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作文

2022-01-24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吃粽子作文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吃粽子作文 篇1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端午节。相信大家一定吃过粽子吧,端午节这天你吃了粽子吗?端午节这天早上,妈 妈买了一些粽子,回家煮着吃。我爱吃豆沙馅的,所以妈妈买了豆沙馅的。过了一会儿,粽子煮好了,我开始大口大 口的吃,粽子味道很好吃。不知谁跟我一样爱吃豆沙馅的,呵呵,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吃粽子作文 篇2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平易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经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年龄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期,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到今天,每一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卵黄等多种馅料,此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尚,千世纪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并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听妈妈说:“端午节又称端阳节,这一天要吃粽子的。”说完就去买粽子了。

  过了一会儿,妈妈买归来一袋粽子。我迫不及待的去吃粽子,我看到了粽子是三角学形的,表面是用绿颜色的竹叶包着,我逐层剥开,越往内里叶色越黄,内里就是1个白白的、胖胖的大粽子。这类滋味真喷鼻啊,真是喷鼻气扑鼻呀!我还没吃到粽子就被粽子迷倒了。终于可以吃粽子了,咬一口粽子,嘴里感觉甜甜的、粘粘的、软绵绵的,就像是吃了草棉糖一样,舒畅极了!内里还有两个大枣,枣比蜜还甜!就如许我把粽子全都消灭了。

端午节吃粽子作文 篇3

  今天是端五节,妈妈给我买粽子,爸爸问:“他知道今天为什么吃粽子吗?”我说:“不知道。”爸爸告诉我,伟大的诗人屈原抱石投江后,人们为了不让他的尸体让鱼吃了,就向江里丢食物。后来人们纷纷仿效,怕食物被龙吃了,就用树叶包着,最后就成了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作文 篇4

  每一年的端午节都搞得非常的,虽然天气很热,但是人们的的心情却很兴奋,过节的气氛很浓。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他反而被逐出宫中。屈原气得不得了,跳进了汨罗江。当地的渔夫得知后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来纪念屈原。端午也是我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

  在我国大多数地方端午节都是吃粽子和赛龙舟,而在我的家乡会吃一种用麦饼包馅的东西,馅料多得很,有黄蟮,有肉片,有鸡蛋,有炒面……都会被裹在麦饼里面。在那一天,外婆做了一桌子好菜,饭桌上,我们一家人边吃边聊,屋子里充满了端午节的快乐气氛,弥漫着香喷喷的味道,我开心级了!外婆还会在门前挂艾草,听好讲究啊!

  我想:过端午节真好,我真想每天都过端午节,天天吃好吃!

端午节吃粽子作文 篇5

  呀!今天中午怎么吃粽子呀?我突然想起了黏黏的粽叶,有一点黑黑的。在粽子的外面有一条白色的线,线的上面挂了一个标签,上面写着“肉粽”。我看了,迫不及待的开始找线头在哪。当我一碰到线时,这条线时,这条线就黏在了我的手上我用力的拉了一下,只听“嘭”的一声——没有包装好,粽叶松了,三角形呈褐色的粽子立马“蹦”在了我眼前,热气噌噌噌往上冒。

  这时,一股香气飘入了我的鼻子。“真香啊!”我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而且肚子一下子空了许多,我马上利索的把粽叶剥去,然后小心翼翼的把粽子放在勺子上。靠近了闻,一股香气扑鼻而来。

  一口咬下去,半个粽子已经在嘴里,黏黏的,用力咀嚼,好吃极了。这时,我看到了美味的肉了。“哎呀!”这个肉比较紧,卡在了牙齿里。好黏呀!这时,肚子又饿了,我又一口把整个粽子吃完了。真黏真好吃。

  好一个美味且黏黏的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作文 篇6

  每年是端午节,大家都要吃粽子,但大家知道我们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请大家慢慢听我说。

  屈原是战国时代楚国的三闾大夫,他提倡要团结其他国家,来抵抗野心很大的秦国,但是偏偏楚怀王听信了小人的坏话,不肯听从屈原的劝告,结果被骗到秦国,关了起来,最后并死在秦国。

  继位的楚襄王也受到小人的挑拨离间,误信屈原有很多坏处,不但没有听从屈原明智的劝告,还把它从楚国放逐了。

  心怀大志,一直为国家大事担心的屈原,因为眼看着国家急难而无法拯救他的国家、无法实现他的理想,整天都非常忧愁,常常独自在江边徘徊叹息。有一天,一位在江边钓鱼的渔夫问他为什麽这麽失意落魄,屈原叹气的说:“举世皆醉唯我独醒,举世皆浊唯我独清。”心中的感叹和无奈,在这两句话中都说得很明白了。不久,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就抱着砂石,投汨罗江自杀了。

  楚国的人民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都不约而同的赶到江边来,想找寻他们所敬爱的屈原,可是一直都找不到屈原的身体。为了不让水中的鱼虾把屈原的身体吃掉,他们就在江上划着龙舟、敲锣打鼓,希望能将鱼虾赶跑;还用粽叶包米饭,作成粽子,投到江里喂给鱼虾吃,希望屈原的身体不要受到伤害。

  屈原投汨罗江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五月五日。大家为了怀念这位诗人、纪念他的爱国精神,并且提醒在位的'人,要能分辨出小人与忠贞志士说的话;因此,在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都会举行划龙船、包粽子的活动。就是这样,我们才有端午节这个节日,才有端午节吃粽子的一种习惯。

  我们大家都要向屈原一样好好学习,学习他那爱国,善于分辨的精神!

