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作文

2021-05-07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清明节的作文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节的作文 篇1

  这个清明对于我来说,是既高兴又累。那确实叫做“我很累,但我快乐。”

  早晨四点多就起床,一切准备就绪才五点多。于是我们两个老同志兴冲冲地来到公交站牌下,如愿地乘上了第一班车。一切都是那么地顺利。七点左右,我们到汽车东站,打算从那里换乘农班车回护城老家。

  可是,当我们走进站内时候,我们发现,那么大广场上到处都是黑压压人流。每一辆车里都是十分拥挤乘客。我们好不容易上了一辆去大李车。也有了比较理想座位。尽管车里也十分拥挤,可我们俩还是比较自在。不过,车票价格和平时相比都是上了一倍。原来七元,今天都是十五元。而且不管远近,上车一律都是十五元。就这样还是有许多人上不了车。实在是太拥挤了。

  好不容易到了肥东桂王那里,驾驶员放弃走平时路线,改从包公大道绕行。其目是想避开堵车,早点到家。可是,这位驾驶员想错了。我们车刚拐上包公大道时候,马路上情景把我们惊呆了。由西往东方向车道上四排车流前后有三四公里长,就那么挪挪停停,缓慢地前行着。根本没有徒步行走快。后来还听说,包公像那边也是十分拥堵。以至县委书记在微博说他上午被“堵在路上。”就这样,平时只要几分钟路程,我们却用了一个多小时。一直到十点二十时候,我们才上了合蚌公路。比原计划迟了近两个小时。老家那边也等急了,不停地打电话询问我到什么地方了。

  回到老家以后,看到那么多人在忙着安排中午饭菜,我心情也愉快了许多。我们这个房份清明是集体做。各家轮流举办。今年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参加人都自觉地凑一点份子钱。当然是远不够用。举办人显然是要自己掏腰包补贴。不过,象我这样常年不在家又是拿工资人都会自己地多给一些。每年清明之前,由几个小房份代表组成筹备小组就要开会协商。今年一共六桌。每桌十六道菜。还是比较丰盛。白酒是四十元一瓶文王贡。还有啤酒。白酒啤酒保证够。席间,年长,年轻,老婆婆,小媳妇,都一边吃着,一边喝着,一边讲着。交流着各家最新情况,各人发展经历,各自致富经验。

  真热闹。真高兴。这些场景,只有清明节时候才有。给我感受是,现在农民生活水平确实是提高了。现在农民工收入确实是相当不错。所以这些都明显地写在他们布满舒心笑容脸上。

清明节的作文 篇2

  今天是4月5号,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早上,我5、6点就被拉起来,胡乱套上衣服,还没有来的及吃早饭,就被塞进车里,向老家出发。

  今天的天气好的有一些反常,不但没有下雨,还出了太阳。扫墓要去的地方多着呢!什么老奶奶老姥姥老爷爷--------有的地方非常远,但是不管多远,我们大家每一个点都去了。

  一路上我问这问那,叔叔们都说我太小,什么都不和我说,不过我自己倒是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欲断魂”三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这些墓里面,和我血缘最近的就是爷爷了。爷爷在我还没有出生就死了,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但是我很想知道他的样子。奶奶那里倒是有爷爷的照片,但我怕引起奶奶的伤心,从来不敢给她要。看到别的孩子和他们的爷爷高声谈笑,我心里有羡慕,又伤心。

  来到爷爷墓前,伯伯叔叔们开始拔杂草,清垃圾。没一会儿,坟墓就焕然一新。爸爸妈妈麻利的从袋子里取出带印章的黄纸、冥币,在坟墓前烧成灰,给在阴间的爷爷送去钱财;然后摆上圆鼓鼓的鸡蛋,香喷喷的猪肉,红彤彤的苹果------我们大家把香点燃,双手举香排成三排向爷爷祭拜,随后,我们大家又燃起了鞭炮。

  清明节是缅怀去世亲人的节日,每年我们大家都会回家扫墓。是啊,没有先人哪有后。

清明节的作文 篇3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还被称为“寒食节”,在农历三月初一这一天,习俗可多了!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它的来历吧!

