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作文

2021-03-13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清明节作文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清明节作文 篇1

  在清明节的前一个晚上,奶奶在厨房里切切炒炒,为明天的清明节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二天一大早,奶奶就起床了,我想看看奶奶是怎么包青团的。青团,看起来是青色,但上面还有绿色的东西。只见奶奶坐在凳子上揉着面团,面粉变成了绿色,这种绿色的东西是奶奶从山上采摘而来的青叶。把它切碎,并融入面团中,可以使吃青团的口感觉得有弹性。奶奶搓的很吃力头上还滴下豆大的汗珠。搓了一会儿,奶奶就把面粉放在桌子上,桌子上放着馅,馅是由咸菜、肉碎、豆腐干和笋组成的,还飘散着一股诱人的味道。

  奶奶对我说:“冰晶,你来了就帮我个忙吧,帮我柔青团。”奶奶在我面前放了一大块青团,让我在上面拿下一块青团,揉圆,放在她旁边。奶奶的任务就是往里面撞馅。开始揉了,奶奶先从青团中取出一小块,让我照着这个的大小来搓,我点了点头。当我继续往下做的时候发现面粉像一个黏人的小娃娃总是粘着我的手,奶奶告诉我,用手蘸一下干粉就行了,我试了果然如此。我就这样搓着,做出大小不同的青团,奶奶往青团里装馅的时候很麻利。之间她往一个中心插入手指,用另外四只手指反复地碰着青团的四周。小小的空虚立刻就变成了大洞。奶奶就向里面舀馅,馅满了之后,奶奶就用手把口给往里推,然后捏起来,一个胖乎乎的青团就算诞生了。随着我和奶奶默契的配合,面团就被我们包完了。开始烧青团了,随着从锅里飘来的香味,我流着口水,在锅边走来走去等待着吃青团,妈妈笑着说:“你真是个小馋猫!”半小时过后,青团就烧好了。吃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青团,我高兴极了。

  清明节,既可以思念去世的亲人,又可以吃到美味的青团还可以饱览春天的景色,真有意思呀!

清明节作文 篇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正是唐代大诗人杜牧的《清明》中的诗句。但清明节到底应该怎么度过才算是最传统的过法呢?

  今年清明节放假那天,我欢呼着坐车来到了我的老家衡东。一路上,天空正飘着蒙蒙细雨,高速公路的两旁,星星点点地开了一些金灿灿或是雪白的油菜花,田野里是一望无际的绿色,远处的山此起彼伏。眼前的这一切景象给人的感觉就是,我们不是在现实的世界中行走,而好像是在水墨画中穿行一般,我陶醉在这美妙的春天的景色之中了。

  就这样,我们梦幻般地来到了目的地——衡东,我来到了爷爷家。吃过饭后,涛涛闯了进来,“周启之!我来了!”我欣喜若狂,“涛涛哥哥!”于是我和涛涛一起玩了起来。第二天,我们一起去武家山去扫墓,就在快要走的时候,小艺追了上来,“我也要去!”“好呀!”我和涛涛异口同声地说。

  我们先开车去买花、纸钱和鞭炮,我对爸爸说:“老师说的,鞭炮要少买一点。”爸爸爽快地答应了,“好!”买齐了东西,又坐车到了武家山。一开始我们看见了一个巨大的石门,那是用天然的石头砌成的,穿过这个石门,我们看见了各种各样的桥,我觉得很新奇,就对爸爸说:“开快点!我要去走桥。”爸爸把车停在路边,我、涛涛和小艺,飞也似地冲下车,跑向那些有趣的桥。第一眼看见的就是几个木桩,我问:“那是干什么用的?”涛涛卖了个关子。说:“你跟我来。”我跟着涛涛跑了过去,他踏上第一个木桩,我紧张地问:“你要干什么?”涛涛回头对我笑了笑,然后又跳向第二个木桩,只见他顺着木桩摆放的顺序跳到河对岸去了,他在那边大喊:“你快过来呀!”我小心翼翼地踏上了第一个木桩,发现我的腿不够长,够不到第二个木桩,我看了看,脚下的水并不深,于是我准备跳过去,“一、二、三,跳!”摇了摇,站稳了。我又按照刚才的顺序跳到了河对岸。“我成功了!”

