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清明节的作文

2021-04-28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清明节的作文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清明节的作文 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杜牧写的清明古诗。

  今天是星期六,我爸爸一大早说:“清明节到了,祭祖坟了,这是我们中华的风俗。”我得意地说:“谁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样。”妈妈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个字都不敢说了。

  我们一家三口人来到祖坟前面,我们先拿出打火机,然后拿了几串小鞭炮放放。我原本是个喜欢放鞭炮的人,可现在为什么这么怕了呢?这都怪一个小鞭炮若的祸,那是我六岁的时候,我再玩的时候检到一个小鞭炮,我把它给放了。

  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听啪的一声,我的手被炸出了血,当时我痛的哇哇大哭,我家的邻居看见了我这副得性,马上告诉了我爸爸妈妈,我爸爸妈妈听了害怕极了,连忙把我送到医院里包扎伤口,从那时我就不敢玩鞭炮了,而且有时候听到鞭炮声就怕了。

  我们放完鞭炮点了几根香,我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先鞠躬,再说些什么话,我的爸爸妈妈在说什么我听不到,但我口中在说:“我要好好学习,以后考上大学,这样才对的起父母”我知道我这样只说说不做是没有用的,而是要实际行动起来。

  最后,我爸爸拿出一些吃的东西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里,然后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说:“你们这样祭祖坟不怕旁边那些野草着火吗?”他们说:“当然怕啊!但只要小心点就行了。”

  回到家中,爸爸拿出几个他第一次做的“清明果”,他说:“我从来没做过清明果,所以,这次清明果可能比以前奶奶做的难吃很多。”我尝了一口,我觉得不好吃,可是我还是吃了下去,因为我相信爸爸下次一定做得更好吃!

家乡的清明节的作文 篇2

  清明节这一天,人们没有一个是闲着的,都用各式各样的方法来祭奠死去的亲人们,比如扫墓、烧纸钱、上坟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好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清明前夕,家家户户忙个不停,准备好扫墓用的祭品。我的家乡也不例外。

  “又是一年芳草绿”,伴随着春姑娘的脚步,清明节到了。这天,我回到老家,奶奶先让我穿厚点,因为那里非常冷。之后又带上纸钱、供样、香等祭品,坐着爷爷的拖拉机向亲人的坟墓开去。一路上,我开心的边唱歌边摇头。伴着我的歌声,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一看“唉,盼望已久的美丽风景原来就是这个样子呀,真扫兴!”我望了望田野,很是荒凉。但乡间小路上,三人一伙,五人一群,来的,回的络绎不绝。点起火堆,烧起香烛,处处弥漫着清明的气息。我们一起烧纸钱、扫墓、给先人坟上填土,我还把自己亲手做的纸花一一插在了祖先的坟墓上,没过一会儿,我们就已经“凯旋归来”了。

  回到家,我怀着好奇心,在互联网上查询了一下有关清明节的习俗,让我大开眼界。知道了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还知道了清明节的历史,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爷爷还告诉我,清明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扫墓、烧纸钱、上坟是我们这些晚辈对先人的尊敬和怀念。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清明节年复一年,寄予了人们对老一辈人的无限哀思和祝福,每逢这个时节,家乡的人们总是忙里忙外,不仅表达了对先人的怀念,更给予了对新一年的希望。

  家乡的清明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盼望着下一个

  清明节的到来……

家乡的清明节的作文 篇3

  由于,清明节是在学校过的不能在家里过。在家里,吃上那平时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肴啊!而且不能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去乡下扫墓(踏青),给死去的故人请安,给他们拜年,送上家中做出来的佳肴--清明果。让他们保佑我的学习更好,学业成功。

  于是,星期六爸爸在家很空,决定带我回乡下去给奶奶扫墓。我立即拿来自己家里做出来的清明果,拿来一个篮子在下面铺了一张干净的报纸,然后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铺在里面,以免发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后,我把篮子放在车子的后备箱中。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全家就坐上了车子。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车子不停的颠簸,这时我想起了后备箱中的佳肴非常担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开慢些特别是有坑的地方。我们就慢慢悠悠的坐车,就像老牛拖慢腿。

  经过,半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了奶奶的坟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个躬,拜了几拜。给奶奶请了安,向他问好。对他行完了中华民族的礼仪以后,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响了起来。那声音震耳欲聋,就像天上打雷一样。把弟弟吓的呜呜大哭起来。后来我又默默的在坟墓前许愿“希望奶奶能保佑我学习快些进步,全家生活快乐,身体健康,学业有成”。

家乡的清明节的作文 篇4

  清明节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的一天其实平平淡淡,但家乡的习俗是在清明节前夕去上坟。我和家人上坟的时候,人们会带酒、果子和吃的什么东西到亲人的墓前,将食物祭在逝去亲人的坟前,烧些纸钱或挂些白色的纸,然后磕个头,吃完食物回家。

