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作文

2021-03-28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清明节作文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清明节作文 篇1

  每当清明佳节到来的时候,好多大人就会拿着铁锹还有黄纸和冥币到先人的坟墓上烧纸、送钱。好让亡灵在阴间也有钱用;上学的孩子们也会被学校组织起来到烈士林园扫墓,通过扫墓,让我们知道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多少年来,这个清明习俗一直保持着。

  不知道为什么,每到清明时节,天空总是阴沉沉的,大多会下起雨,不由得让人们想起大诗人杜牧那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种感觉让人的心和天气一样。

  家乡清明的另一个习俗是,在清明佳节那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两旁都要插上柳枝,锅里煮上好多鸡蛋,听长辈们说,这是在纪念一位名叫介子推的人。

  据说,当年皇帝微服私访,不料饿昏在一户人家的门口,这户人家的主人就是介子推。他见到有人昏倒在家门口,就想办法救活了这个人,当时老百姓很穷,介子推家也一样。皇上的这次微服私访,使他了解到了民间疾苦。

  皇上回到京城以后,决定重赏救命恩人,但是当圣旨到达的时候,介子推吓坏了,误以为皇上要杀他,于是乘天黑,背着八旬老母躲进了深山老林里面。皇上派人找了三天三夜也没有找到,于是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用火烧树林,他想用这个办法逼介子推出来接受他的封赏。然而不幸的是,介子推和他的老母亲被活活烧死在树林里,当人们看到大柳树下这对母子的尸体时候,无不叹息落泪。

  皇上知道以后也后悔不已,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下令每年到了清明时节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插柳枝,煮鸡蛋,让已在天国的介子推母子能吃饱饭,不饿肚子。

  时间过去了许多年,习俗保留了下来,但是对习俗的来历,知道的人已经不多了。我想,也许清明佳节就是要告诉我们要时刻不忘感恩亲人,感恩恩人吧。

  家乡的清明佳节,我永远难忘。

清明节作文 篇2

  今天是清明节,一大早,爸爸妈妈和其他亲戚朋友们,吃完早饭就拉着我上山拜祭祖先去了。

  我们到了山脚下,要开始爬山了,在上山的路程中,路面特别滑,我滑倒了好几次,再加上有许多山地离下面的地面高了许多,需要一个人先爬上去再拉另一个人上去才行,有时候在下面的那个人太重了还有可能把上面那个人拉下来呢!在上山的小路旁边的草丛里一般都会有许许多多的大坑,妈妈告诉我这一些大坑是新中国成立之后被寻找宝藏的祖先挖出来的,所有大坑中都十有八九是埋藏过宝藏的。

  我们来到了第一个祖坟,这一个祖坟下面是一位婆婆。我还记得,在我五岁那年,我在给她的坟墓上香之后,从上面滑了下来,结果扶了一下坟墓前面刻字的地方,一个东西从上面掉了下来,妈妈说:“那个可是婆婆在天之灵戴的帽子,现在你把它弄坏了我们又要重新买一个给婆婆了!”

  “弘宇!”我的堂哥在叫我,“你在想什么呢,我们去给婆婆上香吧!”我从回忆中又回到了现实的世界里,这一次,我小心翼翼的给婆婆上香,那香上面冒出的烟把我的眼睛熏得眼花缭乱,连续打了好几个喷嚏,那种感觉特别难受,鼻子也酸酸的。

  我们来到了最后一个祖坟,从这个地方望下去,可以看到半个徐家村,我问妈妈:“为什么要把公公埋在这呢?”妈妈说:“这个地方是公公自己选的,他说在这里可以看到子孙后代在开心的生活。”

  我们拜祭完祖先后就下山了。

清明节作文 篇3

  20xx年清明节,母亲去世1周年之际,我和弟弟为母亲立了一块碑。碑是弟弟在古城开封定制的。开封有着悠久的勒碑传统,石碑勒制得很是讲究,一见就让我们生出一种庄严感,不由地想在碑前肃立。和石碑同时运回老家的,还有6棵树,4棵柏树,两棵松树。墓地里最适合栽种的树木就是四季常青的松柏。松柏是守卫墓碑的,也是衬托墓碑的,有松柏树,墓碑就不再孤立,就互相构成了墓园的景观。

