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作文700字

2020-09-09 冬至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冬至的作文700字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1

  提起过“冬至”,我就会想起“穷过渡”那阵子,因为这天可以改善伙食“打馋虫”——吃水饺了。那时猪羊肉是奢侈品、稀罕物,连想都不敢想。但祖母心灵手巧,会包地瓜面皮的两种素馅水饺,白菜芝麻盐和萝卜豆腐的随意挑着吃。那时肚子里没有半点油水,每人最少能“呛”吃两大盘。我二弟个头大,能装三大盘,非撑个肚儿圆不可。

  我知道“冬至”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乡村农户普遍都有当做吉日盛节的习俗。民间俗称冬至三刻阳气上升,有冬至阳生寿即归之说。章丘绣惠、宁埠乡镇一带村落,百姓便将摊煎饼、熬黏粥烧灶的秫秸灰,冷却后装入竹筒内,盛满后表面糊上一层白纸封严,隔夜查看白纸会自动撑破,以此法证明阳气升腾。

  根据《汉书》中记述:“冬至阳气起而君道长,乃乱而复活之机,故贺。”乡村皆举办隆重礼仪庆典。冬至前后三日,君不听政,百官朝贺。乡村、城镇、官府内丝竹管弦合鸣,轻歌曼舞;官衙外则锣鼓唢呐齐奏,龙腾狮舞,一派热闹非凡的盛景。民间则三日歇市,学子休假,举办乡间娱乐活动共庆同贺。

  冬至这天恰逢“交九”,有“冬至三九冰最坚”之说。这时,酷冬已临,寒风似刀,雪蝶纷飞。古人曾戏作“打油诗”云:“山河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犬变白犬,黑狗身浮肿。”乡间还广泛流行“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顺河看柳(枝色泛青欲萌芽);七九冰开,八九雁来;九九八十一,灶间做饭坡里吃(春耕在田间吃饭,为争分夺秒);九九加一九,耕牛满坡走。”《九九歌》至今仍广为流传,成为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歌谣。

  旧时冬至,至亲密友要互赠御寒棉衣,以示亲情关照。

  在章丘北部刁镇、宁埠,南部胡山、曹范一带,土地宽满肥沃,农家多以男耕女织过活度日,庄户人家便纷纷举办“消寒会”。从冬至早饭后,当家人便开始洗菜做肴、杀鸡蒸馍、浸茶烫酒、置办酒席。每年冬至傍晚,我家堂叔便盛情邀集四邻八舍的开墒犁田的巧把式、推车拧水的壮劳力汇聚一堂、开怀畅饮、猜拳行令,姑嫂妯娌们则在火炉旁说说笑笑。一直热闹到夜半时分,一个个酒足饭饱,方才散去。俗说:“冬至笑闹夜无眠,吃香喝辣如过年”,所以冬至又称为“亚年”。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2

  老家南方冬至有三大风俗:做汤圆,扫墓,放鞭炮。

  1、做汤圆

  我们南方这边,冬至前夜要回老家一起做汤圆。汤圆可是一门精细的学问,讲究技巧,圆滑和精美,其内涵更是至关重要,“汤圆,汤圆,团团圆圆”,汤圆内涵不就是这样吗?在我眼里,汤圆可是不错的“橡皮泥”。(捏动物)

  今年,踏着冷月的气息,带着满怀的欣喜回来家去了。吃过一盏有一盏的“盛宴”,重头戏“汤圆”总算登场了。一座“面粉山”,一盆清水。我在一旁看着大人们将水调入糯米粉中一揉一推,和了起来,看着看着,我的手也不知不觉痒痒了,恨不得上前去试试身手。回忆起去年和堂兄一起搓汤圆的情形真是回味无穷:那时我们做小猪,小狗,真是不亦悦乎。堂兄的叫声打破了我的梦,我急忙“飞”了过去。当我再次“飞”回来时汤圆已经做完了,满桌子,米筛上,一颗一颗圆滚滚汤圆,圆润剔透,闭了眼,好像一碗热腾腾,香飘扑鼻的汤圆就在眼前。but,这些我都没参与,真可惜。委屈了我这个“汤圆大师傅”。