  到了这个小岛上以后,我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一些竖着的方块石头,定眼一看,是一些墓碑。旁边有一些桃花树,上面开满了粉色的白色的火红的桃花,美丽极了。突然传来一个声音:“周启之,开过来。”我顺着声音跑了过去,看见涛涛他们站在一个墓碑前,上面写着老爷爷的名字,爸爸说,“这是我的爷爷的墓,也是你的老爷爷。”我们在墓碑前放了几束鲜花,几盘水果,爸爸拿出鞭炮,涛涛和我抢着说:“我来!”爸爸就把鞭炮分成两半,每人一半,鞭炮点燃了:“啪啪啪啪!”一阵响声之后,周围又安静了下来。我们又烧了一些纸钱,在跳动的火焰中,我们仿佛看见了老爷爷那和蔼可亲的面孔,我们三个又向老爷爷的墓碑叩头,我在心里说:“老爷爷,你还好吗?我给你烧了些钱去,你用这些钱多买些衣服,别凉着了,啊?”爸爸提议每人对老爷爷说一句话,涛涛抢先说了起来,“老爷爷,我最近学习又进步了,你高兴吗?”我也喊了起来:“还有我还有我!明年清明节,我们再来看您,好吗?”小艺也跟着说:“老爷爷,您辛苦了一辈子,好好休息吧。”

  出了小岛,我们沿着湖边往前走,忽然,水面上掠过几只黑白相间的小鸟,“是燕子!”妈妈叫了起来,“啊?”我们的目光就一直跟着小燕子四处游荡,没错,正是小燕子,我们高兴地追着小燕子到处跑。

  我们就这样在春天的风里快乐地跑着跑着……

  现在回想起来,也许这就是清明节最好的过法吧?

清明节作文 篇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千百年来,这句诗始终萦绕在人们心间。今年清明节我因种种原因没回老家,却体味到了别样的清明雨景。

  风雨经过整晚的发泄,早上已变得平静无奇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将原本分明的世界变得模糊了。经洗刷的天地间一切都变得若隐若现,唯有绿还是那么鲜明。

  家住东湖的我这种感觉分外强烈,碧绿的湖水在雨中如迎风摆动的丝绸,墨绿的山扑入眼帘,嫩绿的树叶和着雨水送来阵阵馨香。放眼望去,整个世界就如打翻的墨盘,再也分不清颜色来了。

  我独自站在阳台上,静静看着这滴雨的世界。小雨纷纷而下,似乎天地此时在无声的落泪,以悼念那逝去的人们。看惯了往日的晴空万里,却不曾想到,雨后的世界别有一番风味。

  世界被洗刷了,我的一切感观也似乎被清洗了一般,风中斜斜飘下的小雨清晰可见,身边啁啾的鸟鸣婉转动听,就连平日里熟视无睹的空气此时闻起来也似乎带点点香气。我大口大口呼吸着这雨后如甘露般的空气,似乎想将原本充斥在内心污浊、烦躁的火气换掉,换成这清新恬静的气体以获得内心长久的安宁。

  看着世界在雨的轻抚下如此安宁,我抓起雨伞冲出了家门投入自然的怀抱。

  路上行人很少,我走的很慢,毫无平日骑车时风驰电掣的快感,但就因如此,我体会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顺着通往东湖树林的林间小路,我边走边看,路边的花朵上缀着晶莹的水滴,树上冬日枯黄的叶子随风飘落,风儿顺着衣领钻入我的脖子,使我从头到脚感到阵阵清爽。偌大的树林间只有我一个人在慢慢行走,周围没有任何人,任何车。出奇的静,静得只听见风吹树叶沙沙的声响以及我走在落叶上发出的嘎吱嘎吱的响声。

  天空依旧是灰蒙蒙的一片,偌大的树林只有我只身一人,不由得内心涌出淡淡的忧伤,转眸环顾四周,却看到四周美景,顿时豁然开朗,想必天堂里那些逝去的人们看到此景也会变得快乐吧。

