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

2022-01-09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 篇1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我最喜欢过端午节,因为我最喜欢吃粽子。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来纪念他。用新鲜的竹叶或芦苇叶来缚粽,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清香,香味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我们家包粽子更是一片欢声笑语。姥姥买来粽叶、粽米和蜜枣。虽然我不会包粽子,但我还是学着姥姥的动作,包了起来。可是我包的粽子扁扁的,都漏馅儿了,堵了这头,漏了那头。粽米被我弄得到处都是。我手忙脚乱的样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我也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了。姥姥看着我和蔼地说:“好了,好了,别笑了,让我来教你吧!”姥姥耐心地教我:先拿三四片粽叶整齐地排好,卷成一个漏斗的形状,用左手捏住,再往“漏斗”里放枣和米,把粽叶折过来盖在上面裹好成四个角,最后用细绳系结实。我按照奶奶教的几个步骤慢慢的包,不一会儿,我就学会了,一个四个角的粽子在我手中终于诞生了,我高兴的欢呼起来。

  吃着我亲手包的又香又甜的粽子,我感到今年的粽子格外的好吃!今年的端午节过得格外有意义!

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 篇2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重五节等。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而演变成中国汉族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沿袭至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爱国精神也传播至华夏各地。但是也有例外,例如东吴(即黄河以南一带)一带的端午节则是为了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还有一些地区是为了纪念曹娥。

  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例如赛龙舟,本是因为得到屈原自尽的消息以后,人们纷纷去打捞,演变而来。还有吃粽子,是因为在打捞后,还是没有找到屈原的遗体,于是百姓们用粽叶(粽叶一般常用芦苇叶)包米,投入大江,是想着让鱼鲛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此外,还有悬艾叶蒿草,熏苍术、白芷,挂荷包和栓五色丝线,还有吃“五黄”,即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和喝雄黄酒。

  20xx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国首个被列入非遗的节日。

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 篇3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慈祥的祖母,亲爱的母亲,和蔼可亲的幼儿园阿姨,给我们讲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这些民间传说,就像一杯杯香气扑鼻的清茶,让我们回味无穷。下面就让我说一个我所知道的民间传说吧!——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有个传说,在全国流传很广,是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因为秦国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心放弃自己的祖国,然而又有心无力,一气之下,于当年的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河而死。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非常忧伤,纷纷涌到汨罗河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了船只,托起他的身体滑来滑去,百姓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把米饭捏成团蒸熟扔进江中,久而久之,每年的五月五日就成了我们的节日。

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 篇4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按照家乡的风俗习惯,家家户户都爱吃粽子。在我们闽南一带,肉粽是最为出名的。端午节那天,我家也忙碌起来:妈妈准备了卤肉、香菇、和虾米等材料,把糯米浸好,奶奶把红枣洗净晾干,姐姐负责洗竹叶,哥哥则在一旁剪红线。我呢,平时在家什么也不干,当然用不着插手喽。

  妈妈是包粽子能手,只见她挑了两片又宽又长的叶子,熟练地卷成喇叭形,再用小勺舀了几勺糯米装进竹叶里,然后均匀地放上红枣、卤肉、香菇末和虾米,最后快速地左一包右一裹,用线绳系紧,一个四角的大粽子就包好了。这一下,我对妈妈佩服得五体投地,也想大显身手一番。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粽叶卷成个大“喇叭“,用勺子舀了糯米,又放上各种材料,然后包了起来。可粽子在我手里却不听使唤,一会儿糯米跑了出来,我慌忙抓起一片竹叶堵上。好不容易包好了,一看,圆鼓鼓的,简直就是一个大肚娃娃!妈妈见了捧腹大笑,大家也笑得前俯后合。

  晚上,全家人围在桌旁,品尝着粽子。我拿起自己包的粽子,解开绳子,咬上一口。啊!粽子又软又滑,又香又甜,真好吃。

  那一天的端午节,我过得很开心,不仅品尝了美味的粽子,而且体验了自己动手包粽子的乐趣。

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 篇5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惊《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蚊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诸说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伟大,诗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 篇6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从古到今有许多关于端午节的典故,如屈原,伍子胥等。

  每到端午节,我家门上都会挂上一把菖蒲和艾草,那是母亲买的,门口就飘着一股特殊的香味了。我搞不懂这是为什么,就去问母亲:“母亲,为什么要挂菖蒲和艾草呢?”母亲摸摸我的头说:“端午节有许多的传说,其中就有说这一天是个恶日,有各种蚊虫妖邪出现。艾草是用来除虫的,它的香味能驱赶蚊虫,菖蒲是用来避邪的,意寓着健康平安。而且干的艾草叶用来给你们洗澡可以保护皮肤哦。”听了母亲的介绍,我才知道原来它们都是好东西呀。

  在端午节的这一天,我家的菜会特别丰富,母亲总会按照外婆家的风俗,给我找与“黄”字有关的菜:红烧黄鱼,凉拌黄瓜,蒸咸蛋黄……而父亲也会亲自下厨烧一盘大肉,里面有整个鸡蛋和大蒜。不管我们爱不爱吃,父亲都要求我和弟弟每一样都吃一点。要是在老家过节,祖母还会给我们的脖子上和手上绑上由几种颜色组成的彩线。

  现在有许多国家都过起了端午节,韩国已向世界教科文组织申请了端午节。希望我们的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

【【精品】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锦集六篇】相关文章:

【精品】三年级端午节的作文锦集7篇01-07

【精品】三年级端午节的作文锦集6篇01-05

【精品】三年级端午节的作文锦集七篇01-07

【精品】端午节风俗的作文锦集六篇12-31

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锦集6篇01-07

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锦集8篇01-05

三年级端午节的作文锦集10篇01-08

实用的三年级端午节的作文锦集五篇01-07

精选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锦集6篇01-07

关于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锦集10篇01-06

端午节快乐的作文300字 端午节快乐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