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主题的作文

2021-05-26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明节主题的作文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清明节主题的作文 篇1

  马上又到清明节了,爷爷奶奶给远在千里之外的二伯说,今年清明回不了老家了,扫墓时,千万记得替他们给伯父烧点纸钱。

  一提起伯父,爷爷奶奶总是很伤心。伯父的突然离去,让他们仿佛一下子老了好几岁。前几天,奶奶说,她又梦到伯父了,说着说着,奶奶的眼睛又湿了。

  有一年夏天,我回老家看爷爷奶奶,伯父特意把我接到他家住。那时,伯父家的两只小狗狗好玩极了,我和它们玩的时候,竟然被小狗狗给舔了一下,伯父在一旁,笑着把我抱起来。

  20xx年春节,我和爸爸妈妈回了趟老家,没想到,就在我们回来的前一个晚上,伯父永远离开了我们。两年多了,我非常想伯父,想告诉他,我长高了,我戴眼镜了,我的作文发表了。

  一想起伯父的好,我心里就很温暖。

清明节主题的作文 篇2

  我国人民每到清明节这一天,无论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会去上坟、扫墓、祭祖。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我们也不例外。

  今天,我跟着外公也来到老家拜祭太外公。手上拿着纸钱、鞭炮、香以及一些拜祭的东西来到太外公的坟前,首先我点燃了三支香插在太外公的坟上,接着我们就烧开纸钱来了,这是什么味道啊!我不由自主的咳嗽起来,没办法拜祭列祖列宗嘛!再忍一会吧!到了最后,我们挂上了两盏幡,放了一挂鞭炮便回到了在乡下的亲人家中。到了吃饭的时候,桌子上多出了一副碗筷,问过他们后才知道在今天吃饭的时候要先“请”先人吃,然后自己才能动筷。这样便显出后生晚辈对前人的尊敬与怀念。

  吃完饭我们就依依不舍得离开了。在回家的路上我给外公说出了我的疑问:“为什么以前清明节不放假,而今年却定为法定节日?”外公微微一笑说:“唉!由于现在的一些年轻人崇洋媚外,只知道什么圣诞节,愚人节的,失去了我们自己的文化节日。由此下去,可能以后的子孙后代不知道什么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了!为了让我们的文化长久的下去,国家把他们也定为法定节日,所以才会放假的。孙子,你长大后千万不能因为一些外界因素而忘记了我们自己的节日啊!”听完外公的话后,我感觉到我们这一代任重而道远,长大以后绝不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丧失,绝对不能!

清明节主题的作文 篇3

  又是一年清明时,家中长辈健在,无需在暗沉的天色里去郊外扫墓祭拜,是一种安心,也是偷得假日闲的好机会。

  看着淅淅沥沥的春雨,本就晦暗的天空似乎为了映衬清明的断魂而更加阴郁。正在翻找雨具准备动身去姥姥家拜访两位老人,接到了姥姥的电话:“看样子雨一时半会不会停了,你就别来了,下次放假有空再来吧。”看着翻找出的雨具,我笑着应到:“我都已经在出租车上啦,没事的。”“那就罢,你仔细别淋着雨感冒了,最近流感病毒那么严重…”

  上周末的午后,捧着咖啡看着小说时,姥姥打来电话问我清明小长假是否有时间去她家吃顿饭,想起和同学的约会,推脱道清明要补课。“哦,这样子啊…每天都要上课吗——啊,忘了告诉你哦,我前几天托人在家装了无线网,你下次可以和你妈来上网了。”我不禁讶然,在老人的眼中,原来无线网也可以成为恳求我们回家看看的机会,不知从哪一天起,我们已经成为营营役役的网络仆从。“姥姥,我想起来了,周日老师放假,我周日去吃晚饭吧。”“唉唉,没问题没问题,你想吃什么尽管说!”

