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随想作文

2021-05-25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明节随想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节随想作文 篇1

  又是一年清明时。起风了,思绪随着风儿越飘越远,或许谈不上伤感,或许谈不上离愁。只是在这怀念的季节里,想起了已故的人和已逝的往事。于是,淡淡的哀愁随着清波荡开,荡开……

  清明时节雨纷纷。瞧,飘飘洒洒,凄凄冷冷,丝丝细雨,湿润了心头,也唤醒了我。滴滴答答,似乎很杂乱,又似乎很有律动力——正像我的心情,不悲不喜。我轻轻地走在这林间小路上,享受着这难得的安静。低头沉思,想起了那个他——在很久以前,他也像我一样,沉醉于这清明小雨之中。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但是细雨纷纷,让人感受到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于是,他写下了雨中行路者的心情——清明时节雨纷纷。他就是杜牧。

  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里,我理所当然地想起了已故的亲人。他们走了,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但是却免不了多愁善感几回。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杜牧或许与我同样的心情。看那春雨湿衫,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复杂。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又平添了一层愁绪。于是,他写下了这句千古名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雨不知不觉小了,我的愁绪仿佛收敛回来了。人生自古谁无死,何必伤感离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人生亦如此。杜牧或许明白人世间分分离离,故写下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一绝句。行人也不愿继续哀愁下去,或许想散散心头愁绪,于是借问酒家何处,而遥指杏花村却令所有人豁然开朗。或许人生总有那么一些死结,需要别人帮我们解开,而杜牧这句,写得实在深得人心,一语惊醒我这个梦中人。

  喜欢,很是喜欢。喜欢写这首诗的高明的诗人,写得自如之极,兴味隐跃,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喜欢清明,那种感觉,很是轻松很是惬意。杨柳拂过心头,悄悄地荡开了那颗忧愁的心……

清明节随想作文 篇2

  今天是清明节,说好了今天要上山去扫墓祭拜先辈的,所以我早早就起床洗漱了,做好扫墓的准备。

  爸爸妈妈比我起床得更早,他们早就将要去祭拜的东西放在一个大箩筐里;“酒,有;蛋糕,有;香,也有;纸,还有;香蕉,准备好了,苹果,也准备好了;蜡烛……”我故意在一样一样的大声地数,妈妈也乐得在旁边看我数。“好,准备齐了,我们向山里出发了!”我叫道。我在前边引路,爸爸挑着祭品跟在后头,妈妈也一并随行。

  刚出门,就觉得不大对头,满天的乌云,那一朵朵黑沉沉的云仿佛是吸满水的大海绵,饱胀得就要滴下来似的,难道老天爷也是有灵性的,要祭拜了也非常伤感?我也不禁担心起来,对妈妈说:“看来,天要下雨了,真是麻烦。”妈妈说:“是啊,不过东边的天还好,比较亮。我看了天气预报,说今天只是雷阵雨,应该不会那么早下吧。走,快点,我们去叫上你奶奶。”奶奶今天也要一起去祭拜,她自己一个人住在村子东头;我们走向奶奶家。进了奶奶的房子。咦?怎么奶奶不在家呢?我叫了起来:“奶奶,您在哪里?”从后面的菜园传来了奶奶的声音,原来,奶奶在田里种菜啊!妈妈也赶紧走去帮忙。真是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啊!三下五除二,奶奶妈妈匆匆忙完,我们就去墓地扫墓了。

  我们来到墓地。啊,这里的景色真美啊。群山起伏,连绵不断,那远处的山峰上还缭绕着淡淡的云雾呢。峰顶若隐若现,仿佛是天上的仙境,山上树木茂盛,满眼的葱绿,像是给山上穿了一件绿色的连衣裙。山脚边那不知名的野花,不正是给裙脚镶上了花边吗?再看看近处的小草,草尖上挂满了晶莹的水珠,是不是昨晚做了个美梦流下的羞涩的眼泪啊。听,还有清脆的鸟鸣声,一唱一和,是不是在歌颂这里的美景,我情不自禁的张开双臂,做拥抱状,大喊:真美啊!惹得一旁的爸爸妈妈都哈哈大笑。

  我们结队走到爷爷的墓地,放下祭品;妈妈对我说:“熙熙,你和妹妹先到那边去玩,让妈妈和爸爸好好除掉这些杂草。”说完,妈妈和爸爸就开始动手拔草。爸爸将较大的树木砍倒。我问爸爸:“为什么要砍倒呢?这不是滥砍乱伐吗?”爸爸笑着说:“这不算是滥砍乱伐的,在墓边的树要砍掉,就像家里打扫卫生一样。要不砍掉,到时连墓在哪里都找不到了。”我点点头,闪到一旁,和妹妹一起坐在木板上玩手机。过了一会儿,墓地清扫干净了,奶奶把东西摆好,插上香,点着火,又手合一放在胸前,嘴里念念有词,也不知在说什么;我见了忙把手中的手机放下,问爸爸,奶奶在念什么。爸爸微微一笑,摆摆手,意思是叫我这时候不要说话。五分钟左右,奶奶念完了就叫爸爸去放炮烧纸,然后也招呼我也去拜四拜,说是许许心愿,那些列祖列宗会保佑我的。我听了,半信半疑地照做了;我是希望我们全家幸福如意,我的成绩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

  我们许完愿,就开始放爆竹了,那劈啪劈啪的声音在山里显得格外的响亮,连小鸟的声音也停止了,树木也站立不动了。

  天,又下起雨了,我们不得不赶紧收拾东西回家;一路上,我们还看见了很多人也来扫墓呢,真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啊!