  2、扫墓

  冬至清晨,吃过一碗热腾腾的汤圆,紧接着就是第二大风俗――扫墓了。

  冬至那天,准备了成千上万盘好吃的。呵呵,我看了都垂涎欲滴,更何况远在地下的祖先呢。山路十八弯,果真名不虚传,阡陌纵横的羊肠小道太多了,转得不知在哪了。(幸好有大人带路,不然,我们可能要好几天才能到)山头山都是人,人挤人,人挨人。不管是生人,还是熟人,大家殊途同归,同时山上扫墓者,互相打招呼,互相问好。扫墓,当然是扫除祖先墓前的杂草了,在我认为。用耙子一耙,一大堆一大堆的,这些都是大人要干的。而我和堂兄一起登高临远,“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雄壮景象;“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惊险景象。“陈勰,潇越,快来跪拜祖先,求平安!”大人们喊我们了。我们学大人的:“同上。”,闹得大家欢笑连绵。喊完了,我们又跑了,疯玩去了。“清明时节雨纷纷”,可今天没下雨,看看先人的墓,陡生凄凉,倒几分似“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感觉。

  3、放鞭炮

  新年放鞭炮,冬至也不例外。大人们常说:“冬至过后就到了元旦。”这大概就是元旦的前奏吧!不知爆竹是哪位高人发明的,妙趣横生。想当年,我和堂兄买了好几盒,自然高兴了很久。我们点着香,用颤颤巍巍的手去引爆,火花喷溅时,我们吓得屁滚尿流,捂着耳朵飞快地跑走了,站在屋里以那颗活蹦乱跳的心去看“戏”:“噼噼啪啪”,爆竹声,狗叫声交织在一起,我们乐得不可开支。

  后记

  每一年冬至,这“三重奏”总是这样地演绎着,一切是那么有趣,让我回味无穷……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3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像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悄悄的袭来,好像这个世界都是冰凉的一片,单调而又平凡,平凡而又有单调的美,纯洁一片,枯老的树枝好像要被风吹断似的,在风中摇摇欲坠,那刺骨的寒风啊!如恶魔一般的偷袭着我们,一次又一次吹乱了人们整齐的头发。

  记得六年级的那一个冬天,我真正地体会到了什么是友谊。回忆六年有多少个朋友陪我走过,在我伤心时,在我无住时,在我痛苦时,在我快乐时,都离不开她们。幼时的友谊充满童趣,而我们毫不顾忌地跑着,跳着,小学时还记得我们在冬至那天……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雨,天沉了许多,阴阴的,仿佛是乌云罩住了我的心。我走到走廊的尽头,雨时时飞到我的脸上,不一会雨打湿了我那件薄薄的外衣,她慢慢地走过来,不禁打了一个冷颤,雨下大了。她一下子撑起了一把伞,一下子温暖了许多,但是我的心一直有一种不安,结果让人难过的事还是发生了,你她一不小心摔倒了,但是手断了,从此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她一直是把手裹着来学校的,每节课下了都会有很多同学都围着她,关心她,终于她手好了又可以与我们一起玩耍了。

  当时还有一年,大家都要分开了。可是她不一样,他是我们班第一个毕业生,因为她有某种特殊的原因要先离开。

  这样的消息一传来,全班起了大轰动,很多同学都不敢相信,这么要好的同学怎么会走了呢﹗这太突然了,似乎像风吹来的,吹进了同学们的耳朵里。

  最后在老师的组织下我们为她开了送别会,同学们都忍不住留下了眼泪,时间过得太快了,天太冷,我在这里,她在那里,我们被隔得很远很远……回眸过去,友谊如一缕清风,佛去你我心中的伤痛;友谊如炽热的太阳,照亮心中的阴暗;友谊如一团火把,驱赶冬日的寒冷。

  当墨迹风干的那一霎那,你的名字已经深深得埋在我的记忆中,直到,直到--永远,对你的思念入天上的星星托着无数人的梦想,仿佛你出现在我的窗前。

  如今,又来了一个冬至,但是这里却少了一个她,回想起离别的那一目,心中总泛起一丝波浪,总觉得那是昨天才发生的那样熟悉,让人记忆深刻。世间的一切都不会太长,随着时间的流走,友谊总要流逝,就像一句话很容易就被以往了一样,唯我们之间的友谊,永远铭记在你我的心里,友谊有时如心灵的点缀者,因为友谊的存在,所以才会美丽,人与人之间,如星星与星星一样,一次偶然的相遇就注定了美好的结局。

