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加地质工作已经满55年了,其中有17年是在内蒙古度过的。在那为国民经济建设进行基础地质工作的时代,我参加过沙漠戈壁的考察,为缺水的农牧区寻找过地下水,为XX基地搞过勘察和凿井,还参加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这些地区多为无人或人烟稀少区,故自然环境之恶劣,生活条件之差,工作之艰苦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地质人,被很多人认为是“苦行僧”,当与其谈起我们的工作时,对方往往以“艰苦”予以概括。是的,不可否认,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比起别的行业来,地质工作确实是艰苦的。几十年前,由于当时经济技术条件等的限制,我们在工作中有着很多艰辛的故事,如今每每忆及,总有诸多酸涩涌溢。然而,有失必有得,也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我们地质人却能够欣赏到别人无法欣赏到的美景,还可品尝到别人难以品尝到的美味,能够充分享受那绝对的自然之美,我为作为地质人而骄傲!
1962年5月,在结束了内蒙古西部沙漠戈壁的考察工作之后,我离开地质部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来到内蒙古东部的大兴安岭区域地质测量队,参加了呼伦贝尔地区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工作地区地处大兴安岭东南麓,属呼伦贝尔草原的边缘。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最优质的草原之一,地形以低矮丘陵和开阔滩地为主。因其气候潮湿、降雨丰沛、土地肥沃,所以草木茂盛,春秋夏三季皆一派生机勃勃的绿色景观。丘陵地区生长着落叶松、白桦、柞树等,树下是茂密的杂草;平滩地区则是真正的大草原景色,丰美绿草铺天盖地、一望无垠。每年的5、6月份,草原苏醒了,百草竟相生长,夹杂于绿草中的各种花儿开了,姹紫嫣红、异香扑鼻。绿色草丛中的白色羊群,在清风吹拂下,若隐若现,一派“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绝妙美景!徜徉于绿草间的马群时而悠闲吃草,时而扬蹄飞奔;骑着快马、手持套马杆的牧民追赶调皮马匹的镜头,绝对是一幅美妙、养眼、激动人心的浓墨重彩山水画!在这样的美景中,地质队员的心情被牵引得缠绵悱恻、思绪万千。
在呼伦贝尔草原不但可以欣赏绝美的草原景致,还能够品尝到难以见到的纯天然美食。对我印象最深、值得一书的要数那里的三种珍品:猴头、蘑菇、金针菜了!
一次在野外工作时,我们几个人行走在树林中,我忽然发现在一棵不高的柞树树杈上有一只“小猴”在窥视我们。当时我觉得很奇怪,难道这里会有猴子吗?仔细一看,发现是一个“死猴的头”挂在树杈上。我把“死猴的头”指给吴x看,他笑了,说那不是“死猴的头”,而是猴头菇,是一种极其珍贵的菌类山珍。我们几个人急忙停住脚步,爬上树杈,小心翼翼地把这个猴头扳取下来。仔细端详一番,那圆鼓鼓的形状、褐黄色的.绒毛,与猴子的头颅酷似极了。
回到驻地,我们用猴头熬汤,里边放了一些自采的金针花菜和野葱,可以说是奇异绝配!一会儿,山野营地的清纯空气中,一股香气飘逸出来。沁人心脾的清香直入人的鼻腔,几个人围拢一起,贪婪地深深吸气。猴头汤熬好了,大家拿起碗筷,分别舀上一碗,馋涎长长。喝上一口,吧嗒吧嗒嘴巴,鲜呀!香呀!真是绝美无比!一碗一碗的汤水如风卷残云般的见了底,个个顿时神清气爽,陶醉其中。这是我一生第一次吃到的山中珍品“猴头”,而且是自采自制的!在那物质极其匮乏的时代,能够吃到如此美味,地质工作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有人说猴头、燕窝、鱼翅为三大名菜,有人说猴头、熊掌、海参、鱼翅为四大名菜。不管“三大”或“四大”,皆将“猴头”排在首位,足见猴头的稀缺和珍贵。据说野生的猴头多在深山老林里,很难采得,我们居然能够采到,不就是因为我们是地质工作者嘛!猴头菇质地脆嫩、味道香醇、鲜美可口。这么好的美味,我们能够品尝到,也因为我们是地质工作者呀!
