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年俗作文

2020-06-19 关于家乡的作文

家乡年俗作文1

  不同地域的人们在请财神的仪式和时间上差异很大,就我家乡来讲,请财神仪式是在年除夕晚饭后进行,而且通常以单个家庭为单位,鲜见有整个家族一起请的。

  除夕的晚饭千篇一律,都是吃饺子。饺子下肚之后,家里的男人们就要去请财神了。冬日天短,晚饭之后已是黑灯瞎火,所以请财神仪式常常是摸黑进行。

  仪式并不复杂,只需带上些纸钱和鞭炮,来到家门外的大路上,朝着财神所在的方位焚烧掉燃放掉即可,当然,跪下磕个头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一定要念上句“请财神到我家过年”之类的话语。至于说到财神的方位,我到现在也没搞清楚它为什么每年都要发生变化,我想这大概跟它所对应的星宿有关系吧。财神的方位可以从祭灶时贴在灶台上方的那张灶王像上查到,看清楚后,就可以直接朝着那个方向去迎接了。

  财神请到后,就回到家中供奉财神的屋子,在财神挂像前点上香火。财神前焚香与别处有所不同,其它地方都烧三炷,而这里却是五炷,我小时候听说,五炷香象征着“五路财神”。

  财神在民间信仰中有文武之分。文财神多指比干和范蠡,武财神多指关羽和赵公明。我们乡下大多供奉赵公元帅赵公明,这是我从观察神像中得知的,因为在他的画像周围还有四个人物,我想这应该就是《封神演义》中说到的由他统领的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位神仙了。他们五人合在一处,也正好吻合了我小时候听来的“五路财神”之说。

  值得一提的是,财神是只请不送的。有些做买卖的农户家里常年都供奉着财神,一年当中的大小节日都会烧香祭拜一下。那么财神既然常驻家中,为何还要年年去请呢?我始终没有找到答案。

家乡年俗作文2

  家乡的年夜饭是清一色的饺子,而且一个晚上就要吃两顿。第一顿就是当天的晚饭,在一阵鞭炮声中,饺子出锅。最先盛出来的饺子要摆到供奉祖先的桌上,同时要在桌上焚香,桌前烧纸。待这些事情做完之后,一家人方可坐下来用餐。

  第二顿饺子才是名副其实的年夜饭,但同样是吃饺子,内容和仪式却大有不同。这顿饺子一般在午夜时分吃,那一刻才被乡亲们认为是真正在“过年”。

  记得小时候举行“过年”仪式,有时在上半夜,有时在下半夜,具体时间需要根据时辰的吉凶来定。究竟在哪个时辰“过年”更吉利,通常是白天先请教一下家族里的长者。至于他是如何知道的,我就不清楚了。那时候农户家里都没有电视,如果是上半夜“过年”吉利,那就在晚饭后不久进行,仪式完毕之后便早早睡觉;如果下半夜“过年”吉利,那就先睡觉,下半夜再起来进行。守岁都是大人的`事情,我们小孩子是熬不住的。

  近些年,“过年”仪式基本上都改在了午夜进行,春晚快要结束的时候,一家人就开始忙活着煮饺子。年夜饺子与平时吃的饺子所不同的是,其中一部分包进了硬币和红枣,吃到硬币象征着来年发财,吃到红枣象征着来年生活甜蜜……

  最为复杂的当属诸多仪式和禁忌。

  就禁忌来讲,首先是大年夜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即使讲好话,也不能大呼小叫;其次是水缸要满,锅里要添上水,箅子上要放上块年糕或豆腐“压锅”,灶前也不能空着,要堆上些煤或者柴禾,家里每个人的兜里还要揣上点儿钱……所有这些做法,都象征着与饮食起居有关的东西连年有余;另外,大年夜里灯不能熄,门不能锁,据说是为了祖先们互相串门儿拜年。虽然现在家家户户都早已用上了电,但大年夜还是要点上蜡烛,那一夜,电灯反而成了辅助照明工具。

