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少年王勃》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2、理解词语的意思和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赣江“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壮观、秀美的景色,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齐读课题
2、师:同学们,王勃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生交流
3、师:我们可不可以再次认真读读《少年王勃》这篇课文之后来讨论王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快速浏览课文,然后试用几个字来说说王勃是个怎样的人?(才气)
4、师:将才气表现得淋漓尽致、激动人心的是课文的第几段?(第四自然段)
二、精读第四自然段
师:仔细地大声朗读这一段,看看才气在什么地方展现?
1、交流:“奇才,真是奇才!”
(1)都督是怎么说的?指名读
(2)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什么?生交流
(3)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都督对王勃的赞赏,但是当初都督一开始可不是这样想的,这里还有个故事,课文没有写,现在我讲给大家听听。(讲故事)
有一年,一位姓阎的都督在整修一新的滕王阁内举行宴会,邀请了许多有名的文人参加。王勃路过此地,也被宴请来参加。他人小年纪也不大,因而被安排在后面的座位。其实,都督早已叫他的女婿做了一篇《滕王阁序》,打算在宴会上大显身手,显示自己的才能,也让他这做岳父的脸上有光,有面子。
宴会开始了,客人们喝酒祝贺,很热闹。这时,都督站了起来,得意洋洋地对客人们说:“今天我们能够相聚在一起,实在是非常得开心,你们都是大文人,希望能为这滕王阁作一篇文章留作纪念。”说完,就装模作样地请宾客们做文章。
(4)听完故事,你有何感想?生交流
(5)请读——“奇才,真是奇才!”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生交流
(王勃不光让都督不敢小看他,而且还非常佩服和欣赏他,他真了不起!)
(6)王勃让都督从自以为是到很欣赏他,靠的是什么?(才气)
2、这才气在文中也有详细精彩的描写,谁来读读这一段?生交流
(1)“胸有成竹”是什么意思?生交流
(2)“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由来还有个故事呢?北宋有个画家叫文与可。他画的竹子非常有名,那他画竹子的秘诀在哪里呢?原来,他在自己家种了各种各样的竹子,他经常去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所以他每次画竹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后来就用“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
(3)现在谁来读读这个成语?指名读。(读出自信来!)齐读
(4)师:王勃也是胸有成竹的,也就是说他在心中已经写好了,这叫打好“腹稿”了。“腹稿”的典故,就是王勃创下来的。出示这个小“介绍”:
他写文章的时候,开始并不认真思考,而是磨一大池磨,然后美美地喝上几杯酒,拉起被子便蒙头睡觉,当然他并没有睡觉,而是在静心思考,构思文章。等到思考完之后,他掀开被子,提起笔来就写,连一个字也不用改动。人们就说王勃这叫打腹稿。他的许多书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5)引读:当时王勃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同学们,当时王勃心中已经想好了,为什么他不说:“让我来写!”而要说:“让我来试试吧!”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交流(谦虚)
(6)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很谦虚)
(7)我们都知道,参加宴会的有好多人,那么其他人在干什么呢?
