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中秋作文

2021-12-25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中秋作文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中秋作文 篇1

  六岁那年我们全家回外婆家过中秋节的情景,至今令我难忘。

  我们乘坐火车回家。一路上我兴奋不已,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坐火车。到了车站,外公外婆早早地在车站等候了,我连蹦带跳地扑进了外婆的怀抱,外婆对我问寒问暖。回到家,饭菜已经准备好了,有玉米凉粉、豆腐、豆花、扣肉……这都是家乡的特色菜。豆腐、凉粉还全是石磨磨的,自己制作的呢!我迫不及待地吃起来,比买的更香更好吃。

  第二天是中秋节,我早早地起了床,大人们已经开始忙活了。一口大铁锅里煮着米和水,外婆用铁铲不停地铲着,妈妈把火烧得旺旺的,一会儿水开了,再把水和米过滤开,把米倒进木甑里蒸。外面更加热闹,两个叔叔围着石窝转,一人手上拿着一根木棒,一上一下地不停地打着石窝里面的米团。打一会儿两人又配和用木棍把米团挑起翻个面,又继续打,嘴里还有节奏地喊着:“嗨着!嗨着!”这真是一项体力活。一群小孩在一旁兴高采烈,眼睛直直地盯着石窝,不一会儿,大米已经变成很粘的糍团,两个叔叔从石窝里提起一个“大团子”放到老奶奶的盆里。“好了!可以吃了!”我闻到了浓浓的香味,妈妈和外婆抬出一个热气腾腾的木甑,揭开盖子,把里面的东西一起倒进了石窝里,看见我那不解的样子,外婆说:“这叫打糍粑,是用糯米做的,每年中秋节我们都要吃糯米粑,是这里的传统。每一年的这一天从早上五点都要打到中午,因为有很多户人。”那两个“大力士”重复着刚才的动作,跟外婆有说有笑,不一会儿就把我们家的打好了。外婆给那两人一人捏了两个大团作为感谢。

  回到家里,外婆很麻利地给每个碗里捏了三个糍团,浇上外婆亲手做的红糖、花生、黑芝麻,一大家人津津有味地吃着,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我更是狼吞虎咽,在城里吃的月饼简直没法跟这糍团比,这是我吃过的最香最美味的佳肴,也是我过的最有意义的中秋节!

  

家乡的中秋作文 篇2

  喜欢中秋,因为她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久。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

  中秋节了,想起小时的情景,忽然想说点和中秋有关的事情,在我的脑海里,在我内心里,中秋节除了收获、月饼、团圆和思念,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活动,那就是:打火把。

  在我的家乡,中秋节又叫火把节。颍州民间每至中秋节晚上,青少年都要模仿红巾军,用秫秸、葵秸裹以稻草,到野外燃,摇来摇去,待燃尽返,当地习称“撂火把子”。

  记得我小时候,火把是用麻秸扎起来的,两到三米长。简单点的,就是一捆麻秸中间加点稻草,绑起来。讲究点的,就把麻秸用煤油泡下,这样更耐烧。调皮点的,通常是大点的孩子,还在火把里加上编炮,烧着烧着可以炸一下。每每中秋吃了晚饭,月上柳梢后,大家便陆续的走出家门,当然,孩子是主力军。村东的河边和坝堤是大家活动的天然舞台。月光下这么一群活波可爱的孩子们在尽情的欢乐,手里的一个个火把像点点的星星,聚在一起又是一条绵延的火龙。凉爽的秋风轻抚着孩子们的脸庞,大伙们举着长长的火把,挥舞着,奔跑着,歌唱着,快乐着,欢笑声回旋在坝堤上,田野里,仿佛一曲跳动的乐章。

  想想我好象已经很久没有回家过中秋了,思念家人,思念家乡的火把……前几天问父亲家那边还有人打火把吗,父亲说,现在的小孩子少了,孩子们要不在外面读书要不就已经出去打工了。已经没有几个打火把了。那蔓延的火龙便成了我美丽且不曾忘却的记忆……

家乡的中秋作文 篇3

  在我国古代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里,孕育了各民族形式各异的民风民俗,例如:春联、年画、剪纸、门神等充分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特色。

  说到中秋,令大家印象最深的,要数月饼。煮好的冰皮非常黏手,所以我又去抄了一点薯粉,用洒在包好的冰皮月饼上。把绿豆沙包在冰皮里,变成一个像汤圆一样的圆圆的球。再把这球放进做蛋糕的磨具里,一压,便给月饼增添了几分花色,不禁令人垂涎欲滴。那原本单调的月饼,转瞬即逝便变得有模有样:圆圆的个头,中间向着一个莲花状的图案,四周点缀着一圈花边。最后放入烤箱,不久,月饼就出世了。看着新鲜的月饼,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心中不禁回荡起“八月十五月儿圆,爷爷教我......”的旋律。

  赏月自然也是中秋节必不可缺的事。用过晚饭,我们一家便来到阳台观月。皎洁的月亮从东边爬了出来。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大又圆”看来果真如此。月亮总体呈淡黄色,但又不失风度淡而优雅着。月亮周围虽然有着几片乌云,但好像明白什么似的,并没有打扰到月的完整,让赏月的人们都乐在其中。十五月夜,人们吃着月饼,看着满月,就不由得想起唐朝诗人皮日休的名句“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我多么想把天空中哪轮皎洁的明月摘下,送给黑暗,送给寂寞。多么美好与宁静的境界呀!此时的我觉得万物无以与其媲美了!

  十五的月亮仍挂在天上,在夜色的衬托下,是那么明亮......