  通常在吃年夜饭之前,没重要事情是不到院子里去的,据说大年夜里诸多凶神恶鬼(当然也包括传说中的“年”)会骚扰农家,人们这样做是为了趋利避害。煮年夜饺子之前,先要点上几个炮仗扔到院里,“啪啪”几声响过之后,就表示吓跑了所有的恶鬼……从那时起,人们才可以到院子里走动。饺子出锅之时还要在院里放一挂最响的鞭炮。对于午夜的这挂鞭炮,每家每户都特别在意。如果能够很流畅的响完,就预示着来年一切顺利,如果响到中途突然卡了壳,那么这家人就会在心理上产生一些压力……所以最好的鞭炮往往都是留在年夜里燃放。

  祭拜仪式也很繁琐。“过年”时刻需要祭祀的神灵很多,除了祭拜祖先外,还要祭拜灶王爷、财神爷以及各路天神。

  灶王爷从腊月廿三去天庭汇报工作,历时七天,至大年夜返回与家人一起过年,所以要在他面前焚香烧纸。财神爷主管着一家人来年的收入,人们自然也不敢怠慢,而且尤其重视,除了烧些纸钱香火,还要把事先叠好的金锞元宝之类奉献给他。对于所有的天神,都是在院子里祭拜。院内放一张桌子,摆上饺子、饽饽等供品,然后把家里最高的那一捆香(通常有80公分左右)一起点燃,再于桌前烧上一大堆纸钱……

  除了祭拜这些冥冥中的神灵,人们还会在那一刻对现实中与自家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物件如汽车、大型机械、水井等进行祭拜。这些祭拜仪式同样都离不开焚香烧纸,磕头作揖,口诵吉言……

  我小的时候,对这些祭拜仪式感到很神秘,而且敬畏有加。等长大以后才逐渐明白,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祝福,对福寿平安的一种期盼,对五谷丰登的一种向往,是人们对农耕时代祭祀习俗延续和发展……随着父母年事日高,手脚也变得不太利落,再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就主动去帮着他们。毕竟是在三更半夜动烟火,安全还是最重要的。我这样去做,自己也放心了,父母也高兴了,过年不就是为图个其乐融融吗?

  所有祭拜仪式都结束后,晚辈就开始给长辈们磕头了。自我懂事起,我每年都会在大年夜给父母磕头,以表示对他们养育之恩的感激。结婚后,妻子也跟我一起给父母磕头,虽然父母每次都拦着不让她跪下,但头还是在几番推让之中磕完了。按照我们这里的风俗,只有过门的媳妇才能磕头,未出阁的闺女是从来不磕头的,有俗语道“闺女的头贵如牛”,于是,待字闺中的姑娘因此而享有豁免权。

  头磕过,年夜饭吃过,家中的老人就会给小辈们“开赏”,也就是给压岁钱。一般刚过门的新媳妇,在第一年给公婆磕头时也会得到压岁钱,再往后,每年的磕头就成了一种礼节。而孙辈们,只要是过年,爷爷奶奶从不会让他们的希望落空。