(8)朗读第2自然段,理解为什么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着你,谁也不敢答应”?(都督要求当场写庆贺的文章,时间又短,怕写不好,有难度。相比之下,王勃却是“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9)其他宾客都很为难,而王勃“写的时候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几写成了。”从这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交流
(10)什么叫“文思如泉、笔走如飞”?生交流。能不能换几个词语来说说看?生交流
3、师:王勃写的时候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几写成了《滕王阁序》,尤其是哪一句让都督拍案叫绝?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师:这是《滕王阁序》中最为出名的,至今人们还传诵着,成了——(齐读:千古传诵的名文)它到底展现了怎样一幅美景呢?出示图片,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美景?谁来说说看你看到了哪些景物?生交流(晚霞、孤鹜)
5、课文是怎样描写这景物的?生交流句子,出示。
6、美美地读读这句话,然后将诗句对照起来体会。生自由读。谁来谈谈你的体会。生交流
三、精读第三自然段
1、请大家练习练习,试试将江上迷人的秋景通过你的朗读美丽起来。
生练习、指名读、齐读。
2、师:这么美的景色王勃写时就用了一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师:读到如此美丽的佳句,我们不禁要感叹14岁的王勃真不简单,不只是我们认为王勃是多么的有才气,就连那位都督也终于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了,他竟忍不住拍案叫绝。
4、“拍案叫绝”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的“案”有几种意思,出示:
(1)长形的桌子
(2)提出计划、办法等的文件
(3)事件
你觉得这里的“案”选哪种解释?生交流。理解了这个“案”字相信这个词语就理解了,谁来演一演都督当时是怎样拍案叫绝的。
指名表演读。练读,读出感叹语气。齐读。
5、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王勃写的《滕王阁序》,全文共七段,1017个字,你对比你大两三岁的王勃能写这么好的文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能说说王勃为什么会如此有才华吗?(刻苦、爱思考、善于观察、善于抓住机会)
四、拓展:
1、像王勃这样年少机敏的少年,你还知道有哪些人? (司马光、骆宾王……)
生交流
师介绍:骆宾王与王勃在小的时候就显现了才华,在文学上都很有成就,并与杨炯、卢照邻一起称为“初唐四杰”。
出示: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少年王勃如此才华横溢,令人折服,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进入时光隧道,来到1300多年前的滕王阁前,认识少年时代的王勃,拿起书本,齐读课文。
五、作业:
1、(必做题)写一写“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话描写的情景。
2、(选做题)写一段话,比一比看谁能用上“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千古传诵”、“胸有成竹”这些词语。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忘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重难点
1.重点:背诵三、四自然段
2.难点:感受王勃登上滕王阁观看到的美景与他写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学习生字
1、分析字形
2、注意以下几个字的写法:
督:监督别人要用眼睛,所以下面是个目。 宴:上中下结构,写得应紧凑些。 序:田野的野右半部分,不能多撇。
二、初读课文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少年王勃》,谁能说说王勃是个怎样的人?(板书:有才气)
2、其实全文处处都能体现出王勃是一个有才气的人,请大家默读课文,仔细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勃是一个奇才?
(一)交流以上问题:那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勃很有才气?
1、学习第一节:
出示:听说王勃很有才气,便邀请他也来参加。
说明王勃的才气早已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了。
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节:
出示: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a、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这样的一个场合,都督会请些什么样的人?
b、这么多有才学的人为什么都不敢答应呢?这说明了什么?
指导朗读
3、学习第四节:
出示: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王勃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写的文章令都督都拍案叫绝,认为是难得的一个人才。由此可以看出王勃才思敏捷、才华横溢、才智过人。从都督惊讶的语气中也可体会到他是一个奇才。
指导朗读。
4、学习第五节
王勃写的这篇《滕王阁序》,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
“千古传诵”说明王勃写的文章影响广泛深远,不愧为是一个奇才。
指导朗读。
(二)王勃胸有成竹的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滕王阁序》,他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图画呢?
1、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画的是怎样的情景?
王勃用那一句诗把看到的美景写下来的?
2、出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谁愿意读一读?
3、你知道这句诗的意思么?文章有一节描述的就是这句诗的景色,谁能找出来读一读?(出示第三节)
4、你知道“落霞与孤鹜齐飞”描写的什么样的景色?
你能找到“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什么意思的句子么?
5、老师读诗句,学生读意思。
6、王勃看到的景象很美,写得更美,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师范读,教读书方法,边读边想,生个别读,注意情感)
7、然后再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注意断句和节奏)
8、指导背诵。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体会赣江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王勃的才华横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从读书实践中来。本设计注重学生读的训练,将读做为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引导学生品赏课文。在读中体验,读中感悟,读与练相结合,升华对文本的认识,获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直面王勃
1、唐朝是是诗的繁荣时代,你们背过哪些唐诗呢?刚才听同学们背了这么多的古诗,老师也很想背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师背诗)
2、有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板书:王勃)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王勃在少年时期就显现出惊人的
4、(板书:少年)“少”在这儿读“shào”,这是一个多音字,它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呢?可以组成哪些词语?“少年王勃”这个课题,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5、齐读读题。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少年王勃有什么了解?你想到哪些有关的词语来赞美王勃呢?
