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作文

2021-06-11 诗歌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歌吧,诗歌具有精炼、集中,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歌作文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诗歌作文 篇1

  站在历史的长河上,再次梦回大唐,展现出一段永恒而辉煌的诗歌盛世,也再现出泱泱大唐盛衰的无限感慨的历程。

  “心大天大地大,任我金戈铁马。阅尽千古风流,独占万世潇洒。”从马蹄扬起的风沙中打下天下,开启了空前的盛世。只记得“瑞气祥云初盛,诗情画意正浓。喜看百花齐放,笑闻百家争鸣。”的一派兴盛。是不是时间埋没了你伟大的抱负,只剩下“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的无限感慨。

  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时,你却“一骑红尘妃子笑”,日夜逍遥于后宫三千佳丽。看,美人如兰花般的青葱玉指,似元宝的三寸金莲,在苍凉寂寥的月光下曼舞!“云袖轻摆招喋舞,纤腰拧飘丝绦。”美人趾高气扬,身披罗绮,颈上系着金铃,腰间挂着玉环,那张“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精致容貌,缕缕青丝垂肩,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听一听巴山夜雨的倾诉,子夜琵琶的宫商羽角,赏一赏霓红羽衣的绝伦。哦,这是一个即将消亡的国家的最后的惋惜吗?

  这,正是这曾经是盛世王朝的最后挣扎,败得意如此狼狈,一塌糊涂!再也没有充实的兵力,但疯狂地抓捉男子去赴役,仿佛又看见“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惨象。老妇整夜的啼哭声,似乎标志着曾是壮丽山河的沉沦。

  安史之乱结束了一代盛世,杜甫看见了,大家都看见了:帝国飘摇,锦秀河山遭蹂躏,国家将灭亡。又是一年春天到,但昔日的繁华不再。“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那无边际的烽火,连绵三月不断,山河欲哭而无泪!

  也许在这前,早就预示着今日的结局。只可惜,“菊花台倒影明月 谁知吾爱心中寒 醉在君王怀 ”只是历史的一瞬间。但是,又仿佛看见商女隔着江,吟唱着《后庭花》,云鬓花颜,分外妖娆,亡国之恨早已不足轻重的了。

  流光溢彩的历史,嵌着无数帝国的兴衰,折尽柳条留不住伊人,正如无情的光阴,将你埋在河流中,又开始寻找它新的方向。但是,你留给世界的是精魂万卷的诗书,妙笔生花的诗句,无论是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壮,还是泪水潋滟的忧愁,都让人陶醉,让人留恋。

诗歌作文 篇2

  年少离家

  背负着幼嫩的梦

  踏在泥泞的小路上

  努力的寻找着 回头望来路

  此刻我已远离家乡

  凝望眼前一片的迷茫

  不知通向的是何方

  我有没有走错? 执着的追着清晨时,

  自己放飞的梦

  此刻亦同样的执着地,

  追着······ 跌倒了、摔倒了

  回首记忆里的沧桑

  不抛弃、不放弃

  无论多傍徨,沿途要坚强! 背着幼嫩的梦

  回望年少时的脚步

  数不清的印迹,

  如今十几春秋已过,

  前方的路怎么还没有走到尽头? 我一直在追,我的梦

  我从未放弃!

  因为,

  我紧紧地记着

  当初离时的承诺。

诗歌作文 篇3

  绵绵的细雨飘洒在江南的天空,散落在杨柳岸,是谁的衣襟沾上了渭城的轻尘?沉香亭北的繁华消歇落尽,登上远眺的楼头,是谁伤怀于一曲玉树后庭?当国都残破,草木萧瑟之时,是谁看到百花溅泪鸟惊心?在羌笛悠悠,一片孤城之间,又是谁痴守那不度春风的玉门?

  唐诗宋词中多少过往的经典与浪漫,织就了我浓浓的古典情怀……

  每读唐诗宋词,仿佛自己擎一把雨伞,漫步于湿润的江南,想起那哀怨凄婉的故事,想起那古朴的碎石路,其中必然有一条通向苏堤、通向沈园、通向伤心桥。唐诗宋词,向我的心灵诉说着昔时的风情漫漫,竹影依依,九曲回廊,荷花飘香。展现了那芳草萋萋、重重叠叠,斑驳着“错”与“莫”的断井颓垣。

  每读唐诗宋词,仿佛自己提携着玉龙,驰骋于塞北的沙场,想起那为国捐躯的悲壮,想起那血染的黄沙道,其中必然有一条延至楼兰、延至祁连、延至无定河。唐诗宋词,向我的心灵诉说着昔时的烽火连绵,鼓角争鸣,万里河山,刀光剑影。展现了那曾经硝烟弥漫、惊天泣地,埋藏着五千貂锦的旧都古城。

  翻开唐诗宋词,就像进入了一个色彩斑斓而真真切切的梦……

  寻曲径而通幽处,看深掩的禅房古木,荡气回肠,步明月之光华下,在花间举酒对影,心神俱醉。兰舟采莲,吴越花容依旧娇,临池照水,暗香浮动月黄昏,竹枝寄情,东边日出西边雨,金戈铁马,孤烟长河落日圆。怎不令人拥思古之幽情,慕先贤之雅意,厌红尘之扰扰,发不如归去之叹!