  窗外的雨依旧绵绵,携着雨具匆匆踏出了门,即便是狂风暴雨,于一对老人渴盼的心都轻如鸿毛。

  赶到了姥姥家,已是晚饭时分了。席间姥姥兴奋地拉着我絮叨,我第一次静静地停着老人说着些家长里短的小事,原来,这些菜姥姥从上周就开始去市场挑选,今天早晨下着雨又去了菜场购买新鲜的食材,中饭也没吃一直忙活到现在,烧了一桌拿手好菜。

  突然,姥姥止住了话语,“你手机呢?”我不明所以,从包里拿出手机递到姥姥跟前。她将手机推还给我,“奇怪了,明明带了手机怎么不拿出来呢?”我有点哑然,每一次应付差事一样来拜访两位老人,席间总是一边玩着手机,一边随便应付外公姥姥的唠叨。当我真心想静静享受一次家人间的晚餐时,却让姥姥感到疑惑。

  “家里现在有无线网了,你连上试试。”姥姥瞪大了眼睛看着我连上无线网,紧张地说:“怎么样?好用吗?”我关上手机,笑着说:“很好用的,放心吧。我们先吃饭,吃完饭教你用手机连无线网。”姥姥忙应和,脸上是遮不住的笑意。

  我突然有点想哭,假意转头看向窗外,天色已经彻底暗淡下来了,清明的暮雨轻轻地拥抱着这个江滨的小城。

清明节主题的作文 篇4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我要去扫墓,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无比沉重,因为我想起离故的爷爷。

  爷爷很疼我,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回老家,刚踏进家门,爷爷就撑着拐杖赶紧走过来说‘哎呦,你们终于到家了,我想死我的小孙女了呦,来,爷爷抱抱,’说找就抱起我亲了又亲,然后又跑回屋里捧出很多好吃的给我,爷爷对我这么好,可我有时还会惹他老人家生气,现在想想真不应该。

  爷爷很善良,他曾教育我,做人要宽弘大量,善待每一个人,他自己也做到了。每当过马路时,他总是搀扶老弱病残的人,他的这种精神真是值得我这小辈好好学习。

  现在回想爷爷说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让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千,也许,你会认为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你们身边有需要帮忙的人,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

  爷爷在我心中就是位神圣的天使,是善良的化身,虽然他离我去了另一个世界,但他的形象永远活在我心中。

清明节主题的作文 篇5

  清明时节,心里总是慌慌的、凄凄的、寂寂的,生起一种惶恐怅惘的忧伤。

  不知什么时候起,天空下起了雨,淅淅沥沥的,只叫人心碎,微寒薄凉的风从我耳旁掠过,呼啸摇曳,像是在呜咽,像是在咏唱:清明时节桃李笑,野地荒冢话凄凉。乌啼鹊噪昏乔木,阴阳两隔谁断肠。一声声哀嚎,一声声低泣,仿佛来自苍穹,在耳边低吟。

  怀一颗虔诚的心,向长眠的先人,顶礼膜拜。掊一锹黄土,覆一层哀思;栽一丛新枝,植一腔缅怀。滴滴泪珠向青冢,点点旧事萦脑海。过往中,断断续续的零碎花絮,在这个特殊的时节,突兀珍贵,伤心处,竟可以痛彻心扉。不舍,哀怨,惆怅,各种情结纷至沓来,幽蓝的火苗,迅速蔓延,缤纷着升腾的冥纸烟火。

  一堆青冢一部书,一块墓碑一绝唱。萋萋芳草,掩盖了多少凄楚的故事;堆堆黄土,埋藏着多少动人的传说。曾经的拥有和离弃,翩然远遁;曾经的贵胄与卑微,烟消云散。发黄变脆的往昔,寸寸抽离,徒留若干斑驳难辨的字迹。

  我仿佛看见千里之外,荒凉的枯山峻岭旁,百坟拱起,千碑林立,烟雨笼罩了万家冢院,荆棘杂草凄迷在肃穆的.墓碑旁,一片荒凉,一片凄迷,一片死寂!断魂哭泣的人们,跪倒在祖先旁,燃起一炷香,“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阴阳两界,被一方坟墓隔开,寒到极致,痛到无言。点燃心中无限的哀思和惆怅,直面人生的尽头,此时此刻,新愁与旧爱,陡显几分苍白,红尘中的欲望和贪恋,瞬间被击成碎片。在这生死之间,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无能为力。

  阴阳的界线,如此清晰可辨,自然的准则,无法逃避。时间是公平的。流光婉转,岁月轻拂,身边总有一些人,不经意间悄然香消玉殒。或老死,或病死,或死于自杀,或死于横祸。从此阴阳相隔,徒留后人空悲切。只是,死的意义千差万别。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或,千古流芳,或,万载骂名。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人,终将撒手西去。然而,有人创造的一种思想,有人秉承的一种精神,普照天下苍生,却敢与日月争辉,与天地同在,永垂不朽。