在呼伦贝尔地区工作时,还享受到了另外一味美味食品,那就是天然的野生蘑菇。在工作地区,不管是林木掩映的林区,还是郁郁葱葱的草原,于夏秋季节的雨后,到处都有顶出地面的蘑菇,圆嘟嘟的样子煞是惹人。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我们在茫茫草原上还可以找见蘑菇圈。蘑菇真菌“孢子”成熟后,随风散落四周,逐渐形成圆环状分布区,即就是蘑菇圈。蘑菇圈有大有小,外圈直径大者可达20米左右,有的超过百米。蘑菇圈内,可以采到大量的蘑菇。
在蘑菇中,见到最多的是“口蘑”(指产于内蒙古草原,通过张家口输入内地的蘑菇)。口蘑是一种白色伞菌属野生蘑菇,伞盖肥厚,清香适口,独具风味,被誉为“素中之肉”。夏秋产蘑时节,一场细雨过后,很远就可闻到蘑香。新鲜的口蘑,菌盖洁白,褶细、盖大、肉厚、柄短,直径多在5厘米左右。
除了口蘑之外,还有一种“丁香蘑菇”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记忆。丁香蘑菇产在一个叫做乌兰陶力盖的地区。这里是一个为丘陵围绕的小小盆地,为褐黄、灰褐色的砂黏质土层,牧草茂盛,为放养牛羊马的优质牧场。我们到这里的时候,正值8、9月份的雨季,气候温和、降雨丰沛,正是蘑菇的胜出季节。我们听当地的农牧民说,他们这里的蘑菇与别的地方不同,它个头小,有一种特别的丁香香味,是蘑菇中的珍品。我们按照农牧民的指点,就在野外工作之时注意起来,眼睛盯着地面寻寻觅觅,果然见到了丁香蘑菇。丁香蘑菇的个头比较小,最好在它们没有露出地面的时候挖取;一旦露出地面,其品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如果发现地皮有顶起的小鼓包,其下多有蘑菇冒出的小脑袋,若将小刀或小铲轻轻地插入鼓包旁边,向上一挑,一棵蘑菇即可完整挖出。丁香蘑菇的个体直径多在2厘米左右,柄长2、3厘米,多为深褐或紫褐色。“丁香蘑菇”,其主要特点就是它那浓郁的香味,采挖来的新鲜蘑菇,放在鼻下闻闻,香味就很浓郁,就连蘑菇上的砂土,也是香气扑鼻,晾晒干燥以后,香味更加浓郁。
我们在野外工作时,顺便采挖一些,自己动手,制作了最鲜、最美味的丁香蘑菇汤,食之,真有飘飘欲仙的感觉。有的人,利用工作间隙采挖,晾晒干燥,存放起来,待冬季探亲假时带回家中,是献给亲人的一份最最珍贵礼物。
呼伦贝尔草原还有另外一种珍品—金针花。呼伦贝尔草原与内蒙古西部的荒漠戈壁草原迥然不同,在这里可以尽情欣赏最美的草原风光。呼伦贝尔草原当属高寒地区,每年9月下旬寒流即来入侵,绿色草原随之被枯黄颜色所替代。经过7个多月的漫漫冬季,翌年5月春风才姗姗来迟,草原方始苏醒。随着百草的苏醒,一些小花也迫不及待地绽开了笑脸。草地上那一簇簇、一团团、一层层、一点点的知名或不知名的花儿,犹如繁星撒落于漫山遍野,赤橙黄绿青蓝紫地七彩纷呈,招惹着蝶飞蜂舞,也诱惑着地质队员的眼睛。
到了6、7月份,原野已被郁郁葱葱的牧草覆盖,一些小草已经花谢结籽,比较高大的草类已经挺起了身躯,陆陆续续地绽开比较硕大的花朵。在这些“比较硕大的花朵”之中,最多、最抢眼的要算金针花了。
在我的印象中,金针花是一种人工栽培的蔬菜,小时候,我舅舅家的一块地上就种有金针花。我没有想到,在这茫茫草原上,竟然也有金针花。我们的地质队员都来自内地,见到辽阔草原上这么多野生的金针花,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叹油然而生、喜不自胜。
大家在野外工作期间,饱览了无边无际草原上金针花的美景。这里的金针花虽然量多,但多不连片,而是夹杂点缀在别的牧草之中,呈散状分布,株高60—80厘米,花蕾长约7、8厘米,有浅黄色的,也有金黄色的。金针花就是黄花菜,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美味菜品。我们在工作时,顺手采摘了不少。因为新鲜金针花不能食用,我们也将其晒干,然后用来做汤,确实是美味无比。有的人采摘的比较多,也将其带回家中,也是一份很不错的礼品。
时光倏忽,又是一年春光时,作为地质人的我,回忆起五十年前在呼伦贝尔草原工作时的经历,实在难以忘怀!我在回忆中感受到了幸福。此时此刻,若要问我所思所想,我会说:我祈盼带上妻、女、孙儿,或与当年的同窗同事结伴,重游草原,共赏那里的美景,同尝那里的美味;就是在那里住上三年五载,或常驻不归,也极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