  栽树时,我们兄弟姐妹5人都参加了,有的刨坑,有的封土,有的浇水,把栽树当成了一种仪式,都在用心见证那一时刻。我们对树的成活率没有任何怀疑,因为我们那里的土地非常肥沃,如人们所说,哪怕是在地里埋下一根木棒,都有望长出一棵树来。何况弟弟从开封运回的都是生机勃勃的树苗,每棵树的根部都用蒲包裹着一包原土。我们开始憧憬,若干年后,当松柏的树冠如盖时,松是苍松,柏是翠柏,那将是一派多么让人欣慰的景象。我们还设想,等松柏成了气候,人们远远地就把松柏看到了,当是对母亲很好的纪念,绿色的纪念。

  在我少年的记忆里,我们村二老太爷家的坟茔就是一个柏树园子。园子里的柏树有几十棵,每一棵岁数都超过了百岁。远看柏树园子黑苍苍的,那非凡的阵势让少小的我们几乎不敢走近。到了春天,飞来不少鹭鸶在柏树上搭窝,孵育小鹭鸶。那洁白的鹭鸶在树顶翻飞,如同一朵朵硕大无朋的白莲在迎风开放,甚是好看!可惜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那些柏树被青年突击队员们一夜之间全部伐倒,并送进小铁炉里烧掉了。从那以后,直到我们在母亲墓碑周围栽松柏之前,40多年间,村里再也无人栽过松柏树。乡亲们除了栽种一些能收获果品的果树,就是栽一些能很快卖钱的速成树。因松柏树生长周期长,短时间内很难得到经济效益,人们就把松柏树放弃了。我们反其道而行之,把松柏树重新栽回到家乡那块土地上,所取不是什么经济效益,看重的是松柏的品质,以及为世人所推崇的精神价值。我们不敢奢望墓园里的松柏能形成柏树园子那么大的规模,也不敢奢望有限的几棵松柏能长成像柏树园子那样呼风唤雨的阵势,只期望6棵松柏树能顺利成长就行了。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栽好松柏树,我回到北京不久,妹妹就给我打电话,说有一棵柏树因靠近别人家的麦地,人家往麦地里打除草剂时,喷雾飘到柏树上,柏树就死了。我一听,心里顿时有些沮丧。我听人说过,除草剂是很厉害的。地里长了草,人们不再像过去一样用锄头锄,只需用除草剂一喷,各种野草便统统死掉。柏树虽然抗得住冰雪严寒,哪里经得起除草剂的伤害!我有什么办法?我对妹妹说:死就死了吧,死掉一棵,不是还有5棵嘛!

  更严重的情况还在后头。现在收麦都是使用联合收割机,机器收麦留下的麦茬比较深,机器打碎的麦秸也泄在地里。收过麦子,人们要接着种玉米,就放一把火,烧掉麦茬和麦秸。据说火烧得很大,很普遍,夜间几乎映红了天际。就在我们种下松柏树的当年麦季,烧麦茬和麦秸的火焰席卷而来,波及松柏,使松柏又被烧死3棵,只剩下1棵柏树和1棵塔松。秋天我回老家看到,那棵幸存的柏树的树干还被收麦的机器碰掉了一块皮,露出白色的木质。小时候我们的手指若受了伤,习惯在伤口处撒点细土止血。我给柏树的伤口处揉了些黄土,祝愿它的伤口能早日愈合,并希望它别再受到伤害。

  我母亲生前很喜欢栽树,对树也很善待。我家院子里的椿树、桐树等,都是母亲栽的。看见哪里生出一棵树芽,母亲赶紧找一个瓦片把树芽盖起来,以防快嘴的鸡把树芽啄掉。母亲给新栽的桐树绑上一圈刺棵子,以免猪拱羊啃。每年的腊八,我们喝腊八粥的同时,母亲也会让我们给石榴树的枝条上抹些粥。母亲的意思是说,石榴树也有感知能力,人给石榴树吃了粥,它会结更多的石榴。我们在母亲的长眠之处栽了松柏,母亲的在天之灵肯定是喜欢的。母亲日日夜夜都守护着那些树,一会儿都不愿离开。在我的想象里,夜深人静时,母亲会悄悄起身,把每棵树都抚摸一遍,一再赞叹:多好啊,多好啊!母亲跟我们一样,盼着松柏一天天长大。然而,化学制剂来了,隆隆的机器来了,熊熊的烈火来了,就在母亲旁边,那些树眼睁睁地被毁掉了。母亲着急,母亲心疼,可母亲已经失去了保护树的能力,母亲很无奈啊!