  花开有时,花落无形。人,虽无法选择自己的生,却可以选择不同的死。选择了逝去的方式,等于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人生的涵义就会被赋予不同的内容。也许会为种真理,付出艰辛,受尽磨难,忍受高处不胜寒的孤独,也许会为某种信仰,抛头颅,洒热血。用铮铮铁骨来铸就她的光辉。然而,不论结果如何,无悔无怨,便是走上奈何桥前,坐在三生石畔,也可坦然面对先人的慰言。有所作为,更受后人所敬仰,可以问心无愧的受千万人的膜拜。

  逝者已逝,可以安息。生者,仍将前行,为自己,也为别人。为你的人生选择一条道路,一条终生不悔的道路。行将就木之时,能够安然的说:“我的一辈子,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类最宝贵的事业,我能安心而去。”这种生命,才是真正的,不朽的生命。

  清明,几人能清?几人能明?清明,或自在人心。

清明节主题的作文 篇6

  每年的清明节在4月4日到5日之间。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24节气之一。表示春天来临的节气。关于清明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和常识哩!荡秋千。

  荡秋千是古代的一种习俗。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还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人们还在流传着这个习俗。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树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放风筝。放风筝也是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活动之一。

  每逢清明节时,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扫墓。清明扫墓,其习俗来由来已久。扫墓是为了祭奠逝去的亲人和故人,也是对亲人和故人的思念。虽然他们已经不在人世了,但是,他们生前的经历在我们脑海中仍然清晰可见。这份思念是永恒而深刻的。插柳。据说,清明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至今,被人们流传了下来。射柳。射柳是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也是清明节的一种习俗。据明朝人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鸽子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采茶。采茶是南方人的一种清明节习俗。清明时节,南方天气转暖,正是采茶的好季节。我国西湖的龙井至今闻名天下。

  古人有许多赞美清明节的诗句,比如张继的这首《清明》: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看了上面的清明节习俗和这些有趣的活动后,大家一定对中国的文化有所了解,但,有关清明节的习俗和传说还有很多很多,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了解掌握。

清明节主题的作文 篇7

  清明的习俗, 扫墓前, 都要做一种糕点——艾糕。 今天, 大家开台了做艾糕、艾饺这些绿色点心。

  大家先准备好咸的馅、甜的馅、米粉、印模等西。 这时外公开始煮艾草了, 外公一边煮, 一边搅拌, 当艾变得有点糊了的时候, 外公把艾草捞到装有米粉的盆子里。起先,外公用筷子开始搅拌绿绿的艾草和白白的米粉,后来,外公干脆用手搅拌。看着粉和艾草渐渐的溶和在一起,面团变得越来越细腻。我好奇的问外公:“如果粉加多了,怎么办?如果艾草多了怎么办?如果水多了又怎么办呢?” 外公说:“如果粉多了就加一点艾汁, 如果艾多了就加一点米粉, 如果水多了就加一点米粉……” 大家正说着,外公已经揉好了面团, 我看着这团绿油油的面团, 偷偷摸了一下,软软的、热热的, 我又闻了一下, 一阵艾草的清香扑鼻而来, 我用力地吸着鼻子, 当时,我真想把所有香气都吸光呀!

  接着大家开始了分工合作做艾饺和艾糕。 外公擀艾饺皮, 外婆放馅,妈妈折艾饺的花边(这可是最难的部分哦!),爸爸放艾饺, 舅妈做圆团, 我做艾糕, 我先把圆团放进模子里, 然后用力一按, 拿到舅舅那儿, 舅舅用棒子在模具上啪啪两敲, 一块块漂亮的艾糕就从模具里跳了出来。

  在嘻嘻哈哈中, 一盆盆艾糕出炉了, 哇, 真好看呀!

