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终于结束了,想必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日记了。那么写日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拜年日记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拜年日记 篇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人们又迎来了崭新的一年。
正月初一,这万家欢乐的日子终于来临啦!大人们一个个满面春风地走亲访友;小孩子们三五成群地放起鞭炮。若遇到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走会发自内心的问候上一句——“新年好!”这一声声新年的问候,寄予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向往和亲切祝福。
正月初二,我跟着老爸老妈到外婆家拜年,来到街上,道路两旁的树伯伯与花妹妹争先恐后地向我们表示新年的问候。天上的太阳公公也笑呵呵地把最和煦的阳光洒落在大地上。街道上的景象更是别具一格。平日里寂静得连走路的声音都听得见的街道此时人声鼎沸。大伙儿欢天喜地,祝福声此起彼伏。整个街道洋溢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一进如外婆家,首先当然是给大家拜年啦!——“外婆新年好!”“外公新年好!”听见外孙女甜甜地祝福声,灿烂的笑容就在老人家的脸上浮现出来了,便顺手将准备好的“红包”塞在我的手里,说:“露露,给,祝你学习进步!”我收下外公外婆给我的红包后,心想:这红包蕴含着外公外婆对我的期望与关心。我一定要不负众望,争取毕业考考出个出人意料的成绩来(当然是好的!)
过年过节怎能忘记欣赏春联呢?外婆家大门的春联的上联是:花开富贵家家乐,下联是:灯照吉祥岁岁欢,横批是:人间皆春。好一幅春联呀!对仗真整齐。
望着大家团团圆圆,一家人喜气洋洋的景象。我突然想起那些舍小家为大家而驻扎在祖国边疆的战士们。我如梦出醒,是他们自我牺牲,才换来春节一家人团圆。
此时,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默默地向所有因春节工作需要而不能回家过年的人们拜年了!祝你们身体健康!鼠年大吉!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大家新年好!我们唱歌,我们跳舞,祝福大家新年好!……”让这首《新年好》插上翅膀,载着我们的祝福,飞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拜年日记 篇2
正月初四,雾茫茫,雨蒙蒙。在这全国喜庆的日子,我和爸爸、妈妈要去普陀山给外公和外婆拜年。
我们一家坐车,先来到定海华之友超市。超市里人山人海,还放着欢乐的音乐。我们选好了拜年的礼物,付了款,就往普陀山出发了。
一路上,我叽叽喳喳的唱个不停,非常开心。大约过了半小时,我们的车刚到朱家尖,就开不动了,今天来普陀山拜佛烧香的游客真多呀!爸爸不时的说道。又过了许久,我们才到停车场。跳下车后,我才发现停车场的汽车与人多不胜数,简直是多的不可想象。我们又去排队买船票,然后再排着拥挤的队伍,好不容易才坐上了去普陀山的船。过了15分钟,我们终于踏上了海天佛国普陀山。这时候,都快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我的心情一下滑落到非常沮丧的状态,爸爸和妈妈不时的逗我开心。就这样一路走来,我们一家终于到了外公、外婆家。
