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2022-02-02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风俗的作文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1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今年的端午节我学会了一个新本领——包粽子。

  端午节这一天,我看家了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插上了艾叶,有些人还佩戴了香囊。小朋友佩戴香囊的比较多。香囊的样子各式各样,都很漂亮:有菱形的、方形的、颜色有红的、黄的……可好看了!我走在楼道里,楼道里飘香着粽子的味道,真香啊!我的口水都快要流下来了,肚子早已咕咕叫了!我跑到家里,告诉妈妈我也想吃粽子,妈妈不紧不慢的说:“别急,别急,我们等会儿到奶奶家还要包粽子呢!”

  到了奶奶家,只见奶奶已经把材料准备好了:江米、红枣、花生、箬叶。不等奶奶开口,我就抢着说:“做粽子可简单了!我们把材料准备好,用箬叶一裹再一煮就能够了!”我有点儿得意,心想:奶奶一定无话可说了,我已经把做粽子的全部过程都说了下来,奶奶一定觉得我太聪明了。可奶奶说:“你说得简单,包粽子可有许多讲究呢!”我不相信,包一个小小的粽子能有什么讲究?

  开始包粽子了。我自告奋勇,决定第一个试试。我拿起箬叶,包住江米随便缠了几圈。缠出了个圆不圆、方不方,也不是菱形的东西。我拿出红丝线,心想:奶奶平时给粽子“五花大绑”,真难看,我能够缠一个漂亮一点的嘛!我用线围着粽子绕了两圈,然后系了一个好看的蝴蝶结,太美了!我自己都佩服自己。可我刚一松手,粽子就“散架”了。箬叶一松,江米从里面掉了出来,让我白高兴一场。

  奶奶见了,来给我们做示范。箬叶经奶奶三折两卷就包成了一个粽子。奶奶还教我们包粽子的窍门,大家试了好几次,终于学会了。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今年的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收获可真不小呀!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2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有中秋节赏月,元宵节闹花灯,我最喜欢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让我想起一位爱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怀石投江,以身殉国,人民为了纪念他,举行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草等习俗。

  一到端午节,外婆家都要包粽子,准备好粽叶、线、糯米……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一张粽叶卷成漏斗状,往里面加糯米,塞一块精中带肥,肥中带精的肉,然后把粽叶包成尖尖的三角形,最后用线把它拴好。我迫不及待卷起袖子开始包起来,糯米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不听使唤,“不好了”“露馅了”大家哈哈大笑起来。原来包粽子是一门手艺活,看着容易做起来难。最后,在外婆的帮助下完成了我的第一个“歪粽子”。大火煮焖一小时,飘来阵阵粽子香,口水直流三千尺呢!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节日,我们要传承它。我爱端午节!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3

  端午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节日,粽子、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的特色。

  小时候过端午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非常苦,不是过节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说起粽子,它不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每年端午一到,母亲在头一天晚上泡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亲一起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3、4个钟头之后,母亲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直带着,据说可以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这样我们也非常高兴。

  回忆儿时过节是快乐的,节日的气氛也比现在浓。

  端午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妈妈。每年端午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妈妈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等粽子包完后,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妈妈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总是吃得非常多!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4

  今年端午节,我过得十分快乐、充实,在家里我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忙奶奶包粽子,所以我觉得这一年的端午节十分有好处。

  早上,我奇迹般地起了一个大早,发现奶奶在包粽子,我走上前去问:“要我帮忙吗?”奶奶笑眯眯地说:“如果你实在要帮也能够。”我十分开心,搬了一个小椅子坐在奶奶身旁,只见奶奶很熟练地把蒸煮过的粽叶拿在手里围成一个半圆锥形,把淘过的糯米灌入粽叶里,迅速地裹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漂亮的粽子完成了。我不禁问奶奶,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奶奶说:“包粽子、赛龙舟、做香嚢,还有喝一些黄酒啊,吃“红”啊……”“哇!有这么多”我大叫起来,奶奶一脸笑意地说,我再给你讲讲包粽子的由来吧。”

  五月初五,在楚国即将灭亡之时,屈原是个十他爱国的文人,此时见到自我的国家即将灭亡,就饮下了最后一杯酒跳入汨罗江自尽了,人们为了纪念他把粽子扔入江中为的就是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同时还每年在江河里举行隆重的赛龙舟。就这样人们代代相传,端午节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我听得十分入神,原先端午节还有这样一个不简单的故事。粽子包好了,满屋都是粽叶的香味,今年的粽子,奶奶包了两种口味,有红豆蜜枣味和咸肉味的,尽管我没有成功的包好一个粽子,可是我帮奶奶做了自我力所能及的事,此时所以当我剥开粽子,深深地闻了一下这裹着粽叶香气的糯米粽子,咬下一口满口香气感到真是好吃,因为这个粽子里有我劳动的一份噢!

