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2022-01-21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故事的作文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1

  “嘿,谭馨懿,快点起床,快点!”在妈妈的催促下,我很不情愿地从床上坐了起来,满屋子都是雄黄酒的味道,窗外传来了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他们正在院子里嬉戏打闹。

  原来是端午节到了。

  意识到这点,我兴奋地翻身下床,发现外婆和妈妈已经在厨房里忙碌,灶上的锅欢快地冒着泡,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仿佛也在庆祝这美好的节日,外婆一转身发现了我,赶紧笑呵呵地把我拉到跟前,用粗造的手指蘸了雄黄酒,在我脑门上端端正正地写了一个“王”字,我“咯咯”地直笑,同时嘴里也被妈妈塞进了一个黏糊糊的东西。

  “啊,是蛋黄粽子!”我津津有味地嚼着,真香。“可是,为什么端午节总要吃粽子呢?”心中的大问号不听话地冒了出来。

  “传说当年屈原投汩罗江自尽后,爱戴他的百姓们怕江中的鱼儿吃掉他,就用糯米和其他的食物做成一个包子形,裹在清香的荷叶里,再用丝线缠好投入江中(现在俗名称粽子),以祈求屈原的完整形象。”背后传来舅舅解释的声音。

  “快来看,快来看,龙舟赛快要开始了!”弟弟在客厅里大声地吼着。我来不及怕烫抓起两个刚起锅的粽子冲到客厅扔在茶几上,电视里划龙舟的盛况让我激动不已,因为我们刚学过课文《乐山龙舟会》,这次转播的正是乐山龙舟赛况。

  江边已是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在摄像头的带领下,我看到了江岸挂满了五彩缤纷的彩带,彩带在空中欢快地飘荡,十几张长案上摆满了咸鸭蛋、粽子和各式各样不知名的、五颜六色的食物和水果,我能感觉到这些食物发出的香味,我和弟弟不约而同地相视大笑,赶紧用手擦拭嘴角边快流出的口水,抓起茶几上的粽子美美地吃起来。

  在主持人激动的解说声中,十只美丽的巨龙飞奔入我的眼帘,锣鼓声声,呐喊声声,每条巨龙上一二十个健硕的汉子挥臂如飞,“加油、加油”弟弟已是仍不住大声嘶喊,外婆和妈妈捂着耳朵也跑到客厅,“快,关点声音,耳朵要震破了。”弟弟抓住遥控板躲到沙发后,舅舅用手刚关小了声音,弟弟又按大了,外婆跑到沙发后抓弟弟,弟弟笑呵呵地躲闪着,一时间客厅也热闹了起来,我也兴奋地在沙发上上窜下跳,妈妈似怒非怒地看着我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又回厨房了。

  “三号赢了,三号赢了,耶!”弟弟抱着我使劲地又摇又吼,在这热烈的氛围中,我竟感动到热泪盈眶。

  “明年我带你们去看真正的龙舟赛。”舅舅激动地说。

  五月初五的天空,可能是一年中最灿烂的,人们以这样的方式慰籍爱国诗人屈原已是再好不过,我站起身走进书房,取出《屈原诗集选》默默地品读起来……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2

  过个别样端午节,一直是我期盼,没想到今年就梦想成真了,大家随我来看看吧。

  早上一起来,便是美妙读书会,主持人就是程世龙。第一环节是好书介绍,大家都是开开心心地介绍好书。我比较感兴趣,是小升升介绍《大森林与小木屋》。听着小升升讲说,我也不禁有些入迷,打算回去好好看看这本书。我介绍书,就是《红脖颈林中悲歌》。书中红脖颈十分感人,临死前也没有忘记儿女。在讲时候,我特意突出了爱与奉献精神。但是心中也是一阵子紧张:“一定要坚持住啊。”除了最后结尾稍有仓促,我这次介绍还是很成功。

  接下来又是介绍端午节的故事,大家纷纷发言。当然了,都离不开屈原。其实端午节应该是南方少数民族先开始过节日。但是,这次关于端午节小故事介绍还是令我大开眼界,知道了很多之前不太懂事。第三环节,自然是重头戏——才艺表演。我之前也没有准备,一到这个环节,腿肚子可有点转筋。好不容易想起来一个好办才艺——讲评书。因为平时天天听评书,一些精彩部分我也都记住了,就给大家说了一点百年风云开头,还真获得了成功。

