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逆反心理”的看法

2021-09-28 关于我的作文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慢慢地从小时候那个对老师、家长言听计从的“乖乖仔”,变成有自己思想、自我个性的“小大人”。可是我们的行为却常常会因为不符合老师、家长的标准、要求而受到批评和处罚,对于这些管教,许多像我一样的学生并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而是不服气,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你叫我往东我偏往西”,从而发生冲突。在这方面我有着亲身的经历和体会:

  记得上学期有一次上语文课,我由于与同桌的一点小矛盾互相用胳膊碰来碰去。老师在多次批评后见我仍旧不改,便罚我在下课后留下受训。但脾气暴躁的我怒气未消,一点儿也没有认错的意思。老师罚我读课文,我就和尚念经一样心不在焉地乱读了一遍应付了事。老师的批评教育我一句也听不进去,还与老师顶嘴。最后还是老师让我先上音乐课,使我冷却了怒气后才诚恳地向老师认错。

  我认为:现在许多学生在受到批评时不服管,与老师顶嘴往往与我有着类似的原因。首先,因为事情刚过,怒气未消,而老师的批评又相当于火上浇油的作用,自然也就据理力争,甚至无理狡辩。其实老师和家长们是否可以不要太急着当众一顿猛批,先让我们好好自我反思,等怒气消了,心平气和也许更好沟通,我们更能接受。其次,许多学生像我一样,在受到批评时觉得面子上难堪,因此从心里产生不满和抵触情绪。如果我们能多想想老师、家长“爱之深、责之切”的用心良苦,或许对批评教育也就不再觉得“忠言逆耳”、难于接受了。再者,表面上的一味顺从、接受难道就是真正的`“乖学生”吗?那可不一定。曾经有位同学对我传授“经验”:“老师批评的时候,你其他话一句也别说,只要回答‘知道了、以后不会了’,保管你很好过关,因为这样老师消气最快。”但我认为这样只是应付老师的批评,并没有真正认识到错误,而且还犯了口是心非的错误。不仅使老师、家长的批评教育失去作用,而且还养成不诚实的坏习惯。

  当我们与老师、家长之间多一些沟通、多一份坦诚、多一些理解,相信那个令人讨厌的“逆反心理”会越来越少,直至消失,我们的生活将更加快乐、和谐!

【我对“逆反心理”的看法】相关文章:

1.我对广告的看法

2.我对网络交友的看法

3.对金钱的看法

4.我对学习的看法初一作文

5.我对零用钱的看法

6.我对零用钱的看法

7.我对厌学情绪的看法英语作文

8.我对四川震灾的看法

上一篇:让我流泪的镜头 下一篇:我想化作一缕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