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的作文300字

2022-01-30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的由来的作文300字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端午节的由来的作文300字 篇1

  一天我看了一本书,书里面的内容全部都是节日的由来。我最感兴趣的是“端午节的由来”。里面写着:屈原是个楚国的大臣,皇上听了他的话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皇上非常宠爱他。可是,其他大臣看他这么受皇上的宠爱,就很嫉妒屈原。他们就在皇上面前说屈原的坏话。皇上听信了谗言,结果把国家弄得鸡犬不宁。屈原知道后,由于太悲伤,想不开就自尽于江中。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悲痛万分,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中来回打捞屈原的遗体。有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投进江中。说是让水里的鱼虾吃饱了,就不会要屈原的身体了。一位老太医则拿过来一谈雄黄酒倒进江中,说是让雄黄酒里的药性来迷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到屈原。后来为怕饭团被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粽叶饱饭,外缠踩死,后来发展成粽子。

  以后,每在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由来的作文300字 篇2

  一提到端午节,人们就想起吃粽子,划龙舟。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是什么意思吗?端午节的风俗又是怎们来的呢?“端午”“端”是“初”“始”的意思,所以阴历五月初五称为“端午”。到了唐代,因为唐皇帝玄宗的生日是八月五日,为了避用“五”字,就用回音“午”替换了“五”字,从此“端五”便改称“端午""了。今天,我正在吃粽子。

  想起了5。12大地震中失去双亲的小朋友们,他们是多们的可怜,但我坚信他们一定会重建自己的家园。我在这里要说声:“祝你们端午节快乐!”我听妈妈说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楚国的大官,因为楚国不采纳他的治国主张,反而将他免职流放,他在流放途中看到楚国衰亡,人民遭到苦难,自己又无能为力挽救老百姓于水火之中,他心中悲愤难忍,便于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投入汩罗江自尽。楚国的百姓知道后,竟相划船前去相救,但已来不及了,百姓们担心江中的鱼,鳖,咬食屈原的遗体,便用竹壳裹米投入江中喂鱼。从此,划龙舟,包粽子就是我们中国的风俗了。这个端午节就在我们吃着粽子,怀恋屈原中结束了......

端午节的由来的作文300字 篇3

  大家每年都过端午节,也许还不知道端午节的来历,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吧!

  相传在四五千年前的战国时代,七个国家都想让自己的国家更强大,于是各国之间开始了战争。当时的楚国,是地处江南的大国,有我们的爱国诗人屈原,他是楚国的大宰相,在楚国的人缘极好。一次因楚国的皇帝冤枉他,他顶了几句,只见皇帝暴跳如雷,把他流放到边远地区,并派兵去追杀他。他逃啊!逃啊!逃了很远很远。一天他逃到闵罗江边,前有一条波涛滚滚的大河,后有追兵,他想:唉,就是死路一条。他拿着防饥饿的粽子向河里投,让鱼虾吃饱了,不吃他的遗体,然后他跳江自杀了。

  老百姓听说大诗人屈原死了的事情,心里十分痛苦,大家在船上画了龙头、龙身、龙尾,为了让龙神帮助他们找到屈原的遗体。人们便争先恐后地去找屈原的遗体,被现代人们称作“赛龙舟”。

  现在大家都明白了吧!

端午节的由来的作文300字 篇4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这就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大夫叫屈原,他不但是一个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还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当时,秦国把楚怀王抓走了,屈原建议楚怀王的儿子楚顷襄王把大王救回来,但楚顷襄王怕打不过秦国,犹豫不决。有一个坏人不想让屈原受宠,就在楚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顷襄王信了那个人的话,就把屈原的封地没收了,把他流放到汩罗江那里了。终于,楚国被秦国灭掉了。因为屈原是一个很爱国的诗人,他心如刀割,就写了一首《天问》的诗,决心和国家共存亡,就抱着一块石头跳进了汩罗江,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当时,许多人为了救屈原,就驾着船,向江里投饭团和肉丸,并向江里倒雄黄酒,防止鱼虾咬伤屈原的身体。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屈原,就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并在这天,举行赛龙舟活动,并包粽子、喝雄黄酒。

  我一定要像屈原那样做一个爱国的小学生。

端午节的由来的作文300字 篇5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那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人,他叫屈原,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为国家做了很多贡献。有一次,她想改善国家的秩序,想变法改革,但这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因此贵族们都很生气,为了阻止屈原变法,他们屡次劝说楚王,不要变法改革。屈原知道后伤心极了,说:“我为国家效力,你们却要为难我,阻止我,我这是何苦呢!”屈原三番五次的劝说楚王继续变法,但楚王是个老糊涂,他相信了贵族不再进行变法。