清明节随想作文 篇3

  4月4日~4月6日,这是一段莺飞草长、柳绿桃红的日子,是一段风和日丽、细雨霏霏的日子,是一段百感交集、心情郁闷的'日子??在这样的一段日子了,偏偏又是事情最多的时候。说了这么多,这是什么日子呢?是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的这个节气,我们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之情。

  这一天,我们会来到墓前,放置一束鲜花,烧上一些纸钱,借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能够和我们一样,幸福和快乐地生活着。此时,我们不禁会回忆起他们曾经和我们共同度过的那些岁月,那些画面仿佛还历历在目,想到这些,我不禁凄然泪下。

  曾几何时,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中,有多少我们武进的英雄儿女,为着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鲜血洒在家乡和异地。他们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却连姓名都不知道,但他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那就是为了共产义事业而奋斗。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现了大无畏的

  英雄气概,为我们后人树立了榜样。他们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光荣!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吟诵这句诗句,不免给人添上了一份伤感。这句诗好像更适用,难道古人有预知未来的本领。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

  天,似乎人们都已忘记了祭祖这件事,更多的是在清明节游山玩水,的确清明节的另一个活动就是踏青。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每年有多了一个活动——瞻仰民族英雄,为共和国的烈士扫墓。如果没有这些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自由、民主、和谐的社会,就不会有我们的未来。

  正是因为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宁,我们才得以在舒适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也许我们无法体会战火纷飞的时代的艰辛,但我们明白了幸福的来之不易。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继承和发扬先烈们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随时迎接困难的挑战!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为共和国的烈士扫墓的道路是沉重和庄严的。所以我们不能忘记先烈们的精神和遗志。我们用这种方式寄托我们的哀思,继承先烈们的遗志,以高昂的精神面貌,投身到学校生活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去。青山肃立,绿水长歌,我们将永远铭记和颂扬革命先烈的事迹,继承先烈的遗志,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清明节随想作文 篇4

  又是一年清明节,今年没有杜牧诗中的“雨纷纷”,倒是天气温和的很,暖暖的太阳照的人懒懒的。本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去孔林拜一下孔子,不过终究也没去。那几年,邹平的汽车站还在黄山中学那边,每年清明放假,我就早早起来,从步行街买两个土家烧饼,捧一杯热粥,穿过步行街,经过法院和广电大剧院,然后从高速路底下那个小桥洞钻过去,就到了山南广场了。

  清明我是向来不坐公交去车站的,一来时间多,二来主要是人多,懒得挤,所以就步行。每到清明我爬黄山的时候,锻炼的人都要下山了,只有几个练嗓子的偶尔传出一两声,像隐居的人似的。我就顺着山路往前走,到了翠屏公园就到车站了。

  所以每次清明,都要绕大半个黄山,不过也好,梁漱溟先生的墓就在半山腰,静静的注视着一中,所以每次走都能看见。

  先生的墓甚是冷清,记得只有冯友兰先生题的一副对联,刻在石头上。不知道是我去早了还是晚了,我总是怀疑没有人在清明去祭拜梁先生,每次从他墓前经过,我都注视一会儿,然后再走。他的墓前是没有瓜果花篮的,我常想,孔子是教育家,梁先生也是教育家,孔子是万世师表,梁先生是一中的创建人,怎么差别就这么大呢?单从一中的创建人来说一中校长也该在每年自费买几束花来祭拜梁先生。可是在我记忆中是没有的,我总觉得这对梁先生不公平。

  而从高中毕业,我是再也没去过了,今年清明更是不可能了。之前从山脚下走过几次,但都没有上去。

  昨晚去百度知道,才注意到离今年高考还有两个月。不知道我那些高中老师是否还在带忙碌的高三。阿龙的脾气大得很,但还是为我们好,娟子生气的时候也骂我两句,“威胁”我下一次要考到105,我还讨价还价,不过我知道她也不是真的生气,还有我那幽默的化学老师,操着一口标准的邹平普通话时常惹得我们笑。而现在,却没有人来管我了,而我,竟然开始还念被管的日子了。紧张,但是课余还可以和前后桌斗嘴,可以装着不会去问老师偷那几分钟的闲,可以比一比谁的综合选择题得分多了,甚至可以和老师开一些无关紧要的玩笑。