  这个端午,让我足实长了知识,此时让我真正体会了这一年的端午节是一个“浓情搞笑端午节”。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5

  一年中有很多个节日,我最喜欢端午节。

  每年的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赛龙舟和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将粽子投进河里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今年的端午节又快到了,我提议咱们自己包粽子吃,妈妈一下就同意了。利用星期天,我跟着妈妈学包粽子。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先取三片叶子,将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然后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空心的圆雉形,然后在空心的圆锥形里插个筷子,拿小勺子舀了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摇动筷子,一直将粽子包的紧紧地。不一会儿,我和妈妈就包完了粽子。上锅蒸的任务就包给爸爸了。

  打开电视,正在直播龙舟竞赛,吃着自己包的香喷喷的粽子,看着赛龙舟,心理别提多高兴了。

  怎么样?我家乡的端午节有意义吧!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6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民间有着许许多多传统风俗,如:清明节、元宵节、重阳节、中秋节…在这么多的传统风俗中,我最喜欢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我为什么这么喜欢端午节呢?就让我先讲讲端午节的由来吧!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爱国诗人屈原。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楚怀王的大臣,因受到楚怀王重用,而被小人嫉妒,在楚怀王面前毁谤屈原,屈原渐渐不得重用,最后甚至将屈原流放,屈原满怀悲愤,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投江自尽。而端午节这个节日,就是为了表达楚国人民对屈原的爱戴之情,我也很尊敬屈原这就是我喜欢端午节的原因。

  说到端午节的主要习俗,自然是赛龙舟啦!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都要划龙舟,寓意为:用划龙舟驱散江中的鱼,追赶屈原,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还记得去年端午节,我们一家起了个大早,这是阳光明媚的一天,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出发去郊外的一座山上,寻找端午节必备的一种植物。正值初夏,真可谓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初夏的山中,山花烂漫,花草清香。站在这天然氧吧中让人心旷神怡。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山上的一个拐角处,我们找到了我们这次目标——艾草。艾草生长在土埂上,从上到下都是细细的一条,它们簇拥在一起,微风吹过时可以看到叶子的正面是绿色的,反面看起来像白白的绒毛,我们高兴地扑向了它,把它裁了下来,立刻飘来一股淡淡的清香,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去,把艾草挂在了家门口。

  回家后,我们立刻开始制作端午节最期盼的食物——粽子。大家都忙碌起来,有的泡粽叶、有的淘糯米、有的洗花生,有的剥红枣,忙得不亦乐乎。包粽子时先把粽叶折成漏斗形,然后再把糯米倒入再加上一些红枣、花生点缀,然后捆绑起来就完工了,没一会儿就把所有的粽子都包好了,看着一排排的粽子就像是一块块的绿宝石。这时候就可以下锅煮了,当水沸腾时,屋里弥漫着粽叶的清香,糯米的米香。让我们很期待粽子能马上出锅。

  这就是我喜爱的端午节!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7

  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要吃香喷喷的粽子呢?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要比热闹的龙舟赛呢?

  没错,只有端午节,一个伟大的节日,一个神圣的节日。说起端午节,还得从屈原的故事说起。

  传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荐能,富国强兵,力主联秦抗齐,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反对,使屈原被谗免去职位,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报国无望,便含恨投江自尽;屈原死后,出国的百姓异常悲痛,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有些渔夫则驾起船只,把事先准备好的粽子、鸡蛋扑通扑通地往江里丢,说是让鱼吃了,就不会咬屈原的尸身。流传至今,便有了吃粽子的习惯。所以过端午节的这天,满街都是卖粽子的小贩,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你知道粽子是怎样包的吗?哈,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先用一些新鲜的粽叶包住糯米,在里面放各种配料,然后用线捆扎好。包好的粽子放在锅上蒸,等满屋飘着粽子香的时候就可以吃了。吃粽子的时候,要先把线解开,剥开粽子叶,里面藏着红红的粽肉,升腾着热气,散发着一种特有的粽香,两个粽子用盘子装着,活像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照耀下晶莹剔透,散发着浓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个粽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味道真是棒极了。

  吃完粽子,便来到河堤上观看龙舟赛。在这一天,每个村子都会组织一支队伍,而后拉到涟水河进行比赛。只见碧波荡漾的河面上,五颜六色的龙舟整装待发,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仿佛胜券在握;而站在岸边的观众比队员们还要紧张,个个屏息凝视着河面。裁判一声令下,一艘艘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飞一般地向前冲去。顿时,河面上鼓声震耳欲聋。一千米的水道上,队员们憋红了脸,咬紧了牙,拼命地划。太好了,我们村的龙舟领先了,因为我们村的队员配合默契,所以龙舟就特别听他们的指令,行动自如。龙舟的身后留下了一条条波纹,原来平静的水面,如布满硝烟一般。尾随在后的龙舟,不紧不慢地跟着,鼓手们也使出了吃奶的劲,使劲地敲,这锣声一声接着一声,清脆而有力。别的龙舟也不甘落后,一边划船,一边和着鼓声,“一二一二”地喊着口令往前冲,那口令里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河面上热闹极了,口令声、锣鼓声、划桨声,汇成了一首激昂雄浑的乐曲,乐曲里有着浓重的端午节的气氛。

  故乡的端午节啊,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爱国精神的一种钦佩。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热门】端午节风俗的作文集合7篇】相关文章:

【热门】端午节的风俗作文集合八篇02-01

【热门】端午节风俗的作文集合5篇01-30

【热门】端午节的风俗作文集合九篇02-01

【热门】端午节风俗的作文9篇01-30

【热门】端午节风俗的作文集合七篇01-31

【热门】端午节的风俗作文集合七篇02-01

【热门】端午节的风俗作文汇编6篇02-01

【热门】端午节风俗作文合集七篇10-04

【热门】端午节的风俗作文集锦六篇01-30

【热门】端午节的风俗作文集锦十篇01-31

端午节的快乐作文 端午节的节日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