  曾经的诗经与离骚是它的源头,追随的元曲与清赋是它的后续,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唐诗宋词,用它的经典与浪漫带给了我浓浓的古典情怀……

诗歌作文 篇4

  八年二班,

  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班级,

  那个充满友爱关怀的.班级,

  那个整天嘻嘻哈哈的班级。

  八年二班,

  虽然学习比不上别的班级,

  但是空前的团结。

  八年二班,

  以前的那些人都已经散了。

  无影无踪。

  我们都不可能在回到从前了,

  我们都已经变了,

  班级变了,

  身边的人变了,

  一切的一切都变了。

  我们唯独没有变的便是青春。

  青春这场盛宴,

  终究还是要逝去的,

  而我们能做的只有珍惜把握。

  珍惜眼前的一切,

  青春,早晚会散席,

  谁都无法阻止。

  八年二的同学们,

  现实将我们磨练,

  可我们永远都无法忘记这份情谊,

  对么?

诗歌作文 篇5

  五千年文化的底蕴沉淀,

  三千载诗歌的源远流长。

  这是一条九曲回环,流淌不息的母亲之河。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爱情的歌谣在河面传唱;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忧民的沉吟在河心激荡……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黑客,以诗写景,以诗写情,以诗壮志,诗歌好似一股洪流涌入文化的河床,诗歌的河为诗人而流,为诗人而奔,诗不断,水不涸。我向往诗歌,凝视着那浩如烟海的诗歌典籍,我沉默了,沉默中寻找着诗歌里那条无形的河,却不住地沉醉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开山掌门,一身傲骨,不甘为五斗俸米而折腰,决然辞官,躬耕南亩。为义,为道,为仁,他遨游桃花源,让自己与天地为友,与山河为伍,诗歌的河,为他而流,为他而淌。

  “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是唐代诗坛的一颗璀璨的明星,贵妃研磨,力士脱靴的胆气,赐金放还,斗酒诗百篇的豪气,彰显着他过人的魅力,他将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内心的压抑融入诗中,终留旷世佳作,为道,为仁,为志,他醉酒诗话,终成佳话,诗歌的河,为他歌,为他而唱。

  杜陵远涉,子形美名,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却抱有济世天下的壮志,虽然做官,却名而无实,在乱世中重泪,在乱世中感慨,用一支灵动的笔,记录下社会的黑暗,虽无力回天,却留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无限向往,他的诗似一缕曙光,照亮一片黑暗,为仁,为志,为民,用诗体现人生,用诗反映时代,诗歌的河,为他吟叹。

  一曲悲歌诉尽一人忠肠,临洋而叹,遇滩而阻。你是一位文臣,更是一位诗人,面对山河破碎,国破家亡,你将一腔悲愤化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为家,为民,为国,你用一颗爱国的心撑起人生的价值,诗歌的河为你而流,为你而奔。

  多少年牵绊离情,几多载借景抒怀,诗歌以其特有的灵性,将诗人内心的世界无保留地记录下来,那风雨离愁夜,那山河壮美赞,那壮怀报国志,一切的一切都是诗人情感的升华,人生价值的彰显。从爱人到爱国,从描景到壮志,一步步地推引,一层层地深入,终成一个人的成长史,一个时代的缩影。

  河有水则无穷,诗有篇则长远。中国文化在诗歌的映衬下更加绚丽,在诗歌在诗人情感的感召下更加夺目,诗歌的河是源远流长,诗歌里的河是情真意切,诗歌是泱泱大国五千年文化的精华,正如那朵盛开在枝头的玫瑰花,用诗描绘人生,用诗感动人生。

  诗歌里的河为诗人而流,为时代而奔,为中国文化而淌……

诗歌作文 篇6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我们最早接触的诗吧。它虽简单,却饱含李白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古人喜爱诗歌,常以诗歌抒情,现今仍广为流传。中华上下5000年,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杰出的诗人。大到官员,小到书生,都善作诗。

  诗歌或许是一种很好的情感表达方法。开心时作诗,不开心时也作诗。它可以陶冶情操,令人放松,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

  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它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旁,从入学第一天诗歌就与我们形影不离。我们会送诗、背诗,甚至写诗。这无不体现在诗歌的重要性。我们要将这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在食堂,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的标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他它不仅仅只是标语,更是文明的体现,也警示我们,古人都知道珍惜粮食,我们更要懂得珍惜。

  也有《明日歌》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这是古人对珍惜时间而发出的感叹,他们知道时间如流水般飞逝,若此时不抓紧,更待何时,还有几个明天呢?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又有几个明天呢?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抓紧时间,努力学习,正可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用心感受,用心观察,你会发现身边处处是诗歌,它无处不在,公交站牌公园荷花池餐馆,咖啡馆,甚至是围墙,甚至是围墙又或者只是学校的某一个角落。你又认真的观察过吗?种种表明我们的生活与诗歌难舍难分。

  是你看到夕阳后的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你观赏荷花时的赞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亦或是你看到美人后的惊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些难道不足以证明师哥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吗?

