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作文

2021-03-10 立春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立春的作文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立春的作文 篇1

  今天我早早起床了,以往如此安静的早晨多了几分吵闹,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快速地穿好衣服,洗漱好后迫不及待的下楼看看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我爷爷在忙着放鞭炮,爷爷虽然六十多岁了,但精气神十足。我问爷爷为什么要摆那么长,那么多鞭炮,爷爷说今天是立春,是庚子鼠年第一天,祖先留下的习俗,立春比年大,我们要用长长的鞭炮迎接春天的到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今年又是一个丰收的年!我似懂非懂的的点了点头。

  听爷爷说往年立春这天外面都是锣鼓喧天,热闹极了,由于可恶病毒的原因,大家都待在家里基本没事不会出门,也不搞活动,只能自家门前放点年前准备的鞭炮、烟花来迎春。我还特意跑到楼顶天台看了看,平时热闹的路上只有几个带着口罩的行人匆匆赶路。

  2月4日17时3分迎来立春节气,家家户户都在门前放了鞭炮,正式迎接春天的到来,晚上奶奶做了一桌子好吃的菜,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吃着热腾腾的美味。

  冬天已过去,春天已来到,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让我们一起静候春暖花开。

立春的作文 篇2

  考完试闲居,日子松弛下来,转眼到了春初,风消退了凛冽,慢慢得温软了。澄澈的阳光晶莹地四处射,我突然感到被一种温润的光霭不着痕迹地包围,我感到一种精神上的恬静,情趣上的闲逸,悠然轻快,不自觉地脱落伤感。

  这样的晴朗天气,实在不该看那些伤感的旧诗词。旧诗词里满纸庭花、落红、黄昏、秋千,寂寞已经成为一种廉价的字眼,经常失之于做作。月光不是恋爱时的甜蜜就是分离后的相思,虽然美,也是真情,但用的太多也未免太腻味。古代诗人似乎都不爱阳光,写春天不写明艳的仲春,多写乍暖还寒,阴晴不定的早春或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晚春,他们笔下的秋天更是衰飒,要是再下点雨更是愁损不惯。

  不过偶尔也有例外。杜工部会在黄四娘家赏花,观赏留恋花间的蝴蝶,听树上黄莺的俏语娇音。连辛稼轩这个沙场英雄,也会在矮小的茅檐下笑看一家人共同劳动,其乐融融的温馨场面。

  曾经的我,也沉溺于旧诗词里飘渺的感伤,在我的世界里也是没有阳光,这样的天气引不起我的愉悦感,以前我抱着悲观哲学。我甚至以为我的人生不会再有阳光。

  过了这么多年,我终于迎来了人生的春天。阳光这样绚烂地流动着,在我心底光芒四射。

  自然界会有寒冷的冬天,也会有灾害性天气,但是都会过去。人也一样,也许一时间阴云密布,风雪肆虐,但总有笑迎春光秀的一天,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打开窗子,让阳光亲吻我的脸,我浸在这圣洁的光辉中,一切都暂时不存在,只有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立春的作文 篇3

  《立春》在罗马电影节获奖,是顾长卫携爱妻蒋雯丽拍摄的最新力作。影片背景是西北某小城,独身女王彩玲老师,在师范学院进修,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期盼有朝一日登上国际舞台,一展歌喉,因此她一直奔波在北京与小城之间,她不惜财力打造北京户口。

  去北京工作,是王老师的最大理想。去那里做大事业,也一直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理想。正象影片中的炼钢工人黄四宝所言:这个破地方,当听说有人要离开这里,都为他们高兴,不在乎怎么离开,只要离开。当然他们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家乡。家乡这种面貌,尤其是相对沿海发达地区,这里无论文化还是经济都很落后。

  影片开始呈现的是西北某城灰头土脸的景象,这种颜色实在是没有任何幻想可言,没有任何生机,给人以压迫感。拥挤的车流,人流;一排排挤压在一起的民居,破旧的自行车,毫无生机的院子,震耳欲聋的厂房,它仿佛是生活的色彩,这就是大多数人所要面对的生活现实,谁也不能逃离,包括王老师在内。

  整部影片围绕王老师的理想与现实生活婚姻的矛盾展开。穿插了黄四宝,文化馆的胡老师等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王老师为了实现理想,不惜重金,婚姻大事于不顾,屡屡去北京,去碰璧,始终未果。这样的艰辛可想而知。对于一个外地人来说,哪怕做个杂工都不允许,最基本的条件连北京的户口也没有。