  读书会结束后,就是疯吃开始了。先是两盘开胃西瓜、后是程世龙妈妈包粽子、然后可乐鸡翅,大家吃到兴头上,大人们包饺子也热腾腾出锅了,又是对着饺子一顿风卷残云,摸摸舒服极了肚子,不由得感叹道:“真乃美味耶。”饭后就开始玩了。快乐一心给大家一人发了一根五彩线,戴在胳膊上,还别说,真有端午节味道。程世龙最够意思,成功当了主持人不说,还给大家准备了不少笔,拿在手里,更是美得合不拢嘴。

  玩了一会儿,我们决定学一段英语,内容当然是关于端午节知识了。还是表姐想周到,在网上找到了一篇美国日报关于端午节报道,给大家一人打印了一份。我、丁一笑、小升升、吴泳翔、周昱、程世龙等人都开始学习这篇文章。经过表姐认真讲解,半个小时左右,大家都学会了这篇文章。王子衿姐姐自然是最厉害,几乎过目能诵,真是令我们自行惭愧。大家都只好以“她比我们多学一年”理由安慰自己。

  怎么样,这个端午是不是很充实,既吃美,又玩开心,最重要是还学到端午节很多知识,真是别样端午节啊!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3

  打我记事起的时候,端午节前夜,母亲会从针线篮子里拿出五颜六色的花线,在昏黄的灯光下,用老家俗称叫“线杆”的纺织工具,把各色花线碾成绳子,叫“花花绳”,老一辈人说这个东西可以趋吉避邪。然后用各色花布,尤其以喜庆的红色为主料,赶针脚、针织、刺绣等复杂的工序,制作成一个个似要活过来的龙、马、羊、鸡等生肖“耍货”,也就是行话“香包”。也有蛇、蝎子、蜈蚣、蟾蜍、蜘蛛俗称“五毒”样式的香包。

  在端午节那天,一大早,我还窝在被子里的时候,母亲就已经在不惊扰我熟睡状态,悄然给我在小腿、胳膊四上肢带“花花绳”。等起床后,才把赶夜做好的香包戴在我的脖颈上,然后用从药店买来的各种中草药捣碎、和着各色花瓣碾制而成的香草裹一遍。这时,这些形状各异的“耍货”,嗅起来香气浓郁,沁人心脾,这才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香包”。我好奇地问过母亲,母亲的回答我记不大清了,说是戴着这个不仅有提神的功效,而且可以逢凶化吉。现在想来,含有中草药、花瓣的香草,说是提神倒可一信,但逢凶化吉之类不足取信,我依然深深地明了,“逢凶化吉”只是亲人长辈寄予晚辈身处困境可以化难呈祥的一种美好夙愿。

  母亲会拿出自家种的糯米洗干净,盛在一个大盆子里备用。然后在锅里加水,拢起材火,把一大盆子糯米倒进锅里,先用大火煮。等糯米煮成粥的样子,锅里加入蜂蜜、红糖熬成汁,出锅前撒些颜色红润、皮薄肉满的的.大枣、花生豆、板栗仁、枸杞,再换成小伙熬成粘糕状,就可以盛盘端上桌。这时,姐姐哥哥们早早围着锅灶还在打转时,母亲会舀一小勺,用嘴吹凉了,总会尽着嘴里吞咽着口水的我先来上一口。

  早饭,就是吃糯米糕。在我们吃的时候,母亲早已找来洗净的玉米叶子、竹叶包着粽子,下午就可以真正的吃粽子了。

  端午这一天,全天吃的几乎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食物。

  吃过早饭出去玩的时候,母亲会拿来雄黄,在我的耳朵外廓里粘一些,可以防蚊虫我只知道端午节不仅我,村子里的小伙伴都会戴这个,出去玩的时候,总会有婶子、叔叔、爷爷奶奶累的长辈把我叫住,一遍一遍翻看着我胸前的一串香包,啧啧不休。我只知道,那是些在说我母亲心灵手巧之类的好话。

  我大些的时候,家里已经不种植黄糯米了。老家逢端午节,母亲知道我打小就喜欢吃黄糯米做的粽子,母亲就用自家种的小米四处找邻居家种有糯米的婶子换米吃,或是借一两碗等自家种了秋收后再还给邻家。而且每次都是两碗才换得一碗,借两碗还的时候母亲总会多还一碗,只是为了让我在端午节的时候饱口福。