  有位小朋友曾这样写道:“我想做一棵树,开心时开花,不开心时落叶。”这正体现出来,小朋友的天真与活泼,现在各大城市都在争做文明城市,我们所在地区也如此,石格是必须有的,他能给生活增添色彩,能养生活不在那么乏味,成为一道优美的风景线,诗歌与我们同在。

  摇一叶乌篷船,我愿靠近你的心灵的港湾;撑一把油纸伞,我愿走进你的心田;点一盏油灯,我愿伴你长夜无眠……

  诗歌,有你,我的青春不再孤单;有你,我的旅途更多彩;有你,我的年华不寂寞……

诗歌作文 篇7

  月,自古以来,人们对它有褒有贬、有喜有忧、有赞有恨。大概是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那一轮属于自己的月。心情不同,它所呈现的自然也不同。

  人们似乎总把月当做忧愁、思念的最佳象征。如周邦彦在《夜飞鹊》中说:“斜月远坠余辉”,“斜月远”渲染了离别时冷清的凄凉气氛。因为在他心中,那轮月是冷的、是凉的、是不懂情意的。月烘托出了与妻子的难舍难分,写出了离别痛楚。以相同的感情做基调的,还有刘一止在《喜迁莺。晓行》中所绘“迤逦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同样的离别,同样的酸楚,却比《夜飞鹊》来得快。既是那一轮残月挂在天空本已无心团圆,却偏偏在这残月还未离去,草丛中还粘着点儿月色时起程,伴着星星点点的月色,怎能不让作者心中的那轮残月变得更加寒凉?

  也有人把月当做倾诉的对象,李邴在《汉宫春》中就独对江天云月,向月亮倾诉自己的孤独,一边倾诉,一边回忆。他似乎能从月中得到一切,明白一切,让自己尽情发泄。于是他便写下了“微云淡月,对江天,分付他谁”。

  当然,像他这样对月亮发呆,诉说自己种种遭遇的不光他一人,所以一些赞美月亮同时自己心中已高挂着一轮明月的人常来为月解脱,“多情多感,不干风月”。人本为情所生,为情所死,本身多情多感的人们,怎能怪罪那风月?假如风月有情,那也是人类所赋予的呀!

  当然也有像陈义那样只是单单地抒发自己对月的赞美,但大多数赞美仍以月的清幽明净为主,所以最后还是能品味出作者的情思悠长,“月边疏影,梦到销魂处”。

  是月让你改变,还是你改变了月?角度决定于你的心境。

诗歌作文 篇8

  成离别,映白,梨花几朵,映春色回迁,青山染墨。

  雨薄风残,自江岸,煮酒焚香,默然无语,寸弦,笑叹。

  对岸花儿隐似羞,明月独今晚有。

  繁花开尽,暗香盈袖,独著白衣,白衣独酌。相醉太公望。

  冷风拂袖,我欲神色不羁,微入皱眉

  不思量,自难忘,情随风,终究泪千行。

  繁华空,浮华梦,恨离别,终究水向东。

  我已醉意写尽,轻哼唱,江景如诗若画,半曲相伴解意。

  刹那芳华,红粉知己,今夜,我邀月共饮七分苦涩。

  惟三分惆怅,与何人思念。

  江岸舟儿若水,因画若远,随东风,往事回忆频。

  谁在为相思而笔,不愿相忘于尘世,听罢笛声寥寥(了了)

  绕云烟,身余花开再相见。

  眸远青山叠翠峦,/那一江愁水……

  望,不清舟,多情飘燃尘离绘,青丝一缕不解,究是我错?

  唱,不尽歌,含思看夏末花绽,叹你终将凋零。换我一杯醉……

  独坐江州帆御顶,任夏薄残风满胸襟,我笑忘形。

  江岸、青山、船儿、花间、薄酒、离歌、

  若挥袖作别今,千万流连。

  忘不变。

【精选诗歌作文汇总八篇】相关文章:

1.精选诗歌作文汇总六篇

2.【精选】诗歌作文汇总7篇

3.【精选】诗歌作文汇总8篇

4.【精选】诗歌作文汇总六篇

5.【精选】诗歌作文汇总九篇

6.精选诗歌作文汇总9篇

7.精选诗歌作文汇总6篇

8.【精选】诗歌作文汇总5篇

上一篇:诗歌作文400字 下一篇:诗歌朗诵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