  当她遇到喜欢画画的黄四宝时,她决定放弃去北京,选择一个终身相托付之人,而那个整日梦想考入中央美院的黄四宝,在自己的小屋,画着自己的裸体,刻苦努力,欲如头悬梁锥刺股般的'精神。他从来没有为别人画过人体素描,王老师义无返顾地同意了,用时髦的话说为艺术而献身,或者说是为黄四宝而献身。王老师婚姻的梦想却没有改观,而且破灭了,黄离开了她。也就说她没选对了对象,遇见了不解风情的人,其实婚姻本就不是一相情愿的事情,这样的发展可想而知。黄充其量也就是个蓝颜知己的材料。

  从人物的塑造来说,王老师也并不完美,她也有爱慕虚荣的一面,比如她总是与邻居说要调到北京的话。随着剧情的发展,一切的梦幻都化为泡影时,她选择了平淡的生活。她不在为婚姻抱有幻想,她去孤儿院抱养了一个兔唇女孩。这个时候虽然她融入了生活,但她的人生境界已经升华了一个高度。

  剧中文化馆胡老师的塑造很无奈,他从事高雅艺术多年,他跳的芭蕾舞堪称有一定水准,但这样高雅的艺术,普通老百姓无法接受,他们更喜欢东北的大秧歌。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也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高雅与通俗的矛盾,如何解决两者的矛盾,就象一个事物的两端,怎样不顾此失彼,相互促进。胡老师还有个婚姻问题,困扰着他,他就象个生活的异类。人们用异样的目光盯着他。他突发奇想,就象遇见知音,王老师与他,一男一女,都无婚嫁,假装夫妻,虽然能抵挡一时的异样的目光,但这不过是个荒唐幼稚的想法,王老师没同意。他自编自导一出闹剧,也是悲剧。他把舞蹈女学员拽到厕所,欲显示自己是个男人,侮辱人的下场只能是锒铛入狱。他从此解脱了,这是一种什么心灵状态?人生状态?还有王老师的邻居女人,丈夫卷走了所有的钱款,她与王老师哭诉时,说的那句话实在伤人:“我从此连你也不如了”,这应该很具有代表性,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吧。没有真诚意愿的交往,纯属于幸灾乐祸,冷眼旁观,这样的人没有任何同情心,把自己的喜悦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是最不道德,最自私的行为,这是与5000年华夏文化所不融的。胡老师虽然只是一个艺术的加工与塑造的人物,或许有艺术夸张的成分,但还是有现实意义的。

  影片总得来说,还是很成功,在短短的一百多分钟,融入很多社会问题,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思考,像婚姻,人情事态,社会问题,人生理想与现实如何面对等等问题都有所表现。

  生活是平淡的,我们每天都这样平平淡淡的度过,无论任何人。如何处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我记得在中考的时候,老师曾经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考与未考上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个思想的准备,一定做好两手准备,要勇于面对。不能因为理想而脱离现实,也不能因为生活,没有理想,而碌碌无为……王老师选择了生活,但我想她的理想不会改变,也许她把自己的理想化为培养女儿的动力,也许化为对学生的培养。而唯一没想到的是黄四宝的结局,他彻底被庸俗的生活所腐化,成为被人追逼的婚托骗子,可惜啊!可惜他的先天的才学……

立春的作文 篇4

  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我美丽的家乡--舞钢。

  立春,舞钢的玩物都发芽了,鲜花也开放了,美丽极了。一天,我来到舞钢的山上游玩,我坐着车和妈妈一起走,走在路上,车外是一片美丽的世外桃源,有一棵棵大树摇动枝叶,有一朵朵花在风中飞舞。我突然看到了一片田野,这田野绿得让人形容不出来。那绿色的田野,像一面绿色的翡翠镜,又像一片翠绿翠绿的大海。又像一片绿色的带子,披在山间。那路面又是一朵朵争着开放的小野花,颜色红的,蓝的、紫的、白的、黄的……五颜六色,好看极了。

  在山脚下转了几圈,我们就要爬山了,爬山可是我的强项,之间,我三两下便爬到了半山腰,可我妈她仿佛刚刚爬上来,就在我在一块大石块上休息时,她们也停了下来,在离我十米之内的地方也休息起来,我看到她们在休息,于是我想:快点爬吧!一会让她们追不上。”就这样我悄悄向上爬了四五米,爬山时,我只管爬。不注意看风景,当我坐下来看到这美丽的风景时,一切疲倦和惧怕都在这瞬间消失了,只见那一座座大山都披着翠绿色的大衣。天空好像也和那绿绿的湖水连到一起。到了山顶,我向下一看,那一个个小人如一只只蚂蚁,那巨大的汽车也变成了小甲虫,一切都是那么小。再向上看,那蓝色的天空像被子,一下子把我们都包起来了,“啊!立春的景色多美呀!”我高兴想。

  舞钢的立春就那么的美丽。

立春的作文 篇5

  大寒之后,迎来立春,天气有些许回暖。

  窗外,阳光温暖地照耀着大地,湖面的薄冰开始慢慢融化,几条小鱼儿在悠闲地游动。湖边的花儿渐渐复苏,努力地迎向太阳,柳树抽出了零星新芽,处处散发着勃勃生机,春来了

  书房里,埋头在作业堆中的我却只觉得手脚冰冷,心中的寒冬仿佛一直未曾远去,春天恐怕不会来了吧!