6、少年王勃是怎样写成《腾王阁序》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王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初读要求:
A、自读课文,你能将下列空白处补充完整吗?
少年王勃去()父亲,路经()时受到姓()的()的邀yāo请,参加庆祝滕王阁装修一新的()。那天,王勃()着窗外美景,创作了一
B、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
2、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3、读后交流:少年王勃去(探tàn望)父亲,路经(南昌chāng)时受到姓(阎yán)的(都dū督dū)的邀yāo请,参加庆祝滕王阁装修一新的(宴yàn会)。那天,王勃(凝níng望)着窗外美景,创作了一
4、去掉生字的拼音,你还认识他们吗?
A、指名读,齐读
探望南昌都督宴会读到
滕王阁序姓阎邀请凝望
B、联系课文与填空,说一说对词语的理解。
5、全班自由交流: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
三、诗文对照,赏析美景
1、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相应的句子。
A、自读课文,划出相应的句子。
B、全班交流,出示句子:
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yā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①自由读句子,注意把句子读正确。
②指读,认识生字词“野鸭”即“鹜”。
③再读句子,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C、这么美的景色,王勃用短短的14个字就描绘出来了,(指诗句,多媒体播放课文秋景图,想想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齐读。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则千古名句,怎样才能读出它的节奏来?
A、同桌互读,读对了,夸夸他,读错了,帮帮他,并请他再读读。
B、指名读,标上停顿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齐读。
四、再读课文,体验感悟
1、自由读课文,把你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课文写了王勃的什么事?
2、出示填空:
课文主要写了(谁)在(什么地方)参加宴会时,都督请人写庆贺文章,在座的客人,(谁)文思如泉,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
3、王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五、自由质疑,拓展阅读
1、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呢?
(预设:阎都督邀请去参加宴会客人都不敢答应写庆贺文章,为什么呢?
阎都督夸王勃是“奇才”,奇在何处呢?)
2、
3、布置作业: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思。
搜集像王勃一样才思敏捷的人物的故事。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像“文思如泉、笔走如飞”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
3、从本课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感受王勃所看到的美景,体会诗句意境。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会唐代诗人王勃在少年时期就有非凡的才华。
教辅资源:苏教版教师用书。
研究问题: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
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人物故事。(板书:9少年王勃)
2.简介滕王阁。
二、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的大概内容。
2.听师范读,感受当时的氛围。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
2.检查长句子的朗读。
3.讨论:你从哪个词看出王勃写的《滕王阁序》非常有名?
四、学写生字。
范写,学生完成课后描红。
六、作业
1.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课后生字和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默写词语。
2.指名读1、2自然段。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
2.交流。
(1)“探望”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2)理解:整修一新。
(3)都督为什么请王勃参加宴会?
三、学习第2——4自然段。
1,都督要求每人写一篇文章,大家的表现怎样?
2.过渡:王勃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成这篇千古传诵的名文的呢?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4、指导背诵。
二、精读第四段。
1.这么迷人的秋景,王勃只用一句话就把它写出来了。
(1)理解句意。
(2)你觉得这句话好在哪?
2.指名朗读最后一句话。
理解什么是“奇才”,什么是“拍案叫绝”?
3、如果你也在现场,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4.指导背诵。
三、积累内化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
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你真不简单!多么迷人的江上秋景,让我们和王勃一起来欣赏,谁能把这迷人的秋景读出来吗?