清明节主题的作文 篇8

  清明节又到了,天空中又飘起了纷纷扬扬的清明雨。怪不得杜牧大诗人会吟诵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祭奠亡灵的日子,清明节是缅怀逝者的日子,清明节是寄托哀思的日子。

  今年的清明节,我们全家显得尤为隆重,因为我们都聚集在一起,要去乡下拜祭去年刚刚去世的姥爷。

  这一天,我们一行人来到乡下,准备了一番后,我们就上山了。大人们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拿着铲子,有的提着篮子。他们脸色严肃,流露出哀思之情。我默默地跟在后面走着,那漫山遍野的映山红映入了我的眼帘,一簇簇、一丛丛,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开得那么热烈,开得那么鲜艳,我想它们也在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吧!

  踩过泥泞的田间小路,终于到了山上。一座新坟赫然展现在眼前,这就是姥爷的坟墓了!一看到这座坟,妈妈和大姨就不禁失声痛哭起来,我也默默地流着眼泪,姥爷的面孔仿佛就在眼前,想起与姥爷在一起的日子:我与他一起下棋,一起看电视,一起吃饭……这一切仿佛就在昨天。可如今,姥爷却躺在冰冷的地下,怎不令我们伤心欲绝?

  爸爸和姨父从远处铲来了一些新土给添上,妈妈从篮子里拿出准备好的供品,一一摆放在墓前,并深情地说:“爸爸,我们来看你了。”然后开始烧纸钱了,妈妈今年买得纸钱特别多,我挑了一些面额大的:一千万的、一亿的、一百万美金的……我希望姥爷在阴间过衣食无忧的生活。妹妹也不甘落后,一张张拼命地往火里扔。大姨一边烧,一边念念有词:“爸爸,快来拿钱吧!希望你在天有灵保佑我们身体健康,保佑孩子们学业有成……”我也在姥爷墓前许下心愿:保佑我考上清华大学。纸钱烧完后,爸爸又用酒在墓前洒了一圈,我们每个人在墓前作揖。之后大家带着沉重的心情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墓地。

  雨又飘飘洒洒地飞舞起来,丝丝细雨好像在诉说着我们对亲人的哀思。

清明节主题的作文 篇9

  今天清明节,我们一大家人都去祭奠已故的先人。那天阳光明媚,空气清新,多少给那个伤感的日子增添了一些生机。看到格外好的天气,我们小孩子想到可以在山野上采花,看美丽春色,和几个小表姐玩耍,心里有压抑不住的高兴。

  一大早,大人们都忙着购买祭祀品,我们几个小孩拿着爸妈给的零花钱,悄悄溜进超市购买自己喜爱的零食。大约走了二十分钟车程,我们来到了目的地。

  半山腰一处山水相依的小平地上,坐落着一排排坟墓,想必这就是那些长眠于地下的先人吧。高大的坟冢上长满了杂草,布满尘埃的石碑上模糊不清的刻字,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年轮。大人们分头除草添土,点蜡上香,我们几个小孩早就想着周围那些花花草草了,全然不顾大人们的活动,迫不及待地呼喊着就要离开,一旁当指挥长的外公说话了:“谁都不允许离开,祭祀活动马上开始了。”随着震耳的鞭炮声,正式祭祀开始了,外公带领大家在坟墓前磕头作揖,逐一介绍地下的先人,并说出参加祭祀活动的每个人的名字,念了一些祭祀语,整个活动进行了大约半个小时才结束。

  大家都不说话,一脸的沉重,可能是思念去世的先人吧!我悄悄地拉过妈妈问:“妈妈,这些先人为什么要葬在半山腰呢?”妈妈解释说:“是为了方便他们每天能够看到自己的家园呀!”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细看了每座坟冢和房屋的位置,都朝向南方,都能看到自家房屋,都离房屋不远,这也可能是后人与先人的之间的一种依恋和不舍吧!朝夕相处,不离不弃,生生不息。我似乎明白了刚才外公的严肃语气,他是借祭祀活动教育我们下一代世世代代不相忘,缅怀先人,传承文明。

【有关清明节主题的作文锦集九篇】相关文章:

1.有关清明节主题的作文锦集五篇

2.有关清明节主题的作文锦集六篇

3.有关清明节主题的作文锦集十篇

4.清明节主题的作文锦集九篇

5.关于清明节主题的作文锦集五篇

6.关于清明节主题的作文锦集5篇

7.清明节主题的作文锦集七篇

8.精选清明节主题的作文锦集八篇

上一篇:清明节随想作文300字 下一篇:小学清明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