  传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叫重耳的人,与他的战友介子推在一起作战。在打仗的过程中,突然没有粮食了,这可把重耳和介子推急坏了,于是,介子推忍着疼痛,用刀割下了自己腿上的肉,献给重耳吃。终于在十九年以后,重耳经过了自己的努力,当上了皇上,也就是晋文公。于是,他决定奖赏那些在战乱时帮助他的人,所有人都奖赏过后,唯独少了介子推一个人。有一位大臣提醒了晋文公:“皇上,您还没有奖赏在战乱时帮助您的介子推呢,他曾经割下自己的肉给您吃!”皇上听了,一下子想了起来。决定重赏介子推,但是介子推并不在乎这些奖赏,便去高山里照顾自己的老母亲。因为母亲居住的地方离这里很远,而且偏僻,为了找到他,晋文公就在山下派人放火,想把介子推逼下山来。但没想到:火烧的越大,介子推就和母亲越往山上跑,最后,介子推和母亲被活活烧死了。火停后,晋文公去山上搜查,最后发现介子推和母亲相拥的尸体,他们已经永远沉睡在一课大柳树下了。因此,晋文公感到伤心,便称这棵树为“清明柳”,还禁止人们在这一天用火,只能吃冷的食物。后来,人们就叫这一天为“清明节”。

  怎么样,清明节的来历是不是非常有趣呢?

清明节的作文 篇4

  清明节到了,我跟母亲都会到姥姥的坟前给姥姥扫墓。

  当我踏上那个不知名的小山头,看着蓝天中飘过的几朵悠悠白云,感受着那拂过山头上青葱的小草的微风,我知道我的姥姥在这里一定会开心。

  姥姥在我六岁的时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姥姥的死让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礼是怎么样的。老老的房子里,挂着一帘帘白白的帐子,到处都是哭声,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姥姥却安详地躺在棺材里。,我莫名地就放声大哭起来。不是因姥姥的逝去而哭,正因我并不知道姥姥再也不会起来了。我躲在母亲的身后,瞅着躺在棺材里的姥姥,哭闹了很久,很久。

  死亡,总能让人缅怀与逝者相处的点点滴滴。

  记得小时候,姥姥总爱背着我到处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来。沿路上,她不断跟人们打着招呼,还不忘捎上一句:“这是我孙子·”随即,便咧嘴笑了,满脸的皱纹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那间只点着一根发出微弱黄光的的蜡烛的小屋里,我蜷在姥姥的胳膊底下,感受着那温暖的体温。一床被子下,我听着姥姥讲那遥远的故事。我很喜欢听姥姥讲故事,虽然那时的我并不清楚姥姥讲了什么,但那亲切的带着浓重方音的话语和那缓缓的语速,总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时候,我总不喜欢吃饭。姥姥就对我说:“吃完饭,佛祖会保佑你的,会给你一块糖吃。”我信以为真,麻利地吃完饭后,真的在饭桌上发现了一块糖。那时的.我,单纯地以为佛祖是一个大好人,而且姥姥跟他很要好。她还说佛祖会关心每个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舍给走过这个小村、这间屋子前的乞丐,尽管会屡屡招来父母的数落与不满。

  姥姥死前,摔了一跤,随后又马上爬起来。家里的人都以为没事,我也以为没事。,我像往常一样乖乖吃完姥姥煮的饭,像往常一样得到了一块糖,也像往常一样兴高采烈地出去玩。当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见姥姥安详地躺在那张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还拿着那个伴随她多年的扇子,我冲上前去,摇着她的手,以为她能像往常一样醒来,再陪我玩。但是,无论我怎么去摇姥姥那只发冷的手,也摇不醒她。我放声大哭,哭声引来了父母亲,也引来了姥姥的死讯。

  每到清明节,当我登上那个不知名的小山,看着蓝天,享受着微风,我总觉得姥姥就坐在我身边,静静地看着我,直到永远……

  清明节啊,清明节,总是让我们这么的想念亲人!

清明节的作文 篇5

  今天是清明节,奶奶教我包清明饼。包清明饼的过程是这样的:先把泡了一夜的糯米放到石磨里,磨成粉,再把这些粉揉成团切成一块块,再在里面放进各种各样的馅,有清明草,豆腐干,肉末等,最后把它揉成扁圆形状放进煎锅里煎成金黄色。煎好以后, 我就尝了尝鲜,外脆里嫩,又想又好吃。吃完了,奶奶还夸我时候个小巧手呢!

  学做“清明饼”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清明节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这句诗句。

  今天就是清明节,家家户户都会做清明饼。我跟奶奶学做”清明饼”。先是和面,把煮起来的绵菜伴着面粉和成面团。接下来就是准备馅料,把肉,咸菜,豆腐等佐料炒起来。

  东西都准备好了接下里就是做清明饼了,先把面团放着手里揉成一个小半圆,往里面放入一些馅料,再把馅料包在面团里面,揉成一个半圆形的球就算成功了。可是,看似简单的活,在我手里面团就是不听话,不是露馅,就是揉不圆。看奶奶和妈妈都做的有模有样的,我心里可着急了。