3.此时此刻,欣赏着这迷人的秋景,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四、小结
读到这儿,我们也不禁为王勃写叫好。他写这首诗时只有十四岁,这么小的年纪就写出千古传诵的名文,真了不起,真是一位奇才!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思。
一、谈话揭示课题。
1.生齐读可提,请学生介绍王勃。(教师补充)
2.专心听介绍
二、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按要求自读课文。
2.注意听老师的范读。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练读,开火车读,齐读。
2.练读长句。
3.初步理解“千古传诵”一词
四、学写生字。
练习写字。
六、完成作业。
一、复习导入。
1.默写词语。
2.读1、2自然段。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轻声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
2.思考,讨论,交流。
三、学习第2——4自然段。
1,同学们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
2.指导观察图画,自由读,划一划,全班交流。
3、朗读第三自然段。
4、练习背诵。
二、精读第四段。
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结合图画和第三自然段内容
(2)全班交流。
2.说一说,演一演。
3、学生回答。
4.练习背诵。
三、积累内化
1.找出句子。
2.有感情朗读
3.全班读课文。
四、小结
学生认真听师小结。
五、完成作业。
【作业布置】:
1、抄写并听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胸有成竹
9少年王勃文思如泉
笔走如飞
《腾王阁序》拍案叫绝千古传诵奇才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5
一、导入:
这节课
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少年王勃》。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你认为“王勃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精读全文,中心话题:王勃是什么样的人?
㈠
谁能说说王勃是个怎样的人?
(板书:“有才气”或者“奇才”)
〖预设一】:“有才气”或者“奇才”,这可能是很多学生的认为。
〖预设二】:也许,学生还会读出:他是个孝顺的人,是个谦虚的人,勇敢的人,是善于观察和肯思考的人……
㈡
相机教学,精读全文。
1、围绕“很有才气”精读课文:
⑴其实全文处处都能体现出王勃是一个有才气的人,请大家默读课文,仔细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勃是一个奇才?
⑵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写王勃很有才气的句子,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⑶交流以上问题,相机精读全文:那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勃很有才气?
①“听说王勃很有才气,便邀请他也来参加。”
(王勃是山西人,听说,可见名气很远,王勃的才气早已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了)
②“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为什么大家不敢答应?说话训练:此时在座的客人会想些什么?(都督邀请的可都是一些名士呀。)
别人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时候,王勃在干什么?“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迷人的秋景”、“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凝望----认真地观察,换成看可以吗?只是在看在观察吗?---边看边想,在思考,认真观察并认真思考,这是写出好文章的前提,我们同学们写作文也要这样。)
我想请同学们把这段话再用心读一读,边读边体会一下写好一篇文章的过程。
【媒体出示:“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迷人的秋景”、“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
③“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
文思如泉----才华横溢,笔走如飞----写作速度非常快,就像事先写好背出来的一样。
是事先准备好的吗?(路过南昌、探望父亲)
④“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拍案叫绝”的意思。
插叙:原本这位都督的女婿,也是一位学士,事先准备了一篇文章,打算在这次宴会上展示一下的,让别人写也只是客套话,这么短的时间,写出一篇好文章,确实很难,哪想,少年王勃不但写成了,还写得特别好,难怪都督要----拍案叫绝。王勃让都督从很生气到很欣赏,的确靠的自己的才气。
②文章写法的指导:虽然这段话没有直接去写王勃多么有才气,但是作者通过写都督的表现却也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王勃的才华横溢。这样的写法就叫做侧面描写。
⑤“王勃写的这篇《滕王阁序》,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
“千古传诵”的意思。
⑥引导补充:课题“少年”---王勃当时只有14岁。
小结:课文中许多地方反映了王勃是个很有才气的人,-----奇在年少,奇在写的速度快,奇在勇敢,奇在博学多才。
三、学习三四自然段,体会诗句描写的美景
1、滕王阁自古就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更是因奇才少年王勃写下一篇千古传诵的《滕王阁序》
而享有盛誉,其中,有一诗句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知道是哪一句吗?
【媒体出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学生齐读。
2、你们怎么结合课文来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呢?谁来说一说。
生:(课文第三小节就是诗句的意思,让该生读)
【媒体出示:“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教学要点:
①“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就是“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思;
“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就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意思。
②野鸭----孤鹜
突出:一只
“齐飞”----缓缓地飞翔、轻轻地飘荡
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你们真不简单!多么迷人的江上秋景,让我们和王勃一起来欣赏,谁能把这迷人的秋景读出来吗?