家乡的中秋作文 篇4

  一年之中有很多中华传统节日,它们都有不一样的.习俗,在我的家乡,我最喜欢的就是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了。

  家乡的中秋是热闹的、欢乐的。这个时候,家家都会在门前摆上一张大大的桌子。这些桌子统一都是圆的,全是淡淡的黄色。夜晚从高处往下望,仿佛就看到了好多月亮呢!

  当然,摆这些桌子可不是纯粹为了好看的。这些桌子会放着一些水果、月饼、点心,还有些有钱的人家会放着些昂贵的点心和香喷喷的鸡鸭鹅,还有些人会精心地在食物旁边放几朵花朵,并且在食物中间会放一个精致的香炉,香炉上总会插着几根冒着烟的香。你们猜猜这是干什么的呢?对啦!它们是来供奉在广寒宫里的嫦娥。

  小时候,懵懂的我坐在大桌子旁的小板凳上,抬头注视着我的爸爸,我怀着好奇的心,问爸爸:“爸爸,嫦娥姐姐为什么要回到广寒宫呀?人间那么幸福、美好。”爸爸总是笑着摸摸我的头,慢慢地讲述着嫦娥的故事。我每年都会这样问,尽管我已经不再是那个还在缠着爸爸讲故事的小女孩了。而爸爸也没有厌烦,依旧满脸宠溺的看着我,依旧讲着嫦娥的故事。

  每家每户都会围坐在大桌子旁闲聊,读书人指头望月,心中无尽感慨;妇人们在互相讨论着自家儿子多么的出息,衣服的料子怎样的好;男人们在互相讨论田地里的那些事儿。在这个时候,孩子们不顾一切地玩了起来,笑得是那么灿烂,为这中秋之夜增添了一副副灿烂的笑容。

家乡的中秋作文 篇5

  又是中秋月圆时。抬头仰望深邃的苍育,我寻觅着那轮皎洁的明月,只见青黛色的夜空如古远的岁月般宁静,仿佛长者清瘾的睑孔。

  缕缕带着凉意的风儿拂过,似乎夹杂着熟悉的月饼的清香。今晚,我心中的那轮明月,是否已高高地镶嵌在家乡的夜空之上?

  我深情的目光投向远方,思念的长河又在我的心底缓缓流过,我的眼眶湿润了。泪眼模糊中,我似乎又回到了远方那魂牵梦绕的家乡……

  今晚,在我的家乡,该又是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了。吃过晚饭,我们村里的人便会搬出几张大方桌,拼到一块,把各家供奉月亮娘娘的供品摆在桌上。不多久,几张大方桌上便摆满了各种水果、月糕、月饼等食物,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妇女们点起了香烛,分发给在场的大人小孩。这时候,村里的二十来户人家便会不约而同地走到一块,一同向着月亮升起的地方,虔诚地祈祷。月亮像玉盘般挂在夜空中。她含着笑望着人间的一切,温柔地为大地披上一层洁白的轻纱。月亮娘娘呵。此刻你是否在倾听人们发自内心的声音?这一群群善良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重复着古老的日子,耕耘着永恒的主题。今夜,他们齐举香烛,为平凡的生活祈求平安,祈求幸福。月亮娘娘呵,你是否理解他们淳朴的心愿,是否会赐予他们平安与收获!

  轻烟缭绕中,一切都显得那么和平与宁静。然而,孩子们是耐不住寂寞的。他们早已从家里抬出了满满一脸盆水,也不管被水溅湿的衣服,兴冲冲地放在路口,要把天上的月亮“捉”住呢!明月的影子倒映在水里熠熠生辉,孩子们便欢跳起来,一边唱着古老的歌谣:“月光光,照四方,骑马进学堂……”一边争先恐后地伸出小手去捞水里的月亮。村子里洒满了孩子们的笑声,大人们也被逗乐了。

  盆里的月亮始终是捞不着的,孩子们便一溜烟飞回大人身边。这时候长辈们就会向孩子们讲述他们儿时过节的情景,他们的脸上便会露出一些感叹一些欣慰。孩子们对这些陈年旧事并不感兴趣。他们狡猾的双眼一忽儿紧盯着桌上丰富的食品,一忽儿又焦急地望着香炉里的香烛,巴望着香烛快些燃完,好早点分享月亮娘娘享用过的东西。待大人们刚刚说了句“行了”的时候,馋极了的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抢夺着自己喜爱的食物,全然不顾大人们的佯怒和斥责。

  进入青年的我,对许多往事早已淡忘了,唯有欢乐的中秋夜至今无法忘怀。今晚,异乡求学的我只能翘首远方的家乡。此刻,孩子们一定又在尽情欢乐了吧。

  “每逢佳节倍思亲”,当又一度的中秋节来临之时,那轮久违了的家乡明月便又从我的心中缓缓升起,伴我去追寻故乡美丽的梦。

  终于,明月从东方升起了。明月啊,请你把我对父老乡亲们的怀念带到我的故乡去吧。

【关于家乡的中秋作文五篇】相关文章:

关于家乡的中秋作文八篇12-17

关于家乡的中秋作文六篇12-16

关于家乡的中秋作文7篇12-12

关于家乡的中秋作文8篇12-03

中秋作文:家乡的中秋节12-21

关于家乡的中秋节作文400字12-21

家乡的中秋节作文07-11

学生作文:家乡的中秋习俗12-11

家乡的中秋600字作文09-04

【推荐】家乡的中秋节作文09-21

话中秋作文 热闹中秋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