  包了好几个以后我也包的像样了。包好后奶奶把饼放着锅里蒸,不一会儿,一个个又香又美味的清明饼出锅了,看的我直流口水,我一下子就吃了两个。哇!真好吃啊 。

  我终于学会了做“清明饼”。

清明节的作文 篇6

  追溯起清明节的源头,那就有些不得了了。据历史,是因为清明节在寒食节的前一天,久而久之,人们便把两个节日合二为一,索性直接过清明节了。而清明节主要活动便是祭祀,是由帝王将相家流传下来的,民间纷纷模仿,形成了清明节的主要活动。在乡下的过的清明节比起城里来,更为传统。

  最传统的扫墓,是要亲戚们都到坟前清扫,除去坟前杂草。而坟头的杂草不可以拔,还得栽花花草草,乡下有传说称谁的坟头草长得旺,谁的子孙后代有福气。许多农户将这一习俗看得十分重要,体现了中国人重孝道的精神,若是谁家坟前荒草多了,便会被别人取笑。除此之外,行祭祀礼还有个一直都在进行的活动,那便是“挂青”。在城里的公墓或许有些少见,但在乡下几乎是必有的活动。挂青便是在坟头插上枝桠,在枝桠上挂三条白色的草纸,若是直系亲属,得挂五条。刚死去一年的还得挂彩色的,配上花圈立在坟头两边。祭祀的时候家中必须留下一个女人洗碗,上坟的女人只准烧纸,不许烧香。有的对死者感情深厚的,还会烧包袱。便是把阳间的包袱烧掉,以为这样便可以寄去阴间。这是因为封建迷信,直至今天,已没有多少人家还烧包袱了。总之,说起来这些礼节繁琐至极,我也只归得来一二条。等傍晚时候,农户基本上都挂完了青,这时候便可以看见谁家坟头的白草纸多,预示着这个死去的人子孙后代多,且孝顺。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比赛了。但对于少部分的人来说,这是他们尽孝道的方式,也不可说这是什么虚荣的比赛。

  说起美食的话,清明果是最为出名的,但在乡下,他们称作“清明团子”或“清明饼”,少数南方地区称“清明粑”。都是用清明草混糯米粉做的,但并不是清明果。清明果外形似饺子,清明团子外形似馒头。且清明果注重味道,清明团子注重一个“饱”字,吃一个基本上便可以饱腹了。因为在乡下干活需要许多劳力,人们追求的往往不是味道了,是这些较实惠的食物。农妇们做起来也省时,捏成团子便可,不用做花之类的,所以清明团子对于乡下来说,要实际得多。如今,许多习俗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已经快要泯灭完了。于我来说,我更偏喜乡下的节日,过得十分传统。

  言而总之,不过都是人们怀念先人的方式,虽各有不同,却没有相互影响。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应该是体现在这类传统节日上吧。

清明节的作文 篇7

  清明,缠绵的雨丝带来的不是以往的浪漫,而是侵入骨髓的凄寒。

  清明。清明,说出口总有种伤感涌上心头。莫名地,心情变得很沉重。

  先人的离世,往往是人们心中一段最为悲痛的回忆,深埋在记忆深处,不愿提起、不愿忆起。而清明,则将所有的哀思拉回到现实,就那样平静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于是,最初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又回来了。逝者安息,生者,却难以放下。

  我相信,清明时节的雨,每一滴都是由人们的思念化成的。这种思念、如此痛,如此让人心伤。于是当这雨滴落在人们身上时,才让人心中升起难以名状的感伤,才让人的心情变得莫名的沉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时节,是个随手就可以捡拾泪水的时节,亦是个哀伤蔓延的时节。转身、低首、难言。谁将痛的滋味,连同思念一同葬了?

  当真葬得了、忘得掉么?

  清明,我们都清楚的明白,逝去的,不会再重来。但是那份思念则是无论如何也无法遗忘的。我们只是压制着,努力不去想。

  但清明,却将所有的一切释放。于是,怀念啊、伤感啊、难忘啊什么的,一下子全都回来了。一丝一毫都没有减少,反而在心中越发清晰的展现出来。

  这雨,下个不停,泪水也流个不停。不想再克制了,哭便哭吧,终究,那是所有人都难以忘记的,那些曾经深爱着我们的人即便不在了,我们也要勇敢地走下去。否则怎么对得起他们的爱与我们的纪念呢?

  这雨,下得阴晦。但是我们应该笑得明媚,不可以让那些曾经深爱着我们的人,看见我们不快乐,不可以……

  清明时节雨纷纷。

【精选清明节的作文集合七篇】相关文章:

1.【精选】清明节的作文集合七篇

2.【精选】清明节作文集合七篇

3.精选清明节作文集合七篇

4.精选清明节作文作文集合七篇

5.【精选】清明节的作文300字集合七篇

6.精选清明节的作文300字集合七篇

7.【精选】清明节的作文800字集合七篇

8.精选清明节的作文500字集合七篇

上一篇:过清明节作文400字 下一篇:传统清明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