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

2022-01-07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的作文 篇1

  今年的端午节到,但比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传统节日也放假,这可乐坏我们这些整天读书的学生,但在这放假期间,更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端午节那天,我们一家到亲戚家去吃晚饭,这一去还真学到不少呢!

  在吃饭前,姑姑给我们每人发一个鸭蛋;吃饭时,大人放弃自己喜爱的白酒,而是每人先一杯雄黄酒;吃完饭,姑姑还给我们小孩每人一个粽子。我拿一个赤豆粽,那香甜的糯米红红的赤豆再加上雪白的砂糖,真是让人陶醉呀!

  我突然想到些问题:为什么再多按误解要做这么多事儿?怎么会有端午节的呢?我想去问大人,可看他们聊得热火朝天的,也没去打扰他们,心里暗想:求人不如求自己,说干干!

  我首先打开电脑,搜索问题。啊哈,终于找到:端午节那天人们赛龙舟、吃粽子是为屈原。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在那天投进江河,龙舟竞渡是为捞救投汨罗河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为让鱼蛟虾蟹吃饱,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我还解到,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跟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跟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我们边吃粽子变长:“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啊,这真是个五彩缤纷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三个重要的中国节庆之一,是为了纪念投汩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在这个古老的节日里,人们包粽子、赛龙舟,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我们家的端午节也是充实又温馨呢!

  记得去年的端午节,妈妈提议说,今年我们自己包粽子吧,平时我们都是在超市里买现成的,少了很多节日乐趣。听妈妈这么说,我们可开心了,我可是从来都没有看到过粽子是如何包成的呢,还真想长长见识!

  于是说干就干,奶奶准备了很多材料:两盆江米、两包豆沙酱、一小盆枣和200片粽子叶。首先,我和妈妈把粽子叶洗好、蒸好,再把两包豆沙酱挤到碗里,再把枣泡好,又把江米拿到桌子上,准备好了,包粽子正式开始了!我们全家人在一起包粽子,有人包枣的,有人包白米的,还有人包豆沙的,一共包了两大盆。只有我包的粽子最难看,虽然我是完全按妈妈教的方法来做,也是先将粽子叶卷成漏斗状,然后在底部放个红枣,紧接着放一层江米没过红枣,一直重复这个步骤,直到将漏斗填满。接下来把前面的粽子叶捏个角,把后面的叶子包住,但是这个步骤我就失误了很多次,好不容易完成了,做好的粽子还是没有妈妈和奶奶的好看。虽然我包的粽子样子难看了点,可是吃起来味道还是很不错哦!更重要的是,我们全家人在一起包粽子,有说有笑,非常温馨,齐乐融融!

  这真是一次难忘的端午节,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还吃到了有生以来最好吃的粽子,因为那是我自己亲自包的,所以特别美味,也特别开心!

端午节的作文 篇3

  今天是“吃粽子节”,回到家里,扑鼻而来的菜香吸引了我所有的注意力。我蹑手蹑脚地走进厨房,看见妈妈正在包粽子,于是我拿起筷子就去夹菜,没想到被妈妈给发现了,老妈说:“有闲情在这偷吃东西,还不如帮我包粽子呢!”说完,又去包粽子。我学着老妈的样子,用粽叶裹着糯米,在里面放了我的秘密武器,就包成一个三角形的.粽子。

  晚饭的时候,我把我包的三角形粽子递给老爸,他欣然接受,还搓搓手说:“那我发表一下感言了,感谢老祖宗,给我们这么一个节日!感谢老婆,给我们一个这么心灵手巧的女儿!感谢女儿,拿这么丑的粽子孝敬老爸!”老爸还特地强调了一下“这么丑的粽子”,我心里暗想:老爸,别得意哟,好戏在后头呢!只听老爸“哎呦!”一声,马上猛灌了一口王老吉,接下来眼泪鼻涕直往外流。妈妈奇怪地问道:“怎么了?”我用手机拍下了老爸的逖,得意地说:“老爸,吃了女儿孝敬您的粽子,你也不用感激涕零吧!”原来,我给老爸的粽子里放了许多芥末。

  在节日里,我忽悠了老爸一把,感觉这个端午节精彩极了!

