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端午节的作文

2021-05-20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端午节的作文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 篇1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等,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插艾草、赛龙舟、饮雄黄酒等,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

  每年的端午节,我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包粽子,粽叶有要求:新鲜的粽叶;碧绿碧绿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准备到位,妈妈就把粽叶先洗干净。再放在热水中烫一下,然后把糯米洗干净,把蜜枣倒入碗中,准备工作做好了,妈妈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妈妈把粽叶折一下,往里面装糯米,在糯米中放入一颗甜甜的蜜枣,把粽叶包好,用线把包好的粽子缠紧打结,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妈妈的手可真快呀!一会就包好了几十个四角形的粽子,整齐的放在锅里。

  接下来就是煮粽子。妈妈往锅里加了许多的水,然后开始煮,煮了好一会儿,粽子就好了,此时家里弥漫着粽子的香味,终于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了。

  坐在桌前,剥开碧绿的粽叶,一股股清香扑鼻而来,是糯米的清香,是蜜枣的香甜。趁热咬上一口,一种无法形容的香糯在嘴里蔓延开来。吃到嘴里才发现,原来在糯米里,早就融进了粽叶的清香,蜜枣的甘甜,这种感觉只有端午节才有吧。所以,我向大家提议,保持这种习俗把古老的传统一代又一代的传下去。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 篇2

  对过节的兴趣越来越淡了。春节便春节,在冰箱里多放些东西,坚持几天不去菜市场而已。中秋便中秋,买来月饼也不吃,做做样子罢了。可是今年有些不同了,粽子的香味越飘越浓的时候,我们刚好学到汪曾祺先生《端午的鸭蛋》一文,平淡幽默的语言,侃侃而谈中流露出对故乡和儿时生活的眷恋,这种情愫抓紧了我,让我也深深的陷进了对家乡的怀恋之中。

  家乡的端午节是有很多讲究的。包粽子,粽叶有要求,新鲜的芦苇叶,碧绿碧绿的,或者是槲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准备到位,洁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饱满的蜜枣,花生仁,葡萄干,都早已泡好,勤劳的女主人用灵巧的双手左折右叠,再用丝线层层缠绕,一个精致的粽子便诞生了。煮粽子不能心急,小火慢慢煮,老年人爱用火炉,前一天晚上把粽子放在炉子上,能焖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孩子们一起床,揭开锅,就是热腾腾的粽子,屋子里,院子里顿时都弥漫着芦苇叶和粽子的香气。除了吃粽子,还要吃煮熟的大蒜,鸡蛋。这几种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只看看就是享受了,扁圆的白玉般的大蒜,肉红色的椭圆的鸡蛋,碧绿的不规则形状的粽子,从颜色的搭配到形状的组合,都煞是好看。熏艾蒿,我们这里离山远,艾蒿都是从集市上买的,在端午节这天挂在门楣上,过几天干透了,取一两只在屋子里点燃熏一下,至于熏的目的是什么,我是不很清楚,有人说是熏蚊子的,我想可能还有更多的东西,比如蜈蚣,蝎子什么的,大概类似其他地方的熏五毒吧。带香包,鲜艳的布料做成各种形状的饰物,里面放上香料,就成了孩子们心爱的饰物,挂在脖子上不时的嗅一下。系五色线,手腕脚腕都要带。但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却是黎明时分却去田野里拔“圣草”了。这里说的圣草,加引号,是我实在想不出当时大人们怎样说的。

  长辈告诉我们,月宫里的嫦娥,年年不停地捣药,这些药是要在端午节前夜,洒在各种草木上,河水里。在端午这天太阳没出来之前,这些药还停留在草上,如果这时拔回来,熬制成水,用这水来沐浴,可以治好百病的。小孩子当然非常相信,天蒙蒙亮,我们就呼朋引伴的出发了,向着蒙着神秘面纱的田野,我们要替家人完成一件神圣使命。农历五月的.黎明是美好的,空气凉凉的,清爽滋润,周围都静悄悄的,你无意的一台眼,也许就逢上邻家来挖野草的孩子。相视一笑里,多少欢悦在其中。早晨的田野在这一天提前被惊醒了,那茁壮的青草上,露珠还在转动,我们需要的草是有讲究的,如猫猫眼,一摸眼就红的那种草,今天不怕它,就采。还有车前草,节节草等,不能磨蹭,一定要在太阳出来之前采回家,这样那些神秘的药才会有效啊。慌慌张张的回家去,抬头看看天空,战胜了太阳般的自豪。现在想来,还觉得那种神秘如格林童话中的哪一篇,太阳一出,万物回复原貌的神秘。

  又要端午节了,谁还会去野地挖草呢,给孩子洗澡,有专门的沐浴露了,粽子也懒得包了,吃不了几个,干嘛哪么费劲,买几个就好了嘛。可是,在种种过程里藏着的细心,乐趣,也买些就可以了吗?在能亲自做的时候,不要买了吧,因为一个简单的“买”字,让我们失去了多少美好的东西啊。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 篇3

  我的家乡在南方的一个边远小镇。每到端午节,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大街小巷,人们谈论的都是花粽叶、竹叶、包毛叶、粽叶、糯米、腊肉。

