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彷徨读书笔记范文800字(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彷徨读书笔记1
雪夜读书,曾被古人认为是人生一大快事。可惜这个冬天少雪,而手里这本发黄的《彷徨》也早已不再是书,或许从来就没有被禁过。
读发黄的书,如同沉湎于甜蜜的往事,尤其是在烛下。鲁迅的文章里永远流淌着愤怒的情绪,表现于他的反讽,甚至漫骂中,也潜伏于他近乎自然主义的描写之中。当我读到《祝福》的最后一句:
“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这一句如同我的《帝国》的最后一句:“神州都开遍这幸福的花朵。”
在鲁迅的眼里,鲁镇、四爷、卫婆子、四婶,包括祥林嫂在内都是他所陌生和厌倦的。建国后,曾将这篇小说改编成戏剧和电影,同情祥林嫂的悲剧,控诉旧社会的黑暗。
其实,这违背作者的本意。鲁迅何曾理解过祥林嫂的世界,他所有的只是一点怜悯,但绝掩不住内心的厌倦。中国人奉为吉庆的春节,鲁镇人尊为大典的祝福,在鲁迅眼中都是灰暗而可厌的。这是一位中国天才眼里的偶像的黄昏,把鲁迅当成某阶级代言人的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
彷徨读书笔记2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有那么一点多多少少的沉重感。其实,彷徨主要源自于责任、期盼和压力。因而,承受便是生命的一种需要的方式了。我们不可能也决不能无任何负载地来往与世,做为人,必须有所承受,承受我们需要承受的东西。
在这现实与理想的王国里,我们承受着亲人与故人对自己寄予的热望和要求;在生活路途上,我们承受着来自世俗的各种恶意和善待;在情感的海洋里,我们承受人生变故中的各种打击和煎熬。 当我们觉得自己快要承受不起时,就会感到周身的血液如禁锢在坛子里的葡萄酒,有一种想把这坛子打破的冲动。 其实,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问题很简单,人们从懂事的那一天起,总在努力学习适应环境,努力做到与别人和谐相处。但恰恰忽略了一点:忘记了学会与自己快乐相处。而正是在这一点,才导致了我们种种的烦恼与痛苦。 其实,战胜生命彷徨的力量恰恰在于自己本身。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失落、欢乐和痛苦。面对自然与社会,人不可能总是胜者,就像季节不会总是春天。 我们应该让自己学会与自己的快乐相处,让自己的心灵时时充满快乐,就是自己要拥有一间常敞开着的‘健身房’,常常走进去,为自己忙碌疲惫的心灵做做按摩,使心灵的各个零部件经常得到维护和保养。
按摩的方法有很多种,最重要的是做到自我悦纳,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对自己的长处能欣悦,不妄自菲薄;对自己的短处能坦然自若,不讳疾忌医。对自己不提过分苛刻的要求,对自己犯的错误也能够平心静气地谅解。许多人的烦恼和痛苦,多半是对自己要求过高,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又耿耿于怀。一个人能够放弃自己已经成为心理负担的所谓远大理想,中止自己毫无结果而言的努力,重新设计自己的人生,才是真正的智者。 而承受,是一种力度和气度;是一种坦然的接纳和始终清醒的生命理想;是为实现自我的一种磨练;是为寻求迸发所作的自我积蓄。 心理学家有一句这样的惊世名言:人类似乎是唯一能使自己变得神经不正常的动物,因为他们首先否认自己是动物的事实。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为什么常常自我烦恼?因为我们常常为一个“做人”的大问题捆扰着、折磨着。
学会给心灵松绑,减轻这些负担,无疑是让心灵快乐的又一条捷径。我们只是一个普通的生命,没有必要把自己高悬在半空之中。当感觉力不从心,无所适从的时候,就退一步看看。这时候,你会发现,生命的花园里花团锦簇。 这个时代比以往更看重个人的价值取向和人生奋斗的精神,每个人面前都隐伏着万千机遇,而最大的机遇却是洋溢于你生命中的乐观和欢喜。“纵然是漂流四方,也要边走边唱。”自觉地享受着实在的生活,又被高远的希翼所牵引,那该是如鸟在林的快乐啊——所有的树木清风都适合你。 我们的心灵是脆弱的,需要经常地鼓励与抚慰,长长自我激励,自我表扬,会使自己的心灵快乐无比。