  雨越下越小,我越走越深。我收起雨伞,任凭细雨随风触碰我的手、我的脖子、我的脸、我的头。丝丝清凉,流尽了我内心的烦躁,丝丝甘甜,使我忘却了生活中的痛苦烦恼。

  随着我走的越来越深入,世界也似乎变得越来越鲜明。颜色不再模糊,红的红,绿的绿,全无往日被喧嚣、功利所遮盖的世界的那般虚伪,现在,展现在你面前的似乎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雨后大自然将她最纯真的一面展现给力你。如此美丽的雨后春景,让我感到点点不舍。也正如苏轼《寒食雨》中描述一样:“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娇嫩的草坪上点缀着花丛,古朴的林荫大道上布满枯叶,我随意踢起落叶,伴着久违的泥土的芳香走下台阶。岸边古木插在浅浅的水中,草苔顺着树根往上爬,水面上飘着树果,我边走边看,踏着岸边作响的老木板路,一路向前走去……。

  好一幅美景,我不由感叹。

  今年清明,雨纷纷,路上的我,并没有断魂。

  今年清明,我没回老家祭祖,到我却发现了雨后不一样的世界。

清明节作文 篇4

  今天是清明节,一大早,我就和爸爸、妈妈去给姥姥上坟。

  到了山上,看到有许多人都拿着鲜花和贡品,但没看见有人烧纸。我很奇怪,上坟为什么不烧纸呢?就问妈妈:“叔叔、阿姨为什么不烧纸,却放那么多鲜花呢?”妈妈笑着摸着我的小脑袋说:“现在是防火期,烧纸会引起森林火灾,鲜花献给死去的亲人,同样能代表我们的心情,这是文明祭扫。”

  我晃着脑袋想了想,原来是这样啊!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清明节,它不仅表达了我们对死去人的哀思,还预防了森林火灾的发生,这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啊!

清明节作文 篇5

  4月5日,天阴,微风兼有小雨 。一阵颠簸,又一阵跋涉,我们来到了祖先的坟前。山上的空气依旧那么新鲜,而这周围的一切还是老样儿:杂乱无章的小树,以及遍地的杂草。此时湿润的空气,灰蒙蒙的天空,四处寂静如画。爸爸、妈妈、叔叔、婶婶他们有条不紊地忙着……

  这时,拔完草正准备点蜡烛的'我们,发现蜡烛太轻,放在墓碑前台上不稳定,很容易掉下来,于是我和爸爸一起绞尽脑汁地想办法。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了,最后还是爸爸先想出了办法:他突然跑到前边的一棵小树旁,把树枝砍下来,砍成一截一截大约10公分长,用刀把里面的树芯挖掉,正好把蜡烛插上。“哇!这简直就是一对活脱脱的烛台呀!”我惊奇地喊道。这回又给爸爸“赢”了一局,回去后一定要“扳”回来,我在心中暗暗地想。但我也知道这时不是逞“英雄”的时候,只有怀着对祖先的敬仰,这才是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向先祖献上的一份敬意呀! 清明时节雨纷纷,敬祖之情油然生;待到烟雾缭绕时,山涧空留炮竹声……

清明节作文 篇6

  从我记事开始,每年清明节的这一天,爸爸都要带着我回老家给爷爷扫墓,今年也不例外。

  一大早,市郊的公路上就已经是车水马龙,我估计都是去祭拜自己亲人的,不知不觉中车驶入了乡间小道,骑车飞驰在乡间的柏油路上,透过车窗,乡村的空气竟然是那么的清新,田地里的麦苗被春风吹的上下起伏,好像大海的波浪,路边的果园里盛开着洁白的梨花和粉红色的桃花,好一幅美丽的画面,简直就是世外桃源。

  我们很快就到了爷爷的墓前,我先给爷爷扫了墓碑,又烧了纸钱,还倒了一杯酒,临走时放了鞭炮,我在心里对爷爷说:“爷爷,明年清明节我还来看您”。

清明节作文 篇7

  清明时节雨纷纷。伴随细细的小雨,远出工作的人们踏上了返家的车,街道上的人们来来往往,为清明做准备。人们急切的返家情怀以及街道上浓浓的节日气氛,足以表明及其重要的地位。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节日,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清明节始于周代,距今已有大约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于是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农谚。