指名读,赛读与评点,学生齐读。
教师带读:“远处,-------。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灿烂的云霞在天边-------------”
激励:口中读出感觉,眼前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情感,这可是朗读的最高境界啊!
4、多美的景色呀,我们一起来吟诵诗句。学生齐读。
5、此时此刻,欣赏着这迷人的秋景,吟诵着千古佳句,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6、知道老师最想做什么吗?这么美的情景,难道不想把它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之中吗?所以,老师最想做的是,请你们用最短的时间把他背下来。
四、小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还想知道什么?相机拓展,引导课外探究。
①古今中外,像王勃这样的少年奇才,历史上还有很多,你知道那些?
2、结束语:
王勃在写这篇名文的时候非常年轻,所以课文的题目叫《少年王勃》。老师相信少年王勃的非凡才华一定会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老师也衷心希望我们班能出现像少年王勃那样有才华的人才。
五、作业:
我国古代像王勃一样才思敏捷、下笔成文的人很多,课后搜集有关资料,准备参加班级故事交流会。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2、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背诵三、四自然段。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少年王勃的故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已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少年王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学生回答。(根据回答板书:有才气)
4、课文中有一句话直接赞扬了王勃的才气,你能找出来吗?
(1)出示: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2)都督为什么而 “拍案叫绝”?说明了什么?
(3)你能读好这句话吗?可以加上动作,表情等
(4)过渡:那么王勃非凡的才气表现在哪呢?让我们赶紧走进这个故事去看看。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这一段,思考:都督为什么邀请王勃参加宴会?你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回答吗?
2、指名回答。你从“听说”这个词语中感受到了什么?
3、小结:小小年纪的王勃,名声在外,不过,这也只是听说而已,王勃是否真有才气呢?请接着往下读。
三、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1、引读第二自然段。
重阳节那天,(前来参加宴会的人很多。)这些被请来的客人也一定是怎样的人呢?(有名,有才……)
都督要求客人写一篇庆贺文章,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答应。)为什么不敢答应呢?
2、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就在客人们你推我让,谁也不敢答应的时候,王勃在做什么呢?
(1)出示: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迷人的秋景:
(2)教学“凝望”
凝望就是:——专心致志地看、聚精会神地看、全神贯注地看、十分投入地看(出示)。
师述:王勃看得那么投入, 那么王勃此时仅仅是在看江上秋景吗?不。
(3)出示:王勃边看边想,突然转过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
A、“胸有成竹”看出王勃怎么样?谁来读一读?(指导读好词:胸有成竹)
B、指导读句子:“让我来试试吧!”读出王勃的自信。
C、师小结:王勃虽然年少,却非常虚心。王勃小小年纪,才高八斗。所以他写文章的思路像泉水一样汩汩流出,这就是(生齐说:“文思如泉” )
指导读词:文思如泉
D、正因为他文思如泉,所以写起来很快,一气呵成,这就是(生齐说“笔走如飞” )
指导读词:笔走如飞
③谁能读出王勃这种奇特的才能?
指读“王勃边看边想……一会儿就写成了。”
让我们带着崇佩之情再次把这两句话读一读。(齐读)
c王勃写成了什么?(千古传诵的名文《滕王阁序》)
想看看《滕王阁序》吗?幻灯出示《滕王阁序》。
d小结:看,王勃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写出这么长这么美的文章来,佩服吗?怪不得引读:都督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特别是“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令人拍案叫绝。
出示“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你能读好它吗?
