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清明香作文(通用8篇),欢迎大家分享。
清明香作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清明节都要上坟祭祖寄托哀思,祭品中清明粿是必不可少的。周日,我在奶奶家里亲自做了一次清明粿。
奶奶一大早去田野采了“青”,妈妈告诉我这又叫野艾。“奶奶,这也要放清明粿里吗?”我好奇地问。“是的,等下这个可以变魔术。”奶奶微笑着说。“啊?变魔术?”我更加好奇了。经过奶奶的细心拣择之后,干净的野艾倒进热水锅里,没过多久,一股清香扑鼻而来,那是艾草的味道。
奶奶用煮好的野艾融合在糯米粉里,加入水、糖和起来。不一会儿,白白的糯米粉变成绿绿的了。“果真是在变魔术!”我自言自语道。奶奶把面团翻来覆去,一会儿像搓衣服似的,一会儿又将面团对折起来再揉一揉……面团在奶奶手里真像个听话的孩子。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准备馅料。馅料可以有咸的,也可以甜的。这次奶奶准备的是甜味馅料。由糖、芝麻、豆粉等混合而成。悄悄告诉你,甜味清明粿可是我的最爱哦!
“好戏”开始了。奶奶将面团揪下一小块,搓成圆球状再用大拇指转出一个洞,越转越大,成酒杯状,再把馅料放进去,收口,最后放入“粿印”里,压一压,美丽的花纹就印在了粿上。那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看着奶奶得心应手,运转自如,看起来可好玩了。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做起来,没想到这可恶的面团在我手上一下就破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急,不急,奶奶给你‘修改’下就可以了。”可真神奇,经过奶奶的手一修改,清明粿就完美了。后来,我越做越熟练,包了好几个呢!
最后奶奶把粿一个一个整齐地放进蒸锅里蒸一蒸。蒸好了,我迫不及待拿起一个,咬上一口,吸一吸糖汁,甜甜的,香香的,从我的喉咙慢慢地流到我的心里,那真是太舒服了!
春春艾草绿,年年青粿香。小小的清明粿给我们带来了幸福、快乐。我希望明年的清明节,我能大显身手为全家人做清明粿。
清明香作文2
江南的春天细雨绵绵,到了四月,水乡田间,绿野青山,多了一队队踏青扫墓的身影,菲菲细雨中撑着阳伞,或缅怀,或赏景。返程时,手里多少都拎着几个绿色面团一样的食物,江南人告诉你,这是清明特有的食品——青团。
这年的清明节,我有幸参与到制作青团的全过程。那是临街的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糕团店,每年这个时候,店门口总会排起长龙,等着买三五个青团,或自己品尝,或送亲朋好友。我吃过这家店的青团,鲜香四溢不粘牙,馅料十足易饱腹。但是这青团是怎么做的?这面团是怎么变成绿色的呢?趁着下午没什么人买的档口,我向店里师傅请求学做青团,师傅爽快地答应了。
首先,我在装满面粉的盆里倒入足量的水,右手不断搅和,让面粉与水充分糅合,只是搅和来搅和去,搅和成了“浆糊”,愣是搅和不出团团来。“你这手法不对。”师傅见了,立马用他自己的独特手法,不一会儿就成了面团。我惊讶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这个是靠手法,要勤学苦练才成。妈呀,做个团子都这么费劲,干哪行都不容易啊。接着,放发酵粉,醒面1小时。这时,师傅拿出了新鲜的艾叶,用榨汁机榨成了艾草汁,绿汪汪的,我把这艾草汁倒入盆里,与面团充分搅和……这面团绿了!原来青团之青的奥秘在这里!师傅拿起一个锅,倒少量的水,加上糖,大火煮七八分钟,取出备用。又拿来红豆,捣成豆沙,倒入刚才煮成的糖汁搅拌均匀。又到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这翠绿的面团搓成长条状,揪下一段,揉成小团团,压成饼,放上豆沙再包裹,一个豆沙青团就成形了,再往锅里煮五分钟,香气四溢甜上心头的青团就出锅了!