  冬日的寒冷依然没变,风冷得刺骨。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4

  冬至是什么?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表示寒冬到来,这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还有吃饺子的习俗,南方有吃汤圆的习俗。

  “冬至要吃饺子,可我从来没有包过饺子,今天我就来学如何包饺子”先把面粉放进一个大盆里,将面和水揉成一团,开始揉面啦!因为面太粘,所以每次面总把盆抬起来。在妈妈的帮助下,一个面团揉好了。我的两只手也感到了酸痛。我们将面放在盆里开始醒面。下来我们该下一个工作了,妈妈把白菜洗好,我开始切菜了,妈妈告诉我:“要将白菜切成细长条,再将白菜切碎。”我把白菜剁的碎碎的,白菜剁好了,放进一个小盆子里,放上盐把白菜里的水都煞出来;然后放进肉里拌馅,拌好了;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下一个工作。

  妈妈把醒好的面切下一小块,然后把面搓成长条,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而我切的有大有小有薄有厚,我将切好的面剂子压好,开始擀饺子皮,妈妈教我左手拿着面剂子,右手拿着擀面杖,妈妈说:“将擀面杖往前一压往后一退,随手带着剂子转动,一进一退反复几次,一个面剂子就擀好了。”

  听了妈妈的话我开始干起来,妈妈拿起我擀得皮说:“你看你擀的饺子皮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形状各异。”哈哈!我说:“怎么就是不行呢?”

  擀了些皮,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将擀好的饺子皮放在手上,将肉馅放在饺子皮中间,再把两边的皮捏合在一起。妈妈说:“皮一定要捏好,要不会从捏的地方破的,那样馅会漏出来。”我按照妈妈说的做了,我包了几个饺子,馅少,饺子看上去扁扁的;而妈妈包得胖胖的。妈妈看我包的笑了,腾出手来手把手的教我包饺子,我试着包了几个有一点像妈妈包的意思了。

  我们忙了一下午,总算完成了。可把我累坏了,我们现在终于可以吃上我们的劳动果实了。一锅香喷喷热腾腾的饺子下好了,我尝了一个,非常香也非常好吃。

  这次包饺子我体验到了妈妈干家务的辛苦,以后我要帮妈妈做些我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5

  对于24节气,我印象最深的只有4个,很巧,正好是每个季节一个:清明、立夏、立秋和冬至。清明一般大家都能记住,因为清明上坟是个传统习俗。我记住立夏和立秋,现在想起真的好笑,还是跟嘴谗有关系,哈哈。小时候,每到立夏,我们那都要称体重、吃乌米饭;到立秋那天,妈妈会买很多西瓜放家里,她说过了立秋,西瓜就少了,并且说立秋是要吃西瓜的。当然,现在是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西瓜。对于冬至的印象是因为妈妈说:冬至的那天晚上是最长的,小时候还很奇怪,为什么偏偏就冬至的夜是最长的,同时也很兴奋,夜长可以多睡,呵呵。

  今天下班,头有点痛。回到家,女儿在咳嗽,妈妈说女儿白天不咳嗽,一到傍晚就厉害了,我心里有了点小想法。我是个敏感的人,身为80后,我的心里年龄其实要大很多,而且我有些迷信,但我觉得应该把迷信两个字用个好听的说法去代替,呵呵。我到厨房,用一个碗装了半碗水,拿了三根筷子,把筷子放碗里,嘴巴里小声的嘀咕,筷子站起来了。在老家,有些年纪大的经常会用这个方法来消除某个人莫名的小病的,我很小就学会了这招。筷子站起来,我解释为冬至到了,爸爸想我们了,看女儿现在这么可爱,就摸了她的头,而我们阴阳两界,他摸女儿的头表示他对女儿的疼爱,而在我们阳界,小孩子是要生病的。我就自己唠叨,希望女儿快点好起来。

  吃完晚饭,我上了会网,但感觉头越来越痛了,又去用筷子搞了下,还是爸爸。明明前天晚上,我已经烧了很多纸钱了呀,因为冬至是有给已故的亲人烧纸钱的说法的。我就猜想难到爸爸还不够用,于是,又跟妹妹两人开始折了一袋子元宝,下楼烧给爸爸了。

  我说不清是什么原因,或许是真有那么回事,有阴阳两界,有我所想象的爸爸来看我们,来问我要钱花,让我头痛是暗示我;或许从头到尾是我自己给自己的心里暗示,完全是心理作用。反正,后来,我头不痛了,一直到现在,没有痛。

  不管怎样,我还是喜欢把这件事情想象成第一种情况,以前也有类似的情况,我大多数也是这样想象的。我相信,离我们而去的亲人、朋友其实一直在我们身边关注并关心着我们!保佑着我们!

