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2022-01-24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风俗的作文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1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每当我读起欧阳修的这首《渔家傲》时,就想起粽子飘香的端午。

  端午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五节,每逢到端午,人们都喜欢包粽子,吃粽子,最热闹的就是包粽子了,我最喜欢看妈妈包粽子了,妈妈先把糯米浸泡上,再把粽叶洗得干干净净,把粽叶卷成一个空心的圆锥形,左手托着粽叶,右手舀起糯米往里面放,再加上蜜枣,花生仁等,最后用绳子捆好,放在锅里,煮出来的粽子香气四溢,飘满整个房间。除了吃粽子,还要吃煮熟的大蒜,鸡蛋,这几种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看起来也很享受。

  到了开饭的时间,大家聚在一起,吃着香甜的粽子,品着美味大餐,开心极了!小孩子们胸前挂着香布袋,手上、脚上戴着五色线,满屋子跑,高兴极了。

  我喜欢家乡的端午!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2

  看完赛龙舟,我们意犹未尽,爸爸提议我们一起去划船,我们痛快的答应了。我们同学四个在爸爸的带领下,买好票,坐上租来的船,就往湖中间划去。

  我们几个人一人掌舵,其他几个人也没闲着,一会儿坐在船尾,一会儿站在船头。岸上的爸爸妈妈们看到了,担心急了,不停的说,小心点,小心点!

  我们看到湖中的小岛上,有好多灰鹭,它们时而展翅盘旋在空中,时而停留在枝头上,自由自在。

  湖岸边开满了各种各样的不知名的野花,芦苇抽绿,睡莲绽放。岸上游客络绎不绝,穿梭在花丛中,流连忘返。我们静静的徜徉在湖面上,看着天上的白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消磨着上午的时光,感觉很是惬意!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3

  端午节为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午日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在五月初五这天,众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相关,例如:在这一天,用红、黄、蓝、黑、白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手腕或足踝上,叫作长命缕。每家还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在南方,端午节还要吃“五黄”黄鱼、黄瓜、鸭蛋黄、黄豆粽子和雄黄酒。

  吃棕子、赛龙舟也是端午的重要习俗之一。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眼看祖国被侵略,便跳入汩罗江身亡,百姓们拿出饭团,投入江中,说让鱼虾蛟蟹吃饱了,不去吃屈原的尸体。慢慢的,饭团发展成了今天的粽子。如今,每年的五月初五都会有吃粽子的习俗来记念屈原。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4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祝各位端午节快乐!作为一位潮汕人,从小耳濡目染,对家乡的节日风俗也有了一点了解。现在,我就给大家介绍我们潮汕端午节的一些风俗,至于由来我就不说了,大家也应该知道。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潮汕人俗称“五月节”。每逢端午节,潮人都举行了多姿多彩的庆祝活动,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端午节风俗,赛龙舟、食粽、插艾、浴或喝药汤,就是主要的风俗。

  第一是赛龙舟风俗。潮汕有韩江、榕江、练江三条主要河流,支流河溪交错,水流平缓,是赛龙舟的黄金水域。端午节期间潮汕人赛的龙舟一般有三种,一种是大型龙舟,长20—30米,宽1。4—1。6米,设20—30对桨,周身彩绘鱼龙图案。另外两种是彩头船和龙船仔。

  潮汕民歌《保贺儿婿抢头标》:“潮汕水乡,江河交错,池塘遍布。岁逢端午,龙舟竞渡。锣鼓喧天,旌旗招展,划桨如翼,竞夺锦标,万人空巷,泼水助威,热闹非凡”,形象生动地反映民间端午节赛龙舟的民俗风情。潮诗《端午赛龙舟》谈到:“端午云开阵雨收,万人江上赛龙舟。心随鼓点声声急,忘却屈原当日愁。”这是诗人描写人们观看赛龙舟的真实情景。有些地方(如澄海),人们在赛龙舟后,要饮“龙舟水”,吃“龙舟饭”,祷求平安健康。

  第二是食粽风俗。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说:“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之形,故曰粽,曰角黍。”潮汕人俗称“粽”为“粽球”。潮汕话“粽”与“壮”同音,所以端午节男女老少都吃粽求个“壮”的彩头。潮人世代相沿端午吃粽,是祭吊屈原遗风之一。

