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1
已经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对一本书如此的喜欢啦!刚开始还不以为然,经过同事的推荐,我到网上看了一小部分,这一看,竟将我深深地吸引住了。每篇文章都像一个小宝库,外表看起来也许很平常,只要走进去了,就会有惊人的发现。值得反复读。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收获,都让我感动和欣喜。事实上本书不仅提高了我教育孩子的水平。也推动了我自身作为家长、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成长!
孩子只能成长一次,是不可逆转的。很多事情一旦错过,就没有弥补的机会,教育孩子需要父母的全程参与,妈妈更是当中最重要的一角。本书作者既是好妈妈又是好老师,写本书意在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因有感于家庭教育的被忽视与不得法,而取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尽管教子方法各有不同,关键点在于能把孩子当朋友,这拉近了孩子和我的关系,使我和孩子之间更加平等和自主。教育要从尊重开始。我是妈妈,因此我深有感想。
一、家长别扮演孩子的“监工”角色,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我读到第四章时,内容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作者在章节开头写道“家长陪孩子学习的时间越长,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监工。而孩子从骨子里是不喜欢一个监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暂时屈从他,内心绝不会听他的话。所以说,陪孩子写作业,不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而是在瓦解好习惯,是对儿童自制力的日渐磨损。”就如作者所说的,对于孩子写作业的问题,既不陪写,也不刻意检查她的作业,最多是提醒她一句:该写作业了。这不是家长不作为,而是意在培养她自己形成良好的写作业习惯。我个人也有同感,家长陪写作业或者经常检查作业,无形中时在剥夺孩子的自觉性,让孩子觉得非要“陪”才能写;作业做完有家长检查,自己就不会自觉检查,而且家长检查后,发现有错,孩子改正了,老师就不知道孩子错在哪里,讲课的时候就抓不到重点和难点,对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不够了解,影响了教学质量,这对学生和老师都不利的,特别是数学课的练习,老师更加要及时了解学生的错题,重点评讲。我觉得这样不是家长不管,而是要适当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学,自己去做,因为毕竟读书是他自己的事情,家长不可能一直陪着。要靠孩子的自觉性,爱读书的孩子才能读好书。我觉得作者在处理女儿忘记做作业这个事情上,做的很好,我们不少当妈妈的都做不到,就如作者说的:“孩子毕竟只是孩子,什么事情没做好,只让他感受因此带来的不便,就已经够了。孩子每有一种失误,感受到失误带来的不便或损失,才会产生相应的调整需求,就像渴了自然想喝水一样。这种调整需求是每个正常孩子都会有的。家长不生气,不过分指导,孩子才能有机会主动调整。”是的,父母不是警察,孩子也不是罪犯,没必要时刻监督着孩子。孩子在过度的监督中会形成对父母的依赖。父母重要的职责是让孩子学会自己监督自己。
读到这里,我就深深地感到自己教育的失败,我常常在处理孩子这些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责备。还好,让我读到了这本书,让我及时能改正自己的教育方法。
二、家长要当孩子的“拉拉队员”与孩子建立“朋友式关系”。
本书的第五章主要讲“做家长应有的智慧”,文中提到:我们创造了一个孩子,不仅有责任让他长大,而且有责任让他幸福。是的,父母要做孩子永远的支持者。孩子就像在空中翱翔的风筝,妈妈的支持就如牵着风筝的线,永远牵系着孩子,让孩子在天空随风飞翔,而且有足够的安全感。而当孩子每一个进步,妈妈都会为孩子鼓掌,因为我认为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赞美和掌声、是妈妈的拥抱。这会使孩子更自信。当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每有一点点进步,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点点,我都为他送上掌声和鼓励,送上一个拥抱,孩子从中受到感染,他会用更大的进步来回应我的鼓励。
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将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孩子做朋友,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将考验着每个家长的智慧。我认为要时刻将孩子当成朋友,分享着孩子成长中的喜怒哀乐,不说伤害孩子的话,还有就是要“大耳朵,小嘴巴”,就是跟孩子交流要多听少说。我家的小男孩就喜欢跟妈妈说这说那,有时我根本就不想听,但还是很高兴的回答:“哦,是啊,这样啊!”孩子也很高兴,他每天都会把学校里的新鲜事儿跟我说。我觉得这是好事,增进沟通。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思想路程,心灵变化,妈妈都与他共同分享,全程参与,这是很幸福的事儿。
三、家长当好孩子品格养成的引路人。
作者在第三章中讲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给孩子“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我觉得不管孩子将来能不能读好书,但是良好的品格却是受用一生的,是伴随孩子整个人生的。如何对孩子进行品格教育?不需要说教,不需要奖惩,所有的教育都在日常生活里。品格决定命运,童年决定一生。
是的,童年的教育影响着孩子的一生,父母的教育方法是否正确同样影响孩子的一生。感谢《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她将自己成功的经验与众分享,让我们从中学习,从中收获为人父母,教育后代的喜悦。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2
近日我读了教育专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颇受启发,相比许多家教图书,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以下特点:
第一,《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首次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
第二,书中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使父母们不仅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教育意识也随之改善。它是实事求是谈家教的典范,是家长们最实用的工具书。