我这垂涎的舌尖早已忍不住了,拿起自己做的青团,迫不及待咬一口,啊,好烫啊!“你冷冷再吃!”我妈一脸无奈地说我。烫过之后,感觉味道不错,既有豆沙的软糯香甜,又有沁心的草香回甘。青团吃完了,可心里还是,甜甜的。
清明香作文3
清明节前夕的一天,你如果走过我们的教室,你一定会听到我们一阵阵欢乐的笑声,闻到一股股清香。你肯定会问我们:“你们在做什么?”我们会回答:“我们在做青团!”
下午一点到了,每个小组纷纷拿出自己准备的材料,摆放在桌子上,仿佛正开展着一场食品展览会。瞧:有绿色的青汁;有香甜的馅儿;还有一个个道具。道具准备好,就盖和面了,这可是制作青团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只见一个个和面高手——老师请来的家长们陆续登场。她们娴熟地将面粉倒入盆中,再加入少许的水,接着,陈冠宇妈妈将手伸入盆中,熟练的揉了起来。慢慢地,原本松松散散的面粉在陈冠宇妈妈手中变成了柔软的大面团,然后,再倒入事先准备好的青汁,继续和。终于,青色的面团揉好了,家长们把面团分成几段,依次分给每一个小组。
开始做青团了。我先取出了一个中等大小的面团,在手中来回揉。揉成一个光滑的圆球体时,就差不多了,我接着把面团轻轻压扁,然后小心翼翼的把压扁的面团窝成一个圈,再把豆沙馅挤在里面,注意不要挤太多,小心馅儿会漏。挤好馅儿,用筷子把馅儿往里面塞一塞,再把面团一捏,一包,之后用保鲜膜将青团包好,这样一个完美的青团就做好了。再看看其他人做的:杜驾麟在青团上来回抹上黑芝麻,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黑”团,不知道蒸出来味道怎么样?看看成娅媗的,她把芝麻、豆沙和青团一起搓,使青团变成了一个“大花脸”……其它小组也不甘示弱,都在埋头奋力做着,整个班的气氛达到了最高潮!
第一课下课了,朱老师给我们每个组评了奖。我们这组光荣地获得了“最佳纪律奖”我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所有组制作的青团中,最令我记忆犹新的就是陈申一组的青团,他们十分创意,有“长方形”;有“五角星”;有“饺子”;有“荷包蛋”;有“神舟飞船”;还有“青团一家”……他们这组不愧是“最佳创意奖”。奖评好了,就该把青团送到食堂去蒸了。我在教室里联想起了青团的味道,一定是软软的、糯糯的。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美味的青团,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青团,剥开保鲜膜,吃上一口,“真香”我说道,这青团带着一股黄瓜的清香,吃进嘴,软软的,糯糯的,太好吃啦!