  而清明由节气演变成节日,与寒食节密不可分。据记载,春秋时期,介子推历经磨难作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山中。晋文公烧山逼他出来,介子推母子隐迹焚身。晋文公为了纪念他,下令在介子推忌日焚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形成寒食节。由于清明与寒食的节日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于是二者合为一体,形成现今的清明节。

  清明节作为我国传统的文化节日,有着其特殊的风俗。在古时候,每逢清明节,人们便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渐渐删掉不环保、浪费的习俗。许多人选择以鲜花代替纸钱和酒食果品,更有人通过网上祭拜的形式缅怀先人。清明节习俗的改变并未影响其在人们心目中的文化地位。它表明了我国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充满新时代的活力。

  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惊天动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古人便有着清明节踏青的习俗。荡秋千、爬山、抓小鱼等有趣的活动使得“一见清明一改容”的清明节除了生离死别的悲酸泪,还融入了欢乐赏春的气氛。这使得清明节更具有特色,成为人们所欣喜爱的传统节日。

  清明节不仅风俗特别,还有着深远的纪念意义和教导。扫墓即是对先人的追思和悼念,也是对生者的启迪和激励。从小跟随着长辈门清明扫墓,长辈们总会向我们介绍先人们的生平和奋斗历史。于是,死于战乱,努力拼搏:死于饥寒的先人告诫我们更要珍惜粮食,勤俭节约:死于疾病的先人启发我们要热爱生命。而先人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为了子孙后代打拼出了一片天下,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敬佩与效仿。由此可见,清明节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节日,还对我们有着启迪与教导。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且不论先秦诸子文化,单是清明节,便有其特殊的文化。因此,作为华夏子孙,我们应该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使得华夏民族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

清明节作文 篇8

  每年的清明节,我们都会去扫墓,而且,每一次扫墓都显得很严肃很庄重。像往年一样,我、爸爸和母亲结伴去爷爷家给祖宗扫墓。

  我们来到爷爷家,只休息了一会儿,就拿上贡品向祖宗的墓地出发。快半年没有来了,墓地附近长满了杂草和小树,几乎找不到路了。爸爸做开路先锋,把道路上的杂草小树等都清理掉,而我也不闲着,时而跟在爸爸后面收拾“残局”,时而冲到前面,也做个小开路先锋。

  终于,我们来到了祖宗的墓地,这里安葬着太太公、太太婆和太公。在墓前的石板上放上食物、水果和纸钱。听人说人死了以后就从阳间到了阴间,活着的人给死去的人送钱的唯一方法是烧纸钱。于是,奶奶把纸钱平均分成3份,烧着了纸钱。我像爸爸母亲那样在蚊前不远处站好,我们向祖宗大人拜了几拜。奶奶闭着眼睛,口中还念念有词:“请保佑孙子(指我)身体健康,学习进步,保佑孙子(指爸爸)工作顺利,保佑儿子(指爷爷)早日康复。”

  接着,我们又向另一处祖宗的墓地走去,那里安葬着小太太公、小太太婆和太婆。这里的蚊墓还真难找!我凭着记忆头一个到了那里,爸爸母亲他们也陆续到了。我们也像祭拜太太公一样祭拜了小太太公。

  清明节扫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一次次扫墓,我懂得了一些祭拜的礼仪,也基本弄清了“石家”的继承关系,愿我们“石家”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必备】清明节作文汇总八篇】相关文章:

1.【必备】清明节作文汇总10篇

2.【必备】清明节作文汇总9篇

3.【必备】清明节作文汇总8篇

4.【必备】清明节作文汇总五篇

5.【必备】清明节作文汇总六篇

6.【必备】清明节作文汇总6篇

7.【必备】清明节作文汇总5篇

8.【必备】清明节作文汇总四篇

上一篇:清明节的作文 下一篇:最新清明节主题作文600字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