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的中秋作文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乡的中秋作文 篇1
在我国古代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里,孕育了各民族形式各异的民风民俗,例如:春联、年画、剪纸、门神等充分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特色。
说到中秋,令大家印象最深的,要数月饼。煮好的冰皮非常黏手,所以我又去抄了一点薯粉,用洒在包好的冰皮月饼上。把绿豆沙包在冰皮里,变成一个像汤圆一样的圆圆的球。再把这球放进做蛋糕的磨具里,一压,便给月饼增添了几分花色,不禁令人垂涎欲滴。那原本单调的月饼,转瞬即逝便变得有模有样:圆圆的个头,中间向着一个莲花状的图案,四周点缀着一圈花边。最后放入烤箱,不久,月饼就出世了。看着新鲜的月饼,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心中不禁回荡起“八月十五月儿圆,爷爷教我......”的旋律。
赏月自然也是中秋节必不可缺的事。用过晚饭,我们一家便来到阳台观月。皎洁的月亮从东边爬了出来。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大又圆”看来果真如此。月亮总体呈淡黄色,但又不失风度淡而优雅着。月亮周围虽然有着几片乌云,但好像明白什么似的,并没有打扰到月的完整,让赏月的人们都乐在其中。十五月夜,人们吃着月饼,看着满月,就不由得想起唐朝诗人皮日休的名句“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我多么想把天空中哪轮皎洁的明月摘下,送给黑暗,送给寂寞。多么美好与宁静的'境界呀!此时的我觉得万物无以与其媲美了!
十五的月亮仍挂在天上,在夜色的衬托下,是那么明亮......
家乡的中秋作文 篇2
喜欢中秋,因为她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久。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
中秋节了,想起小时的情景,忽然想说点和中秋有关的事情,在我的脑海里,在我内心里,中秋节除了收获、月饼、团圆和思念,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活动,那就是:打火把。
在我的家乡,中秋节又叫火把节。颍州民间每至中秋节晚上,青少年都要模仿红巾军,用秫秸、葵秸裹以稻草,到野外燃,摇来摇去,待燃尽返,当地习称“撂火把子”。
记得我小时候,火把是用麻秸扎起来的,两到三米长。简单点的,就是一捆麻秸中间加点稻草,绑起来。讲究点的,就把麻秸用煤油泡下,这样更耐烧。调皮点的,通常是大点的孩子,还在火把里加上编炮,烧着烧着可以炸一下。每每中秋吃了晚饭,月上柳梢后,大家便陆续的走出家门,当然,孩子是主力军。村东的河边和坝堤是大家活动的天然舞台。月光下这么一群活波可爱的孩子们在尽情的欢乐,手里的一个个火把像点点的星星,聚在一起又是一条绵延的火龙。凉爽的秋风轻抚着孩子们的脸庞,大伙们举着长长的火把,挥舞着,奔跑着,歌唱着,快乐着,欢笑声回旋在坝堤上,田野里,仿佛一曲跳动的乐章。
想想我好象已经很久没有回家过中秋了,思念家人,思念家乡的火把……前几天问父亲家那边还有人打火把吗,父亲说,现在的小孩子少了,孩子们要不在外面读书要不就已经出去打工了。已经没有几个打火把了。那蔓延的火龙便成了我美丽且不曾忘却的记忆……
家乡的中秋作文 篇3
情浓中秋佳节,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那一抹绿,那一味香,软滑香薄,绵软细腻,滑过舌尖的香甜与惬意,享受美味的同时,也为全家团圆,亲友聚会增添更多惊喜,坐在门前遥望天际,听老人们聊天,或用手指着月亮问一些异想天开的问题。大人们总是说,千万不要用手指月亮,否则要被割耳朵的。我虽然不信,但也不敢当面做这样对月亮不敬的姿势,有时偷偷跑到无人的地方,悄悄的用手指着月亮自说自话,但是从来没有被割过耳朵。
那个年代的中秋月好透亮,那个年代的人心也好透亮,纯粹的快乐,没有理由,理想很小,愿望很少,但是幸福感却是满满的!十五的月光下映衬着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欢声笑语的心中满满的全都是团圆了!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家里的老人们全都走了。那些温馨的时光、分饼的快乐再也不会有了,思念已经远去的父母!思绪,如白云般在空中飘飘荡荡,思念,如明月般牵牵绊绊。那些亲人,流淌在时光长河的温暖里,永不消逝。。。轻轻地抚摸着还在疼痛的伤口。一时说不出我的心飞向了哪里。回家的路有多长,我的思念就有多长!
爱,如影随形,牵动着思念和祝福,怀念牵肠挂肚的亲情和难以割舍的乡情。此刻,只愿秋的相思,随了风去,与月的清辉一道,沉醉!
【家乡的中秋作文3篇】相关文章:
1.家乡的中秋作文
2.家乡中秋作文
3.家乡的中秋节作文
8.家乡的中秋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