  按理说,我和弟弟还有能力保护那些树。只是我们早就离开了家乡,在城里安了家,只在每年的清明节和农历十月初一才回去一两次,不可能天天照看那些树。我想,就算我们天天在老家守着,有些东西来了,我们也挡不住。也就是说,我们只有栽树的能力,却没有保卫树的能力。好在六七年过去了,剩下的那棵松树和那棵柏树没有再受到伤害。塔松一年比一年高,已初具塔的形状。柏树似乎长得更快一些,树干有茶杯口那么粗,高度超过了石碑楼子,树冠也比张开的伞面子大得多。有风吹过,柏树只啸了一声,没有动摇。

  在母亲去世8周年之际的清明节,弟弟又从开封拉回了4棵树,两棵松树,两棵金边柏。以前栽的树死掉了4棵,如今又拉回4棵,弟弟的意思是把缺失的树补栽一下。说起来,在母亲去世前,我们的祖坟地并没有在我们家的责任田里,母亲名下的一亩二分责任田在另一块地里。母亲逝世时,为了不触及别人家的利益,我们就与人家协商,把母亲名下的责任田交换过来,并托给一个堂哥代种。也就是说,我们在坟地里立碑也好,栽树也好,和村里别人家的田地没有任何关涉,别人不会提出任何异议。

  让人痛心和难以接受的是,20xx年麦季烧麦茬和麦秸的大火,不仅把我们新栽的4棵松柏烧死了3棵,竟连那棵已经长成的柏树也烧死了。秋后我回老家给母亲烧纸时到墓园里看过,那棵柏树浑身上下烧得乌黑乌黑,只剩下树干和一些树枝。我给柏树照了一张相,算是为它短暂的生命立了一个存照。

  我有一个堂弟在镇里当干部,他随我到墓园里去了。我跟堂弟交代说:这棵被烧死的柏树,你们谁都不要动它,既不要刨掉它,也不要锯掉它,就让它立在那里,能立多久立多久!

清明节作文 篇4

  时光像飞箭,又一个清明来到了,沐浴着春风,我百感交集。

  空气中渗和着湿泥土的气息和淡淡的伤感,我闻着芳香,来到了从前。

  那时的我才3岁,大姨奶奶也还健康。儿时的.我,天真而活泼,大姨奶奶常抱起我,把我揽在怀里,婆娑着我的头,乐呵呵地对我说:“宝宝乖,宝宝乖。”我在她的怀里扑腾着,不停地动来动去,大姨奶奶也不生气,把我放在沙发上,守着我玩,我继续笑啊、跳啊……

  转眼,我长大了,大姨奶奶却因年迈无力而患上了脑瘫,我们见面的机会也越来越少。XX年10月,她——并不常与我相见的大姨奶奶,永远地闭上了她慈祥的双眼,当我听到这个噩耗时,我才发现我几乎淡忘了这个称呼—大姨奶奶,我才深知爱有多么重要,所有的不解与疑惑,刻在了照片上大姨奶奶永不流逝的笑容里。我第一次感到遗憾:我没能在大姨奶奶弥留之际献上一个微笑,哪怕,她此时早已陷入昏迷!我并不知道很多我和大姨奶奶之间的故事,那些所剩无几的故事,也多是外婆告诉我的,当时的我,稚嫩而不懂事,现在,我才明白:大姨奶奶很爱我!

  我手捧鲜花,轻轻放在她的坟前,泪水流过我的脸颊,无言……

清明节作文 篇5

  照家乡的老规矩,清明在四月四日,就开始了。“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是一年里播种的季节;在这天,我们家在阳台上播植种子;种子里有葵花籽、白菜籽、马铃薯块、黄瓜籽、红绿豆子等组成的。这不是阳台,而是小型的菜园。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做清明团子;把豆沙、花生粒、芝麻等用掺了马兰头的面团包裹起来,为清明上坟用。前一天将其煮熟,清明节时,中饭就吃这些。

  准备过清明,第一件大事就是在家中祭祖。准备好鸡肉、猪肉等好吃的,其中还要有一条大活鲫鱼,鳃上贴一张红纸。当然,香和蜡烛也是必不可少的。恐怕第二、第三件事才是上文提到的裹团子和种菜。

  孩子们喜欢,大人们也忙乱。我们必须在几天之内上完四处坟:爸爸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妈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我的太公太婆。