  等我长大了,每每过端午节,母亲纵然知道我自小喜欢吃黄糯米做的粽子,但不管是换、还是借,都很难再找到我想吃的那种黄糯米的时候,就只好在集市上或粮油店会去买罐装的成品白糯米,买了宽竹叶包粽子给我吃。

  现在,纵然“身在他乡为异客”,也难淡忘年少留在故乡端午节里的童真故事。即使“山一程,水一程”千里之遥的地域,也隔不断端午节吃母亲亲手做的粽子的那一份思念和挂怀。

  而今,又过端午节了,置身西域的,仍旧守住那份传统的习俗,用买来的糯米、大枣、葡萄干,凭借脑海里母亲的身影,做记忆里的粽子。然后静静地咀嚼粽子里每一颗粮食、果品的味道,只是为了坚守祖宗留下来的那一份弥足珍贵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信仰。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4

  又是粽叶飘香时,世间处处盈满了喜悦气氛。

  “节分端午谁自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是凝聚了中华五千年文明传统节日,深邃而又悠久。每当这时孩子们会在手臂系上五彩线,带上漂亮香包,与父母一同去踏青。

  对于北方人们来说,端午节是个踏青好时机,这时果园中,草地上,路边,田野中处处生机勃勃,满眼绿,漫山遍野绿,为这个节日增添了色彩。古往今来就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习俗,而人们也不禁陶醉在山水之乐中。

  今年,我同父母一起去了舅舅家果园,绿色出现在眼帘,依稀可以看到一两抹红色,走进才发现是娇红欲滴樱桃,小巧玲珑挂在枝杈间煞是可爱。将它们摘下洗净后,一股脑放在嘴里,甜意用上心头,不禁让我感受到端午很甜。

  接着,我们去了太奶家,在太奶家吃到了香喷喷粽子,粽子中果味浓香穿梭在唇齿间,黏黏软软口感令人陶醉。这时,我不禁想到了屈原,那个吟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伟大诗人。

  屈原投汨罗江后百姓们又怕江河里鱼吃掉他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避免鱼虾糟蹋屈原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习俗。而古来就有“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诗句,这也印证了端午节悠久历史。原来,端午很淳浓。

  据资料说,香包也叫香囊或荷包,内装香料通常是用苞白术、白芷等植物根茎碾碎混合均匀制成。而每到此时,孩子们都会带着自己喜爱香包和小伙伴们一起展示,玩耍,淡淡香气在风中荡漾,令人沉醉其中,原来端午很香。

  香包中也蕴含着一缕春风,两滴夏雨,三片秋叶,四朵冬雪,做成五颜六色礼盒;打着七彩八飘丝带,用九分真诚,十分热情,父母和老人对子孙无限爱。

  “淡淡烟雨淡淡愁,淡淡明月上西楼,淡淡鱼儿水中游,淡淡蝴蝶落绣球,淡淡胭脂淡淡酒,淡淡酒解淡淡愁,淡淡思念赠与友。”牵着亲人手围坐一桌感受端午滋味,凝神品味节日气息。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5

  楚王时期有一个人叫屈原,那时他怀着才高八斗的智慧,向楚王自荐,可却一次次的遭到楚王的拒绝和抹杀,最后,楚王因不耐烦将他逐到边疆,后来,屈原觉得自己才高八斗,竟不被重用,自己一心钟爱国家可没人知道,一怒之下投入了汨罗江。那个地方的人觉得他很伟大,为了纪念他,他们不想让屈原的尸体被江里的鱼吃掉,就投了很多粽子,意思是鱼吃粽子别吃屈原的尸体,后来称这一天为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故事的作文集锦5篇】相关文章:

关于端午节故事的作文集锦八篇01-17

关于端午节故事的作文集锦六篇01-20

关于端午节故事的作文集锦6篇01-20

关于端午节故事的作文集锦8篇01-19

关于端午节故事的作文300字6篇11-17

精选端午节故事的作文集锦7篇01-18

【推荐】端午节故事的作文集锦六篇01-17

【精华】端午节故事的作文集锦6篇01-19

有关端午节故事的作文集锦六篇01-19

【精品】端午节故事的作文集锦5篇01-19

端午节的节日的作文300字 端午节的意义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