端午节的作文 篇4

  潮汕过端午节可引用一首诗来概括“家家插艾望消灾,欲食粽球兴满怀。更喜龙舟竞渡处,锣频鼓急桨花开。”端午节有不少习俗,如忌拜祖先、赛龙舟、吃粽子、吃栀粽、插艾浴(喝)药汤,吃真珠花菜煮猪血汤等。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1、赛龙舟

  潮汕有韩江、榕江、练江三条主要河流,支流河溪交错,水流平缓,是赛龙舟的黄金水域。端午节期间潮汕人赛的龙舟一般有三种,一种是大型龙舟,长20—30米,宽1。4—1。6米,设20—30对桨,周身彩绘鱼龙图案。另外两种是彩头船(饶平、南澳一带)和龙船仔。

  2、插艾花浴(吃)药汤

  潮汕“端午节”的另一主要习俗是插艾花浴(吃)药汤。这一天,各家各户门上要插艾(或有些地方是炙艾),“艾虎形以辟邪秽”,驱瘟辟邪。另外,这一天称作“圣日”,吃药最有效。

  潮人早餐有吃“五果汤”的习俗。“五果汤”即莲子、玉米、白果、黄豆、怀山等煮成。异族家的婆婆端午节这一天一定要用艾水洗澡,去风湿等。

  3、吃端午粽

  潮汕人家,世代相沿,端午包粽,是祭吊屈原遗风之一。民间有句“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的气象谚语,可见粽球已成为潮汕名小吃的历史悠长。

  在潮汕地区,粽子内部除了猪肉和绿豆外,还会添加咸蛋黄和甜豆沙,有些人还会加入莲子等,在食用前淋上一层经稀释过的糖浆,撒上一些芝麻,让整个咸香的粽子带上一丝甜意,实为特别。

  4、吃“麦熟”

  据《潮州府志》载:“大城所设正千户二员,副千户三员,百户十员,镇抚一百,旗军一千二百二十三员。”这些人来自大江南北,也带来了包括饮食习俗在内的各种风俗。像每年清明节过后,当地便盛行吃一种叫“麦熟”的食物。饼是从清明节开始,做到端午节过。

  “麦熟”的出现跟古时所城大量来自北方的驻兵有关。明朝的时候,当时就有部队驻扎在所城。麦熟的时候,大丰收,(当时军兵将)收成的麦碾成粉(制作面皮),就叫做“麦熟”。

  5、吃栀粿

  在潮汕地区,栀粿一年里仅有在端午节时才有销售。潮汕人家端午食栀粿,希望清热祛疫助消化。

  制作栀粿需将采摘下的栀子洗净捣碎,浸泡滤渣成为黄色汁液,后与糯米浆搓匀,放入专用粿帕,装入蒸笼蒸熟。蒸熟后的栀粿呈棕黄色。放凉后食用,食用时不用刀切,而用纱线牵拉切成小片,蘸着白砂糖吃。

  6、吃食真珠花菜

  潮汕人有时还干脆将端午节称为“漏屎(拉稀)节”。在这时节,除了要服食圣甘枳和朴籽粿,还吃食真珠花菜(白花艾),用黄栀和蒲姜石灰制成的“栀粿”,或者用凉粉草做成的草粿等食物。

  这个时节,有一种“野菜”,潮汕人叫“叶下红”,每年只有这端午节才最稚嫩,长辈说此菜有清肠胃热的功效。

  7、吃“圣甘枳”

  “清明食叶,端午食药”是一句流传广泛的潮汕饮食俗语。汕头当地的民俗是,清明时节要吃食朴子树叶,端午节则要吃食驱虫良药“圣甘枳(使君子)”。

  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端午节是驱毒“圣日”,吃了药能立即见效,且效果显着,非这一天吃效果不大。记得小时候在端午节这天家长会用“圣甘枳(使君子)”炒鸡蛋给小孩吃,轻松驱蛔虫。

  8、悬插“五瑞”

  潮汕人家,端午相沿要在门楣、门环以至屋檐下,悬挂一束束用“红头绳”系扎着的艾草、菖蒲、榴花、蒜头、龙船花共合为五种称“五瑞”。旧俗传为“合五”以招屈原之魂,其实,古代潮人先贤是针对“恶月”瘟疫猖獗而采取的防疫保健措施,意在驱瘟辟邪。

  澄海旧县志就载有:“端午门上插艾,用艾叶和榴花(页)簪在头发上,可辟邪。”

端午节的作文 篇5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我们德清,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据说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们还会佩带着香袋,姑娘们以这五彩缤纷的香袋做饰物,既香味袅袅,又让自己变得更美丽动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来了不少小伙们留连的目光。

