,祝大家端午安康!

端午节安康作文 篇3

  端午节假期很快就过去了,吃饱了粽子,游完了山水,赏完了景。打过了招呼,却发现不是快乐而是安康。

  端午这一天是纪念屈原的,屈原是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于楚国。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一生中写过许多著名的爱国诗篇,后来由于楚王不接受他的爱国主张,致使国土沦丧,他满怀忧愤之情,跳入汨罗江自尽。没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因此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并且竞相划船,期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东周春秋时期,楚国人伍子胥,流亡到吴国,辅佐吴王阖闾,巩固吴国的强大。阖闾去世后,伍子胥继续辅佐吴王夫差,帮助吴国打败越国。伍子胥分析吴越两国由于自然条件的因素,总结吴国是不可能战胜越国。而自己在提出意见之后被奸臣所害,自刎。夫差命令于五月五日皮革裹尸投江。所以端午节也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还有戏剧曹娥救父,也同样十分感人。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端午是个节令,是大家趋吉避凶祈求幸福生活的节日,赛龙舟、吃粽子、吃龙船饭…………都是节日氛围,说“快乐”确实没错!但端午又是纪念屈原、曹娥、伍子胥的日子,说“安康”似乎更加合适!所以,端午节,或者说“端五”本身就是一个节令,而又跟祭祀三位历史人物密切相关,是一个悲壮的日子,所以,说“快乐”确实不合时宜了,应该说“端午安康”!节日的文化魅力,在于起底传统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追寻那些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意蕴,尊重历史。

端午节安康作文 篇4

  每一个节日,似乎都有其独特的韵味。提起端午节,或许人们会立刻想到粽子的味道,会想起到鸭蛋的味道,对于我来说,这是永生难忘的味道。

  佳节意味着团圆。从小到大,每一个节日都是一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一起分享妈妈亲手包的饺子。每一个佳节里,妈妈忙碌的身影,亲友送来的月饼以及美好的祝愿,奶奶精心腌制的鸭蛋以及她笑容中夹杂着的喜悦,还有全家合力制作的粽子以及大家其乐融融的笑声。一年又一年,我们重复着这样的方式过节,平淡中,蕴藏着幸福的味道。

  但自从在县城买了新房后,我们从老家搬出来,以前幸福的场景渐渐淡了。过节时,就仅有三个人围着一起吃着食物。为了我们读书,爸妈买了新房;可为了还债,爸妈去外地打工了,差不多每年只会回一次。元宵节根本没有在家,因为元宵节时工厂早已经开工。爸妈也考虑过接我们去外面过年过节,可奶奶却因病痛而不能坐车,爸妈在家的时间很短,我是多么希望过年那一段时间过得慢一点啊。

  偶尔,爸妈若能在端午回来,大家又聚在一起吃美味的粽子,轻轻的剥开,里面是白白的糯米,还有两个大大的红枣。一口咬下去,香香甜甜,加之竹叶淡淡的清香,让人回味无穷……此时,那种幸福的感觉就在心里慢慢蔓延开来。

  小小的粽子里满载着爱的味道,又回到了从前的幸福。

  也许,每个人对各种节目的不同味道都有着独特的体会和深刻的记忆。而这种体会和记忆,不仅仅源于各种节目食品的美味,更是由于某种情感掺杂其中。就像这端午的味道,那是清清的竹叶香,浓浓的红枣甜,还来杂着淡淡的感动和浓浓的亲情。

【【精华】端午节安康作文四篇】相关文章:

1.【精华】端午节安康作文三篇

2.【精华】端午节安康作文3篇

3.【精华】端午节安康作文4篇

4.端午节安康作文

5.端午节安康的作文

6.安康的端午节作文

7.端午节安康作文三篇

8.端午节安康作文五篇

上一篇:端午节龙舟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安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