  最后剩下来的时间里,人们会把新衣服准备好,稍事休息,就等着初一早晨穿上去拜年了……

家乡年俗作文3

  光泽年俗,是光泽年文化的一张名片,内容丰富,耐人寻味,每个光泽人都以此为荣。

  光泽县地处闽北山区,历史悠久,民风古朴,文化积淀深厚,民间过年的风俗由来已久,丰富多彩。据清版的《光泽县志》记载:“人性犷真,俗尚朴素。”每当年前的10多天,家乡人就开始忙里忙外地大扫除,擦洗桌椅门窗,清理一年留下的尘埃污垢,俗称“扫尘”。农历大年二十三,家家户户在厨房置灶神香案,供酒茶果品,点燃香烛,在鞭炮声中举香拜天,礼送灶君“上天言好事”,俗称“送灶君”。直到大年三十年夜饭后,又在灶台上贴有“司命灶君神位”红纸,摆上香烛果品,放鞭炮举行礼拜,迎接灶君“下界降吉祥”,俗称“迎灶君”。二十四至二十六,是“过小年”,家家户户弄些酒菜庆贺一番,商家店主请受雇师傅伙计帮工,以酒酬劳,续用和解雇在此讲清,钱也付清,次日放工让人回家。接着家家户户打糍包文子,蒸糕、炒瓜子花生、杀猪,俗称“忙年”。到大年三十,贴春联年画和窗花,供祖宗,备年饭,这晚最为隆重,晚餐也最为丰富,家家团圆,俗称“辞岁”。饭后小辈向长辈行礼,长辈向小辈发红包,俗称“压岁钱”。然后一家人围炉而坐,吃瓜子花生果点,讲年成,讲往事,到半夜,俗称“守岁”。子时一人出去放炮,引万家鞭炮轰鸣,俗称“封门”。第二天一早,每家开门放炮,大大小小换上新衣,将昨晚的饭菜热一下吃,开始接待亲友拜年,人们出门也相互道喜,走亲串友拜年,天天吃酒娱乐到元宵。这些天晚上有灯舞到处发帖,进行上门到户表演,以庆吉祥。中间还有逢春,谓之“新春大似年”,家家户户要备酒放炮庆贺,俗称“接春”。到正月十五,各家办席团聚,然后外出观灯看戏,热闹半夜。元宵过后,谚云:烧讫门神纸,各人忙生理。该外出做什么就做什么,表示年已过去了。

  丰富的年俗增加了光泽小县的年味,是家家户户过年的大事,是小县城一道过年的风景。

  光泽人对这年俗看得很重,千百年来沿袭着这古老传统的年俗。不管日子怎样,年一定要过好,一年的积蓄花光就是为了过好年,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每家过年一定要打扫干净,如哪家没打扫,旁人就会说你家的“闲话”。过年不管穷人富人,都要做新衣,实在做不起的也要换上干净的衣服。记得小时候,我家日子也不宽裕,有一年母亲没有多少钱,只给弟弟做了一件新衣服,我和姐姐没有,就在地上打滚哭着要。母亲最后没办法,向人家借钱让我们穿上了新衣。今天想来觉得万分惭愧,也铭记着父母对子女的爱。在家乡过年不打骂孩子似乎是定规,最记得一年,邻家一调皮的孩子放炮扔在别人家里,这家大人出来骂几句,马上街上二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就出来干预,让骂声止住。过年不讨债在家乡似乎也是约定俗成。不准上门讨债,如谁上门讨债被骂不管再有理都没人同情,让借债人过上一个好年,这也是家乡人人性的美德和人心淳厚的标志。过年,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因为不管贫富家家都会有好衣穿,好食吃,有鞭炮玩。特别是小辈拿一包糖到长辈家拜年,长辈都得掏一点压岁钱,多少不限,回去也不用交给大人,自己可以自由地花。还有街上每晚灯舞流动,整条街都热闹。有时还请来戏班,你可以连着几天坐在台下边磕瓜子花生边看戏,那本地著名的三角戏、茶灯戏、赣戏让你如痴如醉,回味不已。

  尽管时间过去了多少年,尽管人事更迭了多少代,光泽的年俗都亘古不变,作为年文化一直传承下来。里面包含着多少浓浓的人生情结,是老人们的怀念,是中年人的期盼,是青年人的希望,是幼小人的梦想。让你多少次咀嚼、多少次回味,一直沉浸在那美好氛围中。岁月留下美好的东西,一直刻印在你的生命里,不会被历史的风尘所掩没。我们挥之不去这历史留下的文化情结,更挥之不去那寓于其中的朴素乡情、亲情、人情的风味。