  明天冬至,我想起了爸爸,虽然10年了,但每当静静的想起这个称呼,眼泪都会在眼睛中打转。此时,眼泪流下来了,不是伤心是想念。又一次提醒了自己,要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要宽容、善良……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6

  今天早上,我刚刚走下楼梯,就听见奶奶对妈妈说道:“要过冬至节了,得要吃糯米饭,今天一定要早点回家!”冬至节?我心里一阵纳闷,有这个节日吗?冬至只不过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呀,难道它也有个节?真是稀奇!这是怎么回事?我连忙问奶奶,奶奶回答说:“心宜啊,难道你不知道?冬至节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是从冬季到夏季的一条明显的分界线,要吃糯米饭,就是因为怕晚上肚子饿了,所以要多吃点,特别是像你这样的人!”“哦。原来是这样!”我若有所思,停!奶奶话中有话,竟然说我胖!我气极了,腮帮子鼓鼓的,满脸通红。

  中午,爸爸问我:“你知不知道世上为什么有个冬至节?”我摇了摇头,接着,爸爸给我讲了个关于冬至节的传说: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老爸讲完后,停了一会,又接着说道:“可是,这毕竟还是一个传说,真正的冬至节由来是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哦,现在我总算明白了,原来在冬至吃糯米饭不是为了躲避灾祸,而是在这天里休息,祭拜祖宗。”又学到了一个知识,心里可真高兴。

  晚上,妈妈如约早回家。奶奶在厨房中不停地忙碌着,烧了香喷喷、红白相间的糯米饭,便招呼我们来吃饭,虽然我还是对早上那件事耿耿于怀,但我还是在糯米饭中放了点糖,足足吃了两碗,吃的肚子滚溜溜的,因为吃饱了晚上才会做个好梦了哦!

  不管这是个节气还是个节日,都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的冬至节过得很快乐,也增长了知识。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7

  早晨,我刚起床,看见姥姥买回了许多的菜:香菇、白菜、葱、羊肉……我好奇地问:“姥姥,买这么多的菜干什么呢?”“后天就是冬至了,我们先包饺子啦。”姥姥说。我一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以前,虽然常常吃饺子,可从来没有亲手包过饺子,今天正好让我小试牛刀一把!

  吃过早饭,全家人就开始忙了起来,姥姥调好饺子馅就开始和面、擀皮。等一切准备就绪,爸爸妈妈开始包起饺子,只见他们先拿起皮,放在手掌上摊平,然后夹了一些馅放在上面,把两边对齐轻轻一捏,一个饺子就做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学着妈妈的样包了起来,结果刚上“战场”就败下阵来。我把我包好的和妈妈包的一比,真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妈妈包的饺子饱满、结实、整齐,像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大雁,而我包的饺子却像一个个“伤兵”,有的“歪脖子”、有的“肚皮受伤”、有的……实在是有天壤之别。我只好向妈妈虚心求教,妈妈看了看我包的饺子,告诉我:“你之所以包得不好,是因为馅放得过多或过少,包的时候又用力不均。不用急,熟能生巧。”

  听了妈妈的话,我又重新开工了,根据妈妈指出的原因,终于亲手包成了一个“神气十足”的大饺子。

  在包饺子的过程中,爸爸给我讲了冬至吃饺子的来历。相传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当他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时,正值冬季。他看到乡亲们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

  “饺子”。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听了爸爸的讲述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人们说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了。

  第一次包饺子,不仅使我学会了包饺子,而且让我明白了冬至吃饺子的由来,真是一举两得呀!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8

  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然而多数人并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来自于一次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为土中,这在当时有着政治意义的举动,却成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节日之一。

  周公到洛阳,用土圭法测得洛阳所处的地方即为“天下之中”,然后开始占卜国家社稷的吉地。《尚书·洛诰》记载:周公“朝至于洛师”,对洛阳周边的几个地方做了考察,最后确定涧水东、瀍水西、瀍水东皆“惟洛食”(都是兴建宗庙社稷的好地方)。周公通过“土圭测景”选定洛邑基址的史实,被载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后人奉为封邦建国的成法。

