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习俗作文400字

2022-01-02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的习俗作文400字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400字 篇1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一听到这首童谣,大家眼前肯定会浮现出一个画面,这就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又称重午节、端阳节、午日节、艾节、浴兰节。每当到了这一天,许多习俗都跟“五”这个数字有关:在大街上,小朋友们的脖子上肯定会戴着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系的“长命缕”;有些小朋友的头上,可能还画着用雄黄写的“王”字,像小老虎一样,可神气了;各家都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还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粽、雄黄酒。

  当然,孩子们念念不忘的是吃粽子和赛龙舟。相传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不让世间的污秽来沾辱他纯洁的品格;所以他吟完“怀沙”后,便跳入奔流的江水中。人们把粽子扔进河中是为了把鱼、虾的肚子填饱,不去吃屈原的尸体,而赛龙舟则是去寻找跳入江中的屈原。“一二——一二”的声音不断传来,是那么短促、有力、充满生机。一条条神气活现的龙舟在江中游着,它们一条比一条游得快,一条比一条游得稳。

  啊,又到了一年粽子飘香的时候……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400字 篇2

  一提家乡的风俗,我的脑海里就会立马浮现出一家人吃粽子的情景,而这正是五月初五端午节特有的风俗。

  关于端午节,还有一个传说。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捞尸,可怎么也找不到。于是就有了渔夫准备饭团、鸡蛋等食物,丢入江中,说是让鱼虾吃饱了,就不会食咬屈原的尸体了。后来这些食物慢慢演变成了粽子,于是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每到端午节,我和弟弟就盼望着包粽子、吃粽子。有一年端午节,我和弟弟早早起了床,因为妈妈要教我和弟弟包粽子。

  首先准备食材:不同颜色的`棉线、粽叶、糯米和自己喜欢的馅儿,我喜欢肉馅儿的,所以我准备了肉;弟弟喜欢蜜枣的,爸爸和妈妈喜欢红豆的。

  然后开始包粽子了。第一步是把两三片粽叶折成簸箕形状,我很快会了,但是弟弟却折腾了好一会儿,才学会;第二步是放入糯米和馅;第三步是沿着粽叶包裹起来,包成三角的形状;第四步是用线裹起来,也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线来区分。

  把包好的粽子放入大锅里,大火煮开后,再用小火闷煮三、四个小时。出锅时,一股粽叶的清香扑鼻而来。我和弟弟馋得口水直流,仿佛想一口就把它们全部吃掉。就连平时需要叫唤才知道吃饭的爸爸,今天也准时来吃饭了。一家人围成一桌,十分开心,我和弟弟无法抵御这香味,一个接一个抢着吃。吃了一顿粽子,几个星期都忘不了得味道,真是回味无穷啊!

  这就是端午节的习俗,是中华传统的文化,流传至今。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400字 篇3

  今天端午节,外公一大早就已经开始忙绿了。外公把从田埂那割回来的艾枝插在了门头上。外婆在泡下午包粽子用的糯米。我和姐姐还有小弟在院子里玩。

  这时,我90多岁的太婆听到了我们的声音,满脸慈祥的从房间里走出来。手里拿了几个早就准备好了的漂亮香包,给我们小孩戴在了胸前。我低头闻了一下香包,有股淡淡的艾草香味。太婆突然又想起了什么事。转身走进了房间里,拿出了一支毛笔和一个杯子。来到了我们面前。太婆在我们小孩子的额头上用毛笔,蘸了一下雄黄写了一个“王”字。可爱的太婆一边写,一边嘴里还念叨着“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转眼间,到了吃午饭时间了。我的“大厨外婆”。做了好多好吃的。有肥而不腻的红烧肉、鲜美无比的油焖大虾、香酥味鲜的炸小黄鱼清脆可口的拌黄瓜、香气扑鼻的腊肉烧黄鳝、还有一小盘黄澄澄的咸蛋黄。看着一桌丰富的菜肴,我可真是垂涎三尺呀!我数了一下问妈妈:“不是说要吃五黄吗?怎么只有四黄呢”妈妈偷笑着说:“还有一黄在这呀!手里拿着一小瓶雄黄酒”。我们大家都笑了。

  吃完午饭后,太婆和外婆都已经开始在包粽子了。只见她们一手拿着挽好型的粽叶,一手抓起一把糯米,就左缠右绕的,一个个精巧玲珑的粽子呈现在了我们面前。精彩极了!太婆还和说了屈原的故事。让我知道了粽子的由来。

  这就是我家的端午节,让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端午节的习俗及传统文化知识。真可以说是收获满满。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400字 篇4

  说到端午节,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赛龙舟,悬艾叶,闻香囊,包粽子,忙碌而又开心!