  五月初五,这一天天气十分暖和,屈原因贵族的打压及楚王的不信任感到十分的伤心,他来到了江边,在愁苦无出路的时候,跳水自杀了。屈原虽然被贵族痛恨着,但却深受老百姓的爱戴,老百姓们知道后非常的伤心,为了防止鱼儿吃屈原的尸体,五月初五这一天用一种又宽又大的叶子把糯米包起来扔到江中,让鱼儿们能够吃食物,而不是吃屈原的尸体。

  就这样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便流传下来。

端午节的由来的作文300字 篇6

  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有生气勃勃的春节,秋意浓浓的中秋节……但是我最喜欢端午节,端午节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呢!

  战国时期,秦国为了统一中国,向楚国发兵攻打,但是却攻打不下来。就假装发求和信,楚怀王就打算签下求和信。这时,爱国诗人屈原,他是大臣阻止楚怀王,而受到楚王和众臣的指责,被降职回老家。就在五月初五的时候,楚怀王被秦国杀害,楚国就灭亡了,屈原听到消息后,百感交集、心如刀绞。最后抱着一块石头,跳进了楚江里,自杀了。这时,正是农历五月初五。

  后来,屈原的.爱国精神把老百姓感动了,在屈原投江的那一天,他们都到楚江边,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吃了屈原,就把米饭投进江中,不让屈原被持刀,还在那一天坐小舟去打捞屈原的尸体,后来就出现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和挂艾草的端午节习俗。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不仅是端午节,还有许多节日值得我们去探索,屈原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端午节的由来的作文300字 篇7

  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的由来, 不知道的那我告诉你们。

  奶奶说是这样的:“端午节吃粽子的传统风俗与纪念屈原有关。传说屈原投江后洹罗江附近的渔民闻讯立即驾渔舟赶来抢救。为了尽快救到屈原的遗体,大家有的用木板、扁担当浆片,几个人划着一只船,争先恐后,沿江而下到洞庭湖,一直没有找到。这里的渔民耽心屈原的遗体被鱼吃掉,就用竹简装米丢在水里,让鱼去吃,免得伤害他。东汉初年(公元1世纪)长沙有个叫区回的人,白天睡觉,梦见屈原对他说:“听说你要来祭我,我很感谢你。

  可是每年大家投在水中的祭米,都给蛟龙抢吃了,希望你用楝树叶把桶塞好,外面用五彩丝线缠起来,因为蛟龙怕这些东西,区回就照他的话去做。这就是五月五日————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包粽子的由来,据萧梁时吴均(续齐谐记)说:“世人作粽,并带五彩丝及楝叶,皆汩之遗风也。”

端午节的由来的作文300字 篇8

  “五月五,是端阳节。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人们唱起这首歌的时候,我便想起了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一位楚国著名的大诗人,是一位爱国的忠臣。有一次,楚国国王中了秦王的圈套,被秦王抓住了。随后,秦王就占领了整个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为了不背叛自己的国家,不去投奔秦王的队伍。屈原万般无奈,只好来到汨罗江边,抱起石头投汨罗江自尽了。

  人们知道这件事后,都不禁失声痛哭。他们为了纪念投江自尽的屈原,就把家里的米饭等东西拿来纪尊给屈原。可是,一天晚上,有人却梦到屈原的脸瘦了许多。这个消息在楚国传开了,人们纷纷议论着,为什么丢进河里那么多东西,屈大人的脸还会瘦呢?后来人们才知道是被河里的鱼蛟虾蟹吃了。这时,村民们就用竹筒包上饭,丢到汨罗江中去,这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粽子。是为了不让鱼蛟虾蟹去吃屈原的遗体,要保护他的遗体。

  就这样,每年的五月五日,人们都将粽子投到汨罗江里,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从此,人们就将每年的五月五日定为“端午节”,也从此成了民间的传统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的作文300字集合八篇】相关文章: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的作文合集七篇01-29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的作文汇总5篇01-27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的作文汇编6篇01-26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的作文汇总八篇01-26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的作文汇编八篇01-26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的作文汇总8篇01-26

端午节的由来的作文300字集合8篇01-29

端午节的由来的作文300字集合6篇01-28

实用的端午节由来的作文集合6篇01-28

实用的端午节由来的作文集合7篇01-27

端午节快乐的事的作文 端午节赛龙舟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