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端午节作文

2021-03-29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端午节作文7篇,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端午节作文 篇1

  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了,传说中,是古代人为了纪念英雄屈原,所创造了这个节日,至今还在流传。到了端午节,人们吃粽子、煮鸡蛋,在门前挂上柳枝、葫芦。有些地方的人还赛龙舟。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快乐无比。

  今天就是端午节,不少人家都在门前挂上柳枝、葫芦,大街上到处都是卖五彩绳的小摊,有许多孩子也都戴着五彩绳。我看见许多人都手里都拿着粽子、鸡蛋,我们家里也不例外,今天爸爸买了几个粽子,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剥开粽子皮吃一口,忽然,妈妈冷不丁的抓住我的手说:“洗手了吗?不洗手就想吃,没门。”没办法,我只好不情愿去洗手,洗完手,我马上夹起一口粽子往我的嘴里送去。啊,真香啊,香黏可口,而且非常润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回味无穷。馋嘴的我吃了两个大粽子,打着饱嗝,舒服极了。

  晚上吃过饭后,妈妈带我去溜达,看见许多小孩都戴着五彩绳,我也很想要,求妈妈给我买一个,正好旁边有个买五彩绳的小摊儿,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很漂亮的,上面有许多水晶一样的小球球,还有一些小铃铛,甩起来叮叮当当得,我很喜欢。

  妈妈和我又买了一个葫芦,还在路边等的树上撅了一根柳枝,我不解的问妈妈:“为什么要挂葫芦呢?”妈妈说:“葫芦能辟邪,把它挂在门前可以保平安。”“哦,原来是这样啊。”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这天晚上,我睡得很甜,好像门前的葫芦真的能保我一生平安是的。

  这次的端午节我过得真开心,希望下一次端午节还可以这么快乐。

初中端午节作文 篇2

  中国的端午节最先是屈原出现之前成了祭祀河神、乞求收成的节日。因为古人认为洪水是河神发怒的结果,为防止端午大水把秧苗冲走,举行一系列祭祀活动,希望河神高兴,保佑大家五谷丰登。加上这时候一般是农耕犁田、插秧的季节,农民经常要在水里泡着犁田插秧,而喝黄酒能有效地去除风湿。于是端午节这个时候慢慢地就形成了喝黄酒的习惯。这些并不是纪念屈原才形成的,在屈原投江前中国早就有了端午节这一说法,而屈原投江更加让人们记住了这一天,也增加了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莆艾蒿等庆祝方式。

  虽然由古至今中国都在过这个节日,但意义却颇有些不同了。特别是我家乡的端午节,别有一番风味。我的家乡在贵州省凯里市龙场镇,那里有“煤炭之乡”的美称。家乡的民风淳朴,端午节过得也很淳朴。

  和许多地方一样,端午节的头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房前屋后。因为春夏交替是蛇虫鼠蚁大量繁殖的时节,人们就把雄黄、大蒜、淘洗糯米的水掺在一起混合而成一种底层黑表层黄,还带有些泡沫的液体,并把它洒在房前屋后蛇虫鼠蚁出没的地方或角落里,使得这些虫子不敢靠近半步。这些事做完之后,孩子们跟着大人上山采集粽叶、菖莆和艾叶。粽叶自然是拿来包粽子用的。我们的祖宗认为五是不吉利的数字,端午节又恰是双五重叠,在家门上垂挂菖莆和艾叶可以驱邪避魔。

  刚采来的粽叶带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味。把粽叶洗净晾干后,准备好晶莹透亮的上好糯米,淘洗干净,天擦黑的时候就可以包粽子了。家乡包的粽子形状各一,有枕头粽、三四六个角的粽子、背崽粽、五彩粽等等。小孩子最喜欢是背崽粽,一个大粽子下面吊了三四个小尖角粽,像赶场天拖儿带崽的妇女。所包的粽子因为放的东西不同,味道也不同。有纯香的白米粽子,碱水味的灰粽、透着植物香气的五彩粽,还有豆粽、肉粽。真是让人一想起就垂涎欲滴。

  初四的整个晚上都是煮粽子的时间。还记得小时候一家人都会围着煮粽子的锅灶,伴着闪烁的火光,一股股暖意涌上心头,一家人合乐的样子最让我难忘。当夜渐渐深了,家人也陆续上床睡觉,而我却像小狗一样守在妈妈和灶台边,什么时候睡着也不知道。第二天醒来,刚煮熟的粽子青绿青绿的,溢出来的一些白糯米胖嘟嘟的,很可爱。看到挂在墙上的粽子,我满心欢喜。这时候妈妈就拿煮粽子的水给我们小孩子洗脸洗身子,据说这会让皮肤会变得更光滑洁净,不生疮。

  匆匆洗完脸,我就迫不及待吃粽子。一口咬下去,软软的,粘粘的,满屋是糯米和粽叶的清香。端午节就在这个香气弥漫的早晨又来了。

初中端午节作文 篇3

  随着端午节的渐渐临近,商场、超市里已摆满琳琅满目的.各色粽子,预示着节日的临近。大街小巷仿佛充满了粽子的香味,空气都带着淡淡的粽香,忙的都有些遗忘了,又是端午了啊!