  哦,光泽的年俗,是光泽人过年文化千百年的积淀,如一本厚重的民间文化风俗大书,让每一个光泽人从童年到老年读之不尽,受用无穷。现在时代发展了,光泽的年俗赋予了许多新的内容,更为文明、健康、欢快,有文化品位,给光泽的过年带来了新的气象。但我还是怀念光泽那过去的年俗,古朴、真诚、实在,寓意了光泽人对年的崇拜和感情,尤其是它伴随了我整个童年的时代,带给我童年无数的欢乐和怀想,让我一生为之充满美好的梦想与回忆。

家乡年俗作文4

  滇中民族众多,年俗各有不同,各地年俗也各具特色,但由于缺乏统一性的动作,难以形成共同文化,习俗只限于本村本寨,成为乡土中的奇葩和瑰宝。

  记得每年接近腊月时,老人会翻开泛黄得老黄历,看着属些什么,捡个个家人属相不想冲的日志杀猪,现如今,由于天气逐渐变热,为了方便保存,杀年猪提前冬月。到二十五六的时候,父亲也会选个和家人属相不想冲的日志来扫屋。由于农村常年烧柴做饭,火烟残留的物质会挂在物梁上,形成所谓的尘灰,尘灰不能在家过年,新年新气象,再破的屋也要扫屋。有时会陪着父亲,去砍一种常青叶密的方言叫青杆栎的橡树,此时橡果已经早就掉落。父亲常常围着树丛精挑细选,扫屋似乎也是一个神圣的仪式,最后总是挑选枝杈稀树叶密、枝型呈圆形状的树丛。选定之后,父亲小心翼翼的砍着,高高抬着,不能沾染一点点地上的灰尘。回到家中,父亲念念有词,但听不明白说些什么,因为不敢靠近,怕被尘灰眯眼睛。

  呆到过年吃完饭,第一件事就是要洗脚,要是谁洗得晚了,老人会说:你去串亲戚时是吃不到肉之类的美食,只能喝洗脚水。所以从小到大这个习惯一直延续。洗完脚后,长辈会给孩子发点压岁钱,用钱压着孩子的新年祸祟,保佑孩子平安,所以压岁钱一般不能及时花掉,但贫穷孩子没有多余的零花钱,往往是发了不超过一天就花光了,也就是在大人不让花钱的大年初一,把钱花光,以至年年钱经不起花,年年受穷,恶性循环。

  最有趣的要数拉小猪,每到年夜十一点左右,孩子会被父亲赶着去河里捞石头,一般是较大男孩和较为年轻的男人去做这个事,女孩和女人不得参与。所谓拉小猪,就是到冰冷的河里捞个长形状的石头,用绳子拴着,一个超前拉并哄着,一个装模作样找根小棍子吆喝着,整个街心都是吆喝声,一声比一声大,声音大的来年鸡猪顺畅。等拉倒家时,就把石头往猪圈一丢,神圣有趣的拉小猪就结束了。有时故意捡石头丢在猪上,把猪打得怪叫,长辈只会笑着说:小娃娃真是调皮。也有的会厉声骂道:把猪都打病了。

  家里年轻人十二点前是不能睡的,要守岁,女人和小孩可以早睡。且女人大年初一不早起,又男人负责全天伙食,一般早晨吃素,晚上吃冷菜冷饭。全天不动刀,不扫地。但大年初一串门串门时,很有讲究。你首先要砍别人家门前是否有灶灰和凳子,有的人家表示忌讳女人前往,特别是结过婚的女人。所以长期以来,女孩和女人一般不到人家去串门。在我的记忆里,家里一直没有大门,也没有忌人的做法,所以每到大年初一,家里总是聚满了男人和女人,大人和小孩,闹着、笑着、哭着人情总是很旺。

【家乡年俗作文】相关文章:

1.家乡的年俗作文范文

2.写家乡的年俗作文

3.家乡的年俗作文3篇

4.澳门年俗

5.六年级下册二单元作文:澳门年俗

6.美丽的家乡-家乡作文700字

7.家乡作文评语

8.春节家乡作文

9.家乡落日作文

家乡的白鹭作文 家乡的浏阳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