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清明节作文

2021-03-30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追思清明节作文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追思清明节作文 篇1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节日之一,提到清明节,就会联想到孝顺的重要。人们常说:“百善孝为先”,而清明节跟孝道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为“清明节”代表的是怀念祖先以及不忘本的传统美德。我想:如果死者的亲人来祭祀他,那他在天上也会安详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杜牧所写的清明,正说明了清明节的情景。在扫墓时,我常常会不知不觉低低吟咏,整首诗彷佛变成一段剪影,在我面前播放,也让我想起外公,忍不住一个人暗自哭泣。

  清明节对我来说,是个很重要的日子。可以在当天祭祀往生的外公,希望他可以保佑我们这些后代子孙平安健康、天天开心。此外,我还希望他跟曾祖父、曾祖母在天上,安安详详的看着我们,守护着我们。

  当看着一缕缕烟往上飘,我的心彷佛也慢慢飘到天上。“外公现在过得好吗?幸福吗?”心底一大堆疑问,要请外公回答我,当看到天空香烟袅袅,放心了许多。因为我彷佛看到外公在对我微笑,他笑得很灿烂。我宁可相信这不是梦,也不愿意有人把我从梦里惊醒。外公!你过得好吗?我祝福你在天能快乐,也希望你保佑我,在今后的日子可以过得平安。我望着天,看着白云,相信我的讯息也随着那缕缕烟,传达到外公那里了吧!

追思清明节作文 篇2

  谁也不知道哪一天会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天,父亲离我而去的那个周末,直到午夜11点多我上床休息的那一刻,我也没有任何预感父亲会离开我,只有上天知道,这是我这一生拥有父亲的最后一个多小时了。

  在父亲去世的近一年时光里,我真切的感觉到了什么是生离死别。虽然潜意识中父亲就和生前一样在老家安然度日,无欲无求,但每次回家再也看不到敞开的大门迎接我,有好几次都是电话叫来妹妹才进了家门,爸爸,你躲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儿子每次回家你都锁上大门出去了。我心里清楚,你不在街上和老友聊天、不在地里侍弄那去年刚刚种下的小树苗、不在邻家串门,这些地方你都不会在。我心里知道,你在天上。再也不会和以前那样站在咱家大门口用疼爱的眼神注视着儿子走进家门。直到有一天,我从母亲那里要过来了父亲生前使用的家门的钥匙。

  父亲,你老知道吗?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 ,咱家发生了许多事情。年初,你的大孙子考取了北航研究生,这是你知道的';今年九月,咱家的老屋塌了,到十一月,咱家又建成了新房,完成了你生前的心愿;今年八月,我买了新房、就在上周,我把旧楼卖了,这些你是不知道的。我想今年六月交房后就装修,在取暖之前搬进新房,你老看合适吗?

  父亲,咱家的的新房从昨天开始请人装修了,估计最快也得三周,到时候,我会把母亲送回家,这近一年的时光,母亲在城里可是憋屈坏了。

  放心吧父亲,你老虽然不在了,我们兄妹四人一定会向您生前教导的那样,做老实人,办老实事,以诚待人,用心交友。踏踏实实做事,平平静静生活,努力干好本职工作。绝不玷污你的一世清名。

追思清明节作文 篇3

  原来只知道吃现成的,我还从来没看过锅贴是怎么包出来的。看着老外婆忙碌的身影,我心里痒痒的,总想去包几个试试,嗨,这包锅贴有啥难的,不就是面皮里包点菜,再把面皮合拢,锅贴不就完成了吗!

  每年的清明节,妈妈都要煎一锅锅贴,吃着香酥酥的锅贴,老外婆的音容笑貌便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老外婆是贵州人,生前最爱吃锅贴了,不用说了,包锅贴肯定就是俺老外婆的绝活,记得我7岁那年,一天老外婆在厨房里忙活着摘菜,洗菜、切菜,一会儿一大锅香喷喷的“汇菜”就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很好奇,便问老外婆:“老外婆,您不煮饭,光炒菜,而且还这么大一锅,我们怎么吃得完?”老外婆笑咪咪的对我说:“小馋猫,别急,好东西在后头,一会儿保准你馋得流口水。”老外婆像变戏法似的从橱柜下端出一盆早已揉好的面团,拿起赶面杖开始忙了起来。哦,原来老外婆是要包锅贴给我们吃。