  星期六早上,天气晴朗。我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带上黄酒、果子、纸钱等供品,向埋着太爷爷、太奶奶的东山梁进发,还没到目的地,我就累得不行了,还是爷爷老当益壮,一马当先,离墓地已经不远了,站在一个山头向我们招手,我不甘落后,一口气爬到了目的地,我喝了一口水,坐在一块石头上喘气,在一块平整的土地中间,并排堆砌了太爷爷、太奶奶的坟墓,坟墓上枯黄的草木下面,小草开始发芽,坟前两棵高大的白杨树伸展开它那密密麻麻的枝条。我想它们夏天一定非常茂盛吧,说不定太爷爷、太奶奶还在树下乘凉呢。

  大家都上来了,爸爸把早已裁好的白纸条拿出来,我们把纸条一张一张挂到坟堆上的草丛里,坟堆一会儿就被白花花纸条覆盖。然后,姑姑拿出黄酒和鸡蛋、果子之类的,摆在坟前。爷爷点着了纸钱,一大堆纸钱在熊熊烈火中燃烧,忽然来了一阵旋风,爷爷说这是太爷爷、太奶奶取钱来了。爸爸又取出鞭炮,“啪啪”的声音在山中回荡。爸爸让我们站在坟前,给太爷爷和太奶奶鞠三个躬,以此来表达对太爷爷、太奶奶的思念,爷爷似乎很难受,眉毛皱着,一副伤心的样子,爸爸、姑姑和爷爷的表情差不多,奶奶也比较失落,从大家的表情看出,太爷爷、太奶奶一定是也是和蔼可亲的。

  上坟仪式完毕,我们要回去了。回头看看两个孤零零的坟堆,还有在风中飘散的灰烬,我的心里非常沉重。大家谁也不说话,默默地沉浸在无言缅怀之中。

家乡的清明节的作文 篇5

  今年清明节,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弟弟特意回老家扫墓,爷爷去年刚过世,我们全家都还沉浸在一种忧思之中。在回老家的途中,爸爸告诉我,奶奶在小姑8岁时就去世了,他们几兄妹是由爷爷一个人艰难地拉扯大的。奶奶生前没有留照片,我也不知道她的音容笑貌。想到这些,我很伤心。

  清明节这天,老家一直下着蒙蒙细雨,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句。今年家乡的清明节格外隆重,很多在外地工作的亲人都赶回老家祭坟。满山遍野都是上山扫墓的人,山上一片喧嚣与热闹。大人们准备了许多糕饼点心、水果饮料,小孩们有的拿锄头、有的拿铲子随后跟着。到墓地时,大人们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会儿就把杂草丛生的`坟头整理干净了,还在坟头插上各种颜色的纸。最后我们把糕点、水果、鸡、饭等摆在坟前祭拜。

  接着,爸妈还带我去了不远处的一个坟茔集中地。爸爸说,这是大西南剿匪期间在我们家乡英勇牺牲的解放军战士,为了剿灭当地的恶霸土匪,许多年轻的生命在这里永远长眠了。可他们的墓碑上都没有名字,这不由使我想起“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的诗句。在父母的带领下,我和弟弟一起在这些解放军叔叔的坟前敬献了鲜花,并磕了三个响头。

  这个清明节,我不但给爷爷奶奶扫墓,也亲眼看到了家乡人们过清明节的情景。更重要的是我还给革命烈士扫墓,磕头。使我感受到,没有革命先烈的鲜血,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要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增光,争做一名优秀的中华儿女。

家乡的清明节的作文 篇6

  每当清明节到来的时候,好多大人就会拿着铁锹还有黄纸咊冥币到先人的坟墓上烧纸、送钱。好让亡灵在阴间也有钱用;上学的孩子们也会被学校组织起来到烈士林园扫墓,通过扫墓,让我们知道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多少年来,这个清明习俗一直保持着。

  不知道为什么,每到清明时节,天空总是阴沉沉的,大多会下起雨,不由得让人们想起大诗人杜牧那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种感觉让人的心咊天气一样。

  家乡清明的另一个习俗是,在清明节那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两旁都要插上柳枝,锅里煮上好多鸡蛋,听长辈们说,这是在纪念一位名叫介子推的人。

  据说,当年皇帝微服私访,不料饿昏在一户人家的门口,这户人家的主人就是介子推。他见到有人昏倒在家门口,就想办法救活了这个人,当时老百姓很穷,介子推家也一样。皇上的这次微服私访,使他了解到了民间疾苦。

