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鸭子作文300字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鸭子作文300字 篇1
张达的外婆家有一只幸福的鸭子,麻花儿。麻花儿是一只胖胖的,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的母鸭子。每一天,村子里的人都要往麻花儿的脖子上套茉莉花环,便让麻花儿的脖子上每一天都有七八个茉莉花环,一向顶到她的下巴。
这时她是快乐的,是一只充满幸福感的鸭子。
除了陪村子里的人套花环,麻花儿还要和张达的爷爷套花环。爷爷的智力只有三四岁的儿童,没有什么事情做,每到麻花儿来和他玩的时候,爷爷总是高兴地“哇哇”乱叫,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玩。
为了让爷爷高兴,麻花儿每次都扑腾来扑腾去地接花环,尽量接到爷爷投的每一个花环。爷爷一见投中了,就更加开心了,手舞足蹈。开心极了!
忙完了一天,麻花儿独自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伴着茉莉的花香,萤火虫闪着幽幽的绿光,伴着麻花儿走向回家的路。虽然很累,可她却累的快乐!
<幸福的鸭子>这本书,是一本温暖着我的心灵的书,麻花儿那毛茸茸的脸庞,让我的心也被映照的暖暖的。
其实,幸福就在身边,只要我们一伸手,就能够碰到。如果你能更多得为别人付出,那么,你就是一个幸福的`人了!
认识一只幸福的鸭子,让我也感到幸福!
鸭子作文300字 篇2
在一个茂密的森林里住着小老鼠、小熊、还有一只小鸭子。
一天,小熊发现它的蜂蜜不见了,于是就去找小老鼠侦探。小老鼠侦探说:“咱们先来找找线索。”它们围着小熊的房子找了半天,可是没有找到任何痕迹。小熊刚想放弃,小老鼠在大树底下发现了一串小脚印,于是两人沿着脚印往前去。
小老鼠和小熊跟着脚印走到了一条小河边,脚印不见了。就在这时,它们听见不远处传来 “嘎嘎嘎”的叫声。它们俩透过草丛看见了一只小鸭子正躺在窝里,一边摸着肚子,一边唱着歌。突然,小熊发现小鸭子的嘴角边粘着黄黄的东西,它怀疑是小鸭子偷吃了蜂蜜。
小熊勇敢地走到鸭子跟前问道 :“小鸭子,你是不是偷吃了我的蜂蜜?”
小鸭子看见小熊和小老鼠吓了一跳,紧张地说:“我怎么偷……偷……你……你的蜂蜜,你有……有什么证据?”
“我有证据,就是你嘴巴边的蜂蜜! ”
小鸭子说:“好吧,小熊哥哥,我认错了。是因为我太饿了,所以我才偷了你的蜂蜜,对不起。”
小老鼠和小熊异口同声地说:“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以后再饿的时候我们一起找食物吃。”
小鸭子高兴地直点头,以后它再也没有犯同样的错误了。
鸭子作文300字 篇3
XX年9月29日清晨,温哥华的大街上,一群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街头,为温哥华的街头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可爱的小鸭子东瞧瞧西看看,对一切都是那么好奇,忽然,只听见扑通一声,两只小鸭子掉进了下水道。
鸭妈妈和着急,它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才能救小鸭子,它想,一定要冷静,这是她看见不远处有一个巡警,鸭妈妈想:我可以去找巡警帮忙。鸭妈妈急忙跑到巡警面前“嘎嘎”的叫着,用嘴咬住巡警的裤腿,尽量转移巡警的注意力。巡警不明拔牙妈妈在做什么?便把它从身边打开继续工作。
鸭妈妈看出巡警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又继续咬它的裤腿,把巡警拉到下水道旁,用脚掌指了指下水道,又发出急切的嘎嘎声。用乞求的眼神望着巡警。巡警顺着鸭妈妈的脚掌往下看看到了两只小鸭子,明白鸭妈妈是要自己救这两只小鸭子,巡警想了想,想出一个方法,巡警拿了一个木棍,在木棍的下端捆一个网,把木棍放进下水道,用网去捞小鸭子,在小鸭子被水冲走之前,终于将小鸭子捞了起来。
小鸭子终于得救了,鸭妈妈心头的一块巨石终于落地了,向巡警点头致谢。三只小鸭子归队了,巡警目送着它们慢慢走远了……
鸭子作文300字 篇4
一天,鸭妈妈去做客了,小鸭子在家闷得慌,想出去透透气。于是就换了件漂亮的衣服出门了。
小鸭子走啊走,看见远处有一条小河,多想跳进河里捉小鱼吃。小鸭子兴奋地向前跑,一不留神掉进了河岸边的一个深坑里,它爬呀爬,就是爬不上来,怎么办呢?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它就拼命地喊:救命呀,救命呀!
这时,小猴刚好路过这里,听到喊声,连忙跑过去,一看,原来是只小鸭子掉进了深坑里,小猴爬上树,用尾巴勾住树枝,双手拿着木棍,插向坑里,可是小鸭子没有小猴的爬树本领。小猴没有办法了,只好去找伙伴帮忙了。
过了一会儿,小猴领着大象伯伯和熊哥哥一起来到了坑的边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怎么才能让小鸭子上岸呢?突然,熊哥哥摸摸头皮说:我有个办法可以让小鸭子爬上来。就是我们大家一起把坑里装满水,小鸭子就会浮上来了。大象伯伯和小猴一听连忙点了点头,直夸这真是个好主意。说完,大象伯伯连忙走到河岸边满满吸了一鼻子水,熊哥哥拿着水桶活蹦乱跳地来到河边提水。
过了一会儿,满头大汗的熊哥哥和大象伯伯终于将坑装满水,小鸭子浮上来了。小鸭子一下跳到了河岸上,开心地说:谢谢大家,谢谢。
【【精华】鸭子作文300字四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