指导节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两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你能找出来吗?(落霞 孤骛 秋水 长天)
结合画面理解:孤、骛、长天
课文中有一段话描写的就是这样的一幅美景。
(4)出示: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逐句品析
a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结合诗句朗读)
过渡:在这水天一色的背景下,……引读
b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指导读好缓缓地飞翔、轻轻地飘荡 配合朗读
小结:美的如此深远,如此宁静,如此祥和。
出示画面 朗读。
就是这么美的江上秋景,激起了王勃写作的灵感。
师读文字,生读诗句。 生生合作。读读背背。
(5)师述过渡:多美的画面,多美的诗句啊!读到这里,不光是阎都督,相信在座的每个人都对王勃的才华横溢而感到敬佩。让我们来夸夸他。(相机板书:才思敏捷、才华横溢、文思如泉)
(6)再读 “奇才!真是奇才!”这一句话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齐读最后一小节。
理解“千古传诵”。
五、总结全课,积累有关成语。
今天,我们读了一个少年王勃的故事,让我们认识一位( )的少年王勃。
《少年王勃》原文阅读推荐:
有一年,少年王勃到远方去探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滕王阁刚刚整修一新。一位姓阎的都督正准备在滕王阁举行宴会,听说王勃很有才气,便邀请他也来参加。
重阳节那天,前来参加宴会的人很多。都督要求客人写一篇庆贺文章,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迷人的秋景: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王勃写的这篇《滕王阁序》,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7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藤王阁赴眼、时写下千古名片藤王阁序的事,显示了王勃非凡的才华。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课文配有彩色插图,有助于学生体会诗句意境,加深记忆。
学情分析:
学生对少年王勃比较陌生,老师揭示课题后,先介绍少年王勃在滕王阁会上,一气呵成写下千古名篇《滕王阁序》的事,让学生带着对少年王勃无比崇敬的心情去朗读课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时,抓住重点段落,通过理解词句、图文对照、朗读想象等方法,感受课文描绘的迷人秋景,体会诗句蕴含的优美意境。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忘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人物故事。(板书:16少年王勃)
2、简介王勃
3、王勃写的《滕王阁序》非常有名,一直到今天,人们还对这篇文章赞不绝口。王勃是怎样《滕王阁序》的呢?我们学完课文就知道了。
二、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想一想:哪个词可看出王勃写的《滕王阁序》非常有名?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南昌藤王阁都督宴会一篇秋景突然朗读邀请文章共同拍案叫绝《藤王阁序》千古传诵
2、讨论:你从哪个词可看出王勃写的《藤王阁序》非常有名?
3、理解“千古传诵”一词
四、学习第一、二节
王勃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成这篇千古传诵的名文的呢?
1、自由读1、2段
2、交流
(1)“探望”还可怎么说?
(2)简介《藤王阁》。学“阁”。理解:整修一新。
(3)都督为什么请王勃参加宴会/
(4)都督要求每人写一篇文章,人们的表现怎样?(齐读)
五、学习生字
六、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
一、精读第三段
1(指导观察图)站在滕王阁上,可以看到些什么?
2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自由读,画出你认为比较的句子。
3交流
(1)读词
(2)出示: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飘荡——(指名读)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飘荡——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
*读第三自然段
*指导背诵
二、精读第四段
1、这么迷人的秋景,王勃只用一句话就把它写出来了。(出示、读)
(1)理解句意
(2)这句话好在哪?
(3)指导朗读
2、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王勃是怎样写这句话的?
3、交流
(1)出示图,想王勃在看什么,想什么?
(2)正因为王勃边看边想,再加上他很有才气,所以他才能——胸有成竹
(3)理解“胸有成竹”,并造句。
(4)于是王勃——板书: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文思如泉:指写文章的思路像什么?
笔走如飞:动作表演
4、指名读最后一句话
你从什么地方知道都督也为王勃的诗句叫好?