  这就是我们端午节要吃粽子的原因。

端午节吃粽子作文 篇7

  我的妈妈告诉我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俗话说的好“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弥漫着粽子的香味,在南方都会举行赛龙舟的活动。

  在我的央求下,我的妈妈带我到超市去买粽子。在超市里我看到有蜜枣粽子等很多种,粽子是用粽叶包着一些糯米和其他的一些原料(如蜜枣、豆沙、肉馅等)做成的。我让我的妈妈买了两种粽子。

  回到家我的妈妈把粽子用水煮了十多分钟,我闻到糯米的香味,馋的直流口水。我的妈妈将粽子捞起来对我说,吃粽子时不要急,小心烫着。

  我慢慢的把粽子上的细线解开,吃上了香喷喷的粽子,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端午节吃粽子作文 篇8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马上端午节就要来了,我家也热闹起来了。有的采粽叶,有的包粽子,有的煮粽子……

  邻居家也来一起准备端午节啦!我们小孩任务就是采粽叶,家长们主要是包粽子和煮粽子。我们小孩子出去采粽叶了,我们一边哼着歌一边跑到了小区后面的小河边,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粽叶。真好,在小河边还真有几十根芦苇在近岸的水边轻轻地摇头晃脑。我们开心极了,狂跑过去采摘,好像怕别人抢着采摘一样。我们采完了,一共采了一百多片苇叶。到家后,大人们一边清洗采来的粽叶一边说:“采晚了,天已经变得热了起来,上面都长虫了!”我们大吃一惊,都光顾着采了,没人注意苇叶好不好。大人们接着说:“这些粽叶大部分还是可以用的,先洗干净后再放在锅里煮一煮,增加韧性。”我们长叹了一口气!

  大人们先把准备好的糯米和粽馅入到了桌上,然后把它们和到一起,接着用粽叶把它们包住,最后用棉线紧紧捆扎,粽子经过这些过程就算做成了。我们小孩也做了几只不成形的粽子,为什么叫不成形的呀?因为是第一次做的,所以说它不成形。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水煮,屋里开始弥漫清香,等到掀开锅盖,我们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子,自已做出来的粽子美味可口,入口即化,好吃极了!

  我爱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作文 篇9

  端午节要到了,人们都要吃粽子。粽子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长方形的。粽子的馅有豆的、肉的、还有红枣的。吃粽子的时候,我们先要把粽子外面的线解开,再把粽叶一层层地剥开,里面就是带馅的糯米,咬一口,很香。人们十分喜欢吃,但也不能多吃。

  你吃粽子了吗?

端午节吃粽子作文 篇10

  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包凉粽。

  我来到外婆家,外婆正在包凉粽,我对外婆说:“外婆,我跟你学包凉粽吧。”外婆说:“好呀,你先看我怎么包吧。”外婆把洗干净的粽叶卷成漏斗的形状,右手用小碗舀起小半碗泡好的糯米,倒在粽叶漏斗里,接着将粽叶余下的一截围着糯米包成三角体,再用棉线绕两圈绑好,一只漂亮的凉粽出现在外婆的手上。

  我正呆呆地看着,外婆说:“你来学我的样子包吧。”我从外婆手中接过粽叶,开始学包粽子,可是,叶子怎样也不听我的使唤,不是“漏斗”卷得太松,糯米从叶子洞中掉出来,就是包粽叶时手抓得不紧,糯米都撒了。直到外婆手把手地教我,才勉强包成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凉粽。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看着外婆包好成堆的凉粽,我说:“外婆,明年我还来跟你学包凉粽,等我学会了,以后咱家的凉粽都归我包。”

 

【【精品】端午节吃粽子作文集合10篇】相关文章:

【精品】端午节吃粽子作文五篇10-13

【精品】端午节吃粽子作文集合八篇01-23

【精品】端午节吃粽子作文集合九篇01-22

【精品】端午节吃粽子作文集锦7篇01-23

【精品】端午节吃粽子作文集锦9篇01-23

【精品】端午节吃粽子作文集锦九篇01-23

【精品】端午节吃粽子作文集锦五篇01-23

【精品】端午节吃粽子作文集锦4篇01-22

【精品】端午节吃粽子作文集锦六篇01-20

【精选】端午节吃粽子作文集合5篇01-22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 端午节的传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