  父亲住院有半个月了,几日来都是在忙忙碌碌中渡过的,送孩子、上医院、做饭,几乎天天如此,如果不是看到超市里的各色粽子,几乎忘却了端午节的来临。

  父亲在家的时节,此时家里早已是粽香满屋,孩子们欢歌笑语的嬉闹着,等待那美味的粽子在滚烫锅里翻腾个够了以后,拿到桌上的那一刻。拿起热气腾腾的粽子,迫不及待的扯下包裹在粽衣上的丝线,剥除掉美味最后的保护,沾上甜甜的白糖,小心翼翼的塞入嘴中,呼出一口热腾腾的蒸汽,闭上眼睛,品味着那浓浓的粽香从嘴里一路向下,直到全身被粽香包裹,真是一个美呀!

  父亲一直说我手笨,怎么也学不会包粽子,试过许多次,一直不得要领,现今,父亲不在家中,只有靠母亲一人了。抽时间回家了一趟,说是帮母亲包粽子,其实,也就是打一个下手,自己实际也帮不了多少的忙。拿起放着的竹叶,看着母亲熟练的摆动着,不一会,一个完美的粽子就成型了,可是我摆弄了半天,不是包不紧,就是包不住,母亲看不过去了,及时喝止了我,把我赶到了一边,只好坐到一边看着母亲包了。

  母亲的白发又增多了!这一阵由于父亲生病,母亲益发的操心,白发愈发多了起来!

  现今我家端午节倒是讲究不多,无非是包个粽子,家门口插上几株艾叶而已,完全不如家乡那样了。家乡的端午节端是热闹不凡,龙舟、悬挂菖蒲、艾草,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等等不一而足。唉,好久没有回家乡了!

  看着母亲包完粽子,煮在锅里,才匆匆而去。傍晚时分,砰砰的敲门声响起,打开门一看,原来是父亲,手里提着一兜的粽子,往家里一放,没说几句话就走了,看着那兜粽子,只觉得两眼发酸,眼泪几乎夺眶而出,久久无法平静。

  那一个个的粽子,就是浓浓的爱意!浓浓的深情!那一颗颗的米粒、一个个的蜜枣就是一颗颗跳动心,一片片不舍的情啊!

  悠悠端午节,浓浓粽香情!

初中端午节作文 篇4

  又忆端午节每当栀子花开,粽子飘香时,我就想起小时家乡的端午节。

  我的家乡在苏北的一个农村,在我们家乡端午节其实很简单,也就是包粽子,吃粽子。记得在端午前半个月的时间,父母会吩咐我们小孩去河边摘芦叶,用来包粽子。听到父母的吩咐,我们就像接到圣旨似的,几个同龄的小孩一起兴高采烈地奔向河边,只见河两岸长满了苍翠的芦苇,叶子又宽又长,随风飘来发出沙沙的声响,就像少女在在跳舞在歌唱。不一会儿你就会发现每个人手里都已是满满的芦叶,我们会用稻草把芦叶扎成一个个小捆。扎累了,大家会坐在河边,挑出一片芦叶轻轻一卷,再用槐树的刺将其固定好,这样一个简易哨子就做成了。放在嘴边一吹,立刻发出清脆的声音,只见大家争先恐后的吹起来,那声音一声高过一声,起此彼伏,煞是好听。这时闻声而来的父母会阻止我们,说这样会招来蛇群,不安全,现在才知道那是迷信的说法。芦叶摘完后小孩们嬉闹着,哼着小曲满载而归。到家后,父母会将我们摘的芦叶用绳子串成一圈挂在屋檐下,这时你会发现每家每户的屋檐下都挂满了芦叶。

  到了端午节这一天,外婆会早早的起床,在厨房里烧上一大锅开水,将芦叶放在开水里浸泡,这叫烫芦叶。还没起床的我远远就闻见一阵阵芦叶的清香,于是立马起床。这时外婆已将烫好的芦叶放在一个木质的长桶中,桶边上放着一个淘米的竹篮,里面盛着雪白的糯米。