什么是奇才?(板:拍案叫绝)
如果你是都督,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表演)
5、指导背诵
三、小节
读到这儿,我们也不禁为王勃写的句子叫好。他写这首诗时只有十几岁,这么小的年纪就写出千古传诵的名文,真了不起,真是一位奇才!(板书:《腾王阁序》千古传诵奇才)
四、学习生字
五、指导写字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说笔顺
2、读写词语
南昌庆贺才气文思如泉
宴会叫绝秋景笔走如飞
二、通读全文,练习背诵3、4自然段
三、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篇()决()诵()
遍()绝()解()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然后读一读
()的余辉()的云霞()的秋景
3、背诵、默写“落日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8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少年王勃》,学习了生字新词,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王勃,和他进行零距离的接触。(齐读课题)
二、精读全文:
1、王勃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课文中都督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夸奖王勃的?请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交流。
2、(板书:奇才)相机理解“奇才”。
3、因为什么把王勃称为“奇才”?出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齐读。
4、那么你知道这句诗歌的意思吗?默读课文,把相应的句子画出来。
5、学生交流。(板书: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理解第三自然段:
(1)理解“凝望”的含义,进一步理解“迷人”的秋景。
(2)出示两组句子比较哪一句更好,你的理由是什么?
远处,水天一色。
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
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飘荡……
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荡……
通过比较加深理解这幅壮观悠闲自在的美景。
(3)反复读这句话,通过学生的读再次体会这幅美景。边读边想象画面。
(4)出示美景图,假如你就是王勃,看到如此样的美景,你能把它描述出来吗?引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三段。
【过渡】看到这些王勃怎么做的,默读第四段,把给你印象深刻的词语画出来。
理解第四自然段:
(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王勃写文章时写得快?(文思如泉、笔走如飞。相机指导学生理解)
(2)“拍案叫绝”是什么意思?那你们也拍着桌子把都督夸奖王勃的话读一读!
(3)王勃的这篇滕王阁序写得非常好,尤其是哪一句让都督拍案叫绝?(学生齐读并出示句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这两句话是滕王阁序中最出名的'两句,至今人们还在传诵着。它所展现的美景就是刚才王勃站在窗前,凝望到的迷人的秋景。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再来细细体会一下这迷人的景色!(齐读)
(5)让孩子们根据老师的提示,背诵第四段。
6、让我们捧起书,带着对王勃的敬佩,带着对他的赞美,一起读读2、3、4小节。(齐读)
【过渡】我们现在知道王勃被称为奇才是不为过的,其实文章的第一、二段也有能让我们感受到王勃是个奇才的句子,默读一二段,把相应的句子画出来。
(1)抓住“邀请”理解第一段。
(2)抓住众多人的表现,衬托王勃的有才气。
(3)反复读加深理解。
【过渡】看了这些,是不是更让我们感受到王勃是个奇才?我们在带着敬佩在读这句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7、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思。
三、总结:
今天,我们读了王勃参加滕王阁宴会的时候当场写下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才思敏捷,才华横溢的少年王勃。让我们一起记住当中的千古名句:(生再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四、延伸:
王勃被称为“初唐四杰”,他还有很多的千古名句,你知道吗?补充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同学们,要想让自己变得像王勃一样的聪明,我们平时就要做到:多观察、勤思考、敢创作!
五、布置作业
我国古代像王勃一样年少机敏的人很多,如砸缸救人的司马光、敢破陋习的孙中山等,你能搜集几个类似的故事吗?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9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20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准备】专题学习网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录音,请学生欣赏。师:刚才那首诗的作者是谁?(板书: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王勃在少年时期还写了一篇千古传诵的美文,那就是《滕王阁序》。(板书:少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然后说说你通过朗读了解到什么?
