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端午节作文

2021-06-08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端午节作文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描写端午节作文 篇1

  而今天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一提到端午节,人们都会马上想到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西晋周处《岳阳风土记》中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可见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

  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

  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

  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描写端午节作文 篇2

  不知怎的,这会儿坐在案椅上隔着玻璃窗向外看去,不见雨影,惟有雨声。没有廊桥听雨那般如羯鼓阵阵,也没有檐下垂雨,雨花飞溅,亦点亦线的淅沥淋漓。

  尤记去年的端午已是在夏至之后,那时的雨连着断断续续下了近有一周。岁月匆匆流转不停,而对端午的印象——细雨垂帘,粽叶飘香,仿佛千古依旧。

  雨,在这几天一如既往地一直下个不停。淅淅沥沥的雨点滴落在混黄的江面上,泛起了大大小小的水泡。一个浪花过后,江水呜咽着向北而去。远处的山,无语地眺望着远方,千百年了,孤独的任凭着风雨侵蚀。

  这雨也好像格外的浪漫,哗啦啦从一大片阔叶箬竹上滑越而过,带着那一抹竹的清香,又一股脑的.撞进了艾草里,惹了一身的艾香,便扑腾的在空气里打滚,最后看见人来了,挤似的钻进心房里,沁人心脾。

  包裹那端午粽子的竹叶,用了这端午的雨洗过也是格外的清香,还未熬煮便已散发诱人竹香,另人食指大动,恨不得就生吃了。小时候,我格外爱吃粽子,拨开被水煮的微微有些带黄的粽叶,看着里面白白亮亮犹如水晶一般的粽子,香滑但绝不腻口,感受着每一粒糯米粘住的竹叶的清香,慢慢的随着轻咬散发开来,便是满口清香,满身清香,满室清香。端午节后的几日,我便从来不吃饭,就着端午时节的雨,我要把粽子吃个饱,饱到年后还能嗝出粽子的清香来。

  青青艾草,幽幽粽香。纠结着我的思绪,我不知如何去解释,我在这里只有遐想。端午节的雨,可是,雨,住了。几杆修竹上仍然缀满斑斑的泪痕。身旁的浩浩江水载着袅袅而落的竹叶,日夜兼程地赶向浩淼的归宿。我诧异,为何要如此不辞辛劳的赶路?问风,风不语;问草,它说难道你没有听见——山麓间悠扬的笛声已经吹响。

  流水畔相思的音符在浪花上跳跃,那是对诗人的深情呼唤。召唤着一种文化的回归,一个节日的回归。她不就是一种传承,一个民族的见证吗?我的曾祖,我的爷爷,我的父母,还有我将来的子女,我的孙辈……都在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地将要在这片土地上吃着粽子,划着龙舟,挂着艾草,大人么则拿着雄黄酒推杯置盏,小孩则配着香囊奔跑于田垄阡陌。为了这一个期待,在一个又一个的转身后,岁月苍老了昔日的红颜,但手中的诗篇穿越历史的甬道再次浮现在我眼前,感觉仍是那么滚烫那么撞击人的胸怀。

  透过诗篇,我伫立凝望,那满池碧波涌动的云梦,鸥鹭为之绝响,烟云共水天一色。风欲来,雷欲来。天幕的另一端,云中那华丽的龙车急促而来。顾盼间,灿烂的光芒让群山为之颤抖。叹息中,虽有痴心但无力将前尘往事挽起。车转逝即过,装着千古诗人的悠悠情怀又将回到梦中的宫殿,带着追求,带着誓言,奔向遥远的天际。

  回首,长长的叹息声已不再可闻。江面上,渔歌打断了我的思绪。在飘渺的歌声中,世间的善恶在这里都已淡然,满是钓者的闲适。聆听良久,突然感觉这怡人的歌声中,竟有几许忧思隐于其中,浑浊的江水还能将布满灰尘的帽冠洗净?浑浊的江水还能将已是满身的疲惫洗去?在醒、醉之间,我无言以对。缄默中,渔舟唱晚,暮色将至。遥望着日渐上涨的江水,冥冥中祭奠的人们早已蕴足力量与信心……

  鼓声悦耳,龙舟竞发。当年嗜血的斧钺刀枪,早已埋进了厚厚的黄土,落寞与伤神此时如一柄锋利的短刃慢慢剖开赤子的肌肤,让点点乡愁一滴滴地滴落下来,溅起江河万丈波澜。

  一片苇叶,青而变黄,如何也包裹不住千年的敬重。糯米的粘度让不老的传说,凝结成坚牢的记忆。诗人纵身一跃的美丽弧线,划过历史的天空。从此,汨罗江没有停止过呜咽,为诗人汩汩流淌。所有这个被称为端午的日子,便成了华夏一年一度朝圣的图腾,而那用江畔苇叶捆扎的粽子,衍生为我们民族咀嚼经年的精神贡品……崎岖的路上,一个婀娜身影在婆娑树叶下依旧那么曼妙,璀璨的新衣在迷蒙烟雨中散发着兰草迷人的芳香。