  其实关于端午节的来历,现在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说;恶月恶日驱辟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传说屈原投江后,渔民们划着渔船去打捞他的尸体,后来慢慢演变为今天的赛龙舟。屈原投江后,当地的村民为了不让他的身体被鱼啃食,就把糯米投入江中,但多被蛟龙所食,后来屈原托梦给村民,经过屈原的提醒,村民们才把糯米用叶子包起来,再用彩线缠绕,形成了粽子的最初形态。

  过端午节,人们喜欢将艾叶挂于门上或用彩线绑在手脚上,意为驱邪辟邪。人们在这一天还会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投江。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人们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半娱乐的节目。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米,因水中含碱,用茭白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我们祖国各地的人们,用他们不同的方式和习俗,共同庆祝着这个传统的节日。“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浓浓的粽香,浓浓的亲情,浓浓的欢声笑语……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400字 篇5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大致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

  端午节又怎能少了粽子呢?每到端午前后,在株洲城镇上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粽子。乡下,人们一般都用翠绿的粽叶包粽子,通常是用玉米、红枣、红珠豆、花生、包谷、花豆、大豆、腊肉等搀和在用木碱灰和槐米浸染过的糯米中,用粽叶包裹成三角或小宝塔形,再用棕叶线扎紧,五个一串,放入锅中煮熟即可。清香扑鼻,令人食欲顿生。到端午节这天,株洲城乡家家户户在房屋门口用葛藤沿大门悬挂,将艾叶、菖蒲、桃枝或草棘刺插在大门两边,意寓祛病除邪。家里自配雄黄酒,全家大小轮流嘬饮少许。

  香喷喷的粽子熟了,黄澄澄的雄黄酒酿好了,“赛龙舟的船”也准备好了,端午节也就随着风而来了。彩绘的龙舟,整齐的着装,如潮的人群,那热烈的场面实在令人悠然神往。

  我可爱的家乡,一年四季,节日不断:春天,春节的脚步姗姗来迟;夏天,一起庆祝党的生日;秋天,国庆的礼炮绚烂夺目;冬天,过小年的气氛感染全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欢乐不断。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400字 篇6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这个节日里,大家都要吃粽子,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现在我就来跟大家交流一下,关于端午节的由来。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后来遭小人陷害,流放到边疆的苦寒之地。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首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屈原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回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晕倒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400字 篇7

  今天,是中国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而这一天主要纪念一位战国末期的伟大诗人——屈原。

  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在战国时,屈原虽忠于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屈原被流放后,仍然为国着想,心中十分悲愤。在这期间,他写下了许多名著,其中代表作有《离骚》《九歌》等,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楚辞”这种文体也是他创立的。

  而端午节的由来也有许多传说,而最著名的传说主人公当然以屈原为主。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现在,我闻到了一股粽子的香味。朋友,你今天吃了粽子吗?快去吃吧!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400字 篇8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吧!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它吧——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英文为DragonBoatFestival,又称端阳节、龙舟节。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的必不可少的活动就是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

  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龙舟船的大小因地而异。比赛是在规定距离内,同时起航,以到达终点先后决定名次。我国各族的龙舟赛略有不同。汉族多在每年端午节举行,船长一般为20—30米,每艘船上约30名水手。

  怎么样?端午节龙舟很不赖吧!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400字 篇9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是我们纪念投江自尽的伟大诗人屈原!

  在这天,家家都要包粽子。赛龙舟!你肯定想问为什么吧?我来告诉你。因为为了捞救投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端午节还有一个传说,不过是纪念伍子胥的!伍子胥是个楚国人,他的父亲和兄弟都被楚王所杀,后来伍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帮助吴国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挖掘坟墓用鞭子打楚王,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素材大败,越王勾践希望讲和,夫差允许了。伍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赐伍子胥宝剑,伍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居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取下了伍子胥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也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而现在,我们正在吃食饼筒,看龙舟赛,纪念先人。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作文400字集锦9篇】相关文章: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作文300字集锦10篇12-31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作文400字集锦八篇12-31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作文400字集锦6篇12-30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作文300字集锦9篇12-30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作文400字集锦九篇12-30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作文400字集锦7篇12-29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作文400字集锦8篇12-29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作文400字集锦10篇12-29

【推荐】端午节的习俗作文300字集锦六篇12-30

有关端午节的习俗作文300字集锦9篇12-30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300字 三年级端午节的作文