2.指名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3.了解滕王阁(学生浏览网站视频、文字解说)
过渡:大家读书的能力很强,真了不起!为了学习更多,请小组合作借助网页把字词学会。
三、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主浏览网页。
2、检测自学结果:无拼音、加拼音读生字、词。
过渡:字词也学会了,真不错!谁知道王勃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滕王阁序》的?请细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
四、精读课文。
( 一)情境创设,重点突破。
1、说说哪个自然段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2、“落下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到底是怎样的情景?出示动画。
3、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一情景的?(图、文出示)“远处,天连着水……轻轻地飘荡……”。
4、男生读、女生读;师生合作读。
5、这么美的句子,你喜欢吗?人们听到王勃写出这么美的句子时有什么反应?指名答。
6、请学生演一演,理解“拍案叫绝”。
7、回味诗句。(读)
8、引出第5自然段。
理解:千古传诵
9、王勃怎么写出的?其他客人呢?自读第2段,指读第4 段。
出示:胸有成笔、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在座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10、王勃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浏览网页了解王勃的成才故事。
11、扩展阅读:王勃还写过哪些千古传诵的作品?(学生浏览网站资料)
五、自由表达。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10
【教材简解】
《少年王勃》是苏教版第六册的一篇人物故事,也是一篇文包诗的文章。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即兴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的故事,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显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与才华横溢。
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了事情的缘起,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地点。第二、三、四自然段讲当时在场的客人对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应,王勃却即兴写下了《滕王阁序》。第五自然段点明《滕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婺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重点、难点】
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在朗读、品悟课文的过程中形成的。本设计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训练,不论是生字词的学习,还是王勃才气的感悟,都是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再组织交流。将读作为重点。根据教材的特点,可以将教学划分为2课时。下面着重要论述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第一课时教学大致的思路分为五大板块:一、导入新课:由滕王阁引出文章《滕王阁序》,引出少年王勃。二、初读课文:练习读通读顺课文,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联系课文具体语句谈谈王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初步感受王勃的才气。四、学习生字:用自己的方式识记生字,练习描红、书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江西南昌市赣江边,有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的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显示滕王阁的图片)唐初始建,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了。曾多次被毁重建,但因为文章《滕王阁序》而名满天下。(在图片的下面出示《滕王阁序》四个字)在这篇文章里有一句最为著名。(出示句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他是一位14岁的少年,叫王勃。(出示少年王勃的图片)
2、一座楼,一篇文章,一个句子,一个少年,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了解《滕王阁序》背后的故事,了解少年王勃。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少年”的“少”。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两遍。
2、学生自由读,教师行间巡视。
3、组织学生交流读词、读句情况。
出示词语,
南昌 藤王阁 都督 宴会 文章 野鸭
披着 灿烂 读 《滕王阁序》 才气 秋景
庆贺 胸有成竹 文思如泉 千古传诵
采用个别读、开火车读等方式,巩固学习的效果。
认识一个多音字“都”,会用两种读音分别组词。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交流长句子的朗读。
(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自读,看看在哪儿停顿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再读课文,要求: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王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以在相关的句子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5、组织学生交流,梳理课文的内容。
教师引述,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理清课文的脉络层次。
故事发生在一年的 。少年王勃路过南昌去探望父亲。一位姓阎的都督宴请客人,邀请了 。席间,都督让客人们 ,大家谁也不敢 。王勃 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于是,他 , ,一会儿就写成了。都督看到“ , 。”这两句时,连声赞道:“ ! !”
6、初读了课文,少年王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联系文中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看法。
文中具体的句子有很多,教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相机出示,引导学生整体感受王勃的才气。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1、少年王勃是一个非常有才气的人,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来说一说。
2、组织学生交流。
出示句子:“一位姓阎的都督正准备在滕王阁举行宴会,听说王勃很有才气,便邀请他也来参加。”
指名读这句话,从“听说”感受到都督觉得王勃怎么样?
补充相关的资料:王勃,字子安,出身望族,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勃小时候很聪慧,从小就能写诗作赋,世人目为神童。年方十四的王勃上书刘右相,其中第一条就是抨击唐王朝的侵略政策,反对讨伐高丽。刘祥道看后,为其“所以慷慨 于君侯者,有气存乎心耳”之语惊异,赞王勃为“神童”, 此时的王勃虽然才14岁,尚是一少年,但由于才华毕露,在那时就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
此时的少年王勃已经很有名气,所以文中说都督听说他很有才气,想邀请他来参加宴会。3、练习感情朗读。
四、总结
少年王勃是否像传说中说的那样有才气呢?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五、学习生字
1、分析字形
学生各自用自己的办法识记生字。
2、注意以下几个字的写法:
督:监督别人要用眼睛,所以下面是个目。
宴:上中下结构,写得应紧凑些。
序:田野的野右半部分,不能多撇。
3、学生描红。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10篇】相关文章:
1.少年王勃教学设计
8.少年王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