第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但告诉你怎么能提高孩子成绩,而且告诉你怎么教孩子做人,教你怎么培养一个自觉、自强、自立的孩子。
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我被文中朴实的语言、作者的`育儿智慧深深的打动。使身为教师和母亲的我深感惭愧,受益非浅。本书的作者尹建莉本身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老师,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因此这本书可以说是作者从事教育工作,以及身为人母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
尹老师强调要让孩子们轻松学习,千万不要用学习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引导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真正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常见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3
在自己有小朋友之前,我就对家庭环境塑造个人成长非常认同,最近读了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越发感觉到,一个孩子如何成长,非常大的程度取决于父母对其的教育、教养和影响。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并不知道作者自己养育了一个多么成功的孩子,读的目的也不是去学习如何培养一个可以考取哈佛的女儿。因为我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性格,我知道家庭环境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所以在有了点点之后,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小朋友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教育她、引导她,和她建立亲密而自然的亲子关系。但是,如何宠爱而不成为溺爱、如何教养而不成为控制,却不是随便说说就可以做到的。在读完作者的这本书后,我更是发觉,做父母并不是简单的顺着或否定孩子,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课题,需要强大的智慧,不断的学习、反思、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长。父母的行为投射在孩子身上,然后就会收获属于你的孩子和亲子关系。
1、培养阅读的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
2、减少批评和说教寻找问题根源以引导;
3、智慧对待学校教育保护孩子自由天性和创造力;
4、以身作则培养良好的自控力;
5、尊重和理解孩子建立平等信任的亲子关系。
上面列示的内容是我读完书籍后印象比较深刻以及认同的地方,我相信大部分的读者也非常认可,但是难的是如何去做到,却是需要父母花心思和心力的地方。在书里面,作者不仅树立了世界观,很多问题也给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方法论,供大家去借鉴和尝试。孩子一旦出现问题,永远不要孤立的看问题,如同作者所表达的,一定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作为父母需要不断的尝试、等待,给孩子足够的信任,并且认真去反思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自己的问题,是否是导致孩子出现某些问题的根源,永远不要怀疑作为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力。
点点马上一岁了,开始懂得大人说的话,也会咿呀咿呀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带她从来没有觉得辛苦或疲惫,但我知道,她的小小人生已经启程,需要作为爸爸妈妈的我们来保驾护航。透出作者的这本书,我的最深感触还是做父母最需要的还是用心,保持爱心、耐心和思考的心,然后是一颗平常的心,摒弃自己是个大人,所以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管教小朋友的观念,陪伴着小朋友一起成长。啊,是任重而道远啊。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4
近几天阅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有戚戚焉。尤其是读到教育问题上时,认字包括多种方式和方法,但是我们的小学教育好像选择了一种最笨,最出力不讨好的方式。如果把生字词放到文章当中去学习,我相信孩子们对于词语的意思的理解和应用会更好。因为即使他(她)不懂什么意思,但是可以通过语境和上下文揣摩个八九不离十。阅读量上去了,识字的数量还有必要担心吗?
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书,读好书,对一个人的气质、修养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多阅读,勤阅读,争取像周武王一样“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
每每读到好书,好的语句段落,每个读书人都会眼前一亮,哦,这样的事情还可以这样写!这个词语还可以这样运用。自然而然的,不用专门背诵生字词。多读之后,不但能掌握生字词,下次还可以很好的运用。
多读书真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5
近期我读了朋友为我强力推荐的书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说是一本适合准妈妈看的书,也是一本适合老师看的书。本书作者尹建丽既是一位母亲,又是一位老师、教育学者、更是一位好作家。本书采用案例写作的方式,呈现了一个优秀孩子的成长轨迹。作者的女儿,本书案例的主角——品学兼优,北京市三好学生,曾两次跳级,16岁参加高考,取得超过当年清华录取分数线22分的优异成绩,2013年获得美国常春藤盟校硕士学位。也许你会跟我问这样一个问题“这么优秀的孩子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开始对本书的认真阅读。书中讲到了“妈妈是朋友,是老师,更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每一点都讲得很详细,让人感觉是那么的亲切感人,朴素生动;让我们看的心服口服,而且把自己接触的实例,教育的问题一一摆在我们眼前,教我们用哪些方法去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使孩子更好地受到教育而又不受到自尊心的伤害,更重要的是完美的保持孩子那份纯真的乐观、健康自信、聪明活泼、富有爱心的好孩子!