回家的路上,我脑海一直浮现着下午活动的场景,真是春暖清明,青团飘香。
清明香作文4
清明前后,东钱湖附近的村民们会取出自家种的糯米,接来清冽的山泉水,从山坡上采摘来艾草制作青团,游客们在游览湖光山色的同时,都争相来品尝这美味的食品。
制作青团,就是我家乡宁波的风俗。在宁波,青团分为两种。一种无馅,又叫做麻糍;一种有馅,一般都是在里面包入芝麻、黄豆、豆沙等甜的馅料。
要制作麻糍,需要很多道工序。人们先要将糯米粉加水和艾草蒸熟后混合,倒上白糖,放入石臼捶打。捶打的过程需要两个人配合默契才能完成。一人挥起石杵捶打,每打一下,另一人就在手上沾一点清水,快速将糯米团翻个面,以保证均匀捶打。捶打需要持续几百下。捶打完毕,给糯米团撒上一层松花粉,用擀面杖擀成长方形。冷却后,用剪刀剪成巴掌大的`方片,麻糍就做好了。刚做好的麻糍色如翡翠,映衬着淡黄的松花粉,让人垂涎三尺。
有馅的青团也很不错。这种青团面皮的做法与麻糍大同小异,只不过更加软糯。做青团的人动作很娴熟。只见她揪下一块拳头大小的糯米团,压平,从一个大碗里挖出一勺馅,放进面皮里,像包包子一样封好口,一个青团就算完成了。在制作过程中,做青团的人的手要不停地去蘸蜂蜡,这样在制作时,手才不会被糯米团黏住。快到中午时,店门口已经排出了一条长龙。据店家说,每天三大盆馅料做的青团,两个多小时就卖光了。
清明至,艾蒿香。这小小青团,据说也传承着从七千年前河姆渡至今灿烂的民俗文化呢。每到这时,于东钱湖畔氤氲的艾香中,我和家人一起品尝青团,回味无穷——这不仅是家乡的味道,也是我童年的记忆。
清明香作文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到了清明时节,我的耳畔不由自主荡起了这句诗,鼻边边充斥着浓浓的艾草香……
经朋友的推荐,我让妈妈买来了这本书——《艾草香》。封面上,生机勃勃的艾草连结成了一片海洋,天很蓝云很白,与碧绿的艾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读完这本书后我却惊觉,这碧绿的艾草透着一种沧桑,这碧绿的艾草还弥漫着淡淡的忧伤。
艾草,是一个女孩的名字,她生在贫苦的乡下,瘦小的身躯、明亮的双眸,总给人一种生机勃勃却有着淡淡忧伤的感觉。
在她身上所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3岁时开始学习如何下田干活;10岁时患上了白血病;16岁时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留给了乡亲们一片又一片“苦涩”的艾草。
似乎不幸总是发生在她的身上,可她仍是以一种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个世界。每每读到她在家里,笑脸就像一朵葵花似的灿烂时,我真的好想哭。别人对她的伤害,不仅仅是肉体上的伤害,也是精神上的伤害,更是心灵上的伤害!我觉得艾草很懂事,她知道父母的辛苦,承受的压力很大,所以,她一直都在以笑脸面对她的父母,感激她的父母!
当她16岁生日来临的那天,躺在病床上的艾草,看着在漆黑的茅草屋里跳跃着的火花一点点熄灭时,她第一次在她的父母面前留下了“晶莹”的泪水,但是这泪水里所包含的东西太多太多,以至于一直散发着阳光气息的她,第一次情不自禁地透出了一点点的哀伤……
我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来形容这个女孩,因为她曾经让我迷惑,为什么要佯装坚强?她曾经让我心疼,为什么所有的不幸都要积加在她的头上?一切一切的思绪都随着我合上书的那一刻渐渐平静,我想,因为艾草的苦是需要慢慢细心去品味的吧……
清明香作文6
清明节吃清明果,这是很多地方的习俗。但我们家乡方前的清明果有着特殊的制作方法。清明果呈圆形,如糕状,上面刻有图案,通常为:鱼、佛、花。绿色,口感香甜柔软。做清明果的原配料方言叫“九里香青”,“九里香青“一般在农历三月生长,在田梗边布满。每到这个时节,小孩和妇女们常挎着个篮子在田梗边挑“青”。除了青做主材料外,还需要蒸笼、果印、粽叶等工具。
在制作清明果前,通常要把“青”完整地挑出来,放进水里煮熟。再把煮熟了的“青”放进捣臼里用捣锤用力地砸下去弄碎。捣“青”的工作可要叔叔、伯伯和爸爸他们干了,因为捣“青”要用力才行,这样吃起来的清明果才会更香更有韧性。