一个人只有时刻保持幸福快乐的感觉,才会使自己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只有快乐、愉悦的心情,才是创造力和人生动力的源泉。只有不断给自己创造快乐,与自己快乐相处的人,才能远离痛苦与烦恼,才能拥有快乐的人生。
彷徨读书笔记3
最早听到《彷徨》一名是在学《祝福》的时候,《祝福》中的'祥林嫂这一命运悲惨的妇女形象已是深入人心,那句:”我真傻,真的单知道下雪的时候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知道春天也会有,“这在鲁镇早已听腻了的诉苦声里却包含着祥林嫂无尽的痛苦与悔恨,可这又说明了什么呢?难道祥林嫂的悲剧不正是封建式会所一手造成的吗? 而《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一个飞了一圈又飞回来的小角色,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无聊、窒息、颓废。
鲁迅在彻底的反封建、反传统,那么他便不会放过对卫道士们的批判,《肥皂》中的四铭,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对行乞的女乞丐心存怜惜,并心存称赞,其为孝女,还想着用肥皂洗涤后,女乞丐也一定很漂亮,封建卫道士的虚伪是无处不在,亲兄弟也如此,沛君对待靖甫的是出于私心,鲁迅将传统卫道士的面具一把扯下来,撕的粉碎而《抓独者》中的魏连更是一个一腔热血,追求理想的人,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步步走向堕落,走向灭亡,死成为它的终结。
人的愚昧,有时有一个眼神足以,尽管爱姑如何厉害,在见犹大人之后,不也乖乖答应了九十元的离婚费吗? 尽管子君为了爱情,喊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但同居后的”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的她,最终被消生抛弃了,于是无碑的救营也成了他最终的归宿,这难道是可悲的吗? 鲁迅总喜欢用极小的事牵引出巨大的思想,不得不折服先生的思想的独特独立,这也将吸引更多的了解他,爱她。
彷徨读书笔记4
彷徨与坚定,造就了一个时代的悲哀与幸福;反抗与屈服,演绎了一个社会的升华与堕落。
——题记
近日,有幸拜读了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彷徨》,内心仿佛被撞击了似的,久久不能平静。也许是为一个个故事悲剧的收场而惋惜,也许是对封建制度下人们悲惨生活的无奈,更也许,是对那麻木不仁的奉承封建者的怨恨……不知怎的,竟有些说不出,道不明。
初读鲁迅先生的文章,便被其迥乎不同的文风吸引。它既不是古时李白诗之豪放、李煜词之哀婉的再现,又不似现代朱自清散文之清丽、老舍小说之写实的加工。他仿佛铸笔为剑,刺中了一个时代的伤痛;却又如汩汩细流,柔情地抚摸着干涸已久的心田,让人逐渐从睡梦中清醒。那文字,是一位忧国忧民的文人发出的呼喊,是对封建黑暗制度无情的讽刺与批判。
《彷徨》一书给我最深的感受便是真实。小说的主人公大多为社会的底层人民,虽身处同一个时代,他们情感却各不相同:祥林嫂在经历一次次的悲痛之后,由反抗学会了忍耐,却又于忍耐中一步步走向痛苦的深渊;吕纬甫曾以战士的英姿现身,却在屡遭失败后一蹶不振,甚至变得颓唐;“疯子”一心想吹熄长明灯,纵使村民对这一侵犯神明的举动强烈反对,他依然坚定地反抗着封建礼教……在他们身上,自然不乏反抗的影子,但这些反抗在腐朽的封建势力面前,往往如同一条条小溪面对无边的海洋,若不归服,似乎便只剩了干涸的选择。环环相扣的情节,仿佛是有人向你倾诉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说到愤处,拍案而起,说到痛处,便潸然泪下。
如果说用一句话来概括《彷徨》一书的内容,我想我会说“一位明智的学者对一个时代真实的看法”。虽为小说,《彷徨》却需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地读,认真地想,才能领会作者真实的意图。众多篇目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篇《孤独者》,主人公魏连殳是一位接受过新代教育的知识分子,因看不惯封建礼教而被旁人冷落,成为了那个社会的孤独者。为祖母送殓,他同意实行封建的礼数,却只是在祖母灵前弯了弯腰,神色不动。