书中关于孩子的教育观点新颖但细细琢磨发现很有道理,她的观点之一是:学习不要“刻苦努力”。尹老师强调要让孩子们轻松学习,千万不要用学习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引导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真正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常见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惩罚你,所以不让你写作业;学习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也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有点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细读之后,你会恍然大悟,你会发现尹老师在向我们讲述一个朴素的道理:要让孩子做好一件事,先让孩子爱上它。尹老师说:“学习为什么非得是苦的不可?我们都希望孩子喜欢学习,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习做成一一颗牛黄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欢?”一个人不可能既讨厌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爱上某件事,他才能把这个件事做好。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思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小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本书在36页,标题为“修的一支生花笔”中写到了孩子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要性。作者的女儿,本书案例的主角在高考时考出了超出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22分的好成绩,期中语文得了140分,据媒体报道,当年北京市文理科近12万考生中,语文成绩达到140分以上的只有12人,可想而知,她的女儿在当年的高考作文也是拿了高分的,当被问到怎么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时,作者的回答是:阅读。尹老师在孩子一岁左右就开始读故事个孩子听,很早就培养孩子爱读书的好习惯,孩子二年级的时候就能够独立阅读长篇小说,自此之后一直未间断阅读,哪怕是在高考期间她也没放弃了阅读,在她看来阅读已经成了放松和补充。尹老师用自己女儿的真实案例告诉各位读者,大量阅读赋予孩子的,不仅是正确的表述能力,还有创作才华,并非自己的女儿有惊人的天赋,她告诉我们要是别的孩子达到她这个阅读量,也会有良好的文笔。
关于孩子的良好习惯的培养以及性格的塑造方面,尹老师设立了“记功簿”,记录孩子成长中外在的一些进步,同时也记下了她内在的进步与成长。每页只记一件事,画一朵小小的红花——算是给孩子的奖励。这个方法,很多家长和老师肯定都用过,但却有些小小的不同。有的除了“记功簿”还有“记过薄”,想借以提醒孩子不要再犯同样的错,没想到这样的结果是,优点会巩固成为真正的优点,缺点也会巩固下来,成为总也改不掉的缺点。也有的在设“记功簿”时,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如作业得了几星,考试得了几分,比赛得了几等奖……,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品行的培养。其实儿童和成人一样,都喜欢受到肯定、受到激励。在肯定和激励的环境中,他们才更容易自信,更容易进步。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会愈挫愈勇,他们需要成功体验。而事实上,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点进步都是应该得到肯定的,如“帮妈妈洗菜,洗得很干净”“帮邻居奶奶收衣服”“扶受伤的同学上医务室”“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能主动承认错误”“劝阻同学玩危险游戏”等等。作为教师,还要想办法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成功体验不是偶尔得到的高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在我们的教学中也是一样的道理,对于小学课堂,好的奖励机制的建立以及不吝啬鼓励性的语言,对于学生的影响力也是极大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好胜心的特点,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这样我们老师会轻松很多。
此外,在此书中我除了看到一位伟大母亲的形象,还隐约看到了一位伟大父亲的身影。尽管作者着墨不多,但从文中提到的好些事例来看,我得知作者有一位好先生,孩子圆圆有位好父亲。他很好地扮演着父亲的角色,积极与妻子配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当自己有错时愿意低头向孩子认错。从这一点看来,一位开明公平的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力是极大的。
本书作者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写了这本书,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很多时候我们岂不是在充当母亲的角色?因此一方面对我们教师是一种借鉴;而对于一位妈妈而言,孩子的家庭教育,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力也是非常大的,生活中任何一个母亲同样也是在充当老师的角色,本书的另一方面也意在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但往往现在很多家庭对家庭教育是忽视也是不得法的。真正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任何一项都不能忽视,相比之下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品格塑造与形成、良好习惯的培养上可能占得教育比重更为重要些。
好的东西值得分享,希望这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能给更多的教育同仁以及各位家长好的借鉴与学习。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