最主要的原料“青”准备好了,就开始做清明果了。首先,把青搓成一个个小圆球,再放进有米粉的盆子里,让小圆球沾上米粉,像和面一样把青团和米粉均匀地掺在一起;其次把青和米粉团又放到捣臼里捣;再把捣好的米粉团轻轻地压在果印上;最后从果印中倒出。这样,一个个漂亮的清明果就做成了。把做好的清明果一列列整齐的排在粽叶上,放进锅里蒸熟即可。
这样做成的清明果大多是甜的,里面的馅以豆沙为主。一个模具印出了一个个相同形状的清明果,出炉后,排放在粽叶上的清明果绿如翡翠。咬一口,慢慢咀嚼,一阵阵青草的香甜从嘴中飘逸而出。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吃清明果的习俗在很多地方都有。但我们方前的清明果是甜甜的,糯糯的,是喜吃甜食的人的最爱。
清明香作文7
今天是4月5日,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与往年一样,我们全家前往萧山祭拜祖先。
一路上,看到了许许多多绿色的野草,便问奶奶:“这是什么草?”奶奶慢慢说道:“这是艾草,清明团子就是艾草做的。”
我真想下车去采几把艾草回去做清明团子,可是要去扫墓,暗暗在心中下决心,扫墓完毕再去采艾草。
扫墓结束后,我迫不及待地跑到一片草地边寻找艾草。可我分不清哪些是,哪些不是,艾草要采哪个部位,便向妈妈请教。妈妈告诉我:“艾草一般都是一堆一堆地生长,艾草正面是绿色的,反面是白色的,还有许多绒毛。最好采艾草里面的芯,因为芯是最嫩的。”
我便照着妈妈说的去做了。艾草真香啊,独有的香味,提神醒脑。大约半小时后,我采了满满1塑料袋的艾草。大人们也收获颇丰,大家采的艾草整整装了2个大号购物袋。
回到家,我和妈妈把所有的艾草洗了两遍,嫩的挑出来做青团,老的晒干,留着冬天泡脚,可以去除寒气。挑拣、清洗过程中,我又被艾香迷住了,连我的手都香了。艾草真香啊,比名牌香水还好闻。
接下来,妈妈把泡脚的艾草放在阳台上晾晒,做青团的艾草又清洗了两遍,放在滚水里煮。这时,艾草的颜色越来越碧绿,而原来透明的水变得黄绿。为了保持艾草的碧绿色,妈妈把煮好的艾草放在冷水里冷却。
最后,妈妈把艾草揉成团,把水分挤干。那灼灼艾香再次扑来,艾草真香啊,使家里的每个角落都浸润在艾香中。
因为时间已晚,今天没做成艾草团子。奶奶答应我,明天放学回家就能吃到香喷喷的艾草团子。虽然我吃过知味观、五味和等各种青团,但我相信奶奶做的肯定是最好吃的。好期待哦!
清明香作文8
清明节到来了。老天似乎很赏脸,清明节一改以往“雨纷纷”,变得晴朗,而路上行人呢,不再是“欲断魂”,都怀着喜悦去踏青,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祭奠。所以……
车子多的非比寻常,大家等摆渡足足等了5个多小时,从凌晨6点等到中午11点多。结果外公外婆都等不及了,自己先开始扫墓,顺便“替”大家祭扫,奇怪!还好还好,总算有一家等大家一起祭扫。我在墓前鞠躬,默哀,望着墓碑上刻着的几个大字,心里泛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悲酸。一阵风吹过把地上的焚烧尽了的灰烬卷起,吹进每个人的眼里,仿佛是在为大家掩盖眼眶中的晶莹……
扫墓完毕,大家把那沉重的脚步换成了轻盈的步伐,收拾好心情,去踏青!
其实下乡也有很多好处的!你看,这正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一眼望去,金黄金黄的一大片。微风悄悄地悄悄地走过,油菜花随风舞蹈。和浪漫的普罗旺斯的薰衣草田间比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无意间发现了一些满天星。那可是我的守护花朵呢!嘻嘻,就像天上调皮的星星降临人间。故意隐藏自己的香味,隐藏自己的踪影。呼深吸一口气,幽淡的花香,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这,大概就是最简单的幸福!
【清明香作文(通用8篇)】相关文章:
2.诗香清明作文
3.清明粿香作文
7.青草香作文
8.香雪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