  每天上学、放学、写一大堆作业,还要面对各种考试。妈妈每天在我的耳边催促、唠叨:动作快一点,不要磨蹭!”现在作业就要做这么久,初中作业那么多,学习压力也大很多,动作这么慢,怎么办呀?”作业做快一点!快点做完,才有时间做点课外的加强一下。”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学习,周末课外班也排得满满的,一点玩耍、休闲的时间都没有。小学读完还要面对学业更重的初中,初中之后又是高中,越长大越辛苦,没有终点的感觉让人非常郁闷。

  长嘘一口气,放下笔,我抬起头,透过窗户,望向远远的湖面。光秃秃的柳树,尽管已抽出了几颗新芽,但仍掩盖不了它经过一个寒冬的沧桑。湖边的花儿有些凋零,但却倔强地挺起腰肢,努力地吸收阳光和营养,慢慢开始长出新的花骨朵。

  我突然想,柳树和花草现在这么努力地生长,难道他们不知道经过灿烂的春天,炎热的夏天,最终还是要迎来凋零的秋天和寒冷的冬天吗?到那时,他们不是又要枯萎甚至死亡吗?既然如此,为什么他们还要这么努力?

  一阵清新飘过,深吸一口气,顿觉神清气爽!我突然明白,历经了一冬的寒冷,明知会有枯叶满天,明知会有雪冻寒枝,它们却仍奋力生长,不就是为了把它们的芳香和美丽绽放在春天里吗?不管结果如何,这个过程已经给这个世界留下许多的美好。

  是啊,学习虽然辛苦,也枯燥,但如果能像春天里的花儿们一般努力地向上生长,我们就会吸取到更多知识,变得更优秀。立春过后,花儿终会绽放,我们的付出也终将会收获成长!

  俗话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年少时,正是精力旺盛时节,我们只有努力拼搏,才能让青春无悔,让青春绽放出更夺目的光芒。

立春的作文 篇6

  悄悄地,悄悄地,春姑姑迈着我们不知道的步子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一天早上,爸爸送我上学的路上。忽然,我看见了路边桃树上的枝头鼓起了一个小小的硬苞。我高兴地跑到树下,用手轻轻的碰了碰小硬苞。抬起来问爸爸:爸爸,这么冷的天,怎么桃树上还长出了硬硬的苞?它莫不是生病了吗?爸爸看了看树上,又看看了我,摸着我的头说:宝贝,不是桃树生病了,是春姑姑催它快快开花呢!

  哦,原来春姑姑让桃树长了硬苞,好让桃树开出美丽的花朵!我最喜欢桃花了!

  爸爸又说:宝贝,你再自己好好观察一下,现在与之前有什么不同么?你发现有什么变化了吗?

  听了爸爸的话,我开始对身边的事物进行了仔细的观察!

  风伯伯好像与以前不一样了。冬天的风伯伯好冷好冷,每次坐公公的车去上学,路上风伯伯总能想尽办法钻进我的衣服里,就算是穿上厚厚的棉衣它也能找到我的肉肉,冻得我直打哆嗦!但是今天的风伯伯好像没有之前那样冷了!用嘴呼出来的气也没有冬天那么白了,不会冒白烟了!真是神奇哦!

  这些天,雨奶奶倒是来得好勤快的。只是太阳公公老是躲着我们,总是不怎么出来见我们。雨奶奶布的雨密密麻麻的,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剪都剪不断!还打湿了我的书包,弄湿了我的鞋子。我对爸爸说:这个天气一点都不好,老是这么多雨,我都不能有干干的路走了,不能愉快的上学了!

  爸爸微笑的对我说:宝贝,这个时候的雨可厉害了哦!它可以让小草快快的长高!还可以长得越来越绿哦!你不是最喜欢绿绿的小草了吗?很快就能见到了哦!

  哦,原来,雨伯伯还有这个本领,这个本领可是不简单了呢!

  爸爸又望着我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春于晨!宝贝,你也要好好抓住春天,好好学习,快快长高!