外公和外婆早就烧好了很多饭菜,等着我们一家的到来。我把买来的礼物交给了外公、外婆,并向他们说了许多祝福的话语。外公与外婆听了高兴地笑着给了我压岁钱,还鼓励我好好读书,听父母和老帅的话,希望我在今后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们一家人就这样有说有笑的开始了拜年。
拜年日记 篇3
庚辰龙年初二,我携妻带子回农村老家去给弟弟拜年。车上,一曲“常回家看看”唱了又唱。唱得我那花季女孩怦然心动,唱得“已知天命”的我感慨万千。
回家看看,看什么?扪心自问却欲说无话。天遥地远,山重水复,隔不断的相思一片,言简意赅,无非去探望高堂、父母、兄弟姐妹。这纯属中国几千年传下来的传统美德。然而,这次回家看看中,我还得领略家乡的山水之媚秀,还得感受父舟衣食的红土地上,其种田人如何掏金掏银。
疑是村庄屋顶炊烟袅袅,却原来是鞭炮烟雾萦绕。我们走在乡路上,耳鼓里不时传来噼噼啪啪的爆竹声。
弟弟的庭院里,洋溢着喜庆,笑语浓浓。他见到我们归来,眼睛亮亮的,眼睛湿湿的。有的搬来椅子让坐,敬上一杯暖茶:有的双手恭敬青青槟榔,道出一声“新年好!”。我伫立那里,看得入迷,只觉得自己已经溶化在祥和与欢乐的'氛围中。
这里,二十多年前,杂草丛生,一片萧条。弟弟留下撑起一段草寮栖身的历史。而今,建起了一幢崭新楼宇。有椰树、荔枝树、槟榔树掩映,有雀鸟在枝头剪着艳阳。小楼上下二层,框架钢筋水泥结构,其造形别致,宽敞明亮。厅堂、房间、走廊铺设米桔色地砖。铝合金门窗,金黄瓷炉内檀香扑鼻。厅内红木家具置放适中,落落大方。电视机醒亮着图像,正堂的春联:“兔留五谷丰登年,龙带风调雨顺来。”庭前不远处,堆满了淡黄色的爆竹碎纸片。这无声告诉了我们,弟弟今年燃放了不少鞭炮。他笑盈盈地实话实说:“除夕夜燃放一万头,初一早燃放三万头。”那高高竹杆悬挂的“新春大吉”春条,随风摇曳,染着朝日光辉,宛如山茶花怒放,显得灿烂夺目。
我心想,放几万头鞭炮不胜惋惜,那是中国百姓对美好日子的祝福、夙愿。是的,弟弟十多年来。经风历雨,含辛茹苦,在改革开放浪潮中终于挺起脊梁,唱响了“春天的故事”。如今,他有了芒果园、鱼塘。去年又投资合股种植几十亩香蕉,果实累累,令人兴奋。
弟弟勤劳致富,有了钱银,但也不白搭。去年购买了一部电视机和一辆日本丰田豪华小客车。五弟在村里经营录相放映,理直气壮收点小费攒钱。小男孩自食其力,驱车鹿城接送游客,潇潇洒洒地参与生活。特别是长男自大学毕业后能够被海南东线高速公路某公司录用,从而步人了人生旅途。这甜美事儿一串串,使得他顺心畅意,神采奕奕。
弟弟告诉我们,中餐和晚餐的团圆饭放在西边荔枝树下举行。那些荔枝树,是他八年前种的,粗壮冠大,枝叶婆娑,纵令阳光戏谑,且有绿萌密匝。我纳凉树下,一边品茶,一边询问了生产、生活等近况。我说,在城里工作月薪低微,且爱人已经下岗,企望和他合股开发农业项目。他听后,表示赞同。他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要办事业得宜小求大,一步一个脚印。”弟的一席话,让人眼睛亮堂,心里充满了生机,充满了阳光。
一会儿,丰盛的中餐就绪。圆桌上,摆上自养的白切鸡、鹅以及不打虫药的果蔬,好一桌馨香的美餐。晚餐,他宰了一只小奶羊羔,阖家大小在明亮的灯光下,围着火锅吃羊肉。这时的我,虽然一路颠簸,风尘仆仆,但毫无劳烦倦意,完全忘却了敞开或关闭自己的感情和感觉的门扉,吃出了馋欲,吃出了温馨。
酒桌上,我们兄弟俩慢慢低斟浅酌,窃窃私语。我想,弟弟是在刀光剑影的“文革”中毕业后没大学可读而立志务农的。在那个年代,虽然他当门立户,仍然是耕者不得温饱,岂思居安?那时,我回家看他:皱眉、抿嘴、两眼忧郁,一副瘦小兮兮的形象兀立眼前。