  民间有句“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的气象谚语。潮人食粽与全国其他方相比,其特色是粽球(粽子)是以糯米掺以猪肉、虾米、蛋、花生仁、香菇及香料为馅,有的一半为咸馅一半为甜豆沙,称为双粽球;还有山里人尤其喜爱制作“大糯粽”。事先上山砍下杉尾、三丫苦、五指胶烂煅,泡水取出有效成分浸出液,澄清后用它泡糯米,再把糯米包进竹叶里,用开水煮熟,象小枕头的“大糯粽”,剥开竹叶就像一块晶莹的羊脂玉。吃时用纱线切割成小片,蘸砂糖吃,吃起来柔润滑腻,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具有健胃、去湿、清热等效果,是人们十分喜爱的药效食品。

  第三是插艾浴(喝)药汤风俗潮汕“端午节”的另一主要风俗是插艾花浴(吃)药汤。这一天,各家各户门上要插艾(或有些地方是炙艾),“艾虎形以辟邪秽”,驱瘟辟邪。另外,这一天称作“圣日”,吃药最有效。潮人早餐有吃“五果汤”的风俗。“五果汤”即莲子、玉米、白果、黄豆、怀山等煮成。还有,人们都把栽在庭院或门外的使君子花摘下来做菜吃,自己没有栽种的,就到街上买。澄海、潮安等一带,中午有吃真珠花菜煮猪血汤的风俗,据说有除去腹中毒质的功能。小孩子吃君子炒蛋,消疳去积。老人服用谷精子瘦猪肉汤,有明目的作用。

  介绍到此结束 。祝大家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5

  古代有个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拨,被皇上驱逐。但是他仍然爱自己的国家。最后投江自尽。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节。

  端午时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地方的节日特色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是闽南一带却还有着浓浓的民风民俗。

  上午,大家都会去割艾草。割来的艾草都被挂在门前屋后。整条街都是绿茫茫的一片,仿佛有千万条绿色的丝巾迎风飞舞。这艾草寓意驱蚊除虫,驱灾避邪。

  艾草驱邪的民俗流传至今,而十二点的光阴更让人难以忘怀。

  正午十二点。家家户户都端着盆子,到河边取水。用晶莹剔透的水来冲洗脚或脸,洗走自己身上的晦气。之后,人们还会聚集在河边跪拜祭祀。不仅是跪拜,在贡台上还供着不少供品,有鸡鸭鱼肉、美酒果蔬等。当然,更少不了最重要的棕子。最后,将其中6个棕子投下河去喂鱼虾。(好让屈原的遗体继续安息于海底)祭祀便完毕了。其余的贡品便可以自己带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气,带来好运。

  午后,端午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采莲。由一个打扮不堪入眼的醉汉为导,抬一尊木雕龙头。龙头雕刻的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严。身后跟着锣鼓队、花童等。这一个游行队伍要进入每家每户舞旗拂尘。主人则要行待客之礼,送一些糖果饼干给他们。队伍十几米长,上百人组成。鞭炮声持续不断,锣鼓声响彻云霄。气势真是不同凡响!

  在端午,小孩子最高兴的莫过于得到一件礼物香包。它的色彩多以红黄紫为主,表面细绣着一些美丽的图案。据大人们说,香包里还有许多好东西。喻吉祥如意,带有长辈们对孩子的`美好祝愿。

  闽南的端午节总是那么别具特色,那么令人难以忘怀!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6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

  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精选端午节风俗的作文集合6篇】相关文章:

【精选】端午节风俗的作文集合九篇01-21

精选端午节的风俗作文集合9篇01-21

精选端午节风俗的作文集合五篇01-21

精选端午节的风俗作文集合6篇01-21

【精选】端午节的风俗作文集合9篇01-23

【精选】端午节的风俗作文集合5篇01-23

【精选】端午节的风俗作文集合六篇01-22

【精选】端午节的风俗作文集合九篇01-20

【精选】端午节的风俗作文集合10篇01-19

【精选】端午节风俗的作文集合6篇01-19

端午节小学生作文300字 端午节的意义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