  这时外婆会交给我一个神圣的任务,就是把芦叶一片一片的整理整齐,并用剪刀将芦叶的根部修剪掉,这样外婆包粽子就会节约不少时间。芦叶剪好后,外婆就拿上三四片芦叶往手里一夹,掰成一个锥形,用小碗江将米倒入锥形中,并用手指轻轻的弹几下,目的是去除空隙,将米弄实;再将锥形意外的芦叶部分往上轻轻一翻,在往下一绕,而后用经过开水烫过的稻草仅紧紧地扎在芦叶的外面,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外婆会根据家里人的不同爱好包上各种夹心的粽子,有赤豆的,花生的,豆瓣的,实心的。外婆的手很巧,会包好几种形状的粽子有,三角锥体的,四角锥体的,六角头的等。粽子包好后,外婆会马上将粽子放到铁锅里煮,只见炉膛边堆满了木材,炉膛里的火很旺,红红的火光映照在外婆慈祥的脸上,此时铁锅里不时飘来粽子的清香,看着这一切,我感到特别的美好。大约三四个小时之后,粽子就熟了,外婆会将第一个拿粽子给我吃,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外婆开心地笑了。

  而如今外婆已经去世二十年了,外婆那慈祥的面容和她包的粽子会永远留在我幸福的记忆中。

初中端午节作文 篇5

  家乡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很快就要到了,我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因为到了端午节,我就吃到带有清香味的粽子了。

  我的家乡在淮河北岸,那里有风景美丽的三叉河,那里生长着成片成片的芦苇,在端午节即将到来之前,人们都到芦苇地去摘苇叶,回家包粽子。一般来说,每户人家都在端午节的前一天的下午开始包粽子。为了让粽子变得更好吃,人们都在里面放各种各样的馅,比如有放蜜枣的,有放山楂的,还有放肉馅的。应有尽有。然后,到了晚上,每家每户都开始煮粽子,粽子需要煮很久,然后再焖上一夜,这样粽子的香味会更浓香。

  端午节的早上,每家每户的门上都插着一束艾,据说,艾草能驱邪。粽子浓浓的清香从每家每户飘散出来。每家人都围在桌子旁开始吃香喷喷的粽子。人们边吃边说,我们家的粽子真好吃呀!在端午节那天,老人们都会在小孩子的手腕和脚腕佩戴五彩丝线做的耍线,听说这样可以驱邪避难。

  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一个美好的节日。

初中端午节作文 篇6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想起这首歌,我就想起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每到端午节大家就包粽子,赛龙舟,和雄黄酒,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和和雄黄酒……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科技在发达,时光在飞逝,但端午节吃粽子习俗不会变。它将在神州大地上永远流传下去,越来越盛。

初中端午节作文 篇7

  粽子香,花灯亮,迎来了美好

  一大早,我就闻声起了床。原来是奶奶在包粽子。看着奶奶包,觉得好玩,于是我也照葫芦画瓢:先将粽叶卷成圆锥形,再把糯米放到圆锥里,抚平,然后裹起来,用绳子捆好,一个可爱的小粽子便诞生了!就在这时,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有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为了让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向皇上提出要联合楚国,一起对抗秦国的意见。但皇上不但反对,还贬去了他的官职。在农历五月初五那天,秦军攻破了城门,屈原便投了汨罗江。当地村民为了江里的鱼咬屈大人,纷纷向江里投饭团。至今就演变为了粽子,而农历五月初五那天,也就是端午节了。此时,粽香四溢,粽子蒸好了。馅儿里的红豆,咬一口,心里也甜丝丝的!

  吃完粽子,我走出门,发现门窗上都插着艾叶,这是为什么呢?

  相传,有一个神仙,认为世间的凡人都变坏了。可是有一天,他看见一位妇人,抱着大孩子,牵着小孩子,非常疑惑,便问那位妇人。那位妇人回答说:“这是我妯娌的孩子,这孩子父母双亡。真可怜啊!”原来这世上还有好人!神仙告诉她,把艾叶插在门窗上,瘟神经过她家就不会有瘟疫了。妇人回家的路上,一传十,十传百,结果整个村子都安然无恙。没想到这小小的艾叶,居然有这么大的功劳!

  在我老家,还有游花灯的习俗。夜幕降临的时候,一队队人举着花灯,有的像繁星;有的像长龙;有的像笑脸……在星空下熠熠闪烁。

  粽子香,花灯亮,送走了欢乐的端午节。

  六年级:陌上旅人

【【热门】初中端午节作文7篇】相关文章:

1.端午节初中作文【热门】

2.【热门】端午节初中作文

3.【热门】初中端午节作文八篇

4.【热门】初中端午节作文五篇

5.【热门】初中端午节作文六篇

6.【热门】初中端午节作文九篇

7.【热门】初中端午节作文6篇

8.【热门】初中端午节作文5篇

9.【热门】初中端午节作文3篇

上一篇:写端午节作文 下一篇:传统端午节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