  总之人们都在忙着准备呢!我家也不例外,妈妈买粽叶婆婆切腊肉、剥花生,爸爸买糯米。

  吃过晚饭,我们一家围坐在一起,开始包粽子了。我惊奇地问婆婆:“怎么会有紫色、红色、黄色的糯米呢?” 婆婆说:“那得靠两种植物了,按照我们民间的说法,第一种就是:羊咪咪花了,用它的花朵煮水,在泡糯米就成金黄的了,第二种就是:小定叶,大家别看它名字怪怪的,其实它还是位魔术师呢!你从外表看是看不出是什么颜色的,要煮了才知道它的颜色是可以变化的,有玫瑰色、红色、紫色、还有的时候是紫红的。”“这么神奇呀!包出来的粽子味道肯定不错,”我说。婆婆又说:“不一定,最关键的一点是,包好粽子后,一定要用水泡六、七个小时,这样煮出来的粽子才又香又糯。”

  第二天一早,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煮粽子,阵阵米香从各家各户的门里、窗户里飘出来,整个乡镇都浸泡在浓浓的米香里,连身上,头发上都是这种淡淡的米香,如果你到这里来,一定会爱上我们的粽子。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 篇4

  天下粽子,种类上大致可分为“京、浙、川、闽、粤”五大流派。嘉兴粽与湖州粽齐名,被公认为粽中之王。

  嘉兴粽子里的老大,首推“五芳斋”。用的是上等白糯、猪后腿瘦肉、徽州伏箬。所谓伏箬,指盛夏时节所采之箬,此时的粽叶,因吸足了土壤的营养、水分和阳光,最香。徽州粽叶一年只长一季,开春发芽,至梅雨季节长大为“梅箬”,不过太嫩。而秋冬的粽叶又嫌太老了。

  五芳斋的粽子,卖得满坑满谷,满天下到处都是。但是,那些真空包装绝对没有新鲜的好吃,嘉兴城里五芳斋总店的新鲜粽子,好像又不如嘉兴城外路边的好吃…

  这条路,就是沪杭高速公路,五芳斋粽子专卖店,就开在上海-杭州约50公里处路边的嘉兴服务区。我个人的习惯是,闻香下车,别管什么豆沙粽、蛋黄粽、栗子粽、火腿粽等等劳什子(特别别吃鸭蛋黄的,不是一般的难吃),坚定地直奔那三块五一个的─大肉粽。

  把这烫手的宝贝热腾腾地捧在手里,怯生生地试探着咬一小口…肉香、米香、箬香,交融四溢了满嘴,这种香味还以热量的形式线性地奔腾直下,软软糯糯地一路钻到心尖。七千年前发源于嘉兴的稻谷文明,实在是强啊!感谢五芳斋,感谢沪杭高速公路,感谢屈原,感谢宋玉,感谢楚怀王,感谢夫差,感谢伍子胥,感谢曹娥,感谢介子绥,感谢河里的鱼,感谢江里的水怪……

  为什么是路边的粽子最好吃?我有两个理由

  一,现剪、现煮、现吃,当然新鲜(可能是因为大肉粽特别好卖,我发现店员有时候会事先煮好一堆放在一边,你要,就先从这堆里拿一个剪给你。这个时候,嘴要甜,原则更要坚持,务必只吃锅里现煮的);

  二,嘉兴城里五芳斋的新鲜粽子,也许更新鲜更好吃,但“路边的粽子最好吃”,基本上属于心理作用,它来源于一种“旅途”的仪式感。车开到休息区,往来客官多少都有些困乏,这种时候吃到的食物,通常都会自动加分10%-20%不等。我个人的经验是,从上海出发,最好选在上午,千万别吃早饭,喝杯小咖啡就行,车行一个多小时,在右侧的嘉兴服务区下车,先跑趟厕所,最后再吃粽子─如果能把这件事情搞得像屈原沉江那样具有仪式感,粽子的味道加分,有时能达到30%!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 篇5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要到来了。我们家乡可是一个传统乡,什么传统节日都要按古代留下来的这样做。

  先来介绍一下我们家乡传统做法,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任何传统节日都要按古代传下来所说的做。

  先来说说吃粽子。每次端午节我们全家人团聚的时候,奶奶都包了二十几个粽子,然后蒸起来,最后,不用猜你们也知道,当然是香喷喷的粽子登场了。等一下,我要去拿粽子吃了,我稍后再介绍下一个,“奶奶,给我留一个!”

  吃完了粽子,我再来介绍赛龙舟。“咚!”这是什么声音?原来是龙舟大赛开始了,这是比赛开始的响声。只见龙舟队员一个劲儿的往前划,每个龙舟都以飞快的速度划向终点……

  这就是我们家乡端午节的习俗,我也想去赛龙舟啊!

【【热门】家乡端午节的作文锦集5篇】相关文章:

1.【热门】家乡端午节的作文锦集六篇

2.【热门】家乡端午节的作文锦集7篇

3.【热门】家乡的端午节作文锦集八篇

4.【热门】家乡端午节的作文锦集八篇

5.【热门】家乡端午节的作文锦集8篇

6.【热门】家乡端午节的作文锦集4篇

7.【热门】家乡的端午节作文锦集6篇

8.【热门】家乡的端午节作文锦集7篇

上一篇:描写端午节的作文300字 下一篇:家乡的端午节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