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将结束了,我们对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想必是时候写一篇日记了。那么什么样的日记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那本书日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那本书日记1
时光匆匆流过,生活就像一本书,字里行间书写着岁月的痕迹,一笔一画勾勒出青春的印记。书中,有人,有物,来来去去。有些人,只是生命中的一刹那,离开,就不会再回来;有些人,从生命的扉页开始,就一直不离不弃的陪伴至今;有些人,虽然只有一瞬间的相遇,但却一直留在了心底,沉淀在那最美好的记忆深处。
曾有过一段关于乡村的回忆,那里的夜晚,有数不清的繁星,还有那一盏同星光般明亮的夜灯。那个夜晚,与家人走散的我独自穿行在只有不到百米的村庄外围的田坂,年幼的我伴随着迷茫,就是走不出这小小的田野草墩堆砌的“城堡”,突然远处亮起了一盏“星星”,它是那么的明亮,照亮的村口的小亭子,还照亮了我的心,在那亮光里,回荡的是那个守夜阿姨的微笑。那年,我五岁。
一个陌生的校园,一群来来往往的陌生人群,空气中溶解着兴奋、快乐、惧怕和忧伤,唤醒了九月炎热的灵魂,烘烤着我幼小的心灵,一个人,不知所措。那是一个年轻美丽的身影,人群中,她抓住我的手“新生吗?跟我走!”那一句温暖的话语,冲淡了各种情感,有的只是安全感,那只温暖柔和的手心,驱散了所有的嘈杂。那年,我六岁。
餐厅中,人群来来往往,仿佛只剩下因缺少一块钱而满脸通红的我,忽然,眼前出现了一只手,那么温暖,手心里,揣着一元钱。我回过头,希望看到他的脸,但只留下了一个背影,在我眼前久久不能散去。那年,我十岁。
生命在不断的流淌,那些人一直在我心中,好多好多的感动一直铭记在心。虽然人在变,天地在变,周围的一切都在变,但记忆是无法抹去的,那不变的温暖,一直回荡在心,不会消失,记忆的书中,我们读懂了许多,那些人、那些事,书中那些不变的,心灵的触动。
那本书日记2
今天“天公不作美”,一直阴着脸,半点阳光也没有。10点多钟才醒来,狂扒一碗饭之后,拉上爸妈狂奔至书店去买一本我“垂涎已久”的书。
刚进书店,我一眼就看到了那本书——美国最著名畅销书作家丹·布朗最新小说《失落的秘符》。小说讲述了哈佛大学符号学家罗伯特·兰登意外受邀,于当晚前往华盛顿美国国会大厦做一个讲座。就在兰登到达的'几分钟内,事情发生了匪夷所思的变化。国会大厦里出现了一只人手,三根手指成握拳状,伸直的拇指和食指直指天穹,每根手指上都有具特殊符号学意义的诡异刺青。兰登根据戒指认出这是他最敬爱的导师彼得·所罗门——一位著名的共济会会员和慈善家的手,也辨识出这个手势与其上的刺青结合在一起是表示邀请的一种古老符号,旨在将受邀者引入一个失落已久的玄妙智慧世界。兰登意识到彼得·所罗门已被人残忍地绑架,他若想救出导师,就必须接受这个神秘的邀请。
这本书深深吸引了我,让我爱不释手。我津津有味得看着……咦?什么叫?哎,原来是那该死的肚子。没办法,只好买回家慢慢看了。回家我看书到晚饭来不及吃,这或许就是一本好书的魅力吧。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我和兰登教授一起,解开层层疑云,经历了无数危险,终于救出了彼得·所罗门。我被授予了诺贝尔和平奖……啊?我原来在做梦啊。我揉揉惺忪睡眼,准备投入新一天紧张的学习……
【那本书日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