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渐渐地我理解了

2021-01-07 关于我的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作文:渐渐地我理解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的这首《春晓》,脍炙人口,耳熟能详,也正因如此,它,也成了我儿时所熟背的古诗之一。

  当我询问其意思时,大人们只告诉我:是春天来了呢。我也没有多想,这首诗似乎也就这意思。只是觉得,孟浩然能写出这样的诗,一定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吧!

  上小学后,这首《春晓》也出现在了教科书中。老师教我,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的诗,清淡、自然,在山水诗创作方面颇有造就。从那时起,我对孟浩然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而这首诗的意境,也自然是美妙无比。我不禁投身于这首诗的境界之中:微微晨光,点亮昏暗,驱散寒冷,唤醒早春。春寒料峭,万物在沉睡之中张开朦胧双眼。可还在梦乡中的诗人,又怎么会察觉呢?这时,林间传来片片清脆的鸟鸣,打破宁静,而昨夜的大风大雨,又不知刮落了多少花瓣呢?万物皆有轮回,毕竟迎接醒来的孟浩然的,必然又是一幅新的春景呢。这,必然也是孟浩然他乐观的象征吧。

  等年龄略大些后,我又学习了关于古代节气的风俗。偶然间,在节气表下的概述之中,竟又发现了这首诗。欣喜之余,我对此似乎有了新的看法:春耕秋收,本就是农村的常态。当农人连天还未亮之时起来耕种时,隐居在农村的孟浩然却为何“不觉晓”呢?这个谜团伴随着我走过了几度春秋,但仍未得解。或许是我多疑了吧,可孟浩然,难道真的积极、乐观吗?

  步入了初中,压力渐渐升高,而这个谜团也被抛诸脑后。然而,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讲起了孟浩然的生平:他一生都未曾进过仕,他的隐居,也是迫不得已的`。于是,我去查阅他写《春晓》的背景——正是他未入仕隐居时所写。我似乎明白了其中微妙的联系。此刻,孟浩然已不是我所认为的那个充满活力、洒脱自然的大诗人了。他也有苦:他的隐居,换句话说,就是消极避世吧。

  在春暖花开的大好季节,他,却长眠不醒;正如他所处的盛唐时期,他,一心渴望功名,却不得不隐居避世了。他奋斗过,拼搏过,但他的所做的一切,他的抱负,他的才干,这么一个伟大的诗人——都被那个时代淹没了。也许,这个时代,不属于他。而他唯一所能做的,不过就是漫步在田野农村之中,只有这里才能算他的归宿。

  渐渐地,我理解了。孟浩然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远脱俗,他也只不过是一个殷切于功名,渴望耀祖光宗的凡人罢了。

  我终得理解了这首诗,理解了孟浩然。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求仕的风风雨雨将他的理想抱负化为泡影,只余留一个,在大好风光之下,选择“不觉晓”的孟浩然……

【初中作文:渐渐地我理解了】相关文章:

1.我理解了幸福作文

2.我终于理解了你作文

3.那一瞬间,我理解了他们的爱作文

4.我读书,我快乐初中作文

5.初中我反思我成才作文

6.初中作文我感恩我的老师

7.初中我的青春我做主作文

8.初中作文:我美丽因为我自信

9.我爱诗歌初中作文

上一篇:村主任,我眼中的“明星” 下一篇:初三作文:千秋诸葛我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