  皇上回到京城以后,决定重赏救命恩人,但是当圣旨到达的时候,介子推吓坏了,误以为皇上要杀他,于是乘天黑,背着八旬老母躲进了深山老林里面。皇上派人找了三天三夜也没有找到,于是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用火烧树林,他想用这个办法逼介子推出来接受他的封赏。然而不幸的是,介子推咊他的老母亲被活活烧死在树林里,当人们看到大柳树下这对母子的尸体时候,无不叹息落泪。

  皇上知道以后也后悔不已,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下令每年到了清明时节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插柳枝,煮鸡蛋,让已在天国的介子推母子能吃饱饭,不饿肚子。

  时间过去了许多年,习俗保留了下来,但是对习俗的来历,知道的人已经不多了。我想,也许清明节就是要告诉我们要时刻不忘感恩亲人,感恩恩人吧。

  家乡的清明节,我永远难忘。

  

家乡的清明节的作文 篇7

  清明节,在我国是流传几千年的节日。全国各地都以不同的方式来过清明节,我的家乡——新昌也有与众不同的方式来过节,现在就让我来讲讲吧!

  清明节前的几天,大人们就开始忙了起来,准备打清明麻糍,这是新昌特有的食品,是将糯米蒸熟后放在石臼里,用大榔头打烂,里面包着豆沙馅,做成长长的一条。味道软软的,甜甜的,可好吃了!这可是我们新昌人祭奠祖先的必备品呢。除了这个,通常还会准备一些必备物品:有纸钱、香蜡烛等。

  到了清明节那天,大人们很早就忙开了,还上街买祭奠的饭菜,这几样是我们新昌少不了的:有酒、肉、鱼、绿豆芽、豆腐、豆腐干……然后把它烧好放进碗里。

  出发了,我们把必备的东西放入篮子里。拿着篮子向祖坟走去,到了坟地,我们有的拿着刀在割杂草;有的在打扫地面;我们小孩则在一边快乐的玩。最后,放好饭菜,点燃香,我们开始祭奠自己的祖先了,大人们摆好准备的祭奠饭菜,开始祭奠自己的祖先。我们新昌的祭奠程序是:先拜山神后拜自己的祖先。祭拜完后,我们等一会儿后,就要烧纸钱。烧完后,我们把饭菜放入篮子里回家了。临走前,都要放鞭炮,所以清明节天天能听到鞭炮的响声。放完后,我们就打道回府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清明节。它是我们新昌人重要的一个节日。更是我们怀念亲人、增进亲情、踏青郊游的好日子。

家乡的清明节的作文 篇8

  又到了清明节,今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上坟,祭拜祈福。

  我们家族人多,有六十多人。上坟那天,一大早我就跟着爸爸、大爹、大姑们一起去坟地拔杂草、砍杂树、填土,不一会儿就把杂草从生的坟地打扫得干干净净。

  回家吃过午饭,大人们又忙开了,准备好祭品,张罗着去坟地祭拜。我们坐着车,拉着祭品不到三十分钟就到了坟地。

  一到坟地,大家七脚八手又开始忙碌起来了。大人们杀公鸡祭过山神后,有的杀鸡,有的修老坟,有的煮饭,我们小孩子也没闲着,帮着大人们打水、捡菜、洗菜。忙活整理顺当,饭菜熟了,坟修补完了,祭拜仪式正式开始了。按族人辈份大小,最年长的手端装满祭品(有饭、菜、肉、烟、酒、糖、茶、水、水果、糕点等)的筛子,头戴草帽,按坟头年早辈份一个接一个的祭洒祭品、压纸、烧香,跪拜祈福,嘴里不停的念着保佑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六畜兴旺、健康平安、幸福等祝语。我们按辈份大小照样依次祈福跪拜完了。开始放鞭炮烟花,在坟地边平地上摆开香喷喷的饭菜,大家围坐一起吃,家乡的清明节又热闹又快乐。

  吃饭间,爸爸对我说,孩子,过去我们上坟走路都要一个多小时,东西全靠人背,到了坟地满身是汗,可累啊!现在党的政策好,公路修通了,水渠修好了,东西不用背全都用车拉,方便快捷,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过多了,你们也很幸福啊。听了爸爸的话,我也感到现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了,对农村政策更好,帮扶救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村寨寨通电通路,家家户户建起了新瓦房,城乡孩子读书免费,人们生活一天比一天过得幸福快乐。

  今天,天上不时下着小雨点,好像老天在清明节也对无数先辈英烈们缅怀掉泪。我耳边又好像听见老师在讲话:“同学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的不容易啊,是无数先辈、英烈、共产党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要爱护、要发扬,要更加努力奋进。”