  端午节的雨,滴落千古的弦音。耳边鼓声歇,有的只是粽子飘香,笑语嘻声。

  我,释卷。

描写端午节作文 篇3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佳节

  ——端午节。端午节有很多习俗:赛龙舟、包粽子、饮雄黄酒、放纸鸢……但是,最有趣的是包粽子。

  包粽子先要准备馅,蛋黄肉粽馅先要将咸鸭蛋打在一个过滤勺,过滤掉蛋清,留下蛋黄备用,一个个放在大碗里像一个个小金蛋。肉馅就是把五花肉切长约5厘米宽、高约2厘米的肉条,里面加入酱油、盐、糖,把它们腌起来,当然最后还要准备拌了酱油的糯米。咸馅调好了,现在咱们准备甜馅。甜馅很简单,只要准备乌溜溜的蜜枣和拌红糖的糯米就可以了。

  洗净晾干粽叶,我们就可以包粽子来了。先包肉粽子,先把长长的粽叶两手卷变成一个三角形。再把糯米抓一半少一点放在三角形粽叶里,再把蛋黄放进去,接着再把糯米放进去,直到填满为止,最后把粽叶盖上系好花绳,一个三棱锥的肉粽子诞生啦!

  再包一个甜蜜蜜的小甜粽,先把混合了红糖的糯米放进那个重叠的三角形里,加上一个乌溜溜的蜜枣,加上糯米,盖上粽叶,绑好花绳,可爱的小甜蜜粽子就包好了!

  蒸粽子了,先底层放一些筷子,再铺上粽叶,把包好的粽子放在粽叶上。加点水,要没过粽子,水烧开了还需要再加一些凉水,

  大火烧大概20分钟,再焖5分钟。一锅香喷喷粽子就蒸好了!

  糯糯小小精致的粽子等你来吃哦!

描写端午节作文 篇4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都应该很清楚吧。

  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都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有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绸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向江河,是为了让鱼跤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辬包的粽子,喝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带五颜六色的香囊。

  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

  我喜欢这样的端午节,朋友们,你们喜欢吗?

描写端午节作文 篇5

  马上要过端午节了,奶奶给我包了粽子,剥开粽叶,咬一口,真香。但我吃粽子时,发现许多不同形状的粽子:有多角形,有长方形,还有三角形。我很奇怪:为什么粽子会有这么多形状呢?于是,我就查找了关于粽子形状的资料。原来,因地区不同,所以形状不同。大多数是三角形,长方形,方形,多角形和长条形等,其中三角形占大多数。

  可是为什么端午节时需要吃粽子呢?我再次查找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的资料。原来,为了纪念古代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因楚国国君不听劝告,还把屈原流放到江边,最后屈原以投江表达爱国之心,老百姓们为了不让鱼虾吃食屈原,就把粽子投进江里。后来就形成了习俗。

  看了这么多,忽然想自己包个粽子玩玩儿,然后我就向奶奶请教怎样包粽子,奶奶欣然同意。我准备好粽叶和圆糯米,开始学习包粽子了!先把粽叶卷成一个圆锥形;再往里面塞上满满的圆糯米,然后顺着一个方向往上包,最后留一点“小尾巴”,往里一折,扎起一个封口。现在可以煮粽子啦!

  粽子终于煮好了!剥开粽叶,咬一口自己包的粽子,真香!

描写端午节作文 篇6

  过端午节,一定少不了粽子!今天,堂姐就在教我包粽子呢!你瞧。

  做粽子一定要有准备的。原来,堂姐已准备好浸泡了3个小时的糯米,同时也买好了粽叶,这样准备就让我大吃一惊了。

  我把米放在叶子里,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气极了。堂姐对我说:“你要把叶子做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然后再把米放进去啊!”

  于是,我按照堂姐说的步骤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咦?旁边那个盘子中间放的是什么?原来是肉馅哦!我在糯米中间挖了一个小洞洞,把肉馅弄成圆状,塞入糯米中,让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么封好呢?我看了眼堂姐,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翘起来的一片叶子按下来,并用绳子用力的扎紧。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个。现在就要下锅了,先是把水烧开,然后把粽子放下去。

  过了一会儿,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

  我把绳子解开,正想把叶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烫着了。堂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来。我吹着吹着,把让热气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将叶子掀开,吃起了自己亲手做的香喷喷的粽子来——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间,包着一团鲜汁可口的肉馅,放入口中,不油不腻,又有嚼劲,感觉太好了!

  端午节就这么过去了,嘴里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想着我国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这真是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精选描写端午节作文汇编6篇】相关文章:

1.精选描写端午节作文汇编7篇

2.精选描写端午节作文汇编9篇

3.【精选】描写端午节作文汇编八篇

4.【精选】描写端午节作文汇编5篇

5.精选描写端午节作文汇编5篇

6.精选描写端午节作文汇编九篇

7.【精选】描写端午节作文汇编8篇

8.【精选】描写端午节作文汇编五篇

9.【精选】描写端午节作文汇编6篇

上一篇:初中端午节作文 下一篇:初中端午节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