  原来只知道吃现成的,我还从来没看过锅贴是怎么包出来的。看着老外婆忙碌的身影,我心里痒痒的,总想去包几个试试,嗨,这包锅贴有啥难的,不就是面皮里包点菜,再把面皮合拢,锅贴不就完成了吗!于是我就自告奋勇地对老外婆说:“老外婆我和您一起包好吗?”“好吧”老外婆慈详地说,只见老外婆手里拿着一张面皮儿,轻松地打了一匙菜放在面皮上两手一合然后捏几下“面嘴”一个锅贴就包好了,像个吃饱了的小船,可再看我手上的,面皮上放着一大坨菜,不是面皮包不拢,就是菜跑到皮儿下边去了怎么包也包不拢,再看看老外婆,已经包了好几个放在盘子里了!急得我团团转,真不想包了,可又要面子,只好硬着头皮包!老外婆好像看到了我的心思说:“茜茜,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不要急躁,否则一事无成!”我听了,心里愧疚极了,真想找地缝钻进去。总结经验,自己就特别仔细地观察老外婆包锅贴的每一个动作,看了几次以后,我学着老外婆的样子,拿一块面皮放在手心里,从菜盆里打一小匙菜放在面皮上,然后双手一合,把两个半圆的面皮捏紧,一个鼓鼓的小船就“游”在了我的手上,老外婆表扬了我,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呢!……

  如今,老外婆去世也有几年了,每当清明节,我就想起老外婆教我做锅贴的情形!

追思清明节作文 篇4

  清明节当天下起滂沱大雨,原本我和妹妹要去帮忙扫墓,但因为雨势实在太大,爸爸顾虑到我们的安全,就让我们留在妈妈的工作室。

  虽然今天无法去扫墓,但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却让我特别想念已过逝的曾祖母。她是个非常慈祥的人,她在世时,只要我去看她,她就会用她那双骨瘦如柴的手摸摸我的脸,也会请我吃糖果或饼干。

  想起曾祖母要离开人世的当天,我们全家已出国渡假了,当妈妈接到曾祖母去世的消息,难过的说不出话来,我们的心也跟着碎了,没想到宛如“天使”的曾祖母,趁我们不在时去了“天国”———一个好遥远的地方啊!

  我觉得对一个人好或是要表达孝道,应该要在他(她)感受得到的时候,不要等到那个人离去或离世时,才去做一些很表面的孝行。例如有的人在父母活着的时候不孝敬父母,父母死后办很盛大的丧礼,乐队铿铿锵锵的敲打吹奏,虽然很隆重,但只不过是在做给活的人看,对于已死去的人而言,只是“吵死人”罢!

  清明节是要我们慎终追远,并对死去的亲人表达思念之意,也提醒我们平常就该尊敬长辈、孝顺父母,不要等到亲人过世时,才感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追思清明节作文 篇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的这个节气,我们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之情。

  这一天,我们会来到墓前,放置一束鲜花,烧上一些纸钱,借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也能够和我们一样,幸福和快乐地生活着。此时,我们不禁会想起他们曾经和我们共同度过的那些岁月,那些画面仿佛还历历在目,想到这些,我不禁潸然泪下。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时节,让我们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在缅怀过去的同时,也要对未来充满希望,珍惜生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不要虚度了这样一个美好的人生。还要对生命有一个重新的认识,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充实实的,这样才会不让自己遗憾,并且对得起他人。

追思清明节作文 篇6

  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和家人一起去扫墓,顺便和亲戚一同踏青出游,从来没有想到大家那么费力去除草,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我家祖先的坟墓,在竹东穷乡僻壤的山上,我们和伯父全家拿着祭品、锄头、镰刀、柴刀等,走过崎岖不平的山路,披荆斩棘穿过一片竹林,沿途泥泞不堪,突然,听到弟弟大叫一声,他就像溜滑梯似的跌个四脚朝天,令人捧腹大笑。好不容易走到墓地,抬头一看,哇!真热闹耶,平日阴森森让人望而却步的地方,今天到处都是人声鼎沸,扶老携幼的好多人啊!鞭炮声此起彼落,要放鞭炮还会大声通报周遭的人,以免旁人被惊吓到。记得去年才把草除得干干净净,现在怎么又是杂草丛生,有些甚至长得比人还高呢!把墓碑都盖住了。大伙儿顾不得聊天,赶紧戴起手套拿着工具,分工合作努力砍草,才一会儿大家就汗流浃背了。我和弟弟就只能拔拔小草,负责将砍下来的树枝拖离开,真希望快点长大,可以和大人一样大刀阔斧斩杂草。

  终于除完草清扫完墓园,清明节最神圣的一刻到了,我们摊开报纸铺在墓碑前,将带来的祭品排开来,大家双手举起清香虔诚的向祖先敬拜,口中念念有词,祈祷祖先庇佑子子孙孙都平安,最后焚烧了大叠大叠的纸钱,还将冥纸用石头压在坟墓上,也洒了一些冥纸和蛋壳在坟上,才大功告成。

  原来,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是教人慎终追远不可忘本忘恩,扫墓是对祖先、亲人永久的感激和怀念,若没有先人,我们现在岂能有如此安定的日子呢?

【关于追思清明节作文六篇】相关文章:

1.清明节追思作文

2.关于追思清明节作文三篇

3.关于追思清明节作文五篇

4.关于追思清明节作文10篇

5.关于追思清明节作文八篇

6.关于追思清明节作文四篇

7.关于追思清明节作文5篇

8.关于追思清明节作文4篇

上一篇:难忘的清明节作文 下一篇:难忘的清明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