  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在高兴愉快之余又感到沉重,久久不能平息。

家乡的清明节的作文 篇9

  我的家乡介休是定阳大地上的一座名城,原名定阳。介休的得名,却是源于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叫重耳的王子,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跟随他的臣子中,有—个叫介子推的人,“割骨奉君”。重耳做了君主后,却忘记了介子推,经人提醒,重耳亲自去请介子推,可介子推不愿见他,背着母亲上了介休的绵山,最后重耳火烧绵山逼介子推出山,母子抱树而亡。晋文公重耳便下令介子推死的日子,定为寒食节,但寒食节与清明节相近,便两节并一节。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固定在农历的四月四日至四月六日之间。

  清明节的习俗非常多,比如荡秋千、蹴踘、踏青、植树、放风筝等等。但在这里面最重要的是祭相和扫墓。而今,绵山又成为清明寒食节的一个必到之所。

  瞧!妈妈把那用白面做成的活灵活现的“蛇盘兔”,还有“小蛇、小兔、小燕子”等打装成一个包,还时不时找些香、纸钱。爸爸在一旁又赶紧装起了糕点、酒和饮料。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我打趣地说到:“原来你们这么迷信啊!”爸爸在一旁郑重其事地说:“这不是迷信,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它是让生者纪念死者的一种活动。是告慰亡灵的-种活动。”

  “走,儿子!”随着一声吆喝,弟弟活蹦乱跳地出去了。

  “我也要去。”我着急地说。

  “你一个女孩子家,不能去。”爸爸说。

  “为什么不能去?”我问爸爸。

  “那好吧,你去了也只能在路边看。”

  终于到坟地了,我停在路边,只见爸爸和弟弟虔诚地摆上供品磕头、烧纸钱,嘴里好像还在说着什么。我心里憋了一股火,凭啥我不能靠近?也不知老祖先是怎么留下来的规矩!我真替女人抱怨叫屈!

  过了一会儿,爸爸、弟弟出来了,渐渐地路上上完坟的行人也多了,一路上天气阴沉沉的,好像连空气也是湿润的,再看看行人们,个个都没有先前来时那么兴高采烈,这时我不禁想起一首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它不正好和了这首诗的意境么?

  过了不多久,我们这些小孩儿们才耐不住沉闷呢!我们个个手拿柳条,头戴柳环,踩着那刚刚探出脑袋的小草,一路欢蹦而去……

  这就是我的家乡——介休的清明节。

家乡的清明节的作文 篇10

  每年的四月四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这时,每个地方都会蒙上一层淡淡的忧伤,我的家乡也不例外。

  在家乡,每年清明节的头几天,人们都要忙着刻纸钱,买黄纸、香蜡。家族的族长要集合全族人开会,会上定好谁家买吃的,谁家买祭祀用的材料。定好后,大家各自行动。

  一到大街上,琳琅满目的祭祀用品会让你眼花缭乱,处处可见香、蜡、纸钱、大串纸……清明节的那一天,一些年事较高的老爷爷、壮个儿的叔叔,带上买来的大串儿纸,到亲人坟上挂纸,挂纸就是把串儿纸栓在木棍上,将木棍插在自己亲人的坟头上,意为给逝去的亲人房头上“挂花”。挂完花后要面对墓碑鞠躬磕头,祈求平安得福,多添富贵。

  在我的家乡,逝去的人的坟墓大都立在林子里。人们进林子,找一个较宽敞的地方支锅点火。一部分人开始侍弄饭菜,一部分人则在坟前烧香点蜡、摆放贡品。所有工作都做完后,就点放鞭炮,族人按辈分依次到原始祖先那儿磕头祈福。

  祈福完毕之后,便在家族坟地里聚餐,这大概是与老祖先共餐的意思。用完饭后,由族长将剩余的饭菜均匀地分给族里每一户人家,带回家去,意为族内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人群散开后,人们各自去亲人坟前痛苦一场,诉说一些思念祈求佑护等等的话。

  死去的人虽然都不在,但活着的人却把他们放置在心里。每年的清明节,家乡的人们都要把对逝去亲人的那份记忆拿出来晾晒晾晒,表达的是亲人之间那份血浓于水的感情。

【【精品】家乡的清明节的作文汇总10篇】相关文章:

1.【精品】家乡的清明节的作文汇总6篇

2.【精品】家乡的清明节的作文汇总7篇

3.【精品】家乡的清明节的作文汇总八篇

4.【精品】家乡的清明节的作文汇总9篇

5.【精品】家乡的清明节的作文汇总九篇

6.【精品】家乡的清明节的作文汇总5篇

7.【精品】家乡的清明节的作文汇总六篇

8.【精品】家乡的清明节的作文汇总8篇

上一篇:我家乡清明节作文 下一篇:小学生的清明节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