  土圭测影

  “土圭测景”的目的是找出“土中”(中国的中心)。这种方法的要义是“树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长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长一丈三尺五寸”(即竖起高为8尺的标杆,在夏至日观测,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测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验四时”。用这种方法测到的就是“土中”洛阳、“洛邑”的理论位置。

  依周公测影所定的天下之中,周人详细规划了灭商后的第一座国家都城,《逸周书·作雒》载:“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邙山,以为天下之大凑。”。“定天保,依天室”,国家社稷(都城、宗庙)完成之后,周公在成周明堂制礼作乐,详细制订了国家礼仪制度,据记载,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也就是说,周公选取的是经土圭法测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

  由周到秦,以冬至日当作岁首一直不变。至汉代依然如此,《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周代,盛于唐宋,并相沿至今。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9

  提起过“冬至”,我就会想起“穷过渡”那阵子,因为这天可以改善伙食“打馋虫”——吃水饺了。那时猪羊肉是奢侈品、稀罕物,连想都不敢想。但祖母心灵手巧,会包地瓜面皮的两种素馅水饺,白菜芝麻盐和萝卜豆腐的随意挑着吃。那时肚子里没有半点油水,每人最少能“呛”吃两大盘。我二弟个头大,能装三大盘,非撑个肚儿圆不可。

  直到我初小毕业,才知道“冬至”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乡村农户普遍都有当做吉日盛节的习俗。民间俗称冬至三刻阳气上升,有冬至阳生寿即归之说。章丘绣惠、宁埠乡镇一带村落,百姓便将摊煎饼、熬黏粥烧灶的秫秸灰,冷却后装入竹筒内,盛满后表面糊上一层白纸封严,隔夜查看白纸会自动撑破,以此法证明阳气升腾。

  根据《汉书》中记述:“冬至阳气起而君道长,乃乱而复活之机,故贺。”乡村皆举办隆重礼仪庆典。冬至前后三日,君不听政,百官朝贺。乡村、城镇、官府内丝竹管弦合鸣,轻歌曼舞;官衙外则锣鼓唢呐齐奏,龙腾狮舞,一派热闹非凡的盛景。民间则三日歇市,学子休假,举办乡间娱乐活动共庆同贺。

  冬至这天恰逢“交九”,有“冬至三九冰最坚”之说。这时,酷冬已临,寒风似刀,雪蝶纷飞。古人曾戏作“打油诗”云:“山河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犬变白犬,黑狗身浮肿。”乡间还广泛流行“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顺河看柳(枝色泛青欲萌芽);七九冰开,八九雁来;九九八十一,灶间做饭坡里吃(春耕在田间吃饭,为争分夺秒);九九加一九,耕牛满坡走。”《九九歌》至今仍广为流传,成为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歌谣。

  旧时冬至,至亲密友要互赠御寒棉衣,以示亲情关照。

  在章丘北部刁镇、宁埠,南部胡山、曹范一带,土地宽满肥沃,农家多以男耕女织过活度日,庄户人家便纷纷举办“消寒会”。从冬至早饭后,当家人便开始洗菜做肴、杀鸡蒸馍、浸茶烫酒、置办酒席。每年冬至傍晚,我家堂叔便盛情邀集四邻八舍的开墒犁田的巧把式、推车拧水的壮劳力汇聚一堂、开怀畅饮、猜拳行令,姑嫂妯娌们则在火炉旁说说笑笑。一直热闹到夜半时分,一个个酒足饭饱,方才散去。俗说:“冬至笑闹夜无眠,吃香喝辣如过年”,所以冬至又称为“亚年”。

【【推荐】冬至的作文700字锦集9篇】相关文章:

1.【推荐】冬至的作文锦集7篇

2.【推荐】冬至的作文锦集6篇

3.【推荐】冬至的作文锦集5篇

4.【推荐】冬至的作文锦集四篇

5.【推荐】冬至的作文锦集10篇

6.【推荐】冬至的作文锦集六篇

7.【推荐】冬至的作文锦集五篇

8.【推荐】冬至的作文

9.冬至的作文【推荐】

冬至的作文300字 冬至的作文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