  盼星星,盼月亮,按照我们吉林的习俗,昨天端午节终于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粽子。前一天早上,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来,洗好粽子叶,包粽子。

  到了端午节这天早上,妈妈给我系上了五彩线,还嘱咐我不要随便折断或丢弃,只能在端午节后第一场雨时才能扔掉。妈妈还告诉我了五彩线的来历,它象征着五色龙,可以降伏鬼怪,带走一切疾病,保佑我们人间的平安。我们还在门口插上艾草,挂上纸葫芦,家里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早上忙完这些以后,今天的主角——粽子,终于登场了!白白的粽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软又黏,好吃极了。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草,香满堂。吃白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的作文 篇6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要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节要画门符。端午节这天,人们将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纸做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驱“五毒”,防瘟疫。

  端午节要带香包、系五彩丝线。香包是用棉制品与丝线绣的,包里除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次丝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节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真的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端午节的作文 篇7

  今年端午节,我过得十分快乐、充实,在家里我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此时帮忙奶奶包粽子,所以我觉得这一年的端午节十分有好处。

  早上,我奇迹般地起了一个大早,发现奶奶在包粽子,我走上前去问:“要我帮忙吗?”奶奶笑眯眯地说:“如果你实在要帮也能够。”我十分开心,搬了一个小椅子坐在奶奶身旁,只见奶奶很熟练地把蒸煮过的粽叶拿在手里围成一个半圆锥形,把淘过的糯米灌入粽叶里,迅速地裹了起来,此时不一会儿一个漂亮的粽子完成了。我不禁问奶奶,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奶奶说:“包粽子、赛龙舟、做香嚢,还有喝一些黄酒啊,吃“红”啊……”“哇!有这么多”我大叫起来,奶奶一脸笑意地说,我再给你讲讲包粽子的由来吧。”

  五月初五,在楚国即将灭亡之时,屈原是个十他爱国的文人,见到自我的国家即将灭亡,就饮下了最后一杯酒跳入汨罗江自尽了,人们为了纪念他把粽子扔入江中为的就是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同时还每年在江河里举行隆重的赛龙舟。就这样人们代代相传,端午节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我听得十分入神,原先端午节还有这样一个不简单的故事。粽子包好了,满屋都是粽叶的香味,今年的粽子,奶奶包了两种口味,有红豆蜜枣味和咸肉味的,尽管我没有成功的包好一个粽子,可是我帮奶奶做了自我力所能及的事,所以当我剥开粽子,深深地闻了一下这裹着粽叶香气的糯米粽子,咬下一口满口香气感到真是好吃,因为这个粽子里有我劳动的一份噢!

  这个端午,让我足实长了知识,让我真正体会了这一年的端午节是一个“浓情搞笑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5):

端午节的作文 篇8

  今天是端午节,我和我姐姐,在家里面玩,我们玩了侧翻、前桥、,但是我们一直在那里玩的,但是爸爸妈妈出去了,我们连个就开始更加放肆了,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放肆的时候,我们在玩的时候,我就在那里玩了起来,嗨了起来,但是我嗨了起来,我们就还是嗨了起来,妈妈就回来了,我就开始看电视了。

  我看了古剑奇谭了,我还在那里学了古剑奇谭的主题曲,不过呢我每一次我都会把调音唱得特别的高,可是我还是学不会,不过呢我还在那里给唱了那个主题曲,不过呢?我还学了一首李易峰唱的剑心,不过呢我还给冯老师聊了一下结果冯老师就是不在线,还有我和闫思诺聊天了,不过呢,我给她聊得特别的欢快,不过爸爸妈妈说过不让我玩QQ可是我不知道妈妈为啥让我玩了,好像是我加我哥哥的QQ号了吧妈妈也就让我玩QQ了。

  今天好无聊呀!

【实用的端午节的作文集锦八篇】相关文章:

实用的写端午节的作文集锦三篇01-06

实用的家乡端午节的作文集锦7篇01-06

实用的家乡端午节的作文集锦六篇01-06

【实用】难忘的端午节的作文集锦九篇01-06

【实用】快乐的端午节的作文集锦5篇01-06

实用的传统端午节的作文集锦八篇01-06

实用的写端午节的作文集锦六篇01-06

【实用】难忘的端午节的作文集锦7篇01-05

实用的有趣端午节的作文集锦八篇01-05

实用的快乐端午节的作文集锦9篇01-05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300字 三年级端午节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