弟素生憨实,他一共生三男一女,由于“瓜大藤直”,脚步因背负沉重而蹒跚!但是,照料老态龙钟的父母亲还是尽了孝心,记得,爸爸、妈妈去世时,全靠他操办丧事。我远在通什山城工作,当惊悉噩耗而匆匆归时,已是“月冷空房不见人”。我只好以泪洗面,感到揪心的愧疚。
当下,回家看看,除了让孩子给他拜年外,我还肃立灵台前,虔诚点燃几支檀香,为早逝的父母寄托我们的哀思。同时,也告慰子孙们,对于血脉亲情,我们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
拜年日记 篇4
今天是大年初一,是新一年的开始,早晨我是给一阵噼哩叭啦的鞭炮声音给吵醒的。按照我们中国的习俗,今天我们应该给长辈拜年,我跟着妈妈到太婆家,一到那看到舅舅、舅公、外婆都已经在了,我赶紧讲吉祥话:“祝太婆万事如意,健康长寿”!太婆听了乐得合不拢嘴,给了我一个大红包。中午,我和只比我大三个月的舅舅放鞭炮。
我用火点燃了一根小鞭炮后,赶紧将它扔在地上,用两手捂住耳朵,还跑得远远的,过了一会儿只听见一声清脆的“叭”的声音,真好玩!我们点燃了很多,后来舅公还放了高升和三千响鞭炮呢!
拜年日记 篇5
斗转星移,时光如梭,岁月如歌,转眼间就要过年了。提起过年,就想起小时候的事。那时候,家里姊妹六人,生活比较困难,各种食品,生活用品凭票凭本供应,只有在过年才能穿上新衣服,吃上白面馒头和几顿带肉的饭菜。离春节还差一个月就盼着过年。到了大年初一,就学着大人的样子到各家拜年——那时家家住的还都是平房呢,拜年也比较方便,其实拜年的目的只是为了要上几块糖和一小把瓜子。
现在生活好了,过年都是在大年三十用手机给亲朋好友拜年,从打电话到发短信,越来越简单方便。网络的兴起,愈加快捷。在此,我提前给博友们拜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合家欢乐,事业有成,万事如意!
拜年日记 篇6
“新春到,穿新衣,戴新帽……”吉祥欢快的歌声在社区里回荡,又是一个新春佳节来到了。
对于众多孩子来说春节的到来是令人高兴的,我也不例外,我最喜欢放鞭炮了。鞭炮的种类好多,有长鞭炮,有短鞭炮,还有可以飞很高的起炮和五彩绚丽的烟花炮。其中,我特别喜欢放的是烟雾弹,一点着埝子,那五颜六色的烟雾就飘然而起,漂亮极了。
当然,最开心的事就是领红包了。三十晚上吃完年夜饭,我就跑到爸爸跟前说:“爸爸,新年好!”爸爸回答:“好,好儿子。”可我笑咪咪的瞅着爸爸就是不走开,一旁的妈妈笑呵呵的说:“快拿出来吧,等着要红包呢。”爸爸听了就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大红包递给我,我打开一看,“哇!一百元!”我乐颠颠的把钱塞进存钱罐里,看着满满的存钱罐,想着这些积攒的钱是用来交学费呢,还是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呢?
心里别提多美了。
春节是一个快乐的节日,丰收的节日,让我们一起来庆贺吧!
拜年日记 篇7
正月初一春节,我和爸妈拎着大包小包的礼品去外公外婆家拜年。
外公外婆早已在门口等候我们,迎接我们的到来。我拱手先给外公外婆拜年:“祝外公外婆在新的一年里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外公外婆高兴的边祝福我边给了我压岁钱,还送给我一套新衣服、一个旺旺大礼包。我还向外公外婆汇报了我在学校里的收获:“期末考试考了双百、拿了尤伯东奖学金、一根棒棒糖、还有奖状和奖品等等。”
外公外婆听完我的汇报马上翘起大拇指说:“太好了!孩子,你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