  先是去祭拜爸爸的爷爷奶奶,在湖山,也就是现在的湘湖二期。走一条山间小径,路的尽头就是一些坟,最前面的是我们所要拜祭的太公太婆坟。大人们摆弄供品,合掌行礼,恭恭敬敬。孩子们的乐趣不在于拜,而在于釆“狼藉”。这是一种野菜,属于蕨类。不过我的乐趣不在于吃,而在于釆。这种菜,坟头旁总是有很多,而坟头上则更多。于是我常常爬到坟头上去釆,弄得浑身是泥,也因此挨过骂,但我的兴致一直丝毫未减。到时候,总是采到一大袋,而且根根漂亮。有时看到人家坟上的多,难免嫉妒,也爬上去釆。当然,通常总是被大人拽下来骂,但心里却有一种满足感。等到了饭桌上,吃的最少的总是我,因为我觉得有些苦,所以一直弄不懂大人为什么那么爱吃。

  去祭拜外婆家那儿的坟也好,因为附近有一个大池塘。当然,里面没有鱼,但有很多很多的小蝌蚪。上坟时,坟旁有很多竹子,外婆、外公就将其砍掉,我总会拿走一根。抓蝌蚪时,我们就用棒将其赶到一块儿,用脸盆一捞,嘿,正着!最后总是抓到了一瓶子的蝌蚪,回去分给朋友们。

  我们家乡过清明就是这样:大人在一边专心上坟祭拜,小孩子祭礼之后就去玩。

清明节作文 篇6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吃过早饭,我和妈妈去烈士陵园扫墓。十几分钟后我们就到了期待已久的烈士陵园,我激动极了。

  进入烈士陵园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尊巨大的石塑像,那是我们可爱可敬的革命英雄,此时此刻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不由得肃然起敬,我向他们深深地鞠躬致敬。紧接着我们来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墙壁上革命烈士的照片和简介,他们为了解放登封壮烈牺牲,大多数都是二十多岁,还有的连姓名都不知道,真是可怜!

  出来后我们又来到陈列室,一副副战争画卷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继续向后走看到高高耸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旁围满了鲜花和花圈。碑身后面左右两侧分别是皮定均总司令和徐子荣政委的墓碑,听妈妈说皮定均非常厉害,日本人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很害怕。

  同学们,有多少革命先烈的生命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一定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共创我们的美好家园。

清明节作文 篇7

  夹杂着几句唐人的诗句,清明就这么杏花小雨,朦朦胧胧地到来。

  我随着人群,慢慢上山。山道两边,有那么多的坟墓,心里感觉不胜复杂。这些墓中人像咱们一样,活过、累过、爱过、恨过、得意过、失意过,而今只有一块块碑石躲在杂草中叙述着他的光荣与泪水。

  向远处望去,一眼小池睡在两山之间。风水挺不错。

  中国老百姓家要是买房子亦或其他地皮,总会叫风水先生来瞭瞭风水.风水好,利子孙,老一辈就觉得心里塌实。在老人心里,自我是次要的,要紧的是作为生之大流的一个点滴,能够让江海永远不停地流去,波澜蔚为壮阔。接天连城,成为一个动态的永恒!有了这样的思想,不就有了万人拜山、民族扫墓的注脚吗?

  山上的住户越来越多,好在与我无关。自生下来起我都没经历过亲人阴阳散的生离死别。对于那些早已安睡,化为一抷黄土的老祖宗,心底对他们赐予我生命而感谢。除此,很难在心里找到什么伤痛的感觉。只有在清明节回去焚香致祭。回想某位大爷喂过我吃饭,某位大婶抱过我,某位大伯救我于患难种种往事,在岁月里发酵,越酿越醇。

  是的,去者渐多,但生机并未了无。你看,每年清明,四野的人群不是越来越汹涌了么?坟前墓后,或弯腰除草,或低头默祷,或促膝长谈,或焚香祭拜。向山下望去,个个坟前都有人在叩拜。这是一个朝圣者的行列,整个民族投入其中。叩拜咱们的祖先,这是传统的信仰,中国的力量。清明节,它漂泊了几千年,渡船泛舟在时间岁月的沧海间,告诉咱们,斯人在黄土间等咱们,除去杂尘,作番安顿。

  这顿悟,令我喜不自禁。一柱香,虔诚拜倒,烟雾在山坡上弥散。

【【实用】清明节作文锦集七篇】相关文章:

1.【实用】清明节游玩作文锦集七篇

2.【实用】清明节初中作文锦集七篇

3.【实用】清明节见闻作文锦集七篇

4.【实用】清明节记事作文锦集七篇

5.【实用】清明节踏青作文锦集七篇

6.【实用】清明节扫墓作文锦集七篇

7.【实用】小学清明节作文锦集七篇

8.【实用】清明节的作文锦集七篇

上一篇:清明节的作文 下一篇:清明节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