  哈哈,原来春天是长高的好季节!春天还是小草变绿的季节!春天还是桃花开杨柳发芽的季节呢!春天更是一年中最好的学习季节哦!我应该听爸爸的话,把握好时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哦!

  再悄悄的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哦:立春当天,中午12时整,如果能让太阳公公晒遍全身的话,全年都会有好运哦!这个秘密可是一位年纪很老很老的爷爷告诉我的呢?如果大家不信都可以试试哦!

立春的作文 篇7

  立春的由来

  立春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天文意义上它标志着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

  对立春的理解,古籍《群芳谱》中这样解释的:“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春天的序幕还没有真正地拉开。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的“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立春节气各地的习俗

  在“立春”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的历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经出现。当时,祭祀的句芒亦称芒神,是主管农事的春神。据文献记载,周朝迎接“立春”的仪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丰收。那么,为什么要到东郊去迎春呢?这是因为迎春活动祭拜的句芒神,居住在东方。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比如宋代的《梦粱录》中就记载,“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这就证明,迎春活动已经从郊野进入宫廷,成为官吏之间的互拜。

  到了清代,迎春仪式更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据《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清人所著的《清嘉录》则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仪,虽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岁朝,但要高于冬至的规模。

  一、句芒神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

  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举。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又祭太岁。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迎神时多举行有大班鼓吹、抬阁、地戏、秧歌、打牛等活动。从乡村抬进城后,人们夹道聚观,争掷五谷,谓之看迎春。山东迎春祭句芒时,根据句芒的服饰预告当年的气候状况:戴帽则示春暖,光头则示春寒,穿鞋则示春雨多,赤脚则示春雨少。其他地区则贴"春风得意"等年画。广州地区则在立春前后,击鼓驱疫,祈求平安。

  二、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迎春设春官,该职由乞丐担任,或者由娼妓充当,并预告立春之时。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三、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另外还有采茶祭春牛活动,湖北地区还举行龟子报春活动。除了皇历上有春牛图外,各地年画中也普遍刻印春牛图,作为春节期间的吉祥图。

  浙江地区迎春牛有其特点。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叩头。拜毕,百姓一拥而上,将春牛弄碎,抢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栏内。由此看出,鞭春牛还是一种繁殖巫术,即经过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栏内就可以促进牛的繁殖。

  四、咬春

  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卖春卷的小贩。此处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过去认为咬春就是吃萝卜,其实也包括吃春饼;二是所谓讨春就是迎春之意。为什么要吃萝卜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实咬春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气,使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盘是由五种辛辣食物组成,用葱、蒜、椒、姜、芥等调和而成,作为就餐的调味品。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立春的作文 篇8

  我的家乡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这里一年四季风景优美。我爱枝繁叶茂的盛夏,我爱硕果累累的深秋,我爱银装素裹的隆冬,我更爱百花齐放的暖春!

  当春姑娘来到我们身边,这里一切都是生机勃勃的,小花在向我们招手,小草在向我们点头,大树展开双手微笑着欢迎我们走入立春。

  瞧,大山脚下的小溪是银色的,摸起来暖暖的,不像冬天那样刺骨,一群小鸭子在小溪里嬉戏、打闹。难怪诗人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呢!小溪两岸的花儿、草儿给小溪编织成了一个彩色的花环,漂亮极了。放眼望去,山上的树木抽出嫩绿的枝条,歌唱家——百灵小姐站在树梢上用动人的歌喉唱出了立春的赞歌。小燕子从南方赶来,唧唧的叫着,为百灵小姐伴奏,她们一起装扮着立春。桃树、梨树、杏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竞相开放。桃花、杏花是粉红粉红的,梨花是雪白雪白的,连成了花的海洋,招引了许多蜜蜂和蝴蝶,蜜蜂在上面辛苦的采蜜,蝴蝶在上面翩翩起舞,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

  休息了一冬的农民伯伯也扛着锄头,乐呵呵的下地了,从他们流淌的汗水里我知道他们又播下了一年的希望!真是“一年之计在于春”啊!

  家乡的立春让我感到了蓬勃的生机,新鲜的活力和新的希望。作文

【实用的立春的作文锦集8篇】相关文章:

1.实用的立春作文锦集6篇

2.【实用】立春的作文锦集六篇

3.实用的立春的作文锦集10篇

4.实用的立春的作文锦集9篇

5.实用的立春的作文锦集5篇

6.实用的立春的作文锦集九篇

7.实用的立春的作文锦集七篇

8.立春的作文锦集8篇

上一篇:立春的作文 下一篇:立春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