正当我惊异于他对人的生死竟是如此淡然时,作者却笔锋一转,写道:“忽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我不禁有些感动,为反抗封建礼教,他宁愿将难忍的悲痛深深地埋在心底,直至没有封建礼教仪式的束缚了,才肯流露自己的真实情感,使人不禁为他反抗封建的坚决的心所震撼。然而,世上毕竟不只有一人存在,他的所谓明智的行为只会成为同时代旁人的笑柄。封建的势力如同一翻巨浪,将他苦心建起的城堡无情地摧毁,使他由本愿因生命“为此求乞,为此冻馁,为此寂寞,为此辛苦”而变为丧失了生命意义的行尸走肉。从魏连殳的悲剧中,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独战者的痛苦,深刻地体会到空有一腔热情但遇事只会退缩的人无法使革命取得成功,随波逐流只会使清流被污水玷污。
在《彷徨》的扉页上,有这样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许道路本应如此吧,革命也好,人生也罢,都应有正确的目标、坚定不移的信念,若只是凭着一腔热情,猛干蛮干,那么最终自不会有好的结果。鲁迅曾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想,这软弱与妥协,也应是这不幸的根源吧。
彷徨也许只是人们一种正常的情感,而于鲁迅文字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它带给人的不安与痛苦,这痛苦犹如无形的手紧紧捏住人的喉咙,让人窒息,使一代又一代人误入歧途,走入一个又一个危险的“怪圈”,自怨自艾,自寻堕落。
《彷徨》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一个时代的悲剧,这悲剧使人震撼,让人反省;使人哀痛,又叫人愤怒。也许还有太多的感受一时难以言表,还需大家亲自品读,领略那一番风采。
彷徨读书笔记5
彷徨是苦闷的,彷徨是迷茫的,彷徨是无处宣泄的,彷徨就像游走在荒原上的孤魂,不知该何去何从,不光是身体的无处归依,更是灵魂的无法寄托。前方在哪里,有前方吗?真的有前方吗?那又在哪里?
二十年代的中国,黑暗、混乱、动荡不安,满目疮痍,热血的青年奋起反抗,期望毁灭这个千疮百孔的旧世界。于是有了“五四”运动,鲁迅先生写下了《呐喊》,向腐朽的封建社会发出了沉重的宣战。“五四”运动后是新文化阵营的分化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从,“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象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曾经,他满怀希望,然而这希望,最终是破灭了。他看不到有更好的出路,出路似乎总是在未来,而不是在现在,于是他彷徨了,《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便是题名《彷徨》的来由。他在《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又证明了鲁迅先生是十足的智者,是坚强的斗士,虽然彷徨,虽然苦闷,但仍然求索,不轻言放弃。仍然在锲而不舍地抨击着封建社会,表现了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他的人生是一个圆,有彷徨,有苦闷,但没有放弃。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如此,在生活的重压下,总是会有那么一点多多少少的沉重感。压力来源于责任、和期盼,承受,是我们面对压力的唯一方法,我们承受着亲人与故人对自己寄予的热望和要求,我们承受着来自世俗的各种恶意和善待,我们承受人生变故中的各种打击和煎熬。古老的中华民族同样承受得太多太多了,原始部落的茹毛饮血,奴隶制的非人压迫,欲挣脱铁链的那一声声叹息,封建社会的精神枷锁,外来列强的欺凌,八年的抗战,年的内战,终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文~十年,又有多少的冤屈,华夏五千年,社会的每一次前进,是用无数的血与泪、无数的生命铸就成的。生活在一个相对民主,相对自由的世界的我们,承受着属于我们这一代的承受。有悲伤,有泪水,但作为人,最高级的动物,我们应该挺起胸膛,伸直腰杆,呼一口新鲜的空气,像我们的祖祖辈辈那样勇敢地前行吧!
【彷徨读书笔记范文800字(精选5篇)】相关文章:
3.彷徨的句子
4.彷徨少年时
5.彷徨的我
6.彷徨少年时
7.内心彷徨的句子
8.内心彷徨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