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

2022-01-02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 篇1

  这个端午节你去干什么了?平凡的呆在家里?和小伙伴们玩?还是上课外班?告诉你吧,我们全家去爬山了。

  早上我早早的起了床,可是到了9:30才出发,因为姐姐爱美,又是洗头,又是照镜子,又是抹防晒霜,时间一分一秒地就溜走了。

  我们出发了,爸爸开车驶过高速公路。山里的路很长是S型的盘山公路,巅峭崎岖,我和妈妈都系上了安全带,还不停地在后座被漂移。我们一直寻找着九龙谭,可是却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一路上我们摘了许多的野果子,有黄黄的小野杏,妈妈刚开始还不敢确认是杏,问了路人才知道,有没长熟的绿绿的核桃,还有黑红的小桑甚和淡绿色的小山楂。我们转悠到了伏羲大峡谷,爸爸买了门票,我们吃了午饭,买了个水枪就进去了。

  我们经过了八卦台,我还坐在上面拍了照。大峡谷里有好多好多的水,还有好多好多的小野鱼、水蜘蛛。大峡谷里有很多很多的小树,小树的叶子翠绿翠绿的,连峡谷里的水也映成了绿色。我们路过了各种各样的水谭,走过了一些石块和小桥,我们就到了山顶上的龙宫,真高呀!真美啊!可惜姐姐在半山腰突然腿疼,所以爸爸陪着她都没有上来。可是我们已经走出了景区才发现还有路没走完,真郁闷!我下决心下次一定走完,这是我和爸爸、妈妈、姐姐在一起过的最有意义的端午节。

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 篇2

  今年端午节,我过得十分快乐、充实,在家里我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忙奶奶包粽子,所以我觉得这一年的端午节十分有好处。

  早上,我奇迹般地起了一个大早,发现奶奶在包粽子,我走上前去问:“要我帮忙吗?”奶奶笑眯眯地说:“如果你实在要帮也能够。”我十分开心,搬了一个小椅子坐在奶奶身旁,只见奶奶很熟练地把蒸煮过的粽叶拿在手里围成一个半圆锥形,把淘过的糯米灌入粽叶里,迅速地裹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漂亮的粽子完成了。我不禁问奶奶,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奶奶说:“包粽子、赛龙舟、做香嚢,还有喝一些黄酒啊,吃“红”啊……”“哇!有这么多”我大叫起来,奶奶一脸笑意地说,我再给你讲讲包粽子的由来吧。”

  五月初五,在楚国即将灭亡之时,屈原是个十他爱国的文人,见到自我的国家即将灭亡,就饮下了最后一杯酒跳入汨罗江自尽了,人们为了纪念他把粽子扔入江中为的就是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同时还每年在江河里举行隆重的赛龙舟。就这样人们代代相传,端午节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我听得十分入神,原先端午节还有这样一个不简单的故事。粽子包好了,满屋都是粽叶的香味,今年的粽子,奶奶包了两种口味,有红豆蜜枣味和咸肉味的,尽管我没有成功的包好一个粽子,可是我帮奶奶做了自我力所能及的事,所以当我剥开粽子,深深地闻了一下这裹着粽叶香气的糯米粽子,咬下一口满口香气感到真是好吃,因为这个粽子里有我劳动的一份噢!

  这个端午,让我足实长了知识,让我真正体会了这一年的端午节是一个“浓情搞笑端午节”。

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 篇3

  中国有许多传统文化,我来说说端午节吧。

  每当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是吃粽子。

  每当端午节时,奶奶就手忙脚乱地开始包粽子,奶奶从市场里买回粽叶,然后,放在水池里泡几个小时,再用热水泡一下,然后,拿来小凳子和擦布,坐下来慢慢地一张张地把粽叶洗得干干净净,洗完了以后,奶奶把糯米放在脸盆里,放上温水,也要泡几个小时。奶奶知道我和妈妈喜欢吃赤豆粽,奶奶早就准备好了小红豆。

  开始包粽子了,一张张粽叶很听话地在奶奶手中使过来,使过去,奶奶拿着粽叶一裹就好像畚斗一样,一手托住粽叶,一手把糯米放在“畚斗”里,再用力按一按,然后把粽叶盖住畚斗,成了一个四角形的,上面尖尖的有三个角,然后,奶奶捏住粽子,用一根绳子一头咬在嘴里,一手绕着粽子,在上面打一个结,就完成了。我也在凑着热闹,帮奶奶五个一串是白米粽,六个一串是赤豆粽,系在一起,在再轻轻地放在箩里。

  时间过得真快,奶奶裹完了粽子,接着,爷爷把奶奶裹好的粽子放在锅里烧。

  不一会儿,散发出一阵阵香喷喷的粽香。

  我津津有味地吃着粽子,真香啊!