  那是个没有手机、没有笔记本,甚至连P4都没有的日子,但是现在想来,却比任何时候过的都快乐。忙碌,总比闲来无事玩游戏来的实际一些,也更有意义一些。

  他们说,清明该回高中祭奠一下,因为那里埋葬着我们的青春。只是,人总是要向前看,我们,是不会回到过去的,那些日子,只能用我们那蹩脚的文字来纪念了。

清明节随想作文 篇5

  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当我想起唐朝诗人杜牧写的清明节古诗里面的诗句,就像已经到了清明节一样,让人身临其境。

  在清明节时,有吃冷食的风俗,在这一天,不能生火做饭,还会象中秋吃月饼一样,清明节要吃鸡蛋。在上海清明节时,还会有吃青团的习俗,那是一种用青艾汁和米粉混合蒸熟的食物。

  清明节还是后人拜祭先人的日子。人们都会忙着准备祭品、上香、烧冥纸之类,来怀念离世的亲人。清明节不仅是祭奠的节日,也是踏青嬉游、亲近大自然的节日。

  清明节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不但有活动,有学问,还有佳肴,是一个多么有深刻意义的节日啊!

清明节随想作文 篇6

  四月,东风徐拂,温柔的、轻轻的抚摸大地,花儿苏醒了,大地露出美丽的脸庞;鸟儿飞上枝头“吱吱喳喳”的鸣唱,欢迎着春天,燕子又回来屋檐下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使我想起,四月五日——清明节。

  每到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人潮总是人山人海、络绎不绝。到了目的地,只见杂草丛生,大人小孩们分工合作,拿着锄头镰刀,把祖坟上的杂草除得一干二净。大家摆上祭祖用的牲礼,鸡、鸭、鱼、豆干、水果……等祭品,家中的长辈发给每个人三柱清香,我屏气凝神的祝祷,看着香烟袅袅缓缓升上云霄,不知道在天之灵的祖先,您看见了吗?您听见了吗?

  爸爸妈妈告诉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总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父母在世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孝顺父母,否则等父母百年了就后悔莫及了!而祭祀祖先使我们懂得饮水思源、慎终追远。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以前祖先荜路蓝缕的开垦,使得现在的我们得以丰衣足食,我们做子孙的千万不要数典忘祖,更不可以辜负先人对子孙的期望和训示。

  每年的扫墓,使我们谨记慎终追远的重要性,也感念祖先的先劳,知道我们要好好的努力向上,光宗耀祖,不要让祖先在天之灵还替我们操心,这样才是真正的好子孙。

清明节随想作文 篇7

  我们放了第一个清明节的假,老师让我们帮了一个“清明专辑”。我突然发现清明节变了。

  那时,天下着蒙蒙细雨,地上的泥土湿湿的,人们或坐桥,或徒步,带着凝重的心情,来到各家的祖坟上祭拜,寄托自己的相思,缅怀着坟里的故人,为他们恭恭敬敬地献上三柱香,摆上各种祭品,送上自己的寄语。回到家中,吃冰冷的食物。

  现在,天上依然下着蒙蒙细雨,水泥地面滑滑的,人们开着车带着同样沉重的心情来到了一个公墓,在拥挤的人流中把祭品放在墓碑前,象征性地拜一拜,又随着人流走了,回城之后,叫上亲朋,直奔酒楼,推杯换盏,说是为了纪念已故的亲人。

  那时在郊外,一个个活泼的身影自由自在地跑着跳着,打秋千,放风筝,蹴踞,插柳、踏青,在那带着露珠的小草上,在那翩翩起舞的蝴蝶身边,留下了一串串银铃般的欢笑,这时是孩子们的快乐时光。

  现在,在繁华的市区,成百上千个孩子在父母老师的监督下,上课,补课,写作业,学乐器,补奥数……在这厚厚的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的作业山中,在这一排排课外辅导书与练习题中,一个个带着瓶底似的眼镜的孩子们在伏案疾书。

  那时,人们在清明这个让人诗兴大发的日子里,思绪万千,大展身手,挥毫拨墨,一幅幅惊世名画,一首首传唱至今的佳句,由此而成。

  现在,也是这个日子,人们也想了很多,想的是物价的飞涨,想的是股市的暴跌,人们说的是祭品的昂贵,投资的损失……抱怨声、叹气声不绝于耳。

  在这个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心灵的距离却越来越远,越来越冷漠,人们的情感却越来越冷淡了。

  这样一个“冰冷”的清明节,有意义吗?

【实用的清明节随想作文汇编7篇】相关文章:

1.实用的清明节随想作文汇编九篇

2.实用的清明节随想作文汇编6篇

3.实用的清明节随想作文汇编9篇

4.实用的清明节随想作文汇编10篇

5.实用的清明节随想作文汇编八篇

6.实用的清明节随想作文汇编5篇

7.实用的清明节随想作文汇编8篇

8.实用的清明节随想作文汇编五篇

上一篇:家乡的清明节的作文600字 下一篇:清明节假期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