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 篇4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慈祥的祖母,亲爱的母亲,和蔼可亲的幼儿园阿姨,给我们讲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这些民间传说,就像一杯杯香气扑鼻的清茶,让我们回味无穷。下面就让我说一个我所知道的民间传说吧!——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有个传说,在全国流传很广,是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因为秦国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心放弃自己的祖国,然而又有心无力,一气之下,于当年的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河而死。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非常忧伤,纷纷涌到汨罗河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了船只,托起他的身体滑来滑去,百姓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把米饭捏成团蒸熟扔进江中,久而久之,每年的五月五日就成了我们的节日。

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 篇5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我们一大家子的人都聚在了一起,过了一个热闹的端午节。

  这天清晨,刚下过了一场小雨,地上还湿漉漉的,空气中夹杂着雨后清新的气息,让人闻着就感到心情舒畅。这时,太阳正缓慢的从东边升起,天也渐渐地变得晴朗了。

  “啊,真的吗!”我惊讶的说,“姐姐真的要来吗?”爸爸点了点头,我高兴的差一点没蹦起来。接到姐姐打来的电话后,我立马打起了精神,收拾东西,准备去奶奶家。

  要走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天也明亮了许多,不再是那么阴沉沉的了,我的心情也特别的好。我和姐姐已经接近一年没见了,好不容易她来了,我可不能错过。到了奶奶家后,一大家子的人都在忙活着包粽子,我和姐姐聊完之后,也参与了进来。

  一开始,我不会包,奶奶就耐心的来教我。首先拿两片粽叶放好,弄成一个圆锥形,再加入大米和枣等馅,然后再把它包起来,缠上绳子:我的第一个粽子出炉了。虽然不太好,但毕竟是我亲手做的,我还有那么一点的自豪感,我终于会包粽子了。

  中午,我们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饭,是二爷亲自下厨做的,有鱼,有烤鸭,还有各式各样的'菜,让我们大饱口福。下午,我和姐姐还有妹妹一块去书市逛了一圈,每个人买着自己喜欢的书回去了。

  下午,我们一起等待着煮粽子,然后再吃,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就是格外的香。不知不觉,天都暗了下来,姐姐该回去了,我们依依不舍的告别。

  这一次的端午节真是热闹啊,这是我过的最快乐的一天

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 篇6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惊《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蚊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诸说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伟大,诗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 篇7

  我已经好几年没在家乡过端午节,现在的我犹记得几年前全家一起过端午的情景。

  那天我们都起了个清早,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要去在在粽叶。早晨的粽叶是最新鲜的,翠绿的叶子上不是划过小水珠,显得它更加的生机勃勃。我们只挑大的摘。我年纪较小,眼睛尖,这样我和奶奶就成了一对好搭档。我一看到大的就告诉奶奶,奶奶就去摘,一个早晨就这样温馨的过去了。

  糯米、配料、粽叶、结绳,一切准备就绪,只差包了。我往常一般都是在旁边观看,玩耍,但这一次我要包。在家乡包粽子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是不允许人打扰的。中午,大家都坐在庭院了,我也不例外。由于第一次包,所以奶奶手把手的教我。“首先要将棕叶卷起进来。”说时迟,那时快,我看都没看奶奶的示范,就拿起一片粽叶竖着卷了起来,卷完后,我还得意洋洋拿着去炫耀,结果大人们都哈哈大笑,我迷茫的看向奶奶,奶奶笑着说:“要卷成圆锥形,像花束一样。”说罢,便示范了一遍,我学的有模有样,下一步是放糯米,这一步简单,我三两下就完成了,放完糯米,就可以在配料,有红枣、肉、花生等,我喜欢甜,所以我选了蜜饯。最后一步是最难的也是最关键的。我选来一根绿色的结绳,按照奶奶的指导在它最突出的部位打绳,我是一个没耐心的人,半天没打好结,心一急,就打成一个很小很紧的小结,我十分满足。我做完了一个就没做了,围在大人们身边左看看,右看看。奶奶已经包了很久,于是,我便走到奶奶身后,为奶奶捶背,庭院中其他的小孩看见我这样,也纷纷的去帮忙了。

  又是一个端午节,但却有不复以往的温馨快乐,到嘴的不再是自己辛勤包的甜美粽子,而是拿起超市里的速冻饺子。所以我希望在城市中的人啊,放手中的事情,一起体验过节团圆的喜悦。

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 篇8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从古到今有许多关于端午节的典故,如屈原,伍子胥等。

  每到端午节,我家门上都会挂上一把菖蒲和艾草,那是母亲买的,门口就飘着一股特殊的香味了。我搞不懂这是为什么,就去问母亲:“母亲,为什么要挂菖蒲和艾草呢?”母亲摸摸我的头说:“端午节有许多的传说,其中就有说这一天是个恶日,有各种蚊虫妖邪出现。艾草是用来除虫的,它的香味能驱赶蚊虫,菖蒲是用来避邪的,意寓着健康平安。而且干的艾草叶用来给你们洗澡可以保护皮肤哦。”听了母亲的介绍,我才知道原来它们都是好东西呀。

  在端午节的这一天,我家的菜会特别丰富,母亲总会按照外婆家的风俗,给我找与“黄”字有关的菜:红烧黄鱼,凉拌黄瓜,蒸咸蛋黄……而父亲也会亲自下厨烧一盘大肉,里面有整个鸡蛋和大蒜。不管我们爱不爱吃,父亲都要求我和弟弟每一样都吃一点。要是在老家过节,祖母还会给我们的脖子上和手上绑上由几种颜色组成的彩线。

  现在有许多国家都过起了端午节,韩国已向世界教科文组织申请了端午节。希望我们的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

【关于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汇编8篇】相关文章:

关于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汇编10篇12-30

关于三年级的端午节作文汇编7篇09-18

关于三年级端午节的作文汇编四篇01-01

关于三年级端午节的作文汇编八篇12-31

关于三年级端午节的作文汇编7篇12-30

关于三年级端午节的作文汇编5篇12-30

关于三年级端午节的作文汇编七篇01-01

关于小学三年级端午节的作文汇编八篇12-31

关于小学三年级端午节的作文汇编4篇12-30

关于小学三年级端午节的作文汇编9篇12-29

三年级端午节的作文 端午节的快乐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